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医师真题2-(1)
单项选择题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提高信噪比可通过
A.降低信号的强度和提高噪声的强度
B.保持信号强度不变,提高噪声强度
C.提高信号的强度和降低噪声的强度
D.保持噪声强度不变,降低信号强度
E.以上都不是
A
B
C
D
E
C
[解析] 信噪比是指信号强度与噪声强度的比值,提高信号强度和降低噪声强度均可以提高信噪比。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组织MR信号80%来源于细胞内
B.水对MR信号形成贡献最大
C.自由水的T1明显延长
D.结合水的T1有延长
E.以上均对
A
B
C
D
E
E
[解析] MR质子成像信号来源于水,正常组织MR信号80%来源于细胞内。水对MR信号形成贡献最大,自由水的T1明显延长,结合水的T1有延长。
3. 有关血管源性脑水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病理生理基础是血脑屏障破坏,血浆进入细胞和间隔
B.主要发生在脑皮质
C.可见于肿瘤、出血、炎症等
D.在T1加权像显示不明显
E.Gd-DTPA增强后无异常对比增强
A
B
C
D
E
B
[解析] 血管源性脑水肿病理生理基础是血脑屏障破坏,血浆进入细胞和间隔,可见于肿瘤、出血、炎症等,在T1加权像显示不明显,Cd-DTPA增强后无异常对比增强。
4. 关于脑血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急性脑血肿(0~2天)血肿中心在T2加权像上出现低信号
B.亚急性初期(第3天)血肿外围T1加权像上出现高信号
C.亚急性中期(6~8天)血肿在T1加权像、T2加权像上均出现高信号
D.亚急性后期(10~14天)血肿周围在T2加权像上出现低信号环
E.以上均对
A
B
C
D
E
E
[解析] 急性脑血肿(0~2天):血肿中心在T2加权像上出现低信号;亚急性初期(第3天):血肿外围T1加权像上出现高信号;亚急性中期(6~8天):血肿在T1加权像、T2加权像上均出现高信号;亚急性后期(10~14天):血肿周围在T2加权像上出现低信号环。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细胞内正铁血红蛋白在T1加权像上出现低信号(高信号)
B.红细胞内正铁血红蛋白在T2时间无明显影响
C.红细胞外正铁血红蛋白有明显延长T2时间的作用
D.急性脑血肿(0~2天)T2加权像可出现中心部低信号
E.亚急性初期(第3天)在T1加权像上血肿外围出现高信号
A
B
C
D
E
A
[解析] 细胞内正铁血红蛋白的出现一般从血肿周边向中心逐渐发展。由于细胞内正铁血红蛋白具有较强的顺磁性,使血肿的T1值缩短。因此在T1WI上,血肿从周边向中央逐渐出现高信号。
6. 脑脓肿壁短T2低信号最可能是
A.含铁血黄素沉着
B.胶原结构
C.血管影
D.钙化
E.铁沉积
A
B
C
D
E
B
[解析] 胶原结构在T2呈低信号,脑脓肿内含胶原蛋白结构。细胞内的含铁血黄素具有明显顺磁性,将造成局部磁场的不均匀。因此该期血肿在T1WI和T2WI上均为高信号,但在T2WI上,血肿周边出现低信号环。钙化通常在MRI上信号程度不一。
7. 关于下斜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起源于眼睑前内侧
B.向后向外走行
C.穿越于下直肌之下
D.终于眼球后外侧面
E.T1加权像易区分下斜肌和下直肌
A
B
C
D
E
E
[解析] T1加权像对下斜肌和下直肌显像易重叠,不易区分下斜肌和下直肌。下斜肌起源于眼睑前内侧,向后向外走行,穿越于下直肌之下,终于眼球后外侧面。
8. 有关纵隔淋巴结,错误的是
A.正常时MR图像看不到淋巴结
B.淋巴结在原MR序列上易识别
C.淋巴结的信号强度和肌肉的信号强度相似
D.MR检查可以区分纵隔淋巴结核血管结构
E.以上均错
A
B
C
D
E
E
[解析] 纵隔淋巴结MRI表现: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利用血管流空效应及脂肪抑制序列可区分纵隔淋巴结、周围脂肪、血管,还可通过冠状切面更好地显示主动脉弓下淋巴结。肿大淋巴结于T1加权像及T2加权像均表现为位于纵隔间隙内异常增多的软组织信号影,发生坏死时可出现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
9. 下列错误的是
A.多数乳腺纤维肿瘤呈T2加权像高信号
B.乳腺癌在T1加权像可呈高、等、低或混杂信号
C.MRI对乳腺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是普查的最好方法
D.MRI对乳腺内微钙化不敏感
E.乳腺纤维肿瘤和腺癌内均可出血
A
B
C
D
E
C
[解析] 平扫MRI时,乳腺良、恶性病变在T1WI均呈等或低信号,在T2WI可呈高、等或略低信号,因此单独依据平扫MRI扫描,病变性质多不易确定。
10. 有关骨髓病变,下列不正确的是
A.骨髓浸润病变多按红骨髓形成分布
B.白血病骨髓改变最常见的是T1值延长
C.T2值在白血病有所延长
D.白血病的T2值无特异性
E.MRI容易区分白血病与正常骨髓增生
A
B
C
D
E
E
[解析] 骨髓浸润病变多按红骨髓形成分布,白血病骨髓改变最常见的是T1值延长,T2值在白血病有所延长,白血病的T2值无特异性,MRI不容易区分白血病与正常骨髓增生,在质子加权上显像一致。
11. 施加180°脉冲后,关于质子宏观磁化矢量M描述,错误的是
A.M与B
0
平行
B.M与B
0
方向相反
C.M与B
0
垂直
D.Mxy为零
E.Mz达到反向最大值
A
B
C
D
E
C
[解析] 施加180°脉冲后,质子宏观磁化矢量M与B
0
平行,可以与B
0
方向相反,Mxy为零,Mz达到反向最大值。
12. 同一组织T1与T2值的关系是
A.T1值大于T2值
B.T1值小于T2值
C.T1值等于T2值
D.T1弛豫发生早于T2弛豫
E.T1弛豫发生晚于T2弛豫
A
B
C
D
E
A
[解析] 弛豫:在射频脉冲的激发下,人体组织内氢质子吸收能量处于激发状态,射频脉冲终止后,处于激发状态的氢质子恢复其原始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弛豫,所需时间为弛豫时间,分为T1和T2弛豫时间,前者与能量释放有关,后者与相位变化有关。
13. 舒张期伪门控产生动脉高信号,其TR为1000ms,则心律为
A.50次/分
B.60次/分
C.70次/分
D.80次/分
E.90次/分
A
B
C
D
E
B
14. MR波谱分析不包括
A.1H
B.15C
C.18F
D.23Na
E.31P
A
B
C
D
E
C
[解析] MR波谱分析包括1H、15C、23Na、31P等。
15. 信号噪声比是指
A.信号强度与噪声的差值
B.信号强度与噪声强度的比值
C.信号强度与噪声强度的比值乘以固定的系数
D.信号强度与噪声的和
E.信号强度与噪声的积
A
B
C
D
E
B
[解析] 信号噪声比是指信号强度与噪声强度的比值,提高信号强度和降低噪声强度可以提高信噪比。
16. 造成卷褶伪影主要是因为
A.视场的范围超出被检查的揭破部位
B.被检查的揭破部位超出视场的范围
C.TR过大
D.TE过大
E.扫描时间过长
A
B
C
D
E
B
[解析] 造成卷褶伪影主要是因为被检查的揭破部位超出视场的范围,检查部位超出采样范围。
17. Gd-DTPA增强主要是因为
A.缩短T1弛豫时间
B.信噪比下降
C.空间分辨率下降
D.对比度下降
E.信号均匀度下降
A
B
C
D
E
A
[解析] Cd-DTPA增强主要是因为缩短T1弛豫时间,从而在相同的采样时间取得更高的信号。
18. 亚急性出血正铁血红蛋白细胞外期的MR表现是
A.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B.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
C.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
D.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
E.T1WI等信号、T2WI等信号
A
B
C
D
E
B
[解析] 亚急性出血正铁血红蛋白细胞外期的MR表现是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
19. 垂体瘤不包括
A.生长激素瘤
B.生殖细胞瘤
C.PRL瘤
D.ACTH瘤
E.TSH瘤
A
B
C
D
E
B
[解析] 垂体瘤包括生长激素瘤、PRL瘤、ACTH瘤、TSH瘤,生殖细胞瘤由原始的生殖细胞衍生而来,好发于松果体区,其次为鞍上池。
20. 脑桥肿胀且信号异常时,鉴别诊断不考虑
A.脑桥胶质瘤
B.脑桥梗死
C.脑桥脱髓鞘
D.脑桥炎症
E.脑桥变性病
A
B
C
D
E
E
[解析] 脑桥肿胀且信号异常时,鉴别诊断:脑桥胶质瘤、脑桥梗死、脑桥脱髓鞘、脑桥炎症。而水肿本身就是一种变性。
21. 血管畸形不包括
A.动静脉畸形
B.动脉瘤
C.海绵状血管瘤
D.静脉瘤
E.毛细血管扩张症
A
B
C
D
E
B
[解析] 血管畸形包括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瘤、毛细血管扩张症,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的表现。
22. 多发性硬化通常不发生于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丘脑
E.脊髓
A
B
C
D
E
D
[解析] 多发性硬化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本病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多发性硬化,通常不发生于丘脑。
23. 肝豆状核变性代谢异常的元素是
A.铜
B.铁
C.钙
D.磷
E.锰
A
B
C
D
E
A
[解析] 肝豆状核变性代谢异常的元素是铜。MRI表现:大部分可见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条状或“新月”形异常信号。
24. 内分泌性眼病的特征性改变为
A.眼外肌增粗
B.可累及多根眼外肌
C.眼外肌的眼球侧肌腱不增粗
D.T1和T2加权像眼外肌均为低或等信号
E.内直肌受累
A
B
C
D
E
C
[解析] 内分泌性眼病的特征性改变为眼外肌的眼球侧肌腱不增粗,MRI:炎症致黏多糖眶后沉积,水肿,T2信号增强。
25. 鼻咽癌早期表现不包括
A.咽隐窝处小脓块
B.横轴位显示优于矢状位
C.T1加权像优于T2加权像
D.肿瘤明显增强
E.可向深部浸润
A
B
C
D
E
E
[解析] 鼻咽癌早期表现包括:咽隐窝处小脓块、横轴位显示优于矢状位、T1加权像优于T2加权像、肿瘤明显增强。
26. 变性椎间盘导致相邻锥体部分(终板)Ⅱ型信号改变为
A.T1加权像高信号,T2加权像中等信号
B.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低信号
C.T1加权像中等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
D.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
E.T1加权像高信号,T2加权像低信号
A
B
C
D
E
A
[解析] 变性椎间盘导致相邻锥体部分(终板)Ⅱ型信号改变为:T1加权像高信号,T2加权像中等信号。
27. 锥体骨折在急性期发生水肿,MR图像上是
A.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
B.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低信号
C.T1加权像高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
D.T1加权像等信号,T2加权像等信号
E.T1加权像等信号,T2加权像低信号
A
B
C
D
E
A
[解析] 锥体骨折在急性期发生水肿,MR图像上是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椎体骨折分为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隐匿性骨折。陈旧压缩性骨折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爆裂性骨折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T2WI呈高信号;隐匿性骨折为T1WI及T2WI对应位置条状低信号,且于T1WI低信号周围见片状高信号。
28. 应与髓内血管畸形鉴别的主要疾病是
A.神经鞘瘤
B.骨髓血管母细胞瘤
C.骨髓转移瘤
D.骨髓星形细胞瘤
E.骨髓炎
A
B
C
D
E
B
[解析] 脊髓血管畸形位于硬膜内,应与骨髓血管母细胞瘤相鉴别。除海绵状血管瘤外,各型的血管畸形在MRI的影像中,都显示为蜿蜒迂曲的低信号流空现象,分布在蛛网膜下隙或脊髓髓内。
29. 原发性骨髓栓系综合征表现为
A.脊髓圆锥位于L
3
以下,终丝直径大于2mm
B.脊髓圆锥位于L
2
以下,终丝直径大于1mm
C.脊髓圆锥位于L
1
以下,终丝直径大于1mm
D.脊髓圆锥位于T
12
以下,终丝直径大于1mm
E.以上都不对
A
B
C
D
E
A
[解析] 原发性骨髓栓系综合征表现为脊髓圆锥位于L
3
以下,终丝直径大于2mm。
30. 脊髓纵裂常见于
A.上颈段
B.下颈段
C.上胸段
D.下胸段
E.以上均对
A
B
C
D
E
D
[解析] 脊髓纵裂是T
12
-骶椎椎板和附件发育不良,脊髓纵裂常见于下胸段。MRI横断面显示最清晰,脊髓一分为二,横断面多呈圆形或卵圆形。
31. 成人颈椎侧位平片环齿之距离为
A.1~1.5mm
B.2.5~4mm
C.5~6mm
D.6mm以上
E.以上均不是
A
B
C
D
E
B
[解析] 成人颈椎侧位平片环齿之距离为2.5~4mm。
32. 有关胸腔内生殖细胞瘤,错误的是
A.多起源于胸腺
B.多见于20~40岁
C.多位于中纵隔
D.可见囊性信号
E.可见有脂肪信号
A
B
C
D
E
A
[解析] 胸腔内生殖细胞瘤多见于20~40岁,多位于中纵隔,可见囊性信号,可见有脂肪信号。
33. 有关淋巴瘤,错误的是
A.恶性淋巴瘤常侵犯胸部
B.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纵隔者较少
C.淋巴瘤的淋巴结肿大为特征性MR征象
D.淋巴瘤可累及肺、心包
E.淋巴瘤的淋巴结肿大内可见出血性坏死
A
B
C
D
E
C
[解析] 恶性淋巴瘤常侵犯胸部,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纵隔者较少,淋巴瘤可累及肺、心包,淋巴瘤的淋巴结肿大内可见出血性坏死。
34. 假性动脉瘤最常见的原因是
A.外伤
B.感染
C.先天性
D.动脉粥样硬化
E.马凡综合征
A
B
C
D
E
A
[解析] 假性动脉瘤最常见的原因是外伤,MRI信号呈不均匀层状,在SE图像上为中等信号或中等度高信号,在GRE电影图像上为较低信号,可见裂隙状破口以及经破口向瘤腔内喷射的血液信号。
35. 心脏快速MRI成像序列的优点不包括
A.能鉴别是血管结构还是含气空腔
B.能鉴别是血流还是血栓
C.能观察瓣膜的功能状况
D.能测定心功能和心肌厚度
E.能测定心肌组织能量代谢
A
B
C
D
E
E
[解析] 心脏快速MRI成像序列的优点包括:能鉴别是血管结构还是含气空腔,能鉴别是血流还是血栓,能观察瓣膜的功能状况。
36. 关于MR心脏检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左室呈椭圆形,内壁光滑
B.容易区分无信号的血流和钙化
C.右肺动脉内收缩期正常见不到信号
D.自旋回波序列心肌常呈等信号
E.心脏测量准确
A
B
C
D
E
B
[解析] MR心脏检查:左室呈椭圆形,内壁光滑,右肺动脉内收缩期正常见不到信号、自旋回波序列心肌常呈等信号、心脏测量准确。
37. 室壁瘤的常见MRI征象不包括
A.病变区局限性膨凸
B.病变区局限性呈反向或(和)无运动
C.左室射血分数增加
D.病变区室壁信号强度下降
E.室壁变薄
A
B
C
D
E
C
[解析] 室壁瘤的常见MRI征象包括:病变区局限性膨凸,病变区局限性呈反向或(和)无运动,病变区室壁信号强度下降。
38. 乳腺良性肿瘤的特点是
A.边缘不规则
B.边缘毛刺状
C.边缘光滑分叶
D.导管样增强
E.快速增强,快速消退
A
B
C
D
E
C
[解析] 乳腺良性肿瘤的特点是:边缘光滑分叶,恶性肿瘤边缘毛糙,似毛刺。
39.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中心纤维瘢痕含有
A.血管、胆管和炎症细胞
B.纤维组织和肿瘤细胞
C.纤维组织和胆管
D.肝动脉和门静脉
E.脂肪组织和肿瘤细胞
A
B
C
D
E
A
[解析]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中心纤维瘢痕含有:血管、胆管和炎症细胞,平扫T1WI像示右肝顶下腔静脉旁类圆形等信号影,其内见条形稍低信号影,T2WI像示略高信号影,边缘欠清,TFI像示肿决呈等信号影。
40. 肝转移瘤T2加权像显示“靶”征,中心的高信号病理基础为
A.坏死液化
B.脂肪变性
C.亚急性出血
D.癌血管中的瘤栓
E.肿瘤水肿
A
B
C
D
E
A
[解析] 肝转移瘤T2加权像显示“靶”征,中心的高信号病理基础为坏死液化,伴中央液化坏死的肝转移瘤。T1WI为低信号,在T2WI上边缘为中等信号,中心是高信号。
41. MRI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像上肾皮、髓质之间信号强度的差异即形成皮髓质分辨是由于
A.肾皮质含较多自由水,信号较髓质低
B.肾皮质含脂肪成分,信号较髓质高
C.肾髓质含较多自由水,信号较皮质低
D.肾髓质含脂肪成分,信号较皮质高
E.肾皮、髓质之间有化学位移伪影
A
B
C
D
E
C
[解析] MRI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像上肾皮、髓质之间信号强度的差异即形成皮髓质分瓣,原因是肾髓质含较多自由水,信号较皮质低。
42. 肾癌与肾血管肌肉脂肪瘤的鉴别诊断,下列错误的是
A.肾癌具有假包膜征,肾血管肌肉脂肪瘤则无包膜
B.肾癌可有邻近器官或远处转移,肾血管肌肉脂肪瘤则没有
C.肾血管肌肉脂肪瘤有脂肪信号特征,肾癌则没有
D.注射Gd-DTPA后肾癌可以强化,而肾血管肌肉脂肪瘤则不能
E.以肌肉为主的血管肌肉脂肪瘤难与肾癌区别
A
B
C
D
E
D
[解析] 肾癌与肾血管肌肉脂肪瘤的鉴别诊断:①肾癌具有假包膜征,肾血管肌肉脂肪瘤则无包膜。②肾癌可有邻近器官或远处转移,肾血管肌肉脂肪瘤则没有。③肾血管肌肉脂肪瘤有脂肪信号特征,肾癌则没有,以肌肉为主的血管肌肉脂肪瘤难与肾癌区别,信号较皮质低。
43. 患者,女,30岁,阵发性高m压伴出汗、头痛和心悸,MRI检查在腹主动脉旁可以看见一直径3cm肿块,包膜完整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强度接近脑脊液,注射Gd-DTPA后不均匀强化应首先考虑为
A.淋巴瘤
B.神经纤维瘤
C.脂肪肉瘤
D.异位嗜铬细胞瘤
E.转移瘤
A
B
C
D
E
D
[解析] 异位嗜铬细胞瘤注射Gd-DTPA后不均匀强化。
44.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90%是由于下列哪项肾上腺病变引起的
A.肾上腺增生
B.嗜铬细胞瘤
C.转移瘤
D.皮脂腺瘤
E.皮脂腺癌
A
B
C
D
E
D
[解析]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90%是由于皮脂腺瘤引起。
45. 关于淋巴结转移瘤,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胃癌、胰腺癌及肾癌常转移至腹膜后淋巴结
B.淋巴结转移可单发或多发
C.淋巴结肿大常大于1.5cm
D.T1WI呈等或略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
E.MRI可以明确判断肿大淋巴结的组织学改变
A
B
C
D
E
E
[解析] 淋巴结转移瘤特点:胃癌、胰腺癌及肾癌常转移至腹膜后淋巴结,淋巴结转移可单发或多发,淋巴结肿大常大于1.5cm,T1WI呈等或略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
46. 符合腹主动脉瘤诊断的描述不包括
A.肾动脉以上腹主动脉直径大于4cm
B.肾动脉以下腹主动脉直径大于3.5cm
C.腹主动脉病变直径大于其上方正常腹主动脉宽径1.3cm
D.腹主动脉直径等于同平面下腔静脉的直径
E.常有附壁血栓形成
A
B
C
D
E
E
[解析] 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腹部出现搏动性肿块。(2)疼痛。大多数患者仅有腹部的轻度不适感或胀痛,但当瘤体侵蚀到椎体或压迫了脊神经根时,会出现明显的腰背部疼痛。如果突然出现剧烈的腹痛或腰背痛,则是瘤体累及腹腔内的供血动脉或引起腹膜后血管破裂出血的征象。(3)压迫邻近脏器。(4)动脉栓塞。(5)动脉瘤破裂。另外,动脉瘤也可以继发感染。感染一旦发生,症状加剧,将使动脉瘤更容易破裂。
47. 关于子宫解剖的MRI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A.子宫内膜正常厚度大于5mm
B.子宫内膜T2加权像呈低信号
C.结合带T2加权像呈低信号
D.子宫肌层T1加权像呈高信号
E.子宫的下部位于宫颈和阴道交界处
A
B
C
D
E
C
[解析] 子宫内膜厚度一般为1~7mm,随着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排卵前2~4mm,黄体期为4~7mm,绝经后为3mm。在T1WI上较少能显示子宫内膜,表现为稍高信号,在T2WI矢状位上,表现为子宫中央的均匀的长带状高信号结构。
48. 下列病变不是在T1及T2加权像上均呈高信号的是
A.宫颈腺囊肿(纳博特囊肿)
B.卵巢黏液性囊肿
C.卵巢囊肿出血
D.巧克力囊肿
E.卵巢浆液性囊肿
A
B
C
D
E
E
[解析] 在T1及T2加权像上均呈高信号的是宫颈腺囊肿(纳博特囊肿)、卵巢黏液性囊肿、卵巢囊肿出血、巧克力囊肿。
49. 关于宫颈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B.预后取决于肿瘤大小和分期
C.MRI可发现Ⅰa期肿瘤
D.矢状和横轴位T2WI是诊断宫颈癌的基础层面
E.病理上鳞癌多见
A
B
C
D
E
C
[解析]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取决于肿瘤大小和分期,矢状和横轴位T2WI是诊断宫颈癌的基础层面,病理上鳞癌多见。
50. 下列哪项不是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依据
A.肿瘤壁不规则,壁结节融合成团
B.肿瘤内分隔厚且不规则
C.肿瘤周围可有化学位移伪影
D.合并有腹腔积液
E.有转移病灶
A
B
C
D
E
C
[解析] MRI表现为囊实性或实性肿块,边缘不规则、境界不清,明显强化。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