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 《诗经》共收入自______至______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______篇。
西周初期 春秋中叶 三百零五
[解析] 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是命题重点之一,《诗经》的时代、构成、分类、表现手法等文学常识都是应该识记的内容。《诗经》的文学常识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生注意分类记忆:一、产生时间。《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二、名称演变。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三、分类。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诗经》可以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也称国风,收录十五个地区的诗歌160篇,多是民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多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四、艺术手法。语言上《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具有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表现手法上主要有“赋”、“比”、“兴”三种,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五、影响。《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2.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______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
屈原
[解析] 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楚辞”是《诗经》之后的一种新诗体,区别于诗歌总集《楚辞》,这是两个虽有联系但却不同的概念,应该注意。作为一种新诗体,楚辞是在楚国地方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楚辞》是“楚辞体”作品的总集,主要收录了屈原等人的作品。
3. ______被称为雨巷诗人。
戴望舒
[解析] 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戴望舒因为发表《雨巷》一诗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被称为“雨巷诗人”。戴望舒现代著名诗人,是“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变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4. 律诗的四联依次是首联、______、颈联和尾联。
颔联
[解析] 识记类试题,属文体类文学常识考察。律诗一般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5. 《哈姆莱特》的主人公哈姆莱特是______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文艺复兴
[解析] 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作品以戏剧和诗歌为主,戏剧作品经典的有“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四大悲剧”有《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或译《麦克佩斯》),“四大喜剧”有《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此外还有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中的哈姆莱特形象颇具典型意义,他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人文主义者形象。
6.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______。
环境
[解析] 识记类试题,属文体类文学常识考察。根据文学的体裁分类一般有“三分法”和“四分法”,“三分法”就是把各种各样的文学体裁依据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划分为三个大类:叙事类,抒情类和戏剧类。这种分类标准在外国相当流行。“四分法”就是把一切文学作品,根据它在形象塑造、体制结构、语言运用和表现方法等方面的不同的基本点,进行归纳分了分类,分别归入四个大类,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影视文学。这种分类法在我国比较普遍地被采用。小说是一种散文体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主要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写,营造虚构的艺术世界,广泛而细致的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感受。小说的三个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7.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
《狂人日记》
[解析] 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8年5月,他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8. 《春江花月夜》中“江天一色无纤尘”的下句是______。
皎皎空中孤月轮
[解析] 识记类试题,属经典文学作品名句考察。作为唐诗中的典范之作,《春江花月夜》是考察的重点,应注意深刻理解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准确记忆知识点。
9. 巴金作品爱情的三部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雾》 《雨》 《电》
[解析] 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常识考察。巴金的小说中,有“激流三部曲”和“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爱情三部曲”包括《雾》、《雨》、《电》,此外还有《寒夜》、《憩园》等。巴金的散文以晚年的《随想录》影响最大,被认为是一部“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说真话的大书”。
10. 柳永是宋代______词派的代表作家。
婉约
[解析] 识记类试题,属文学流派代表作家类的文学常识考察。宋词有“豪放”和“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是柳永和李清照。柳永的作品,专升本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没有选入,但其在宋词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四、翻译题1.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天下有大勇的人,应该是遇到突然发生的事而不惊惧,无缘无故被别人诟病而不生气发怒。(大体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解析:这是苏轼《留侯论》中的句子,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之一。句中的“大勇者”亦可以译为“真正勇敢的人”;“卒”通假字,通“猝”,“卒然”就是“猝然”,即突然。句子也可以翻译为:“天下真正勇敢的人,侮辱突然加到他头上,他毫不惊慌;当无故受到侮辱时,他也不愤怒。”
2.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因此,泰山不拒绝土石,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拒绝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他的深广;国君不拒绝民众,所以能使他德行昭著。(大体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这是李斯《谏逐客书》中的句子,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之一。
句中有几个词应该注意:“让”,意为“拒绝、辞让”;“却”,意为“拒绝”。句子也可以翻译为:因此泰山不推拒泥土,所以能够成就它的大;黄河和大海不摈弃细流,所以能够成就它的深广;王者不拒绝众民,,所以能够宣扬他的德行。”
3.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昔日我去的时候,杨柳茂盛;今日我归来时,大雪纷飞。(大体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这是《诗经·采薇》中的诗句,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之一。诗句的翻译应该避免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必须以诗句的形式进行对译,实际上这是不必要的。和古文的翻译一样,只要能够用现代汉语的形式完整的表达原句的意思即可。翻译中应该注意的是,有些语言现象是必须要表现出来的,如本句中,关键就在“雨”字,这里的“雨”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和后面的语词“雪”搭配构成动宾关系,翻译过来就是“下雪”。
六、简析题1. 简述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1)李白的诗歌,继承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成就,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2)李白对唐代诗歌的革新也有杰出的贡献。他继承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张在理论和实践上使诗歌革新取得了最后成功。
(3)李白诗歌对后代影响也极为深远。
[解析] 这道题对非中文专业的专升本考生来说,有点过难。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所以考生并不陌生;但要分析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在中古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考生的知识储备就显得薄弱一些,而且大学语文教材在这方面的知识介绍与训练也大多语焉不详,所以多数考生会觉得无从下笔。遇到这种情况首先不要慌,静下心来仔细审题,然后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作答。参考答案的三个要点中,第一点是考生首先应该想到的:楚辞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这一线发展下来到李白,则达到了一个高峰,李白对前人的浪漫主义成就的继承是必然的,但同时扩大了其表现领域和和表现题材,丰富了其表现手法,所以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
其次,考生应该想到参考答案中的第三个要点。这个要点事实上比较模糊,考生只要有意思差不多的叙述讲讲李白的影响即可拿到分数。参考答案的第二个要点相对较难,需要考生具有唐代诗歌革新的相关知识储备。唐代诗歌是在六朝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演变的,它改变了六朝诗歌的绮靡风格,扩大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关心民生疾苦,提倡风骨兴寄。这一改革从初唐四杰到陈子昂,再到李白、杜甫,通过成功的创作和理论上的表述,使唐诗达到最后的成熟。
2. 简述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特色。
(1)象征手法的运用。这是一首采用象征手法,用格律诗写出的象征诗。阴雨的天空象征现实的沉闷,小巷象征前途,姑娘则象征不可及的纯洁理想。
(2)深远的意境和朦胧的意象。
(3)受新月派新格律诗的影响,注重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特别是在音乐美方面的成就突出。
[解析] 戴望舒《雨巷》是现代诗歌史上的名作,也是专升本大学语文的考查重点之一。这里要求对《雨巷》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属于比较容易作答的试题。《雨巷》一诗,比较突出的是它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具体来说,正如参考答案中所说,阴雨的天空象征现实的压抑和沉闷,悠长而又寂寥的小巷象征前途,姑娘则象征略显迷茫又不可及的纯洁理想。其次,和象征手法相应,诗中的意象正如作者那朦胧的不清晰的理想,表现出“梦一般”朦胧的特征;几种意象的有机组合,共同营造出一个深远的意境。再次,诗歌的音乐美是该诗最值得称道的成就之一。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提出并践行新格律诗的“三美”,戴望舒《雨巷》受此影响颇深,并在音乐美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因而该诗被叶圣陶赞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
七、写作题1. 题目:我理想中的和谐社会
要求:
A.可以写成记叙文(包括小说)、议论文、散文,不可写成诗歌。
B.不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略
[解析] 共建和谐社会是这个社会的主旋律。和谐社会实际上包括了多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国与国的和谐;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等。同时,因为不限文体,所以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发挥,既可以写成较有思想深度的纯粹的议论文、兼议论兼抒情的议论文;或是以小见大,通过几个片段展示自己心目中的和谐社会;更可以进入时间隧道,带领读者去见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和谐社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