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经济师资格考试初级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分类模拟13
一、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 单对象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步骤包括______等。
A.计算流水线的节拍
B.进行工序异期化
C.流水线生产线的空间布置
D.确定各工序的工作地数,计算设备的负荷率
E.计算流水线所需工人人数
A
B
C
D
E
ADE
[解析] 单对象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的具体步骤有:①计算流水线的节拍;②进行工序同期化;③确定各工序的工作地数(设备数量),计算设备的负荷率;④计算流水线所需工人人数;⑤确定运输方式,选择运输装置;⑥流水线生产线的平面布置。
2. 工序同期化的措施主要有______。
A.改进工作地布置与操作方法
B.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
C.购买新的工艺装备
D.提高工人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
E.详细地进行工序的合并与分解
A
B
C
D
E
ABDE
[解析] 工序同期化措施主要有:①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②改进工艺装备;③改进工作地布置与操作方法,减少辅助作业时间;④提高工人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⑤详细地进行工序的合并与分解。
3. 流水线的形状有______。
A.直线形
B.直角形
C.稳定形
D.环形
E.U形
A
B
C
D
E
ABDE
[解析] 流水线的形状一般有直线形、直角形、U形、山字形、环形、S形等。
4. 自动线的特征包括______。
A.较一般流水线效率更高
B.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和节奏性
C.有利于稳定产品质量
D.投资少,回收期短
E.能从事人体所不能胜任的特殊工作
A
B
C
D
E
ABCE
[解析] 自动线的特征包括:①较一般流水线效率更高;②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和节奏性;③有利于稳定产品质量;④能从事人体所不能胜任的特殊工作;⑤有利于降低产品制造成本;⑥生产过程是完全自动进行的。
5. 组织自动线是由自动化机器设备实现产品工艺加工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其条件包括______。
A.在加工对象方面,不需要很高的标准化、通用化水平
B.在工艺方面,必须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设备,采用的工艺规程应尽量减少装夹次数
C.零件的结构便于自动装夹运输和加工
D.在劳动组织方面,自动线上的劳动力需要具备正确调整、诊断设备故障的能力
E.对生产管理、原材料供应、设备维修有严格要求
A
B
C
D
E
BCDE
[解析] 自动线除符合一般流水生产线的条件外,还要考虑的条件有:①在加工对象方面,要求有很高的标准化、通用化水平,零件的结构便于自动装夹运输和加工;②在工艺方面,必须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设备,采用的工艺规程应尽量减少装夹次数;③在劳动组织方面,对自动线上的劳动力进行必要的挑选和培训,使其具备正确调整、诊断设备故障的能力;④在生产管理、原材料供应、设备维修、环境卫生和工具更换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6. 自动线存在多种形式,其分类依据包括______。
A.零件是否通过机床上的装夹器具
B.布局形式
C.零件运输方式
D.设备排列方式
E.加工对象的轮换方式
A
B
C
D
E
ABCD
[解析] 自动线的形式分类包括:①按零件是否通过机床上的装夹器具,可分为通过式自动线和非通过式自动线;②按零件运输方式,可分为直接运输自动线、间接运输自动线、悬挂运输自动线和工件升起运输自动线;③按加工设备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刚性连接自动线和柔性连接自动线;④按设备排列方式,可分为顺序排列的自动线、平行排列的自动线和顺序平行混合排列的自动线;⑤按布局形式,可分为直线式自动线、折线和封闭式自动线。
7. 安全生产管理要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______等达到安全生产目标。
A.机器
B.物料
C.顾客
D.环境
E.设施
A
B
C
D
E
ABDE
[解析] 安全生产管理是指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资源,发挥人的智慧,通过努力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设施、物料、环境等达到安全生产目标。
8. 安全生产的特点包括______。
A.预防性
B.短期性
C.科学性
D.灵活性
E.规范性
A
B
C
D
E
AC
[解析] 安全生产的特点包括:①预防性;②长期性;③科学性;④群众性。
9.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______。
A.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B.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安全生产责任制
D.安全生产档案
E.财务安全管理
A
B
C
D
E
ABCD
[解析]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①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②安全生产责任制;③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④安全生产策划;⑤安全培训教育;⑥安全生产档案等。
10.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要坚决做到四不放过,即______。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B.处罚不彻底不放过
C.防范措施未建立不放过
D.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E.事故责任人和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A
B
C
D
E
ACDE
11. 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法律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发生一般事故的,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B.发生重大事故的,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处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C.情节特别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处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D.发生一般事故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罚款
E.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七十的罚款
A
B
C
D
E
BCD
[解析]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①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②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③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④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⑤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①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罚款;②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③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罚款;④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罚款。
12. 清洁生产的特点包括______。
A.要站在战略层面的高度去认识它,对待它,强调实施的重要性、紧迫性
B.坚持从源头抓起,实行关键点控制
C.预防为主,想在前头,做在前头,把污染的程度减少到最低
D.清洁生产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程度较大的问题
E.清洁生产是一个长期的运作过程
A
B
C
D
E
ACDE
[解析] B项,清洁生产要坚持从源头抓起,实行全过程控制,要以预防为主,想在前头,做在前头,把污染的程度减少到最低。
13. 广义的生产过程包括______。
A.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B.基本生产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入库过程
E.生产服务过程
A
B
C
D
E
ABCE
[解析] 广义的生产过程是指从生产技术准备开始,直到把产品制造出来为止的全部过程。广义的生产过程包含生产技术准备、基本生产、辅助生产和生产服务等企业范围内全部生产活动协调配合的运行过程。
14. 从原材料使用环节实施清洁生产的内容包括______。
A.以无毒、无害或少害原料替代有毒、有害原料
B.采用二次资源替代稀有短缺资源的使用
C.改变原料配比或降低其使用量
D.适当增加或减少对产品的无用成分
E.保证或提高原料的质量
A
B
C
D
E
ABCE
[解析] 从原材料使用环节实施清洁生产的内容包括:①以无毒、无害或少害原料替代有毒、有害原料;②改变原料配比或降低其使用量;③保证或提高原料的质量,进行原料的加工,减少产品的无用成分;④采用二次资源或废物作原料替代稀有短缺资源的使用等。
15. 通过改革工艺与设备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
A.保证或提高原料的质量,进行原料的加工,减少对产品的无用成分
B.简化流程、减少工序和所用设备
C.优化工艺条件
D.提高单套设备的生产能力,装置大型化,强化生产过程
E.使工艺过程易于连续操作,减少开车、停车次数,保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A
B
C
D
E
BCDE
[解析] 通过改革工艺与设备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简化流程、减少工序和所用设备;②使工艺过程易于连续操作,减少开车、停车次数,保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③提高单套设备的生产能力,装置大型化,强化生产过程;④优化工艺条件,如温度、流量、压力、停留时间、搅拌强度、必要的预处理、工序的顺序等;⑤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开发新工艺、新设备,如采用无氰电镀或金属热处理工艺、逆流漂洗技术等。
16. 整顿活动的要点包括______。
A.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
B.车间环境要整齐
C.自己使用的物品要自己清扫
D.物品摆放要科学合理
E.物品摆放目视化
A
B
C
D
E
ADE
[解析] 整顿活动的要点包括:①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以便于寻找,消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错;②物品摆放要科学合理;③物品摆放目视化,使定量装载的物品做到过目知数,不同物品摆放区域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标记。
17. 清扫活动的要点包括______。
A.自己使用的物品,要自己清扫
B.物品、工作环境要清洁,进一步消除混浊的空气、粉尘、噪音和污染源
C.对设备的清扫要着眼于对设备的维修保养
D.清扫设备要同时做好润滑工作
E.清扫设备同设备的日常检查结合起来
A
B
C
D
E
ACDE
[解析] 清扫活动的要点为:①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而不是依赖他人,不增加专门的清扫工;②对设备的清扫,着眼于对设备的维修保养。清扫设备同设备的日常检查结合起来,清扫设备要同时做好设备的润滑工作,清扫也是保养;③清扫也是为了改善,所以当清扫地面发现有飞屑和油水泄漏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18. 清洁活动的要点有______。
A.车间环境不仅要整齐,而且要做到清洁卫生,保证员工身体健康,增强员工劳动热情
B.不仅物品要清洁,而且整个工作环境要清洁,进一步消除混浊的空气、粉尘、噪音和污染源
C.不仅物品、环境要清洁,而且员工本身也要做到清洁
D.员工不仅做到形体上的清洁,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洁”
E.清扫设备同设备的日常检查结合起来
A
B
C
D
E
ABCD
[解析] 清洁活动的要点有:①车间环境不仅要整齐,而且要做到清洁卫生,保证员工身体健康,增强员工劳动热情;②不仅物品要清洁,而且整个工作环境要清洁,进一步消除混浊的空气、粉尘、噪音和污染源;③不仅物品、环境要清洁,而且员工本身也要做到清洁,如工作服要清洁,仪表要整洁,及时理发、刮须、修指甲和洗澡等;④员工不仅做到形体上的清洁,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洁”,待人要讲礼貌,要尊重别人。
二、案例分析题
(由单选和多选组成)
某企业批量生产一种零件,投产批量为6件,经过4道工序加工,按照加工顺序,单件每道工序作业时间依次为20分钟、10分钟、25分钟、15分钟,假设零件移动用时为零。
1. 如果采用平行顺序移动方式进行零件生产,将一个批次的该种零件全部生产出来的时间是______分钟。
A.245
B.300
C.325
D.350
A
B
C
D
A
[解析]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下,一批零件全部生产完成的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
平顺
表示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下零件加工的生产周期;t
较大
表示比相邻工序单件工时均大的工序的单件工时;t
较小
表示比相邻工序单件工时均小的工序的单件工时。本案例中,生产周期=(20+10+25+15)+5×(20+25-10)=245(分钟)。
2. 将一个批次的该种零件全部生产出来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______分钟。
A.120
B.135
C.145
D.195
A
B
C
D
D
[解析] 平行移动方式的突出优点是充分利用平行作业的可能,使生产周期达到最短。平行移动方式下,零件全部生产完成的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
平
表示平行移动方式下零件加工的生产周期;t
最长
表示在各道工序中,单件工时最长的工序的单件工时。本案例中,所需要的最短时间=(20+10+25+15)+5×25=195(分钟)。
3. 将一个批次的该种零件全部生产出来,工序间搬运次数最多的零件移动方式是______。
A.顺序移动方式
B.平行移动方式
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D.交叉移动方式
A
B
C
D
B
[解析] 平行移动方式的突出优点是充分利用平行作业的可能,使生产周期达到最短。问题是一些工序在加工时,出现时干时停的现象,对设备运转不利,同时运输次数多,组织生产比较复杂。
4. 为了确保设备在一个批次的零件加工过程中不出现停顿,该企业应采用的工序间零件移动方式是______。
A.顺序移动方式
B.平行移动方式
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D.交叉移动方式
A
B
C
D
A
[解析] 顺序移动方式是指一批零件经多道工序加工时,将这批零件在上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成后,再统一搬运到下道工序去加工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在于,零件在工序之间是按次序连续地整批运送,生产周期长。
5. 如果该企业采取平行移动方式进行零件移动,则有利于______。
A.提高产品质量
B.保护生产设备
C.减少工序间搬运次
D.缩短生产周期
A
B
C
D
D
[解析] 平行移动方式的突出优点是充分利用平行作业的可能,使生产周期达到最短。问题是一些工序在加工时,出现时干时停的现象,对设备运转不利,同时运输次数多,组织生产比较复杂。
某企业采用单对象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方式进行产品装配,流水线采用两班制的生产方式,产品日生产量为100台,每班工作8小时,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为0.95,假定废品率为0,流水线的第6道工序计算所需某精密设备4台,现有5台该种设备投入生产。
6. 该流水线的各工作地按______的顺序排列。
A.工序难度
B.专业化程度
C.工艺过程
D.工艺复杂度
A
B
C
D
C
[解析] 流水线的各工作地按工艺过程的顺序排列,前后工序在空间紧密衔接,工件沿流水线做单向流动,运输距离短,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好。
7. 该流水线的平均节拍是______分钟。
A.8.35
B.8.65
C.9.12
D.9.52
A
B
C
D
C
[解析] 节拍是指流水线生产上连续生产两个相同制品的间隔时间。流水线的平均节拍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r为流水线的平均节拍;T
e
为计划期流水线的有效工作时间;T
0
为计划期流水线的制度工作时间;β为工作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一般为0.9~0.96;Q为计划期的产品产量(包括计划产量和预计废品量)。由题意,T
e
=2×8×60×0.95=912分钟(因为两班工作),Q=100,所以r=912/100=9.12。
8. 该流水线的第6道工序设备负荷系数是______。
A.0.80
B.0.95
C.1.15
D.1.25
A
B
C
D
A
[解析] 设备负荷系数K
i
的公式为:
K为设备负荷系数;S
i
为第i道工序所需工作地的计算数;S
ei
为为第i道工序安排的实际工作地数。由题意,K
i
=4/5=0.8。
9. 该流水线的平面布置设计,应当有利于______。
A.工人操作方便
B.在制品运动路线短
C.库存控制
D.充分利用生产面积
A
B
C
D
ABD
[解析] 流水生产线的平面布置应当有利于工人操作,制品运动路线最短,流水线上互相衔接流畅和充分利用生产面积。
某企业采用单对象流水线进行生产组织,该流水线日产品产量为101件,每日工作8个小时,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为0.95,废品率为0;流水线的第i道工序计算所需某精密设备为6台,实际只有5台该设备进行生产。
10. 该企业所应用的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形式是______。
A.固定布置
B.工艺专业化布置
C.对象专业化布置
D.混合式布置
A
B
C
D
C
[解析] 对象专业化布置是以产品(或零件、部件)为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在对象专业化的生产单位中,集中了为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工人,对同类产品进行不同的工艺加工。在这里,加工对象是一定的,而加工工艺方法则是多样的。在对象专业化的生产单位里,基本上能独立完成某几种产品(或零部件)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本案例中,该企业采用单对象流水线进行生产组织,因而采用的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形式是对象专业化布置。
11. 该流水线的平均节拍是______分/件。
A.3.5
B.4.0
C.4.5
D.5.5
A
B
C
D
C
[解析] 节拍是指流水线生产上连续生产两个相同制品的间隔时间。根据流水线的平均节拍计算公式,该流水线的节拍是:
12. 该流水线第i道工序的设备负荷系数是______。
A.0.90
B.1.05
C.1.10
D.1.20
A
B
C
D
D
[解析] 设备负荷系数计算公式为:
题中,S
i
=6,S
ei
=5,则
13. 为解决第i道工序设备超负荷问题,该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延长节拍时间
B.缩短节拍时间
C.优化并提升该道工序的设备效率
D.提升该道工序之间工序的设备效率
A
B
C
D
AC
[解析] 根据设备负荷系数计算原理,
式中,S
i
表示第i道工序计算所需工作地的计算数;t
i
表示第i道工序所需加工时间;r表示流水线的平均节拍;K
i
表示设备负荷系数;S
ei
表示第i道工序安排的实际工作地数。为解决设备超负荷问题,应尽量提高S
ei
,降低S
i
,即提高该工序设备实际工作地数,降低该工序所需的设备地数。降低该工序所需的设备地数可以通过降低t
i
,提高r实现,即通过优化提升该道工序的设备效率和延长节拍时间实现。
14. 企业采用流水线生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
A.产量足够小
B.工序能够同期化
C.工艺柔性化
D.产品结构变化大
A
B
C
D
B
[解析] 组织流水线生产的条件有:①产品结构和工艺要相对稳定;②产量要足够大;③工艺能同期化;④生产面积容纳得下。
某法兰盘生产企业采用单对象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方式,法兰盘的日生产量为50件,每日工作8小时,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为0.90,假设废品率为0;流水线的第3道工序计算所需某精密设备为6台,现有5台该种设备投入生产。
15. 该企业所采用的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形式是______。
A.固定布置
B.工艺专业化布置
C.对象专业化布置
D.混合式布置
A
B
C
D
C
[解析] 对象专业化布置是以产品(或零件、部件)为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在对象专业化的生产单位中,集中了为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工人,对同类产品进行不同的工艺加工。在这里,加工对象是一定的,而加工工艺方法则是多样的。在对象专业化的生产单位里,基本上能独立完成某几种产品(或零部件)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本题中,法兰盘的单对象流水线生产应采用的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形式是对象专业化布置。
16. 该法兰盘流水线的平均节拍是______。
A.7.32
B.8.06
C.8.64
D.9.57
A
B
C
D
C
[解析] 流水线的平均节拍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r为流水线的平均节拍;T
e
为计划期流水线的有效工作时间;T
0
为计划期流水线的制度工作时间;β为工作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一般为0.90~0.96;Q为计划期的产品产量(包括计划产量和预计废品量)。所以,本题中法兰盘流水线的平均节拍是:
17. 该流水线的第3道工序设备负荷系数是______。
A.0.90
B.0.95
C.1.05
D.1.20
A
B
C
D
D
[解析] 一般来说,计算的设备数都不是整数,所取的设备数只能是整台数,这样设备负荷系数K
i
为:K
i
=S
i
/S
ei
。式中:K
i
为设备负荷系数;S
i
为第i道工序计算所需工作地数;S
ei
为第i道工序安排的实际工作地数。所以,题中第3道工序设备负荷系数为:6/5=1.2。
18. 为了解决流水线节拍与某道工序设备超负荷问题,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延长节拍时间
B.缩短节拍时间
C.优化并提升该道工序设备的效率
D.提升该道工序之前工序
A
B
C
D
AC
某工厂现生产某种零件30件,加工工序数为3,每道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t
1
=5分钟,t
2
=5分钟,t
3
=10分钟。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 如果采用顺序移动方式,生产这批零件共需要______分钟。
A.310
B.450
C.600
D.1800
A
B
C
D
C
[解析] 采用顺序移动方式时,零件全部生产完成的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题意,n=30件,m=3,t
1
=5分钟,t
2
=5分钟,t
3
=10分钟,则T
顺
=30×(5+5+10)=600(分钟)。
20. 若采取平行移动方式,则这批零件的生产时间是______分钟。
A.290
B.300
C.310
D.600
A
B
C
D
C
[解析] 采用平行移动方式时,零件全部生产完成的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题意,n=30件,m=3,t
1
=5分钟,t
2
=5分钟,t
3
=10分钟,则T
平
=(5+5+10)+(30-1)×10=310(分钟)。
21. 关于顺序移动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是一种典型的零件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
B.顺序移动方式是计算起来最简易的一种工序间移动方式
C.其特点在于,零件在工序之间是按次序连续整批地运送,生产周期长
D.是将平行移动方式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结合起来,进行优势互补的一种方式
A
B
C
D
ABC
[解析] D项,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是将顺序移动方式和平行移动方式结合起来,进行优势互补的一种方式。
某零件投产批量为4件,经过5道工序加工,单件每道工序作业时间依次为20分钟、10分钟、20分钟、20分钟、15分钟。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2. 将一个批次的该零件全部生产出来用时最短的零件移动方式,其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是______。
A.
B.
C.
D.
A
B
C
D
C
[解析] 平行移动方式是指一批零件中的每个零件在上道工序加工完成后,马上移到下道工序去加工,由此形成一批零件中的每个零件在各道工序上平行地进行加工。在平行移动方式下,零件全部生产完成的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T
平
为平行移动方式下零件加工的生产周期;t
最长
为在各道工序中,单件工时最长的工序的单件工时。
23. 将一个批次的该零件全部生产出来用时最短的零件移动方式适合于______。
A.大量生产
B.成批生产
C.单件生产
D.小批量生产
A
B
C
D
A
[解析] 零件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有三种典型形式: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其中,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最短。这种方式适合于大量大批生产,特别是组织流水线生产。
24. 将一个批次的该零件全部生产出来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______分钟。
A.120
B.135
C.145
D.175
A
B
C
D
C
[解析] 平行移动方式的生产周期较其他两种方式要短。在平行移动方式下,零件全部生产完成的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题意,n=4件,m=5,T
1
=20分钟,T
2
=10分钟,T
3
=20分钟,T
4
=20分钟,T
5
=15分钟,则T
平
=(20+10+20+20+15)+(4-1)×20=145(分钟)。
25. 如果要求将一个批次的该零件全部生产出来用时必须小于200分钟,应采用的零件移动方式是______。
A.顺序移动方式
B.平行移动方式
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D.交叉移动方式
A
B
C
D
BC
[解析] 采用顺序移动方式时,一个批次的该零件全部生产完成的耗时为:
采用平行移动方式时,一个批次的该零件全部生产完成的耗时为
按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时,一个批次的该零件全部生产完成的耗时为:
=4×(20+10+20+20+15)-(4-1)×(10+10+20+15)=175(分钟)。由题意可知,耗时必须小于200分钟,则可采用平行移动方式或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一、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案例分析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