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8. 下列关于拜占庭文化时期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①拜占庭文化的三大文化因素包括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古代东方文明、犹太教
②拜占庭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是马其顿王朝时代,期间的最大学者是君士坦丁·塞浦路斯
③拜占庭废除军区制,改行“普罗尼亚”(监领地制度)是在科穆宁王朝统治时期
④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查士丁尼时代
⑤狂热追求和模仿古典希腊的作品,出现在科穆宁和安基卢斯王朝时期
⑥在艺术上享有“第一个黄金时代”美誉的是拜占庭帝国安基卢斯王朝时代的文化
A B C D
B
[解析] 古典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包括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传统)、新兴的基督教文化因素、近东文明古国的文化影响,这三种文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最终形成了中世纪的拜占庭文化;在艺术上享有“第一个黄金时代”美誉的是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时代的文化。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60分。)1. 简述两税法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评价。
唐德宗建中元年在宰相杨炎的主持下实行两税法。
(1)背景:
①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大批流失,军阀割据局面逐渐形成,山东、河北、河南不再为朝廷所有,政府的经济实力大幅削弱,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②国家控制的土地微乎其微,指望依靠名存实亡的均田制以解决财政危机,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③为了应付浩大的财政支出,政府增加了许多新的税目,这种方式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财政困境,反而造成赋役制度的进一步混乱。
④方镇州县各自为政,巧立名目,贪官污吏中饱私囊。豪强富户百般规避,转嫁负担,贫弱百姓则旬输月送,不得休息。
(2)内容:基本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主要内容包括:
①统一税目,以户税与地税为核心,将租庸调、杂捐以及其他一切赋敛纳入两税。
②依据土地财产划分户等,不论主客、丁壮一律按户等高下征税,行商由所在地征收三十分之一。
③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六月纳毕,秋税十一月纳毕。
④量出以制入,以大历十四年的全国垦田数作为两税征收的基准额分摊各州。
(3)评价:两税法是中国古代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赋役制度改革。
①顺应了赋役制度发展趋势,扩大税源,使唐政府的财政状况走出困境。
②立法较为公平,有助于改变赋役不均的现象,大大增加了政府控制的户口。
③成为调节国家、地主、农民三者关系的重要的手段。
④唐政府长期不调整户等,使以贫富为差的原则不能充分体现。
⑤户税以钱定数,而钱币流通不足,渐至钱重物轻,农民实际负担随着物价趋势不断加重。
⑥小的附加税并未完全囊括入内,政府仍有加重剥削的机会。
总的来看,这些缺陷主要是统治者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非法之不善。
2. 简述阿拔斯王朝的统治制度。
(1)阿拔斯王朝参照萨珊波斯的行政体系,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的官僚体制。哈里发是独揽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的专制君主,宣称自己权力直接来自安拉。新的官僚政体不再单纯以阿拉伯贵族为基础,而是包括阿拉伯贵族、波斯人麦瓦利以及各民族的官吏、商人、金融家、地主、宗教学者等组成的封建官僚统治阶级。最高行政长官是“维齐尔”,即首相,以下有各部大臣,分管行政事务。全国分24个行省,各省总督由哈里发任命,掌握全省军政大权,但必须接受哈里发派遣的钦差监督,任期较短,时常调任以免威胁中央政权。
(2)哈里发严格控制财政收入,财政大臣和派驻各省的财政总监都由哈里发任命。财政总监不受行省总督的管辖,直接对中央负责。
(3)哈里发严格控制司法,以伊斯兰教教法为基础建立了适应专制统治的司法体系。
(4)哈里发建立强大军队,核心是波斯呼罗珊人组成的近卫军,后来近卫军主要由突厥奴隶(马木路克)组成。
(5)阿拔斯王朝实行“按地定税”的税收制度,即把全国土地分为什一税地和贡税地,不论何人占有土地,一律按照相应的税额来缴纳赋税。
3. 试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显示出农民革命战争的巨大威力。但是,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运动最终失败。但太平天国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1)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的衰落和崩溃。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更加腐败,人民生活困苦。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席卷18个省,定都天京后建立了同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太平军多次打败清政府的绿营兵和八旗兵,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动摇了清朝的反动统治。运动虽被镇压,但清政府从此一蹶不振。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全国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有力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2)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太平天国运动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太平天国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3)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对后来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影响。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愿望,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
(4)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①导致清朝中央集权的衰落和地方督抚权力的膨胀。太平天国兴起后,清朝派出八旗兵和绿营兵镇压,但收效甚微。清政府被迫允许各省举办团练,湘军、淮军应运而生,并且成为镇压农民革命的主力。这样,清政府中央集权的状况被打破,逐渐形成内轻外重、督抚专政的局面。
②导致满汉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清王朝是满汉地主阶级联合统治的政权,但是,满洲贵族享有更多权力。太平天国期间,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的崛起,造成了统治阶级中满汉权力对比的变化,汉人地位明显增强,离心力不断扩大,使满洲贵族的统治日益动摇。
③太平天国运动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了一个与之对峙的政权。同时,英法联军乘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加紧侵略中国。面对统治危机,洋务派应运而生,他们发起洋务运动,陆续创办一批军事企业、民用企业,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总之,作为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革命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它促进了清朝政局的变化,推动了社会变革,对晚清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演变。
4. 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积极意义与局限。
(1)主要表现: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希波战争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在伯里克利执政时发展到了顶峰。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抽签方法依职位高低略有不同。执政官这类最高官职须由选区按比例提出一定数量的候选人,然后再从候选人中抽签决定,但候选资格已尽量放宽,无任何财产、等级、资历的限制。其他各级官职和五百人会议成员从各选区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
②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握有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是大会成员,它实行直接民主制,讨论国家安全、对外政策、粮食供应、国家债务、官员审核、惩罚和罢免;执政官和十将军选举也在公民大会上进行。
③向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群众发工资和补贴。这种公薪制和补贴制为贫苦公民广泛参政提供了经济保证。
(2)积极意义:雅典民主政治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使公民可以充分参与政治,为雅典经济和文化上的繁荣提供了制度保证。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为近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宝贵经验。
(3)但作为奴隶主民主政治,它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①奴隶群众毫无权利,而且被列为专政对象。
②民主政治的范围即使在自由民中也是很有限的,妇女不能参政,外邦人也无任何权利,这就使自由民总数的一半以上被排除在民主政治范围外。
③雅典对内实行民主,对外特别是提洛同盟的盟邦极端专横,毫无民主可言。
④雅典民主治的领导权仍掌握在奴隶主上层手中。将军是掌握兵权的实力人物,而十将军始终保持选举制,连选连任,不给薪俸,这就决定了贫穷公民很难当选。
这些局限都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奴隶主阶级实行统治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