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三、案例题1. 某设备安装工程的网络计划如图8-3所示,计算工期为44天。根据技术方案,确定A、D、I三项工作使用一台机械顺序施工。

问题:
1.如果按A—D—I顺序组织施工,则:
(1)网络计划图应如何改变?
(2)计算工期是多少天?
(3)机械在现场的使用和闲置时间各是多少天?
2.如果按D—A—I顺序组织施工,则:
(1)网络计划图应如何改变?
(2)计算工期是多少天?
(3)机械在现场的使用和闲置时间各是多少天?
3.比较以上两个方案的优缺点。
4.监理工程师如批准按D—A—I顺序施工的方案,施工中由于业主原因,工作B时间延长5天,承包商提出要求延长5天工期。你认为工期延长几天合理?为什么?监理工程师签发机械闲置(赔偿)时间几天合理?为什么?
1.按照A—D—I顺序组织施工
(1)网络计划图应改为如图8-5所示。
(2)其计算工期T
c为47天(计算过程见图8-5)。
(3)机械在现场的使用时间是20天(工作A使用10天,工作D使用5天,工作I使用 5天)。机械闲置时间为12天(见图8-5),发生在工作D完成后及工作I开始前,因为工作D完成后,应进行工作E,而工作I必须等工作E完成后才能开始。(根据图8-4计算出的A、D、I三项工作的最早开始和最早完成时间,绘出示意简图,如图8-5右下角所示。)

2.按照D—A—I顺序组织施工
(1)网络计划图应改为如图8-6所示。
(2)其计算工期T
c为45天。(计算过程见图8-6)
(3)机械在现场使用时间为20天(工作D使用5天,工作A使用10天,工作I使用5天)。机械闲置时间为3天。(根据图8-6计算出的D、A、I三项工作的最早开始和最早完成时间,绘出示意简图,如图8-6右下角所示。)

3.对A—D—I和D—A--I两种方案分析比较如下:
按“A—D—I方案”顺序施工比按“D—A—I方案”顺序施工工期长(长2天),机械闲置时间也长(长9天),所以按“D—A—I方案”顺序施工优于按“A—D—I方案”顺序施工。即按“D—A—I方案”顺序施工比按“A—D—I方案”顺序施工工期短,机械闲置时间短。
4.按“D—A—I方案”顺序施工时,由于业主原因,B工作时间延长5天。则网络计划图及工期计算如图8-7所示。

由于业主原因使工作B延长5天后,工程总工期变为49天(可按任意方法计算总工期,例如累加关键工作作业持续时间:17+12+12+8=49天,见图8-7),目前总工期比批准的计划工期延长了:49-45=4天,所以承包商要求延长工期5天不合理,监理工程师应批准的合理的工期延长时间应为4天。
此外,还可进一步考虑将机械闲置时间的计算分两种情况:其一是认为工作B延长时工作D在第6天已经开始施工(施工机械已到场),所以可按工作D的最早开始时间来计算应赔偿的机械闲置时间;其二是认为B工作延长时间发生较早,工作D可以利用其自由时差调整到最迟开始时间开始施工(这时再组织施工机械进场),所以可按工作D的最迟开始时间来计算应赔偿的机械闲置时间。
第一种情况:按工作B延长5天后调整的网络计划,机械在现场的使用和闲置时间为28天(17+12-6+5),其中机械的使用时间为20天,故机械闲置时间是:28-20=8天。监理工程师应批准赔偿的机械闲置时间应为5天(8-3)。
第二种情况:按B工作延长5天后调整的网络计划,D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可以安排在第10天(49-8-16-10-5)开始,机械在现场的使用和闲置时间为24天(17+12+5-10),其中机械的使用时间为20天,故机械闲置时间是:24-20=4天。监理工程师应批准赔偿的机械闲置时间应为1天(4-3)。
2. 某土建工程项目确定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招标,造价工程师测算确定该工程标底为4000万元,定额工期为540天。
在本工程招标的资格预审办法里规定投标单位应满足以下条件:①取得营业执照的建筑施工企业法人;②二级以上施工企业;③有两项以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④本专业系统隶属企业;⑤近三年内没有违约被起诉历史;⑥技术、管理人员满足工程施工要求;⑦技术装备满足工程施工要求;⑧具有不少于合同价20%的可为业主垫支的资金。
经招标小组研究后确定采用综合评分法评标,评分方法及原则如下:
1.“投标报价”满分为100分,按如下两个方面评分:
(1)报价与标底的偏差程度70分,按表8-1标准评分。
表8-1 评分标准表 报价与标底的偏差程度 | -5%~-2.5% | -2.4%~0% | 0.1%~2.4% | 2.5%~5% |
得 分 | 50 | 70 | 60 | |
(2)报价费用组成的合理性30分,评分结果见表8-2。 开标后,评标组对5家投标单位进行了评审,部分结果见表8-2。
2.“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满分为100分,其中工期40分,按以下方法评定:投标人所报工期比定额工期提前30天及30天以上者为满分,以比定额工期提前30天为准,每增加1天,扣减1分。 其他项目评分结果见表8-2。
3.“业绩与信誉”满分为100分,评分结果见表8-2。
评标方法中还规定,“投标报价”、“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和“业绩与信誉”三方面的得分值均不得低于60分,低于60分者淘汰。
对以上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时,投标报价的权重为0.5,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的权重为0.3,业绩与信誉的权重为0.2。
共有A、B、C、D、E 5家单位参加投标,其中C投标单位在投标截止日前一天,采取突然降价方法,将直接费由3290万元降到了3230万元,并相应地调整了部分费率;措施费费率973%;间接费费率4.39%;利润率3.93%,税率3.51%。C单位根据以上数据进行了报价(取整到10万元)。并确定了工期为520天。
已知其余四家投标单位报价和工期,见表8-3。
表8-3 投标单位报价和工期 报价与工期 | A单位 | B单位 | C单位 | D单位 | E单位 |
报价/万元 | 4120 | 4080 | | 3900 | 4200 |
工期/天 | 510 | 530 | | 450 | 510 |
问题:
1.资质预审办法中规定的投标单位应满足的条件哪几项是正确的?哪几项不正确?
2.C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是多少万元?
3.列式计算各投标单位报价项的得分值。
4.列式计算各投标单位工期项的得分值。
5.按综合评分方法确定中标单位。
(注: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1.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不正确;⑤正确;⑥正确;⑦正确;⑧不正确。
2.C单位的报价:
直接费:3230万元
措施费:3230×9.73%=314.28(万元)
直接工程费:3230+314.28=3544.28(万元)
间接费:3544.28×4.39%=155.59(万元)
利润:(3544.28+155.59)×3.93%=145.40(万元)
税金:(3544.28+155.59+145.40)×3.51%=134.97(万元)
合计报价:3544.28+155.59+145.4+134.97=3980.24(万元),取整为3980万元。
3.各投标单位的报价偏差得分值:

5.确定中标单位:
(1)投标报价分值:
A单位:40+20=60(分) 得40分
B单位:60+28=88(分) 得20分
C单位:70+25=95(分) 得30分
D单位:50+20=70(分) 得10分
E单位:40+25=65(分) 得40分
(2)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分值:
A单位:40+25+18+8=91(分)
B单位:20+28+18+7=73(分)
C单位:30+26+16+7=79(分)
D单位:10+20+15+8=53(分)
E单位:40+25+15+8=88(分)
(3)业绩与信誉分值:
A单位:35+35+17=87(分)
B单位:35+32+18=85(分)
C单位:36+37+19=92(分)
D单位:38+35+15=88(分)
E单位:34+37+18=89(分)
因D单位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分值不够60分,故应淘汰。
A、B、C、E4家单位的综合得分为:
A单位:60×50%+91×30%+87×20%=74.7(分)
B单位;88×50%4173×30%+85×20%=82.9(分)
C单位;95×50%4179×30%4192×20%=89.6(分)
E单位:65×50%4188×30%4189×20%=76.7(分)
因C单位得分最高,应选C单位中标。
3. 某施工单位(乙方)与某建设单位(甲方)签订了建造无线电发射试验基地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38天。由于该项目急于投入使用,在合同中规定,工期每提前(或拖后)1天奖(罚)5000元。乙方按时提交了施工方案和施工网络进度计划(见图8-4),并得到甲方代表的同意。

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几项事件:
事件1:在房屋基槽开挖后,发现局部有软弱下卧层。按甲方代表指示,乙方配合地质复查,配合用工为10个工日。地质复查后,根据经甲方代表批准的地基处理方案,增加工程费用4万元,因地基复查和处理使房屋基础施工延长3天,人工窝工15个工日。
事件2:在发射塔基础施工时,因发射塔坐落位置的设计尺寸不当,甲方代表要求修改设计,拆除已施工的基础,重新定位施工。由此造成工程费用增加1.5万元,发射塔基础施工延长2天。
事件3:在房屋主体施工中,因施工机械故障,造成工人窝工8个工日,房屋主体施工延长2天。
事件4:在敷设电缆时,因乙方购买的电缆质量不合格;甲方代表令乙方重新购买合格电缆。由此造成敷设电缆施工延长4天,材料损失费1.2万元。
事件5:鉴于该工程工期较紧,乙方在房屋装修过程中采取了加快施工的技术措施,使房屋装修施工缩短3天,该项技术措施费为0.9万元。
其余各项工作持续时间和费用均与原计划相符。
问题:
1.在上述事件中,乙方可以就哪些事件向甲方提出工期补偿和(或)费用补偿要求?为什么?
2.该工程的实际工期为多少天?可得到的工期补偿为多少天?
3.假设工程所在地人工费标准为30元/工日,应由甲方给予补偿的窝工人工费补偿标准为18元/工日,间接费、利润等均不予补偿。则在该工程中,乙方可得到的合理的费用补偿有哪几项?费用补偿额为多少元?
1.乙方对各事件可否提出工期补偿和(或)费用补偿的判定:
事件1:可以提出费用补偿和工期补偿要求。因为地质条件的变化属于有经验的承包商所无法合理预见的,且该工序为关键工序(或位于关键线路上)。
事件2:可提出费用补偿要求。因为:①设计变更属甲方应承担的责任;②该工序为非关键工序,且延误时间未超过该工序的总时差,因此工期补偿为0天。
事件3:不能提出费用和工期补偿要求。因为施工机械故障属乙方应承担的责任。
事件4:不能提出费用和工期补偿要求。因为乙方应就自己购买的材料不合格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
事件5:不能提出费用和工期补偿要求。因为双方已在合同中约定采用奖励方法解决乙方加速施工的费用补偿,故据此所发生的赶工措施费应由乙方自行承担。
2.该工程实际工期为40天,可得到的工期补偿为3天。
(1)原网络进度计划(见图8-8)。
关键路线:①—②—④—⑥—⑦—⑧
计划工期:38天。(注:合同工期也为38天,两者相等)

(2)实际进度计划(见图8-9)。
关键路线:①—②—④—⑥—⑦—⑧
实际工期:40天。

(3)由于甲方责任而导致的进度计划(见图8-10)。
关键路线:①—②—④—⑥—⑦—⑧
计算工期:41天。
与合同工期相比,延长3天。

3.合理的费用补偿如下:
(1)事件1
①增加人工费:10×30=300(元)
②窝工费:15×18=270(元)
③增加工程费用:40000元
事件1合计应得到的费用补偿:300+270+40000=40570(元)
(2)事件2
增加工程费用:15000元
提前工期奖:1×5000=5000(元)
(注:实际合同工期为41天,而实际工期为40天)
(3)合计费用补偿
两事件合计的费用补偿:40570+15000+5000=60570(元)
4. 某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依据施工合同约定,与甲安装单位签订了安装分包合同。基础工程完成后,由于项目用途发生变化,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变更文件,并授权项目监理机构就设计变更引起的有关问题与总承包单位进行协商。项目监理机构在收到经相关部门重新审查批准的设计变更文件后,经研究对其今后工作安排如下:
(1)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与总承包单位进行质量、费用和工期等问题的协商工作。
(2)要求总承包单位调整施工组织设计,并报建设单位同意后实施。
(3)由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主持修订监理规划。
(4)由负责合同管理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全权处理合同争议。
(5)安排一名监理员主持整理工程监理资料。
在协商变更单价过程中,项目监理机构未能与总承包单位达成一致意见,总监理工程师决定以双方提出的变更单价的均值作为最终的结算单价。
项目监理机构认为甲安装分包单位不能胜任变更后的安装工程,要求更换安装分包单位。总承包单位认为项目监理机构无权提出该要求,但仍表示愿意接受,随即提出由乙安装单位分包。
甲安装单位依据原定的安装分包合同已采购的材料,因设计变更需要退货,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申请,要求补偿因材料退货造成的费用损失。
问题:
1.逐项指出项目监理机构对其今后工作的安排是否妥当?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2.指出在协商变更单价过程中项目监理机构做法的不妥之处,并按《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写出正确做法。
3.总承包单位认为项目监理机构无权提出更换甲安装分包单位的意见是否正确?为什么?写出项目监理机构对乙安装单位分包资格的审批程序。
4.指出甲安装单位要求补偿材料退货造成费用损失申请程序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该费用损失应由谁承担?
1.(1)妥当。
(2)不妥。正确做法:调整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经项目监理机构(或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
(3)不妥。正确做法: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修订监理规划。
(4)不妥。正确做法: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处理合同争议。
(5)不妥。正确做法: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整理工程监理资料。
2.不妥之处:以双方提出的变更费用价格的均值作为最终的结算单价。正确做法:项目监理机构(或总监理工程师)提出一个暂定价格,作为临时支付工程进度款的依据。变更费用价格在工程最终结算时以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单位达成的协议为依据。
3.不正确。理由:依据有关规定,项目监理机构对工程分包单位有认可权。
审批程序:项目监理机构(或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总承包单位报送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和分包单位的有关资料;符合有关规定后,由总监理工程师予以签认。
4.不妥之处:由甲安装分包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申请。正确做法:甲安装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提出,再由总承包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费用损失由建设单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