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保卫蓝天 持续发展
从柴静的《穹顶之下》到北京的“两会蓝”,从“PM 2.5”爆表到打响“蓝天保卫战”,雾霾给人们带来的影响难以胜数,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渴望经济发展,但不应该付出蓝天白云的代价。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当下,我们要打响一场“蓝天保卫战”,确保我国可持续发展。
治理雾霾,人人有责。当下,政府常因治霾不力而备受指责,其实治理雾霾绝非政府一家责任,它是一项全民参与、全民获利的系统工程,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对国家而言,雾霾的治理是绿色发展的需要,是惠及民生和长远发展的千秋大业,亦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步;对企业而言,雾霾治理工作的开展,正倒逼它们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获得更高收益,长远来看正是对企业持续发展的最好帮助;而对社会大众而言,雾霾治理更是和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所期盼的蓝天、能够畅快呼吸的清新空气都是雾霾治理的惠利。因此,治理雾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今天我们合力治霾,来日我们共同获利。
治理雾霾,贵在行动。多年来,一些地区雾霾治理口号喊得虽响,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依然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等风来”成了驱散雾霾的依赖性措施。得不到落实的环保政策是一纸空文,苏州某客车制造公司骗取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事件提醒我们:当下环境保护不足,与政策没有真正落地有着切实关系。其实“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巨鹿县创新资金筹集方式破除“三笔难账”,迈出了雾霾治理的艰难一步,伦敦市完善法律法规,外迁人口和工业,建立大气监测系统,扭转了污染形势。它们治理雾霾的经验恰恰证明:治理雾霾不能停在口头,而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之中。
治理雾霾,成在坚持。雾霾是工业化过程中长期积累的问题,其治理绝非一蹴而就。工业废气、汽车尾气,这些都是长期存在的,要根治也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推动新能源的广泛应用,还是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抑或在社会中宣传低碳节能的绿色思想,这些都是需要长期贯彻执行的举措。陕西治理雾霾成效显著,耀眼成绩的背后是长达五年的艰苦努力。蓝天保卫战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必须有长久坚持的思想准备,持之以恒地严格监控、强化治理,才能驱散雾霾,重现蓝天。
蓝天白云,不仅仅是我们心之所向,也是我们应该给予子孙的礼物,我们曾经因为自己的不重视而失去它,也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回它。只有人人参与,落实工作,持之以恒地保卫蓝天,才能真正赢得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