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三、分析计算题1. 某新建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550万t/年,总投资140 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5 000万元,建设期利息5 300万元,流动资金9 700万元。根据融资方案,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为35%,由A、B两个股东直接投资。其资金成本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确定,其中社会无风险投资收益率为3%,市场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为8%,项目投资风险系数参照该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值取1;项目其余投资来自银行长期贷款,贷款年利率为7%。所得税税率为25%。
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的营业总收入为125 0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 200万元,固定成本42 500万元,可变成本21 000万元。(收入和成本均以不含增值税价格表示)
在对项目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时,设定投资不变,预测产品售价和经营成本发生变化的概率见表6-1。
表6-1 可能事件及其对应的财务净现值 投资/万元 | 销售收入 | 经营成本 | 净现值/万元 |
变化状态 | 概 率 | 变化状态 | 概 率 |
140000 | -20% | 0.25 | -20% | 0.2 | 10344 |
0 | 0.5 | -33304 |
+20% | 0.3 | -77557 |
0 | 0.5 | -20% | 0.2 | 87036 |
0 | 0.5 | 43388 |
+20% | 0.3 | -864 |
+20% | 0.25 | -20% | 0.2 | 163712 |
0 | 0.5 | 120064 |
+20% | 0.3 | 75812 |
问题:
1.计算本项目融资方案的总体税后资金成本。
2.计算本项目达到盈亏平衡时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并判断项目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3.计算本项目财务净现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并判断本项目的财务抗风险能力。
4.说明当项目面临风险时,常用的风险对策有哪些?
1.股东直接投资资金成本=R
f+β(R
m-R
f)=3%+(8%-3%)=8%;
银行长期贷款所得税后资金成本=7%×(1-25%)=5.25%;
本项目融资方案的总体税后资金成本=8%×35%+5.25%×65%=6.21%。
2.生产能力利用系数=年总固定成本/(年销售收入-年总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及附加)×100%=42 500/(125 000-21 000-1 200)×100%=41.34%
计算结果表明,在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41.34%时即可盈亏平衡,说明该项目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较强。
3.计算本项目财务净现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
概率树图(见图6-1)。

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应的财务净现值见表6-9。
表6-9 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应的财务净现值
发生的可能性 |
净 现 值 |
0.25×0.2=0.05 |
10344 |
0.25×0.5=0.125 |
-33304 |
0.25×0.3=0.075 |
-77557 |
0.5×0.2=0.1 |
87036 |
0.5×0.5=0.25 |
43388 |
0.5×0.3=0.15 |
-864 |
0.25×0.2=0.05 |
163712 |
0.25×0.5=0.125 |
120064 |
0.25×0.3=0.075 |
75812 |
累计概率计算见表6-10。
根据表6-3中的数据,可求得净现值小于零的概率为:
P[NPV(7%)<0]=0.35+(0.4-0.35)×864/(864+10 344)=0.354,即项目不可行的概率为0.354,计算得出的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的可能性为64.6%,因此该项目的抗风险能力较弱。
4.当项目面临风险时,常用的风险对策有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自担。
2. 已知某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8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 0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其中包括无形资产600万元。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总额2 200万元,在建设期每年贷入1 1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5.85%(按季计息)。流动资金为90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
无形资产在运营期8年中,均匀摊入成本。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残值为200万元,按照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在运营期前3年按照等额本息法偿还。项目运营期的经营成本见表6-2。复利现值系数见表6-3。(P/A,i,3)=2.674。
(注:计算结果四舍五人保留2位小数,表中计算数字四舍五入取整数)
表6-3 复利现值系数表 n | 1 | 2 | 3 | 4 | 5 | 6 | 7 |
i=10% | 0.909 | 0.826 | 0.751 | 0.683 | 0.621 | 0.564 | 0.513 |
i=15% | 0.870 | 0.756 | 0.658 | 0.572 | 0.497 | 0.432 | 0.376 |
i=20% | 0.833 | 0.694 | 0.579 | 0.482 | 0.402 | 0.335 | 0.279 |
i=25% | 0.800 | 0.640 | 0.512 | 0.410 | 0.320 | 0.262 | 0.210 |
问题:
1.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运营期固定资产年折旧费和期末固定资产余值。
2.按照表6-4和表6-2的格式编制还本付息表和总成本费用表。
3.假设某建设项目各年的净现金流量如表6-5。按表6-6中的项目,计算相关内容,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6-6中。计算该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i
2与i
1的差额为5%)。
表6-5 项目净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年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净现金流量 | -100 | -80 | 50 | 60 | 70 | 80 | 90 |
表6-6 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计算表 单位:万元 年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净现金流量 | -100 | -80 | 50 | 60 | 70 | 80 | 90 |
折现系数i=15% | | | | | | | |
折现净现金流量 | | | | | | | |
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 | | | | | | | |
折现系数i=20% | | | | | | | |
折现净现金流量 | | | | | | | |
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 | | | | | | | |
1.(1)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
实际利率=(1+5.85%/4)
4-1=5.98%
第1年贷款利息=1 100/2×5.98%=32.89万元
第2年贷款利息=[(1 100+32.89)+1 100/2]×5.98%=100.64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32.89+100.64=133.53万元
(2)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费。
固定资产年折旧费=(5 000+133.53-600-200)/10=433.35万元
(3)计算固定资产余值。
固定资产余值=年折旧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运营期)+残值
=433.35×(10-8)+200=1 066.7万元
2.(1)编制还本付息表(表6-11)。
表6-11 某建设项目还本付息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工程费用名称 |
估算价格 |
占固定资产
投资比例(%)
|
建筑工程 |
设备购置 |
安装工程 |
其他费用 |
合计 |
1 |
年初累计借款 |
0 |
1113 |
2334 |
1601 |
824 |
|
2 |
本年新增借款 |
1100 |
1100 |
0 |
0 |
0 |
|
3 |
本年应计利息 |
33 |
101 |
140 |
96 |
49 |
|
4 |
本年应还本息 |
0 |
0 |
873 |
873 |
873 |
|
5 |
本年应还利息 |
0 |
0 |
140 |
96 |
49 |
|
6 |
本年应还本金 |
0 |
0 |
733 |
777 |
824 |
|
(2)编制总成本费用表(表6-12)。

3.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表6-13)。
表6-13 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计算表 单位:万元
年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净现金流量 |
-100 |
-80 |
50 |
60 |
70 |
80 |
90 |
折现系数i=15% |
0.870 |
0.756 |
0.658 |
0.572 |
0.497 |
0.432 |
0.376 |
折现净现金流量 |
-87 |
-60 |
33 |
34 |
35 |
35 |
34 |
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 |
-87 |
-147 |
-114 |
-80 |
-45 |
-10 |
24 |
折现系数i=20% |
0.833 |
0.694 |
0.579 |
0.482 |
0.402 |
0.335 |
0.279 |
折现净现金流量 |
-83 |
-56 |
29 |
2- |
28 |
27 |
25 |
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 |
-83 |
-139 |
-110 |
-81 |
-53 |
-26 |
-1 |
FIRR=i
1+(i
2-i
1)×

=15%+(20%-15%)×

=19.8%
(注:表中数字未取整,结果得19.81%,也视为正确)
3. 某公司拟进行某商场的开发,有三种建设方案,三种方案的建设期均为一年。方案A的投资额为1 000万元,年净收益为300万元;方案B的投资额为2 000万元,年净收益为 480万元;方案C的投资额为3 000万元,年净收益为570万元。由于方案的寿命较长,可以看作寿命期为无限,残值可忽略不计,该公司的基准收益率为15%。
问题:
1.若该公司资金充裕,希望盈利多,试用净现值与净现值率法为业主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2.对推荐的投资方案就投资额和年净收益进行双因素敏感性分析。
3.若投资额增加20%的概率为0.3,投资额不变的概率为0.5,投资额下降20%的概率为0.2,年净收益上升20%的概率为0.2,年净收益不变的概率为0.5,年净收益下降20%的概率为0.3,假设投资额与年净收益是两个独立的变量,试对该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并求出该项目不可行的概率。
1.同一项目的三种建设方案属于互斥方案的选择,现用净现值与净现值率指标选择。
NPV
A=-1 000+300(P/A,15%,∞)=-1 000+300×1/15%=1 000万元>0
NPV
B=-2 000+480(P/A,15%,∞)=-2 000+480×1/15%=1 200万元>0
NPV
C=-3 000+570(P/A,15%,∞)=-3 000+570×1/15%=800万元>0
因为NPV
B>NPV
A>NPV
C>0,所以按净现值决策,应选择方案B。
NPVR
A=NPV
A/i
A=1 000/1 000=100%
NPVR
B=NPV
B/i
B=1 200/2 000=60%
NPVR
C=NPV
C/i
C=800/3 000=26.67%
按净现值率决策,应选择方案A。
综上所述,该公司的决策原则是:如果希望盈利相对地多,则取净现值大的方案,即方案B;如果希望更好地发挥投资的效益,特别是资金比较短缺时,可考虑选择净现值率大的方案,即方案A。根据已知条件,应推荐方案B。
2.设投资额的变化率为X%,年净收益的变化率为Y%,则根据题意有:
NPV
A2=-2 000(1+X%)+480 (1+Y%)(P/A,15%,∞)>0
即1 200-20X+32Y>0
盈亏平衡分析图如图6-2所示。

3.根据题意可画出决策树如图6-3所示。

从图6-2可知,净现值的期望值为1 044元,净现值小于零的概率为:
P
NPV(15%)<0=0.09+(0.24-0.09)×360/(360+240)=0.18
即项目不可行的概率为0.18,而项目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的可能性为82%,说明项目风险不大。
4. 某洗衣机生产企业为应对市场竞争,近年来一直以降低产品销售价格作为主要竞争策略。为了改善经营业绩,该企业拟调整竞争策略,并为此聘请一家咨询公司对当地洗衣机市场进行分析。咨询公司从委托单位得到了部分资料,见表6-7。
表6-7 当地市场洗衣机平均销售价格和销售量 年 份 | 洗衣机平均销售价格/(元/台) | 洗衣机销售量/万台 |
2001 | 3800 | 50 |
2002 | 3460 | 54 |
2003 | 3188 | 58 |
2004 | 2960 | 61 |
2005 | 2700 | 65 |
咨询公司用德尔菲法对影响洗衣机销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市场调查,从研究部门、家电经销商和知名家电企业选择了36名专家实施调查。在意见征询表中,列出了质量、价格、品牌、外观、噪声、自动化程度和售后服务等项目,要求专家从中选择3个影响销售的主要因素,并按其重要性排序。在第二轮征询后,按专家排序情况和评分标准(排为第一位的给 3分,排为第二位的给2分,排为第三位的给1分)评分,排在前5位的为质量、品牌、价格、自动化程度和外观5个因素。第三轮征询后,36名专家对该5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的人数分布情况见表6-8。

问题:
1.咨询信息的采集除了委托单位提供外,还有哪些采集途径?
2.假设当地2006年洗衣机的平均价格下降到2 500元/台,用价格弹性系数法估算当地 2006年洗衣机的销售量。
3.以第三轮征询的专家意见为依据,按评分标准分别计算影响洗衣机销售的5个主要因素的得分(列出计算过程),并按分值排序。
4.为增加销售并改善经营业绩,该企业应如何调整竞争策略?说明理由。
1.采集信息的途径:咨询企业数据库,网络和出版物,采购信息和自主调查。
2.2002~2005年各年的价格弹性系数分别为-0.89、-0.94、-0.72、-0.75。
(注:价格弹性系数=(△Q/Q)/(△P/P)
2002~2005年各年价格弹性系数的平均值=(-0.89-0.94-0.72-0.75)/4=-0.83。
当2006年洗衣机的价格下降到2 500元/台时,较2005年价格降低了7.41%。
(注:2006年的价格变化率=(2 500-2 700)/2 700=-7.41%)
洗衣机需求增长率=7.41%×0.83=6.15%
2006年洗衣机的需求量=65×(1+6.15%)=69.00万台
(注:上述三步计算过程用一个计算公式一步得出结果给分,计算公式为
[(x-65)/65]/[(2 600-2 700)/2 700]=-0.83)
3.各因素的得分如下。
[方法一]
质量:12×3+7×2+6×1=56
品牌:10×3+15×2+5×1=65
价格:5×3+7×2+10×1=39
自动化程度:2×3+3×2+7×1=19
外观:7×3+4×2+8×1=37
[方法二]
质量:(12×3+7×2+6×1)/36=1.56
品牌:(10×3+15×2+5×1)/36=1.81
价格:(5×3+7×2+10×1)/36=1.08
自动化程度:(2×3+3×2+7×1)/36=0.53
外观:(7×3+4×2+8×1)/36=1.03
排序:影响洗衣机销售主要因素的排序依次为品牌、质量、价格、外观和自动化程度。
4.该洗衣机厂商应当把竞争策略从注重价格转向除了价格外,还应更加注重品牌和质量方面。理由是根据上述影响洗衣机销售的前5个主要因素的排序,品牌和质量位列前两位,而价格只位列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