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分类模拟题80
一、单项选择题
1. 按规范要求,综合布线系统水平缆线与建筑物主干缆线及建筑群主干缆线之和所构成信道的总长度不应大于下面哪一项数据?______
A.100m
B.500m
C.1000m
D.2000m
A
B
C
D
D
[解析] 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第3.3.1条。
所以答案选D。
2. 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规定,布线竖井内的高压、低压和应急电源的电气线路,相互之间的距离应等于或大于多少?______
A.100mm
B.150mm
C.200mm
D.300mm
A
B
C
D
D
[解析] 依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第7.7.6条。同一电气竖井内的高压、低压和应急电源的电气线路,其间距不应小于300mm或采取隔离措施。高压线路应设有明显标志。当电力线路和非电力线路在同一电气竖井内敷设时,应分别在电气竖井的两侧敷设或采取防止干扰的措施;对回路线数及种类较多的电力线路和非电力线路,应分别设置在不同电气竖井内。
所以答案选D。
3. 规范规定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子系统当采用双绞线电缆时,其敷设长度不应超过下列哪项数值?______
A.70m
B.80m
C.90m
D.100m
A
B
C
D
C
[解析] 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第3.3.3条。规范规定:
(1)配线子系统信道的最大长度不应大于100m。
(2)工作区设备缆线、电信间配线设备的跳线和设备缆线之和不应大于10m,当大于10m时,水平缆线长度90m应适当减少。
(3)楼层配线设备(FD)跳线、设备缆线及工作区设备缆线各自的长度不应大于5m。
所以答案选C。
4. 开放型办公室布线系统中,工作区电缆的最大长度应满足多长?______
A.≤22m
B.≤19m
C.≤16m
D.≤14m
A
B
C
D
A
[解析] 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第3.6.1-1条。
所以答案选A。
5. 频率250MHz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F级最小PSACR值应为多少?______
A.45.1dB
B.30.7dB
C.28.6dB
D.20.4dB
A
B
C
D
C
[解析] 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表5.0.5-6。
所以答案选C。
6. 建筑物或建筑群配线设备之间组成的信道出现4个连接器件时,主干缆线的长度最小值为多大?______
A.10m
B.15m
C.20m
D.25m
A
B
C
D
B
[解析] 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第3.3.2条。
所以答案选B。
7. 综合布线铜缆系统的分级E支持带宽为多大?______
A.50MHz
B.1 20MHz
C.200MHz
D.250MHz
A
B
C
D
D
[解析] 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表3.2.1。
所以答案选D。
8. 正常环境下的屋内场所,采用护套绝缘电线直敷布线时,下列哪一项表述与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一致?______
A.其截面不应大于1.5mm
2
B.其截面不宜大于2.5mm
2
C.其截面不宜大于4mm
2
D.其截面不宜大于6mm
2
A
B
C
D
D
[解析] 依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第7.2.1-1条。
所以答案选D。
二、多项选择题
1. 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机架和机柜安装时宜符合的规定,下列哪些表述与规范的要求一致?______
A.机架或机柜前面的净空不应小于800mm,后面的净空不应小于800mm
B.机架或机柜前面的净空不应小于800mm,后面的净空不应小于600mm
C.机架或机柜前面的净空不应小于600mm,后面的净空不应小于800mm
D.壁挂式配线设备底部离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300mm
A
B
C
D
BD
[解析] 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第6.3.7条。
注:也可参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21.5.4条。
所以答案选BD。
2. 在绝缘导线布线时,不同回路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管路内,但规范规定了一些特定情况可穿在同一根管路内,某工程中下列哪些表述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______
A.消防排烟阀DC 24V控制信号回路和现场手动联动启排烟风机的AC 220V控制回路,穿在同一根管路内
B.某台AC 380V功率为5.5kW的电机的电源回路和现场按钮AC 220V控制回路穿在同一根管路内
C.消火栓箱内手动启泵按钮AC 24V控制回路和报警信号回路穿在同一根管路内
D.同一盏大型吊灯的两个电源回路穿在同一根管路内
A
B
C
D
BD
[解析] 依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第7.1.3条。
注:旧规范中允许“标称电压为50V以下的回路”,新规范中已取消该条。
所以答案选BD。
3. 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哪几项要求?______
A.主干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0倍
B.4对非屏蔽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4倍
C.大对数主干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
D.室外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
A
B
C
D
ABC
[解析] 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表6.5.5。
所以答案选ABC。
4. 对于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指标之一的多模光纤波长,下列的数据中哪几项是正确的?______
A.1310m
B.1300m
C.850m
D.650m
A
B
C
D
BC
[解析] 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第3.4.3条或查看条文说明3.3中表1和表2。
所以答案选BC。
5. 某建筑群的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干扰时,布线方式选择下列哪些措施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______
A.宜采用非屏蔽缆线布线方式
B.宜采用屏蔽缆线布线方式
C.宜采用金属管线布线方式
D.可采用光缆布线方式
A
B
C
D
BD
[解析] 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第7.0.2条。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相应的缆线和配线设备,或采取防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低于3V/m时,宜采用非屏蔽电缆和非屏蔽配线设备。
(2)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3V/m时,或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要求时,可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和光缆布线系统。
(3)当综合布线路由上存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要求时,宜采用金属管线进行屏蔽,或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及光缆布线系统。
所以答案选BD。
6. 建筑与建筑群的综合布线系统基本配置设计中,用铜芯对绞电缆组网,在干线电缆的配置,对计算机网络配置原则,下列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______
A.宜按24个信息插座配2对对绞线
B.48个信息插座2对对绞线
C.每个集成器(HUB)2对对绞线
D.每个集成器(HUB)4对对绞线
A
B
C
D
AD
[解析] 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第4.3.5-2条。对于数据业务应以集线器(HUB)或交换机(SW)群(按4个HUB或SW组成1群);或以每个HUB或SW设备设置1个主干端口配置。每1群网络设备或每4个网络设备宜考虑1个备份端口。主干端口为电端口时,应按4对线容量,为光端口时,则按2芯光纤容量配置。
所以答案选AD。
7. 对于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指标之一的多模光纤标称波长,下列数据哪几项是正确的?______
A.1310nm
B.1300nm
C.850nm
D.650nm
A
B
C
D
BC
[解析] 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第3.4.3条。综合布线系统光纤信道应采用标称波长为850nm和1300nm的多模光纤及标称波长为1310nm和1550nm的单模光纤。
所以答案选BC。
8. 综合布线系统光纤信道应采用的单模光纤的标称波长为多少?______
A.900nm
B.1550nm
C.1310nm
D.1300nm
A
B
C
D
BC
[解析] 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第3.4.3条。综合布线系统光纤信道应采用标称波长为850nm和1300nm的多模光纤及标称波长为1310nm和1550nm的单模光纤。
所以答案选BC。
9. BLV绝缘线采用线槽配线时不得用于以下哪种环境?______
A.高温环境
B.干燥的生产环境
C.潮湿环境
D.爆炸危险区
A
B
C
D
ACD
[解析] 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表10-1。
所以答案选ACD。
三、案例分析题
某办公楼供电电源10kV电网中性点为小电阻接地系统,双路10kV高压电缆进户,楼内10kV高压与低压电气装置共用接地网。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列出解答过程:
1.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及安全保护采用TN-S方式,TN常用机电设备简单接线示意图中哪项不符合规范规定?______
A.
分机接线示意图
B.
水泵接线示意图
C.
单相插座接线示意图
D.
照明灯具接线示意图
A
B
C
D
B
[解析] 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7.6.8条,PE或PEN线严禁芽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中电流互感器的磁回路。
所以答案选B。
2. 已知高压系统计算用的流经接地网的入地短路电流为800A,计算高压系统接地网最大允许的接地电阻是下列哪个数值?______
A.1Ω
B.2.5Ω
C.4Ω
D.5Ω
A
B
C
D
B
[解析]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第5.1.1条a)款:有效接地和低电阻接地系统中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宜符合下列要求:一般情况下,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R≤2000/I=2000/800=2.5(Ω)。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已废止。
所以答案选B。
3. 楼内安装AC 220V落地风机盘管,电源相线与PE线等截面,配电线路接线图如下图所示,已知变压器电阻R
s
=0.015Ω,中性点接地电阻R
a
=0.5Ω,全部相线电阻R
t
=0.5Ω,人体电阻R
A
=1000Ω,人体站立点的大地过渡电阻R
g
=20Ω,其他未知电阻、电抗、阻抗计算时忽略不计,计算发生如下图所示短路故障时,人体接触外壳的接触电压U
k
为下列哪项数值?______
A.U
k
=106.146V
B.U
k
=108.286V
C.U
k
=108.374V
D.U
k
=216.000V
A
B
C
D
B
[解析] 依据《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部分》(GB/T 17045—2008)第3.8条:接触电压。
接触电压分两种:
3.8.1 (有效)接触电压:人或动物同时触及到两个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电压。
3.8.2 预期接触电压:人或动物尚未接触到可导电部分时,这些可能同时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电压。
所以答案选B。
4. 建筑物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桩基,桩基数量为800根,深度t=36m,基底长边L
1
=180m,短边L
2
=90m,土壤电阻率ρ=120Ω·m,如利用桩基做自然接地极,计算其接地电阻R为下列哪项数值?______
A.R=0.287Ω
B.R=0.293Ω
C.R=0.373Ω
D.R=2.567Ω
A
B
C
D
B
[解析] 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表14-12。
t/L
2
=0.4,L
1
/L
2
=2,查《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图14-9得K
2
=0.4。
所以答案选B。
5. 已知变电所地面土壤电阻率ρ=1000Ω·m,接地故障电流持续时间t=0.5s,高压电气装置发生接地故障时,变电所的接地装置的接触电位差U
t
和跨步电位差U
s
不应超过下列哪项数值?______
A.U
t
=100V,U
s
=200V
B.U
t
=550V,U
s
=250V
C.U
t
=486V,U
s
=1236V
D.U
t
=688V,U
s
=1748V
A
B
C
D
C
[解析]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第3.4条a)款:在110kV及以上有效接地系统和6~35kV低电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同点两相接地时,发电厂、变电所接地装置的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已废止。
所以答案选C。
某座建筑物由一台1000kv·A变压器采用TN-C-S系统供电,线路材质、长度和截面如下图所示,图中小间有移动式设备由末端配电箱供电,回路首段装有单相I
n
=20A的断路器。建筑物作有总等电位联结,已知截面为50mm
2
、6mm
2
、2.5mm
2
铜电缆铜芯导体在短路时每千米的热态电阻值为:0.4Ω、3Ω、8Ω。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列出解答过程:
6. 该移动式设备发生相线碰外壳接地故障时,计算回路故障电流I
d
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故障点阻抗、变压器零序阻抗和电缆电抗可忽略不计)______
A.171A
B.256A
C.442A
D.512A
A
B
C
D
B
[解析] 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第十五章第二节相线与大地短路的相关内容。
故障电流I
d
=U
n
/R
∑
=220/[2×(0.15×0.4+0.07×3+0.02×8)]=255.8(A)
所以答案选B。
7. 假设移动设备相线碰外壳接地故障电流为200A,计算该移动设备金属外壳的预期接触电压U
C1
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______
A.74V
B.86V
C.110V
D.120V
A
B
C
D
A
[解析] 题目中已经说明建筑物里作了等电位联结,电阻不能连TN-C的那部分电阻。
U
C1
=200×(0.07×3+0.02×8)=74(V)
所以答案选A。
8. 在移动设备供电回路的首段安装额定电流I
n
为20A的断路器,断路器的瞬动电流为12I
n
,该回路的短路电流不应小于下列哪项数值,才能使此断路器可靠瞬时切断电源?______
A.240A
B.262A
C.312A
D.360A
A
B
C
D
C
[解析] 依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第6.2.4条:当短路保护电器为断路器时,被保护线路末端的短路电流不应小于断路器瞬时或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3倍。
所以有:1.3×12×20=312(A)。
所以答案选C。
9. 如果在小间内作局部等电位联结,假设相线碰移动设备外壳的接地故障电流为200A,计算该设备的接触电压U
C1
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______
A.32V
B.74V
C.110V
D.220V
A
B
C
D
A
[解析] 户外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的接触电压:U
C2
=200×0.02×8=32(V)
所以答案选A。
10. 如果在小间内移动式设备有带电裸露导体,作为防直接电击保护的措施下列哪种处理方式最好?______
A.采用额定电压为50V的特低电压电源供电
B.设置遮栏和外护物以防止人体与裸露导体接触
C.裸露导体包以绝缘,小间地板绝缘
D.该回路上装有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A
B
C
D
C
[解析] 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7.3.5条,宜用于手持式。
此部分仍需再说明一下,题目中给出的是手持式设备有裸露可导电部分,而不是裸导体,对裸导体可导电部分包以绝缘是用于防间接接触,对裸导体实施绝缘才是防间接接触的。规范对手持式设备从没采用过遮栏或阻挡物,不符合实际情况。对于狭窄可导电场所,对手持设备、照明等,规范只能是更严格,或者是使用二类设备,在基本绝缘上的加强或复合绝缘,或者是SELV安全特低电压。
点评:接触电压的计算几乎是年年有。做法就是先求短路电流,然后根据电位情况算得那一段的电阻值,用欧姆定理就能得到接触电压。
所以答案选C。
在一住宅单元楼内以单相220V、TN-C-S系统供电,单元楼内PE干线的阻抗值为32mΩ,PE分支干线的阻抗值为37mΩ,重复接地电阻值R
a
为10Ω,以及故障电流值I
d
为900A,请回答下列问题:
11. 如下图所示,楼内设有附图所示的以点画线表示的总等电位联结(MEB),试求在用电设备c发生图示的碰外壳接地故障时,用电设备金属外壳上的预期接触电压值U
f
为下列哪项数值?______
A.36V
B.62V
C.29V
D.88V
A
B
C
D
B
[解析] 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有关等电位的内容,U
f
为碰壳点与MEB之间的电位差,即U
ac
。
U
ac
=I
d
R
PE
=900×(37+32)×10
-3
=62.1(V)
所以答案选B。
12. 如下图所示,在该楼层内作虚线所示的局部(辅助)等电位联结LEB,试求这种情况下用电设备发生图示的碰外壳接地故障时,用电设备金属外壳上的预期接地电压值U
f
为下列哪项数值?______
A.33V
B.88V
C.42V
D.24V
A
B
C
D
A
[解析] 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由于作局部等电位连接,U
f
为碰壳点与MEB之间的电位差,即U
ab
。
U
ab
=I
d
R
PE
=900×37×10
-3
=33.3(V)
所以答案选A。
13. 如下图所示,在建筑物的浴室内、有一台用电设备的电源经一接线盒从浴室外的末端配电箱引来,电路各PE线的阻抗值如图所示。在设计安装中将局部等电位LEB连接到浴室外末端配电箱的PE母线,如图中虚线所示的d—c线路,而断开b—d连接,当用电设备发生碰外壳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I
d
为600A,故障设备的预期接触电压U
f
为下列哪项数值?______
A.24V
B.85V
C.18V
D.32V
A
B
C
D
B
[解析] 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由于断开b—d段,LEB与PE母排等电位,因此U
f
为碰壳点与LEB之间的电位差,即U
ac
。
U
ac
=I
d
R
PE
=600×(14+45)×10
-3
=35.4(V)
所以答案选B。
14. 在问题3中,若局部等电位联结LEB不接向浴室外末端配电箱而改接至浴室内接线盒(6处),即连接d—b线段,则发生同样接地故障时设备的预期接触电压U
f
为下列哪项数值?______
A.8.4V
B.12V
C.10.5V
D.18V
A
B
C
D
A
[解析] 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第十五章第二节,由于连接d—b段,LEB与接线盒等电位,因此U
f
为碰壳点与LEB之间的电位差,即U
ab
。
U
ab
=I
d
R
PE
=600×14×10
-3
=8.4(V)
所以答案选A。
15. 如果用电设备安装在浴室的0区内,下列哪一项供电措施是正确的?______
A.由隔离变压器供电
B.由标称电压为12V的安全特低电压供电
C.由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进行供电
D.由安装在0、1、2内的电源排线盒的线路供电
A
B
C
D
B
[解析] 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0区内只允许用12V及以下的SELV供电。
所以答案选B。
某建筑物采用TN-C-S系统供电,建筑物地下室设有与大地绝缘的防水层,PEN线进户后即分为PE线和N线,并用人工接地极将PE线重复接地,变电所系统接地R
A
和建筑物重复接地R
B
阻值分别为4Ω及10Ω,各段线路的电阻值如下图所示,为简化计算可忽略工频条件下的回路导体电抗和变压器电抗,请回答下列问题:
16. 若建筑物内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试计算设备外壳的预期接触电压U
t1
应为下列哪项数值?______
A.97V
B.88V
C.110V
D.64V
A
B
C
D
A
[解析] 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短路分析:发生故障后,相保回路电流由相线L(0.1Ω)流经建筑物内PE线(0.06Ω),再流经PEN线(0.04Ω)与大地的并联回路(10+4)Ω返回至变压器中性点,全回路电阻R和电流I
d
为
R=0.1+0.06+(0.04/14)≈0.2(Ω),I
d
=220/0.2=1100(A)
所以答案选A。
17. 若在该建筑物不作重复接地而改为总等电位联结(如下图所示),各线段的电阻值如图所示,试计算作总等电位联结后设备A处发生接地故障时的预期接触电压值U
t2
应为下列哪项数值?______
A.110V
B.88V
C.66V
D.44V
A
B
C
D
C
[解析] 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作总等电位联结内容;短路分析:发生故障后,相保回路电流由相线L(0.1Ω)流经建筑物内PE线(0.06Ω),再流经PEN线(0.04Ω)返回至变压器中性点,全回路电阻R和电流I
d
为
R=0.1+0.06+(0.04/14)≈0.2(Ω),I
d
=220/0.2=1100(A)
接触电压U
t2
为碰壳点与MEB之间的电位差:
U
t2
=I
d
R
PE
=1100×0.06=66(V)
所以答案选C。
18. 若建筑物引出线路给户外电气设备B供电(如下图所示),当设备A发生接地故障时,不仅在设备A处出现预期接触电压U
t2
,在设备B处也出现预期接触电压U
t3
试计算U
t3
值为下列哪项数值?______
A.110V
B.100V
C.120V
D.80V
A
B
C
D
A
[解析] 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作总等电位联结内容;短路分析:发生故障后,相保回路电流由相线L(0.1Ω)流经建筑物内PE线(0.06Ω),再流经PEN线(0.04Ω)返回至变压器中性点,全回路电阻R和电流I
d
为
R=0.1+0.06+0.04=0.2(Ω),I
d
=220/0.2=1100(A)
A设备的接触电压U
t2
为碰壳点与MEB之间的电位差;B设备的接触电压己U
t3
为碰壳点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差,由于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大地与变压器中性点等电位,因此B设备外壳接触电压U
t3
为
U
t3
=I
d
(R
PE
+R
PEN
)=100×(0.06+0.04)=110(V)
所以答案选A。
19. 在上题的条件下,当设备A发生接地故障时,下列哪一种措施无法防止在设备B处发生电击事故?______
A.在设备B的配电线路上装用RCD
B.另引其他专用电源给设备B供电(设备A与B之间无PE线连接)
C.给设备B另作接地以局部TT系统供电
D.给设备B经隔离变压器供电,不接PE线
A
B
C
D
A
[解析] 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RCD的选用和安装。B设备配电线路上安装RCD只能对B设备配电线路进行单相接地故障保护,而不能对A设备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保护,即A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RCD不能动作,A设备外壳电位升高,由于A设备与B设备外壳相连,导致B设备外壳电位升高,而在B设备处发生电击事故。
所以答案选A。
20. 为提高电气安全水平,将上述TN-C-S系统改为TN-S系统(如下图所示),即从变电所起就将PE线与N线分开,请判断接地系统改变后,当设备A发生接地故障时,设备A和B处的预期接触电压的变化为下列哪一种情况。______
A.降低20%
B.降低50%
C.降低40%
D.没有变化
A
B
C
D
D
[解析] 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作总等电位联结内容;短路分析:发生故障后,相保回路电流由相线L(0.1Ω)流经建筑物内PE线1段(0.06Ω),再流经PE线2段(0.04Ω)返回至变压器中性点,全回路电阻R和电流I
d
为
R=0.1+0.06+0.04=0.2(Ω),I
d
=220/0.2=1100(A)
A设备的接触电压U
t4
为碰壳点与MEB之间的电位差:U
t4
=I
d
R
PE
=1100×0.06=66(v)。
B设备的接触电压U
t5
为碰壳点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差,由于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大地与变压器中性点等电位,因此B设备外壳接触电压U
t5
为:U
t5
=I
d
(R
PE1
+R
PE2
)=1100×(0.06+0.04)=110(V)。
所以答案选D。
有一栋写字楼,地下一层,地上10层,其中1~4层带有裙房,每层建筑面积3000m
2
;5~10层为标准办公层,每层面积为2000m
2
,标准办公层每层公共区域面积占该层面积的30%,其余为纯办公区域,请回答下列问题。
21. 在四层有一设有主席台的大型电视会议室,在主席台后部设有投影幕,观众席第一排至会议的投影幕布的距离为8.4m,观众席设有24排座席,两排座席之间的距离为1.2m,试通过计算确定为满足最后排的人能看清投影幕的内容,投影幕的最小尺寸(对角线),其结果应为下列哪一项数值?______
A.4.0m
B.4.13m
C.4.5m
D.4.65m
A
B
C
D
A
[解析] 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20.4.8.6条。
最后排能看清屏幕的最小尺寸:
取最小值4m。
所以答案选A。
22. 在第六层办公区域按照每5m
2
设一个语音点,语音点采用8位模块通用插座,连接综合业务数字网,并采用S接口,该层的语音主干线若采用50对的三类大对数电缆,在考虑备用后,请计算至少配置的语音主干电缆根数应为下列哪一项数值?______
A.15
B.14
C.13
D.7
A
B
C
D
C
[解析] 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21.3.7-1条:当采用S接口时,相应的主干电缆应按2对线配置,并在总需求的基础上预留10%的线对。
标准层语音点位数量:
语音主干线缆数量:
取13根。
所以答案选C。
23. 该办公楼第七层由一家公司租用,共设置了270个网络数据点,现采用48口的交换机,每台交换机(SW)设置一个主干端口,数据光纤按最大配置,试计算光纤芯数,按规范要求应为下列哪一项数值?______
A.8
B.12
C.14
D.16
A
B
C
D
D
[解析] 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cJ 16—2008)第21.3.7-2条第2款。
最大量配置:按每个集线器(HUB)或交换机(SW)设置一个主干端口,每4个主干端口宜考虑一个备份端口。当主干端口为光接口时,每个主干端口应按2芯光纤容量配置。
主干端口数量
个,因此取6个。备用端口
个,取2个。
光纤电缆芯数:m=2×(6+2)=16芯。
所以答案选D。
24. 在二层有一个数据机房,设计了10台机柜,每台机柜设备的计算负荷为8kW(功率因数为0.8),需要配置不间断电源(UPS),计算确定UPS输出容量应为下列哪一项数值?______
A.120kV·A
B.100kV·A
C.96kV·A
D.80kV·A
A
B
C
D
A
[解析] 依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第8.1.7条式(8.1.7)。
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的基本容量:
E≥1.2P=1.2×10×8/0.8=120(kV·A)
所以答案选A。
25. 在首层大厅设置视频安防摄像机,已知该摄像机的镜头焦距为24.99mm,物体成像的像距为25.01mm,计算并判断摄像机观察物体的物距应为下列哪一项数值?______
A.25.65m
B.31.25m
C.43.16m
D.51.5m
A
B
C
D
B
[解析] 依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第6.0.2-3条的条文说明。
公式:
物距:
注:透镜成像的基本物理原理,但考试时不易找到对应依据。
所以答案选B。
办公楼高140m,地上30层,地下3层,其中第16层为避难层,消防控制室与安防监控中心合用,设在首层,首层大厅高度为9m,宽30m,进深15m;在二层分别设置计算机网络中心和程控电话交换机房:3~29层为标准层,为大开间办公室,标准层面积为2000m
2
/层,其中核心筒及公共走廊面积占25%;该建筑在第30层有一多功能厅,长25m,宽19m,吊顶高度为6m,为平吊顶,第30层除多功能厅外,还有净办公面积1125m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26. 在该建筑的多功能厅设置火灾探测器,根据规范规定设置的最少数量为下列哪项?______
A.6
B.8
C.10
D.12
A
B
C
D
C
[解析] 依据旧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1998)第8.1.4条式(8.1.4)及表3.1.1和表8.1.2。
由表3.1.1可知本建筑为特级保护对象,由表8.1.2可知保护面积为60m
2
。
N=S/(K×A)=25×19/[(0.7~0.8)×60]=9.89~11.3(个)。新规范已有变动。
所以答案选C。
27. 在本建筑中需设置广播系统,该系统与火灾应急广播合用。已知地上每层扬声器为一个支路,10个扬声器,每个3w;地下每层为一个支路,16个扬声器,每个扬声器5w。假定广播线路衰耗2dB,根据规范的要求说明广播系统的功放设备的最小容量应选择下列哪一项?(老化系数取1.35)______
A.1140W
B.1939W
C.2432W
D.364.8W
A
B
C
D
C
[解析] 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16.5.4条及式(16.5.4-1)和式(16.5.4-2)。
P=K
1
K
2
∑P
0
=1.58×0.35×(30×30+80×3)=2341.62(W)。
所以答案选C。
28. 在第30层设置综合布线系统,按净办公面积每7.5m
2
设置一个普通语音点,另外在多功能厅也设置5个语音点,语音主干采用三类大对数铜缆,根据规范确定该层语音主干电缆的最低配置数量为下列哪项?______
A.150对
B.175对
C.300对
D.400对
A
B
C
D
B
[解析] 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第4.3.5-1条:对语音业务,大多数主干电缆的对数应按每一个电话8位模块通用插座配置一对线,并在总需求线对的基础上至少预留约10%的备用线对。
第30层语音点N
1
=1125/7.5×1=150,且多功能语音点N
2
=5。
N=(N
1
+N
2
)×(1+10%)=170.5(个)
所以答案选B。
29. 在建筑中设置综合布线系统,在标准层办公区按照办公区每7.5m
2
一个语音点和一个数据点,水平子系统采用6类UTP铜缆(直径为5.4mm),从弱电间配线架出线采用金属线槽,缆线在槽内的截面积利用率为35%,试问线槽最小规格为下列哪项?______
A.150mm×100mm
B.300mm×100mm
C.400mm×100mm
D.500mm×100mm
A
B
C
D
B
[解析] 根据题意,每层的线缆根数:
N=[2000×(1-25%)/7.5]×400(电话与网络分别考虑)
最小横截面积S
min
=400×πD
2
/(4×0.35)=26174<30000=300mm×100mm。
所以答案选B。
30. 在二层的计算机网络主机房设计时,已确定在该主机房内将要设置20台19”标准机柜(宽600mm,深1100mm),主机房的最小面积应为下列哪项?______
A.60m
2
B.95m
2
C.120m
2
D.150m
2
A
B
C
D
A
[解析] 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23.2.3条及式(23.2.3-1):
A=K∑S=(5~7)×(0.6×1.1)×20=66=92.4(m
2
)
因其面积为估算,仅答案A较为接近此结果的下限,其他答案超过结果上限。
所以答案选A。
某新建办公建筑,地上共29层,层高均为5m,地下共2层,其中地下二层为汽车库,地下一层为机电设备用房并设有电信进线机房,裙房共4层,5~29层为开敞办公空间,每层开敞办公面积1200m
2
,各层平面相同,各层弱电竖井位置均上下对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31. 在5~29层开敞办公空间内按一般办公区功能设置综合布线系统时,每层按规定至少设置多少双孔(一个语音点和一个数据点)5e类或以上等级的信息插座?______
A.120个
B.110个
C.100个
D.90个
A
B
C
D
A
[解析] 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21.2.3条:每4~10m
2
设一对点位。
信息插座数量:
(个),故最少为120个。
所以答案选A。
32. 如果5~29层自每层电信竖井至本层最远点信息插座的水平电缆长度为83m,则楼层配线设备可每几层居中设一组?______
A.9层
B.7层
C.5层
D.3层
A
B
C
D
D
[解析] 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第3.2.3条,综合布线系统信道应由最长90m水平线缆、最长10m的跳线和设备缆线及最多4个连接器件组成,永久链路则由90m水平缆线及3个连接器件组成。
建筑层高为5m,80+1×5=88(m)<90(m),因此每3层设一组。
所以答案选D。
33. 若本建筑综合布线接地系统中存在有两个不同的接地体,其接地电位差(电压有效值)不应大于下列哪项数值?______
A.2V
B.1V
C.3V
D.4V
A
B
C
D
B
[解析] 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第7.0.4条,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共用接地的接地系统,如单独设置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如布线系统的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体,其接地电位差不应大于1V。
所以答案选B。
34. 设在弱电竖井中具有接地的金属线槽内敷设的综合布线电缆沿竖井内明敷设,当竖井内有容量有8kV·A的380V电力电缆平行敷设时,说明它们之间的最小净距应为下列哪项数值?______
A.100mm
B.150mm
C.200mm
D.300mm
A
B
C
D
D
[解析] 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第7.0.1条及表7.0.1-1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
所以答案选D。
35. 如果自弱电竖井配出至二层平面的综合布线专用金属线槽内设有100根直径为6mm的非屏蔽超五类电缆,则此处应选用下列哪种规格的金属线槽才能满足规范要求?______
A.75mm×50mm
B.100mm×50mm
C.100mm×75mm
D.50mm×50mm
A
B
C
D
C
[解析] 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第6.5.6条,布防缆线在线槽内的截面利用率为30%~50%。
线缆总截面积:
线槽截面积:
因此,100×75=7500(mm
2
),在此区间范围内。
所以答案选C。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三、案例分析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