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中医执业医师模拟题312
一、A1
1. 下列清热毒药中,兼有止血功效的是
A.白鲜皮
B.熊胆
C.穿心莲
D.马齿苋
E.金银花
A
B
C
D
E
D
[解析] 马齿苋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2. 支气管哮喘最重要的发病机制是
A.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低下
B.气道高反应性
C.α肾上腺素神经反应性增加
D.气道慢性炎症
E.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A
B
C
D
E
D
[解析] 气道炎症学说是支气管哮喘最重要的发病机制。
3. 下列方剂,组成药物中不含栀子的是
A.八正散
B.茵陈蒿汤
C.仙方活命饮
D.龙胆泻肝汤
E.凉膈散
A
B
C
D
E
C
[解析] 仙方活命饮的药物有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酒。
方歌: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陈皮皂山甲;贝母花粉及乳没,赤芍甘草酒煎佳。
4. 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是结合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A.五行、手足、阴阳
B.手足、阴阳、五行
C.脏腑、手足、阴阳
D.脏腑、手足、五行
E.阴阳、五行、脏腑
A
B
C
D
E
C
[解析] 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
5. 被称为西方医德奠基人的医学家是
A.白求恩
B.迈蒙尼提斯
C.胡弗兰德
D.希波克拉底
E.阿维森纳
A
B
C
D
E
D
[解析] 伟大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被称为西方医德的奠基人。
6.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脉缓无力者。选方为
A.桃核承气汤
B.小活络丹
C.温经汤
D.血府逐瘀汤
E.补阳还五汤
A
B
C
D
E
E
[解析] 补阳还五汤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
7. 针刺环跳穴的最佳体位是
A.俯卧位
B.侧卧位
C.坐位
D.站位
E.仰卧位
A
B
C
D
E
B
[解析] 针刺环跳穴的最佳体位是侧卧位。
8. 麻黄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化湿通淋
B.发汗解表,利水平喘,散寒止痛
C.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疮
D.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E.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通阳散结
A
B
C
D
E
D
[解析] 麻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9. 下列各项,不属血循毒类毒蛇的是
A.蝰蛇
B.烙铁头蛇
C.竹叶青蛇
D.尖吻蝮蛇
E.海蛇
A
B
C
D
E
E
[解析] 血循毒者有蝰蛇、尖吻蝮蛇、竹叶青蛇和烙铁头蛇。神经毒者有银环蛇、金环蛇、海蛇。
10. 三棱针的常用操作方法,不包括
A.散刺法
B.透刺法
C.刺络法
D.挑刺法
E.点刺法
A
B
C
D
E
B
[解析] 三棱针的针刺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四种。
11. 下列是治疗积滞乳食内积证的首选方剂是
A.七味白术散
B.枳实导滞丸
C.肥儿丸或疳积散
D.消乳丸或保和丸
E.健脾丸
A
B
C
D
E
D
[解析] 小儿积滞之乳食内积证
证候:不思乳食,嗳腐酸馊或呕吐食物、乳片,脘腹胀满疼痛,大便酸臭,烦躁啼哭,夜眠不安,手足心热,舌质红,苔白厚或黄厚腻,脉象弦滑,指纹紫滞。
治法:消乳化食,和中导滞。
代表方剂:乳积者,选消乳丸;食积者,选保和丸。
12. 治疗咳嗽痰多,痈疽疮毒,宜首选的药物是
A.远志
B.琥珀
C.苏合香
D.蒲黄
E.虎杖
A
B
C
D
E
A
[解析] 远志主治病证: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健忘;癫痫惊狂;咳嗽痰多;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喉痹。
13. 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口眼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扑,醒后不能复元,脉弦长有力,宜用
A.川芎茶调散
B.小活络丹
C.镇肝息风汤
D.消风散
E.天麻钩藤饮
A
B
C
D
E
C
[解析] 镇肝息风汤主治:类中风。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扑,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元,脉弦长有力。
14. 具有促进女子胞发于成熟的物质是
A.精血
B.天癸
C.肾气
D.肝血
E.肾阳
A
B
C
D
E
B
[解析] 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一种精微物质,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女子月经来潮及排卵、男子精气溢泻,因而具备生殖能力的作用。
15. 症见胃脘、胁肋胀满疼痛,走窜不定,吞酸嘈杂,情绪抑郁,善太息,舌淡红,苔薄黄,脉弦,其辨证为
A.胃阳虚证
B.胃阴虚证
C.肝脾不调证
D.食滞胃脘证
E.肝胃不和证
A
B
C
D
E
E
[解析] 肝胃不和证临床表现:胃脘、胁肋胀满疼痛,走窜不定,嗳气,吞酸嘈杂,呃逆,不思饮食,情绪抑郁,善太息,或烦躁易怒,舌淡红,苔薄黄,脉弦。
16. 治疗虚热肺痿宜用
A.一贯煎
B.桑杏汤
C.玉液汤
D.六味地黄丸
E.麦门冬汤
A
B
C
D
E
E
[解析] 麦门冬汤主治:
(1)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虚数。
(2)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17. 关于气管的位置下列错误的是
A.左侧大量积液,气管移向右侧
B.左侧大量积气,气管移向右侧
C.左侧肺不张,气管移向右侧
D.两肺严重气肿,气管正中
E.右侧胸膜粘连,气管移向右侧
A
B
C
D
E
C
[解析] 气管检查:正常人的气管位于颈前正中部。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或纵隔肿瘤及单侧甲状腺肿大,可将气管推向健侧;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等,可将气管拉向患侧。
18. 痞满与鼓胀的相同症状是
A.腹部胀满
B.外有胀大之形
C.按之柔软
D.心下痞塞
E.以上均非
A
B
C
D
E
A
[解析] 两者均为自觉腹部胀满的病证,但鼓胀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症,胃痞则以自觉满闷不舒、外无胀形为特征。鼓胀发于大腹,胃痞则在胃脘;鼓胀按之腹皮绷急,胃痞却按之柔软。
19. 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干咳无痰
B.五心烦热
C.潮热盗汗
D.神疲体倦
E.口燥咽干
A
B
C
D
E
D
[解析] 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本证以干咳、痰少难咯、潮热、盗汗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选项D属于肺气虚证的表现。
20. 下列各项,不属水肿病理因素的是
A.疮毒
B.瘀血
C.风邪
D.水湿
E.痰浊
A
B
C
D
E
E
[解析] 水肿之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21. 噎膈之证的发病机理主要是
A.脾胃俱伤
B.肺胃两伤
C.气血郁结
D.本虚标实
E.气痰瘀交结,阻于食道、胃脘
A
B
C
D
E
E
[解析] 基本病机是脾、胃、肝、肾功能失调,导致津枯血燥,气郁、痰阻、血瘀互结,而致食管干涩,食管、贲门狭窄。
22. 符合溶血性黄疸实验室检查特点的是
A.结合胆红素升高
B.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
C.网织红细胞减少
D.尿中尿胆原减少
E.尿中有胆红素
A
B
C
D
E
B
[解析] 溶血性黄疸实验室检查特点:血清总胆红素增多,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结合胆红素一般正常,尿胆原增多,尿胆红素阴性,具有溶血性贫血的改变,如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尿、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等。
23. 下列药物中具有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功效的是
A.鹿茸
B.紫河车
C.巴戟天
D.肉苁蓉
E.补骨脂
A
B
C
D
E
C
[解析] 巴戟天功效: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鹿茸功效: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紫河车功效:补肾益精,养血益气。
肉苁蓉功效: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补骨脂功效: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24. 太阴病证的辨证要点为
A.寒热往来、胸胁苦满
B.恶寒、无汗、头身痛、脉浮紧
C.畏寒肢厥、下利清谷、脉微细
D.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大便色黑
E.腹泻、腹满时痛、四肢欠温,脉沉缓
A
B
C
D
E
E
[解析] 太阴病证的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泄泻,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或弱。本证以腹满时痛、腹泻等虚寒表现为辨证要点。
二、A2
1. 女性,29岁,孕5月,确诊为甲亢,最适当的治疗是
A.甲状腺次全切除
B.最小有效剂量硫脲类药物治疗
C.放射性碘治疗
D.普萘洛尔
E.甲巯咪唑
A
B
C
D
E
B
[解析] 患者为孕妇,所以治疗甲亢用药宜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抗甲状腺药物(ATD)有硫脲类(如丙硫氧嘧啶)和咪唑类(如甲巯咪唑和卡比马唑)两类药物。适应证:①病情轻、中度患者;②甲状腺轻、中度肿大;③年龄<20岁;④孕妇、高龄或由于其他严重疾病不适宜手术者;⑤手术前和
131
I治疗前的准备;⑥手术后复发且不适宜
131
I治疗者。分为初治、减量和维持期3个阶段,疗程通常在1.5~2.5年或以上。治疗期每4周复查一次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维持期每2个月复查一次血清甲状腺激素。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减少、药疹和中毒性肝病。
2. 患儿,7个月。近期夜间啼哭,啼哭时哭声低弱,时哭时止,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温,吮乳无力,胃纳欠佳,大便溏薄,小便色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红,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辨证为
A.心经积热证
B.脾寒气滞证
C.肝胃不和证
D.惊恐伤神证
E.气血不足证
A
B
C
D
E
B
[解析] 夜啼脾寒气滞证
证候:啼哭时哭声低弱,时哭时止,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温,吮乳无力,胃纳欠佳,大便溏薄,小便色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红,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
治法:温脾散寒,行气止痛。
代表方剂:乌药散合匀气散。
3. 患者,女,60岁。年老体虚,近1年来,心悸气短,劳则尤甚,自汗面色(白光)白,头昏神疲,肢体无力,舌苔淡白,脉细软弱。治疗本病的首选方剂是
A.七福饮
B.加味四君子汤
C.天王补心丹
D.养心汤
E.大补元煎
A
B
C
D
E
A
[解析] 虚劳之心气虚证
证候主症:心悸,气短,劳则尤甚,神疲体倦,自汗。
治法:益气养心。
代表方:七福饮加减。
4. 胸痹患者,女性,45岁。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舌苔浊腻,脉滑。其证候是
A.寒凝气滞证
B.气虚血瘀证
C.饮邪上犯证
D.痰浊闭阻证
E.心血瘀阻证
A
B
C
D
E
D
[解析] 胸痹之痰浊闭阻证
证候主症: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5. 李某,男性,40岁。反复胃脘疼痛8年,近2天,胃脘疼痛,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黑便,舌质紫暗,脉涩。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身痛逐瘀汤
B.复元活血汤
C.血府逐瘀汤
D.失笑散合丹参饮
E.桃核承气汤
A
B
C
D
E
D
[解析] 胃痛之瘀血停胃证
证候主症: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6. 患者,女性,32岁。2年前自然流产一次,现妊娠45天,常有腰酸腹痛下坠,阴道不时出血,色黯红,舌有瘀斑,脉沉弦。治法宜选用
A.补肾健脾,益气安胎
B.清热凉血,养血安胎
C.活血化瘀,补肾安胎
D.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E.疏肝理气,养血安胎
A
B
C
D
E
C
[解析] 胎动不安之血瘀证
主要证候:宿有癥积,孕后常有腰酸腹痛下坠,阴道不时出血,色黯红,或妊娠期跌仆闪挫,继之腹痛或少量阴道出血;舌黯红,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沉弦。
治法:活血化瘀,补肾安胎。
方药: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7. 患儿,4岁。患有麻疹,现症见:皮疹布发,疹点由细小稀少而逐渐稠密,疹色先红后暗,皮疹凸起,触之碍手,壮热持续,烦躁不安,舌质红赤,苔黄腻,脉数有力。治疗首选方剂是
A.银翘散
B.清营汤
C.黄连解毒汤
D.清解透表汤
E.宣毒发表汤
A
B
C
D
E
D
[解析] 麻疹之邪入肺胃证(出疹期)
证候:壮热持续,起伏如潮,肤有微汗,烦躁不安,目赤眵多,咳嗽阵作,皮疹布发,疹点由细小稀少而逐渐稠密,疹色先红后暗,皮疹凸起,触之碍手,压之退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质红赤,苔黄腻,脉数有力。
治法:清凉解毒,透疹达邪。
代表方剂:清解透表汤。
8. 王某,女性,30岁。5天来每日一次寒战、发热,寒甚热微,呕吐腹泻,嗜睡不语,神志昏蒙,舌苔厚腻色白,脉弦。3周前曾去贵州旅游。治疗此病证首选的方剂是
A.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B.柴胡截疟饮
C.截疟七宝饮
D.何人饮
E.清瘴汤
A
B
C
D
E
A
[解析] 冷瘴
证候主症: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或呕吐腹泻,甚则嗜睡不语,神志昏蒙,舌苔厚腻色白,脉弦。
证机概要:瘴毒内盛,湿浊蒙蔽心窍。
治法:解毒除瘴,芳化湿浊。
代表方: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9. 患儿,男,6岁,高热,一侧耳下腮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张口咀嚼困难,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咽红肿痛,颌下肿块胀痛,纳少,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其治疗宜首选
A.凉营清气汤
B.黄连解毒汤
C.清瘟败毒饮
D.普济消毒饮
E.龙胆泻肝汤
A
B
C
D
E
D
[解析] 痄腮之热毒壅盛证
证候:高热,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张口咀嚼困难,或有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头痛,咽红肿痛,颌下肿块胀痛,纳少,大便秘结,尿少而黄,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代表方剂:普济消毒饮。
10. 女性,54岁,类风湿关节炎病史5年,可生活自理,不能参加工作,活动受限,其关节功能障碍的分级是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A
B
C
D
E
C
[解析] 关节功能障碍分级应为Ⅱ级。
关节功能障碍分为4级:
Ⅰ级:能照常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
Ⅱ级:能生活自理,并参加一定工作,但活动受限;
Ⅲ级:仅能生活自理,不能参加工作和其他活动;
Ⅳ级:生活不能自理。
三、A3/A4
患者于某,女性,58岁。两年前曾患“中风”,经治已愈,之后逐渐出现善忘呆滞,言语模糊不清,行为古怪孤僻,时哭时笑,症见两目黯晦,舌黯,脉细涩。
1. 其诊断是
A.中风恢复期
B.中风后遗症
C.郁证
D.健忘
E.痴呆
A
B
C
D
E
E
2. 其辨证分型是
A.髓海不足证
B.瘀血内阻证
C.风痰瘀阻证
D.气虚络瘀证
E.痰浊蒙窍证
A
B
C
D
E
B
3. 其治法是
A.活血化瘀,开窍醒脑
B.豁痰开窍,健脾化浊
C.祛风化痰,通络化瘀
D.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E.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A
B
C
D
E
A
4. 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七福饮加减
B.天麻钩藤饮加减
C.涤痰汤加减
D.通窍活血汤加减
E.还少丹加减
A
B
C
D
E
D
[解析] 根据症状其辨证分型为痴呆之瘀血内阻证,治以活血化瘀、开窍醒神之法,代表方为通窍活血汤加减。
患儿,4岁。反复外感,面白颧红少华,食少纳呆,口渴,盗汗自汗,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花剥,脉细数。
5. 根据患者症状此病辨证为
A.肺脾气虚证
B.营卫失调证
C.脾肾两虚证
D.肺脾阴虚证
E.气阴两虚证
A
B
C
D
E
D
[解析] 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阴虚证
证候:反复外感,面白颧红少华,食少纳呆,口渴,盗汗自汗,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指纹淡红。
治法:养阴润肺,益气健脾。
代表方剂: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
6. 治疗宜采用的治法为
A.补肺固表,健脾益气
B.调和营卫,益气固表
C.温补肾阳,健脾益气
D.养阴润肺,益气健脾
E.温肺散寒,益气固表
A
B
C
D
E
D
[解析] 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阴虚证
证候:反复外感,面白颧红少华,食少纳呆,口渴,盗汗自汗,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指纹淡红。
治法:养阴润肺,益气健脾。
代表方剂: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
7. 治疗采用的代表方为
A.金匮肾气丸合理中丸
B.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
C.黄芪桂枝五物汤
D.大青龙汤
E.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
A
B
C
D
E
E
[解析] 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阴虚证
证候:反复外感,面白颧红少华,食少纳呆,口渴,盗汗自汗,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指纹淡红。
治法:养阴润肺,益气健脾。
代表方剂: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
四、B1
A.小便混浊,白如泔浆,尿道不痛
B.小便混浊,状如脂膏,尿热涩痛
C.发热,小便赤热,尿时灼痛
D.排出砂石,排尿中断,腰酸绞痛
E.小腹胀满,尿涩疼痛,余沥不尽
1. 膏淋的临床特点是
A
B
C
D
E
B
2. 尿浊的临床特点是
A
B
C
D
E
A
[解析] A是尿浊的临床特点。B是膏淋的临床特点。C是热淋的临床特点。D是石淋的临床特点。E是气淋的临床特点。膏淋与尿浊的最大区别就是有无尿痛。
A.肥儿丸
B.八珍汤
C.泻心导赤散
D.参苓白术散
E.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3. 治疗小儿疳积证,宜选用
A
B
C
D
E
A
[解析] 疳积证
证候:形体明显消瘦,面色萎黄,肚腹膨胀,甚则青筋暴露,毛发稀疏结穗,性情烦躁,夜卧不宁,或见揉眉挖鼻,吮指磨牙,动作异常,食欲不振,或善食易饥,或嗜食异物,舌淡苔腻,脉沉细而滑。
治法:消积理脾。
代表方剂:肥儿丸。
4. 治疗小儿疳肿胀,宜选用
A
B
C
D
E
E
[解析] 疳肿胀证
证候:足踝浮肿,甚或颜面及全身浮肿,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四肢欠温,小便短少,舌淡嫩,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消肿。
代表方剂: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A.阳和汤
B.化痰开郁方
C.丹栀逍遥散合清肝芦荟丸
D.五味消毒饮合化坚二陈丸
E.八珍汤合四妙勇安汤
5. 失荣之气郁痰结证的主治方剂为
A
B
C
D
E
B
[解析] 失荣气郁痰结证
证候:颈部或耳前、耳后有坚硬之肿块,肿块较大聚结成团,与周围组织黏连而固定,有轻度刺痛或胀痛,颈项牵扯感,活动转侧不利,患部皮色暗红微热,伴胸闷胁痛,心烦口苦等症。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化痰开郁方(经验方)。
6. 失荣之瘀毒化热证的主治方剂为
A
B
C
D
E
D
[解析] 失荣瘀毒化热证
证候:颈部岩肿迁延日久,肿块迅速增大,中央变软、周围坚硬,溃破后渗流血水,状如翻花,并向四周漫肿,范围可波及面部、胸部、肩背等处。伴疼痛,发热,消瘦,头颈活动受限。舌质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散瘀。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化坚二陈丸加减。
A.6个月疗程
B.半年~1年疗程
C.3天疗法
D.7天疗程
E.7~14天疗程
7. 治疗急性膀胱炎目前推荐的疗程是
A
B
C
D
E
C
[解析] 膀胱炎:目前推荐短疗程(3天)疗法:选用喹诺酮类、半合成青霉素、头孢类或磺胺类等抗生素中的1种,连用3天,治愈率达90%,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对无复杂因素存在的急性膀胱炎,可单用1种抗生素治疗。停药7天后需检查尿细菌培养,仍为阳性者,应继续给予2周抗生素治疗。对妊娠妇女、糖尿病患者和复杂性尿路感染者,应采用较长疗程抗生素治疗。
8. 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一般疗程是
A
B
C
D
E
E
[解析] 急性肾盂肾炎:尿标本采集后立即进行治疗,一般首选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但应兼顾革兰阳性菌感染。72小时无效者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常用抗生素有喹诺酮类、半合成青霉素类、头孢类,必要时联合用药。热退后连续用药3天改为口服,总疗程一般为7~14天。停药后第2、6周复查尿细菌定量培养,随后每月复查1次,随访中出现感染复发,应重新进行治疗。
A.八正散
B.猪苓汤
C.五苓散
D.连朴饮
E.防己黄芪汤
9. 主治湿热霍乱的方剂为
A
B
C
D
E
D
[解析] 连朴饮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主治湿热霍乱。症见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躁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10. 主治湿热淋证的方剂为
A
B
C
D
E
A
[解析] 八正散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湿热淋证。症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混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一、A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A2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A3/A4
1
2
3
4
5
6
7
四、B1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