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6. ①我们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
②部分在整体里面的任何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同样,整体的变化也会影响部分的变化
③只有把部分放到整体里面去,才能正确认识它
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整体关联
⑤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孤立到整体之外去,更不能用它来说明整体的问题
⑥同时,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强调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彼此是一个整体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 A.①②⑤④⑥③
- B.①③⑤②⑥④
- C.④③①⑥⑤②
- D.④①⑤③②⑥
A B C D
D
[解析] 浏览选项,首句设置为①和④。④从整体上说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注重整体关联;①说明我们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①是对④的进一步说明,故①应在④之后,排除A、B。③把话题转向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上,与①和④说的事物关联性的话题不一致,置于④和①之间不恰当,排除C。故本题选D。
17. ①于是我们可以让人类与机器共存,让人们通过提升技能来胜任更多的工作
②随着未来人工智能和灵巧机器人的持续升级,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同类事情
③即便我们可以通过学历提升培养几千人,未来我们可能面对的却是几十万工人岗位被机器人取代的局面
④在以往的工业时代,工人普遍没有受过基本教育,只要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在技能提升方面就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⑤在过去二十多年里,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的进步,其作用不再是帮人类工作、和人类一起工作,而是替代人类的工作
⑥但是现在,一个发达国家中,可能90%以上的工作者都接受过高中教育,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去加强教育,提升技能的效果就非常有限了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 A.⑤②④①⑥③
- B.⑤④②③⑥①
- C.④①⑤⑥③②
- D.④⑥③②①⑤
A B C D
A
[解析] 分析可知,②中的“同类事情”指的应是人类岗位被人工智能机器人所替代,④未提及此内容,与②衔接不当,排除B。①以“于是”开头,得出人们可以通过提升技能来胜任更多工作的结论,④说明工人通过加强教育可以很快提升技能,置于①之前衔接得当,而②①话题不相关,不应相连,排除D。⑥以“但是”开头,其前文应论述过去加强教育对提升技能效果显著,⑤与此不符,即⑤⑥不应相连,排除C。故本题选A。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7. 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完成某工程需36天,若甲工程队先做10天,剩下的工程再由两队合作需30天完成。问:乙工程队的工作效率是甲工程队的:______
A.

B.

C.

D.

A B C D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单独做10天的工作量需要甲、乙合作36-30=6(天)完成,则甲4天的工作量等于乙6天的工作量,乙工程队的工作效率是甲工程队的

。故本题选A。
9. 2003年,甲与丙的年龄之和正好是乙年龄的2倍;2008年,甲的年龄是丙年龄的3倍;2017年,甲的年龄是丙年龄的2.4倍。问:2015年,乙的年龄是甲年龄的:______
A.

B.

C.

D.

A B C D
C
[解析] 设2008年丙的年龄为x,则2017年丙的年龄为(x+9)。则有3x+9=2.4×(x+9),解得x=21,2008年甲的年龄为21×3=63(岁)。则2003年乙的年龄为(63+21-2×5)÷2=37(岁)。2015年时甲、乙的年龄分别为63+7=70(岁)、37+12=49(岁),乙的年龄是甲年龄的

。故本题选C。
10. 某公司有甲、乙、丙、丁四个事业部,甲和丁人数之和是乙和丙人数之和的2倍,甲事业部人数是乙的5倍,丙事业部人数是丁的3倍。问:丁事业部人数相当于四个事业部总人数的:______
A.

B.

C.

D.

A B C D
B
[解析] 根据题意有,甲+丁=2(乙+丙)①,甲=5乙②,丙=3丁③,将②③代入①中,可得3乙=5丁,总人数=3(乙+丙)=5丁+3×3丁=14丁,所以丁事业部人数相当于四个事业部总人数的

。故本题选B。
二、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三、类比推理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四、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