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医师真题3-(2)
单项选择题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在MR仪的主要硬件中,对成像速度影响最大的是
A.主磁体
B.激发线圈
C.接收线圈
D.梯度线圈
E.计算机系统
A
B
C
D
E
A
[解析] 在MR仪的主要硬件中,对成像速度影响最大的是主磁体。主磁体为最关键部分,可产生一个均匀的静磁场;激发线圈是建立射频场的RF线圈;接收线圈可检测MR信号的RF线圈;梯度线圈是提供线性满足要求,可快速开关的梯度磁场。
2. 下列有核磁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原子核自旋都可以产生核磁
B.MRI成像时,射频脉冲频率必须与质子自旋频率一致
C.质子的自旋频率与磁场场强成正比
D.质子的进动频率明显低于其自旋频率
E.在场强一定的前提下,原子核的自旋频率与其磁旋比成正比
A
B
C
D
E
D
[解析] 核磁现象质子的进动频率明显低于其自旋频率。
3. 同一种原子核处在大小不同的外磁场B
0
中,其旋磁比γ大小
A.将发生变化
B.随外磁场B
0
增大而增大
C.随外磁场B
0
增大而减小
D.与外磁场B
0
无关仅与原子核自身性质有关
E.约为42
A
B
C
D
E
D
[解析] 旋磁比γ大小与外磁场B
0
无关,仅与原子核自身性质有关,为42.58MHz/T。
4. 下列有关弛豫的表述,正确的是
A.射频脉冲关闭后,宏观横向磁化矢量指数式衰减被称为横向弛豫
B.横向弛豫的原因是同相进动的质子失相位
C.同一组织的纵向弛豫速度快于横向弛豫
D.纵向弛豫越快的组织T1值越长
E.T2值越长,说明组织横向弛豫越快
A
B
C
D
E
A
[解析] 射频脉冲关闭后,宏观横向磁化矢量指数式衰减被称为横向弛豫T2,纵向弛豫时间为T1,一般T1>T2,T2值越大,表示横向弛豫越慢。
5. 梯度场强增加会产生
A.皮肤灼伤
B.神经肌肉刺激症状
C.食欲不振
D.白细胞减少
E.消化不良
A
B
C
D
E
B
[解析] 梯度场强增加会产生神经肌肉刺激症状。
6. 下列关于K空间特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A.K空间某一点的信息,代表图像上相应部位的组织信息
B.K空间在相位编码方向镜像对称
C.K空间在频率编码方向也是对称的
D.K空间中心区域的信息代表图像的对比
E.K空间周边部分的信息代表图像的解剖细节
A
B
C
D
E
A
[解析] K空间在相位编码方向镜像对称,K空间在频率编码方向也是对称的,K空间中心区域的信息代表图像的对比,K空间周边部分的信息代表图像的解剖细节。
7. 有关K空间填充方式的描述,错误的是
A.螺旋式填充
B.放射状填充
C.逐点填充
D.逐行填充
E.混合式填充
A
B
C
D
E
C
[解析] K空间填充方式:螺旋式填充、放射状填充、运行填充、混合式填充。
8. 下列关于加权成像表述,正确的是
A.T1WI即组织的T1值图
B.在任何脉冲序列图像中质子密度都影响组织的信号强度
C.T1值越长的组织在T1WI上越呈高信号
D.组织的T2值越长,其信号强度越低
E.T2WI是指成像参数的设置延长了组织的T2值
A
B
C
D
E
A
[解析] T1WI即组织的T1值图。
9. 下列MRI扫描参数中,不直接影响采集时间的是
A.TR
B.回波链长度(ETL)
C.TE
D.激励次数
E.矩阵
A
B
C
D
E
E
10. 血流表现为高信号的原因不包括
A.血管的T1值较短
B.流入增强效应
C.梯度回波采集
D.偶回波效应
E.血流非常缓慢
A
B
C
D
E
A
[解析] 血流表现为高信号的原因:流入增强效应、梯度回波采集、偶回波效应、血流非常缓漫。
11. SE脉冲序列血流呈低信号的原因是
A.血液流动所致去相位
B.被激发质子流出成像层面
C.应用心电图门控
D.应用脉搏门控
E.收缩期成像
A
B
C
D
E
C
[解析] SE脉冲序列血流呈低信号的原因是应用心电图门控。
12. 目前能够进行活体组织内化学物质无创性检测的方法是
A.PWI
B.DWI
C.MR波谱
D.MR动态增强
E.MRA
A
B
C
D
E
C
[解析] 目前能够进行活体组织内化学物质无创性检测的方法是MR波谱。
13. Truefish序列的优点不包括
A.成像速度快
B.软组织对比良好
C.含水结构与软组织的对比良好
D.可用于心脏的检查
E.可用于水成像
A
B
C
D
E
B
[解析] Truefish序列的优点:成像速度快、含水结构与软组织的对比良好、可用于心脏的检查、可用于水成像。
14. 与SE序列相比,FSE序列的优点是
A.成像速度加快
B.图像对比度增加
C.脂肪信号增高
D.能量沉积减少
E.图像模糊效应减轻
A
B
C
D
E
A
[解析] 与SE序列相比,FSE序列的优点是成像速度加快。
15. STIR技术优点在于
A.信呈抑制的选择性较高
B.由于TR缩短,扫描时间较短
C.场强依赖性低,对磁场均匀度的要求也较低
D.用于增强扫描可增加强化效果
E.小的FOV扫描可取得好的脂肪抑制效果
A
B
C
D
E
C
[解析] STIR技术优点在于场强依赖性低,对磁场均匀度的要求也较低。
16. GRE序列采用小角度激发的优点不包括
A.可选用较短的TR,从而加快成像速度
B.体内能量沉积减少
C.产生的横向磁化矢量大于90°脉冲
D.射频脉冲能量较小
E.产生横向磁化矢量的效率较高
A
B
C
D
E
C
[解析] GRE序列采用小角度激发的优点:可选用较短的TR,从而加快成像速度,体内能量沉积减少,射频脉冲能量较小,产生横向磁化矢量的效率较高。
17. 检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最敏感的序列是
A.SE T1WI
B.FSE T2WI
C.SE T2WI
D.扰相GRE T2WI
E.扰相GRET1WI
A
B
C
D
E
D
[解析] 检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最敏感的序列是扰相GRET2WI。
18. 三维TOFMRA目前主要存在问题是
A.空间分辨力低
B.体素较大
C.流动失相位明显
D.容积内血流饱和较为明显、抑制背景组织的效果相对较差
E.后处理重建图像的质量较差
A
B
C
D
E
D
[解析] 三维TOFMRA目前主要存在问题是容积内血流饱和较为明显,抑制背景组织的效果相对较差。
19. 信噪比是MRI最基本的质量参数,其正确的概念表述应为
A.图像的亮度与暗度之比
B.两个像素的信号强度之比
C.两个体素的信号强度之比
D.图像的信号强度与背景强度之比
E.图像的T1值与背景噪声T1值之比
A
B
C
D
E
D
[解析] 信噪比是MRI最基本的质量参数,其正确的概念表述应为图像的信号强度与背景强度之比。
20. MRI的伪影是指
A.图像质量不均匀
B.MRI图像中出现与实际解剖结构不相符的信号
C.MRI图像的分辨力低、模糊
D.MRI图像中见到异物
E.MRI图像无层次感
A
B
C
D
E
B
[解析] MRI的伪影是指MRI图像中出现与实际解剖结构不相符的信号。
21. 在下列有关MRI卷褶伪影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受检物体尺寸大于FOV的大小,FOV外的组织信号将折叠到图像另一侧
B.卷褶伪影通常出现在相位编码方向上
C.卷褶伪影通常出现在频率编码方向上
D.增大FOV可有效避免卷褶伪影
E.在相位编码上过度采样能避免褶伪影
A
B
C
D
E
C
[解析] MRI卷褶伪影的表述:受检物体尺寸大于FOV的大小,FOV外的组织信号将折叠到图像另一侧,卷褶伪影通常出现在相位编码方向上,增大FOV可有效避免卷褶伪影,在相位编码上过度采样能避免卷褶伪影。
22. 在下有关MRI图像截断伪影的扫描,错误的是
A.截断伪影通常出现在空间分辨力低的图像
B.截断伪影通常表现为多条同中心弧线状低信号影
C.截断伪影在相位编码方向更明显
D.增大矩阵可减少截断伪影
E.增大FOV能减少截断伪影
A
B
C
D
E
E
[解析] 有时对一些不能合作的患者,为了缩短检查时间,将图像的显示矩阵降低,就会造成取样不足,使图像中信号强度突变的组织界面出现明暗相间的线条状或条纹状伪影。如颅骨与脑组织交界面、脊髓与脑脊液、膝关节内的半月板与液体之间。截断伪影不能真实地再现对比度突变的组织界面,影响对图像的准确判断。适当增大扫描矩阵,特别是相位编码数,就能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当然,这会延长扫描时间。
23. 使用MRI对比剂的目的主要是
A.增加病灶的信号强度
B.降低病灶的信号强度
C.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有利于病灶的检出
D.减少图像伪影
E.用于CT增强未能检出的病灶
A
B
C
D
E
A
[解析] 使用MRI对比剂的目的主要是增加病灶的信号强度。
24. 目前临床最常用MRI对比剂是
A.Mn-DPDP
B.Gd-DTPA
C.Gd-EOB-DTPA
D.SPIO
E.USPIO
A
B
C
D
E
B
[解析] 最常用MRI对比剂是Gd-DTPA。
25. 人体组织中的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之分,自由水是指
A.分子游离而不与其他组织分子相结合的水
B.存在于细胞内的水
C.存在于细胞外间隙中的水
D.存在于血浆中的水
E.自然运动频率低的水
A
B
C
D
E
A
[解析] 自由水是分子游离而不与其他组织分子相结合的水。
26. 血管源性脑水肿的病理机制
A.脑细胞缺氧、缺乏能量供应
B.外伤引起血管破裂
C.自由水减少
D.血脑屏障破坏,血浆从血管内漏出到细胞外间隙
E.脑皮层的萎缩
A
B
C
D
E
D
[解析] 血管源性脑水肿的病理机制:血脑屏障破坏,血浆从血管内漏出到细胞外间隙。
27. 正铁血红蛋白
A.顺磁性降低,使血肿的T1值增加
B.顺磁性不均匀,使血肿的T1值增加
C.一般从血肿中央向周边逐渐发展
D.具有较强的顺磁性,使血肿的T1值缩短
E.使血肿的T2值缩短
A
B
C
D
E
D
[解析] 正铁血红蛋白具有较强的顺磁性,使血肿的T1值缩短。
28. 有关MRI优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无辐射损伤,无骨伪影
B.软组织分辨力高
C.多参数成像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D.MRI提供组织代谢信息
E.不能直接进行多方位成像
A
B
C
D
E
E
[解析] MRI优点:无辐射损伤,无骨伪影,软组织分辨力高,多参数成像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MRS提供组织代谢信息。
29. MRI可提供多种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组织T1值
B.组织T2值
C.质子密度
D.组织密度值
E.组织代谢信息
A
B
C
D
E
D
[解析] 从磁共振图像中我们可以得到物质的多种物理特性参数,如质子密度、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扩散系教、磁化系数、化学位移等。
30. 心脏MRI检查的绝对禁忌证是
A.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B.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
C.下腔静脉置入金属支架的患者
D.体内置有金属节育环的患者
E.装有义齿的患者
A
B
C
D
E
A
[解析] 体内有金属物质是心脏MRI检查的禁忌证,顺磁性物质为绝对禁忌证。
31. 大脑深部灰质结构基底节包括哪些内容
A.新纹状体,旧纹状体
B.尾状核、豆状核
C.尾状核、豆状核、丘脑
D.丘脑、豆状核
E.尾状核、屏状核及杏仁核簇
A
B
C
D
E
B
[解析] 大脑深部灰质结构:基底节包括尾状核、豆状核。
32. 关于内囊解剖的描述,下列哪项不对
A.内囊是上至放射冠下达大脑脚的扇形白质结构
B.内囊的内侧为尾状核、丘脑,外侧为豆状核
C.内囊包括前肢、膝部、后肢、豆状核后部和下部
D.内囊在壳核的前面和后面与外囊相连
E.内囊中只有传入纤维,没有传出纤维
A
B
C
D
E
E
[解析] 关于内囊解剖:内囊是上至放射冠,下达大脑脚的扇形白质结构;内囊的内侧为尾状核、丘脑,外侧为豆状核;内囊包括前肢、膝部、后肢、豆状核后部和下部;内囊在壳核的前面和后面与外囊相连。
33. 关于海马结构的解剖,下列哪项不对
A.一般认为海马结构属于边缘系统
B.海马结构兼有灰白质
C.海马结构包括海马、齿状回、下托、海马槽、海马伞、穹隆
D.海马、齿状回、下托属于灰质成分,海马槽、海马伞、穹隆属于白质成分
E.海马、齿状回、下托属于白质成分,海马槽、海马伞、穹隆属于灰质成分
A
B
C
D
E
E
[解析] 海马齿状回、下托属于灰质成分,海马槽、海马伞、穹隆属于白质成分。
34. 正常垂体的最大高度根据不同的人群有不同标准,其中怀孕后期和产后妇女的垂体最大高度可达
A.6mm
B.8mm
C.10mm
D.12mm
E.15mm
A
B
C
D
E
D
[解析] 怀孕后期和产后妇女的垂体最大高度可达12mm。正常成人垂体高度小于8mm。
35. 关于脑外肿瘤的MRI定位诊断,下列哪一项不对
A.肿瘤以宽基底紧贴在颅骨内侧面
B.邻近脑白质受压、向脑室方向移位
C.有时可出现“假包膜”征象
D.肿瘤周围有显著脑水肿征象
E.邻近肿瘤的蛛网膜下隙增宽
A
B
C
D
E
D
[解析] 脑外肿瘤的MRI定位诊断:肿瘤以宽基底紧贴在颅骨内侧面,邻近脑白质受压、向脑室方向移位,有时可出现“假包膜”征象,邻近肿瘤的蛛网膜下隙增宽。
36. 关于脑肿瘤MRI信号特点的描述,哪项不对
A.绝大多数肿瘤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B.信号均匀者为良性,信号不均匀的为恶性
C.有些肿瘤整体或部分在T2WI上呈等或低信号
D.钙化在T1WI可呈现低信号或高信号
E.钙化在T2WI呈低信号
A
B
C
D
E
B
[解析] 脑肿瘤MRI信号特点:绝大多数肿瘤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有些肿瘤整体或部分在T2WI上呈等或低信号;钙化在T1WI可呈现低信号或高信号;钙化在T2WI呈低信号。
37. 有关Ⅲ级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下列哪项不对
A.肿瘤常见于大脑半球,以顶叶、枕叶多见
B.肿瘤在T1WI与T2WI上均表现均匀信号
C.肿瘤常见囊变,钙化少见
D.增强扫描肿瘤呈显著不规则环状强化
E.肿瘤细胞也可沿室管膜下、脑脊液和软脑膜播散
A
B
C
D
E
B
[解析] Ⅲ级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肿瘤常见于大脑半球,以顶叶、枕叶多见;肿瘤常见囊变,钙化少见;增强扫描肿瘤呈著不规则环状强化;肿瘤细胞也可沿室管膜下、脑脊液和软脑膜播散。
38. 儿童小脑球占位性病变,首先考虑
A.血管母细胞瘤
B.髓母细胞瘤
C.生殖细胞瘤
D.星形细胞瘤
E.室管膜瘤
A
B
C
D
E
D
[解析] 儿童小脑球占位性病变,首先考虑星形细胞瘤。
39. 关于脑脓肿的描述,下列哪一项不对
A.细菌侵入引起局限性脑内炎症并形成脓腔,称脑脓肿
B.其主要感染途径是鼻窦和乳突感染逆行进入颅内
C.脑脓肿可分脑炎早期、脑炎晚期、脓肿形成早期和脓肿形成晚期
D.脓肿晚期增强扫描,脓肿壁呈均匀环状强化
E.脑脓肿应该与胶质瘤和转移瘤相鉴别
A
B
C
D
E
B
[解析] 细菌侵入引起局限性脑内炎症并形成脓腔,称脑脓肿。脑脓肿可分脑炎早期、脑炎晚期、脓肿形成早期和脓肿形成晚期。脓肿晚期增强扫描,脓肿壁呈均匀环状强化。脑脓肿应该与胶质瘤和转移瘤相鉴别。
40. 关于单纯疱疹性脑炎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对
A.本病是最常见脑部病毒性感染,可累及任何年龄,但是以成人多见
B.本病常首先发生在颞叶
C.早期T1WI可见局部脑回肿胀,T2WI病灶呈高信号
D.发病1~2周后,增强扫描可见脑回样显著异常强化
E.本病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后遗症多,早期诊断很重要
A
B
C
D
E
A
[解析] 单纯疱疹性脑炎常首先发生在颞叶、早期T1WI可见局部脑回肿胀,T2WI病灶呈高信号。发病1~2周后,增强扫描可见脑回样显著异常强化。本病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后遗症多,早期诊断很重要。
41. MR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梗死后______分钟即可做出诊断
A.150
B.120
C.90
D.60
E.30
A
B
C
D
E
E
[解析] 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梗死后30分钟即可做出诊断。
42. 急性期脑内血肿在
A.T2WI或T2WI上表现为低信号
B.T2WI或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
C.T2WI或T2WI上表现为中等信号
D.T2WI上袁现为高信号
E.T1WI上表现为高信号
A
B
C
D
E
A
[解析] 急性期脑内血肿在T2WI或T2WI上表现为低信号。
43.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MR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两侧侧脑室后角周围白质呈多对称性大片状异常信号
B.病灶由后向前逐渐发展是本病的一个显著特点
C.增强扫描病灶中间区呈花边状条带样强化
D.该病难以与多发性硬化等脑白质病相鉴别
E.疾病晚期可见脑萎缩,以侧脑室后角周围最明显
A
B
C
D
E
D
[解析]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MR表现:两侧侧脑室后角周围白质呈多对称性大片状异常信号;病灶由后向前逐渐发展是本病的一个显著特点;增强扫描病灶中间区呈花边状条带样强化;疾病晚期可见脑萎缩,以侧脑室后角周围最明显。
44. 关于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错误的是
A.多发生在脑白质区,常为多发,也可单发
B.表现为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白质的脱髓鞘斑块
C.病灶多呈长椭圆形,常垂直于侧脑室分布
D.增强扫描静止期病灶有片状或环状强化
E.活动期病灶多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A
B
C
D
E
D
[解析] 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多发生在脑白质区,常为多发,也可单发;表现为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白质的脱髓鞘斑0块;病灶多呈长椭圆形,常垂直于侧脑室分布;活动期病灶多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45. 关于硬膜外血肿的MRI的诊断,错误的是
A.硬膜外血肿多为骨折导致脑膜中动脉或静脉窦撕裂所致
B.血肿位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呈梭形或双凸透镜形
C.较大血肿可通过硬脑膜附着处,但一般不跨过颅缝
D.95%位于幕上,为单侧,以颞部最常见
E.血肿均发生于受伤后的24小时以内
A
B
C
D
E
E
[解析] 膜外血肿的MRI表现:血肿多为骨折导致脑膜中动脉或静脉窦撕裂所致;血肿位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呈梭形或双凸透镜形;较大血肿可通过硬脑膜附着处,但一般不跨过颅缝;95%位于幕上,为单侧,以颞部最常见。
46. 关于蛛网膜下隙出血的MRI诊断
A.由于出血与脑脊液混合,可能影响凝血
B.MRI显示急性蛛网膜下隙出血较敏感
C.亚急性蛛网膜下隙出血T1WI、T2WI均呈高信号
D.T1WI对诊断蛛网膜下隙出血很重要
E.MRI诊断急性蛛网膜下隙出血不如CT敏感
A
B
C
D
E
E
[解析] 蛛网膜下隙出血的MRI表现:血与脑脊液混合,可能影响凝血;MRI显示急性蛛网膜下隙出血较敏感;亚急性蛛网膜下隙出血T1WI、T2WI均呈高信号;T1WI对诊断蛛网膜下隙出血很重要。
47. 关于弥漫性轴索损伤,正确的是
A.临床根据病情可作出本病的诊断
B.CT诊断效果最好
C.MRI的诊断效果优于CT
D.PET的诊断效果优于MRI
E.SPECT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A
B
C
D
E
B
[解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CT诊断效果最好。
48. 关于眼眶解剖的描述,错误的是
A.眼眶由额骨、蝶骨、上颌骨等七块骨组成
B.眶隔之前的腔隙为隔前间隙,眶隔之后的腔隙为隔后间隔
C.支配眼球运动的肌肉称为眼外肌
D.视神经包括颅内段、眶内段和球内段
E.泪腺位于眼眶外上象限
A
B
C
D
E
D
[解析] 眼眶解剖:眶由额骨、蝶骨、上颌骨等七块骨组成;眶隔之前的腔隙为隔前间隙,眶隔之后的腔隙为隔后间隔;支配眼球运动的肌肉称为眼外肌;泪腺位于眼眶外上象限。
49. 下述眼眶病变中,哪项属于肌锥外病变
A.海绵状血管瘤
B.炎性假瘤
C.泪腺瘤
D.淋巴管瘤
E.血管畸形
A
B
C
D
E
C
[解析] 泪腺瘤以泪腺混合瘤和泪腺圆柱瘤最为常见,泪腺混合瘤为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0岁左右,占泪腺肿瘤的50%,病程长,发展缓慢,常持续数年,导致突眼,一般无骨质破坏,属于肌锥外病变。
50. 关于鼻咽癌的MRI诊断,错误的是
A.鼻咽癌占鼻咽部恶性肿瘤的98%以上
B.绝大多数以浸润性生长为主
C.肿瘤可顺肌束、神经血管束及纤维-脂肪组织界面蔓延
D.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强化
E.少数较表浅的鼻咽癌以外生性生长为主,向鼻腔内突出
A
B
C
D
E
D
[解析] 鼻咽癌的MRI诊断:咽癌占鼻咽部恶性肿瘤的98%以上:绝大多数浸润性生长为主:肿瘤可顺肌束、神经血管束及纤维-脂肪组织界面蔓延;少数较表浅的鼻咽癌以外生性生长为主,向鼻腔内突出。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