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河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分类模拟24
一、单项选择题
1. 基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建立起来的一种行为主义教学形式是______。
A.发现教学
B.范例教学
C.程序教学
D.非指导性教学
A
B
C
D
C
[解析] 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程序教学主要由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首创,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当属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他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并据此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及其教学模式。
2.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______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A
B
C
D
C
[解析]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终身性的要求。
3. 我国学校教育产生于______。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A
B
C
D
B
4. 2016年5月1日零时,随着北京民族饭店开出第一张北京酒店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意味着在我国实施66年的______告别历史舞台。
A.营业税
B.个人所得税
C.进口税
D.房产税
A
B
C
D
A
[解析] 2016年5月1日零时,随着北京民族饭店开出的第一张北京酒店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意味着,在我国实施66年的营业税告别历史舞台,全面推开营改增税制转换顺利开启。
5. 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______。
A.兴趣
B.认知内驱力
C.求知欲
D.成功感
A
B
C
D
B
[解析] 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认知内驱力。故选B。
6. 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是______。
A.加涅
B.罗森塔尔
C.戴尔
D.波斯纳
A
B
C
D
D
7. 不属于智力技能特点的一项是______。
A.动作对象的观念性
B.动作执行的内潜性
C.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D.动作结果的意识性
A
B
C
D
D
[解析] 智力技能的特点有: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8. 加涅明确地把______定义为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
A.成绩
B.成熟
C.学习
D.经验
A
B
C
D
C
[解析] 加涅明确地把学习定义为:“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
9. ______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
A.人身权
B.受教育权
C.财产权
D.著作权
A
B
C
D
A
[解析] 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
10. 遗忘的发展是______。
A.均衡的,越来越快
B.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C.不均衡的,先慢后快
D.均衡的,越来越慢
A
B
C
D
B
[解析]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11. 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流派认为______。
A.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而且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B.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课程应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
C.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D.课程最终要由学生需要来决定,人文学科应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A
B
C
D
A
[解析] 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流派认为,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是不足取的,应代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此外,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12. 关于道德的形成、发展和影响因素,社会学习论的研究侧重于______。
A.道德动机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情感
A
B
C
D
C
[解析] 品德的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的,研究侧重于道德行为,强调观察学习在儿童道德行为形成中的重要意义。
13. 在教学中,一般较为常见的是小组讨论,有研究表明,讨论一般______最为理想,超过这个数目,平均每个人的发言次数和内容就会相对减少,进而降低组员的参与感和满足感。
A.2人小组
B.4人小组
C.5~8人小组
D.10人小组
A
B
C
D
C
[解析] 在教学中,一般较为常见的是小组讨论,有研究表明,讨论一般以5~8人最为理想,超过这个数目,平均每个人的发言次数和内容就会相对减少,进而降低组员的参与感和满足感。
14. 英国的学制是典型的______。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中间型学制
A
B
C
D
A
[解析] 英国的学制是典型的双轨制。
15. ______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客观标准。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A
B
C
D
C
[解析] 道德行为是一个人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下的实践,是个体品德的外在表现。它在品德结构中处于关键的作用。一个人品德怎么样,最终还是要靠他的道德行为来得以体现。
16.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教师权利的是______。
A.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B.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C.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D.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A
B
C
D
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17. 在学习中,当小敏意识到她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的时候,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她会放慢速度,这属于______。
A.调节策略
B.监视策略
C.谋划策略
D.组织策略
A
B
C
D
A
[解析] 调节策略是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18. 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父亲的职位高,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______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A
B
C
D
B
[解析] 补偿是指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______。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权利
A
B
C
D
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20.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体现的良好师生关系是______。
A.爱生尊师
B.教学相长
C.心理平等
D.民主平等
A
B
C
D
B
二、多项选择题
1. 认知策略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______。
A.原有知识背景
B.训练方法
C.反省认知发展水平
D.学生的动机水平
A
B
C
D
ACD
[解析] 认知策略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1)原有知识背景;(2)学生的动机水平;(3)反省认知发展水平。
2. 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______
A.教育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发展
B.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
C.教育促进人的观念的变化
D.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A
B
C
D
ABD
[解析] 教育具有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教育的这种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发展,培养个体的主体性;②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形成个体的独特性;③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开发个体的创造性。
3.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客观测验的优点?______
A.答案确定唯一,有利于提高阅卷的准确性
B.测验试题的容量大,有利于提高测验的效率
C.答案内容简短,测验的效率高
D.有利于测查发现思维和创造力
A
B
C
D
ABC
[解析] 客观测验是通过一系列客观试题要求学生回答来测定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如选择、填空、判断等。ABC选项体现的是客观测验的优点。D选项是主观性测验的优点。
4.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其他教育机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______。
A.以人为直接对象
B.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
C.由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教职人员承担教育义务
D.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系统的教育活动
A
B
C
D
CD
[解析] 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5.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主要有______。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选择策略
A
B
C
D
ABC
[解析] 认知策略是加T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6. 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内容包括______。
A.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劳动教育
D.民主、法制教育
A
B
C
D
ABCD
[解析] 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7. 选择教学方法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______。
A.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B.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C.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D.学生的年龄特点
E.校风和班风
A
B
C
D
E
ABCD
[解析] 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6)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
8. 良好班集体的标志包括______。
A.明确的班级目标
B.健全的组织结构
C.完善的规章制度
D.良好的班级氛围
E.融洽的师生关系
A
B
C
D
E
ABCDE
9. 对学生的研究通常包括______。
A.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
B.研究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C.研究学生个体的需要
D.研究学生的成长环境
A
B
C
D
ABC
[解析] 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10. 下列关于学习理论,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
A.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核心内容是观察学习
B.桑代克提出了联结-顿悟学习理论和三大学习定律
C.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最好的方式就是发现学习
D.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也是刺激一反应的过程
A
B
C
D
AC
[解析] B选项中,桑代克提出的是尝试一错误说,而顿悟学习理论说是由认知主义的苛勒提出。D选项中,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刺激反应模式的建立。故选AC选项。
11. 记忆较长材料时,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所受到的干扰因素主要是______。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消退抑制
E.干扰抑制
A
B
C
D
E
ABE
[解析] 干扰抑制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题干中“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是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共同的影响结果。
12. 教师的教育机智具体表现为______。
A.善于与学生交流
B.善于与同行交流
C.善于随机应变
D.善于掌握教育分寸
A
B
C
D
CD
[解析]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的意外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个定义,AB选项没有体现这方面的特点。
13. 德育主要包括哪些方面?______
A.政治教育
B.语言教育
C.品德教育
D.思想教育
A
B
C
D
ACD
[解析] 德育的内容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内容。
14. 下列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学习与教学的过程的是______。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互动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E.准备过程
A
B
C
D
E
ABD
[解析]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学习与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五个: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
15.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三级指的是______。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教师
E.学生
A
B
C
D
E
ABC
[解析] 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16.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规定学科的______等。
A.教学目的与任务
B.教学进度
C.知识范围
D.学科设置
A
B
C
D
ABC
[解析]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规定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文件。包括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有的教学大纲还包括参考书目、教学仪器、直观教具等方面的提示。列入教学大纲的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一般应是学生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17.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______。
A.歧视学生
B.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C.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D.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A
B
C
D
ABCD
18. 研究认为,为提高复习效果,第四次复习时间不应该安排在______。
A.一星期后
B.半个月后
C.一个月后
D.半年后
A
B
C
D
ABD
[解析] 研究认为第四次复习应该一个月后。故选择ABD。
19. 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是通常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______。
A.效果强化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A
B
C
D
BCD
[解析] 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自我强化是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学校课堂中存在着大量的观察学习,教师需要明确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并按照观察学习的过程来指导学生的观察学习。
20.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主要是对具有______品质人的赞颂。
A.自觉性
B.坚韧性
C.顽强性
D.自制性
A
B
C
D
BD
[解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的是意志品质的自制性和坚韧性。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