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2. ①才算是完全成熟的国家
②另一方面,它使某种不够一个国家的东西变成了一个完全的国家
③外交承认的独特性就在于
④一个国家只有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
⑤一方面,它显然只是承认某种已经存在的东西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 A.④①③②⑤
- B.④③②⑤①
- C.④①③⑤②
- D.④③⑤②①
A B C D
C
[解析] 四个选项都以④为首句,承接④的分别为①和③。根据④中的关联词“只有”判断其后句子应有与其承接的关联词“才”,①与此相符,④后应接①,排除B、D。A、C两项的区别在于②和⑤的顺序。⑤提到“一方面”,②提到“另一方面”,由此可判断两句顺序为⑤②,排除A。故本题选C。
13. ①在对外斗争中,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
②全球治理体系正处于调整变革的关键时期
③占领法治制高点,敢于向破坏者、搅局者说不
④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⑤中国走向世界,以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事务,必须善于运用法治
⑥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 A.①③⑤②④⑥
- B.⑤①③②④⑥
- C.②①⑤③④⑥
- D.⑤③②④①⑥
A B C D
B
[解析] 四个选项均以⑥作为尾句,⑥前分别为④和①。①的“法律武器”与⑥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不对应,排除①⑥相连的D。①的“法律武器”针对的应是③的“破坏者、搅局者”,①③应相连,排除C。A、B两项的区别在于⑤的顺序。⑤提出“必须善于运用法治”的观点,其他几句都是对如何运用法治的具体阐述,⑤作为首句更恰当,排除A。故本题选B。
14. ①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
②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
③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
④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⑤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 A.③⑤①②④
- B.⑤①④②③
- C.①③⑤④②
- D.①②③⑤④
A B C D
A
[解析] ③提出时代需求,⑤指出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二者构成因果关系,故两句顺序为③⑤,排除B。①的“要……”是对⑤的“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提出的要求,应置于⑤后,排除C、D。故本题选A。
21. ①汹涌的水流,自北向南,在火星表面“雕刻”出2千米宽、200米深的河谷
②欧洲航天局分析,火星上的流水可能来自雨水、地面水和融化的冰川,但究竟来自何方仍是个谜
③在卫星照片上惊人地发现,火星东部的南部高地附近,有大片古河流留下的无数干涸河谷和沟渠痕迹
④据估计,35亿至40亿年之前,火星曾有大量河流
⑤火星河谷至今仍清晰可见,且河流呈树枝状,四通八达,留下过去明显水流活动痕迹,形成了新的火星地貌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 A.③④①⑤②
- B.④③①⑤②
- C.③①⑤②④
- D.④②③①⑤
A B C D
A
[解析] 首先观察选项首句,分别为③、④,分析两句,根据逻辑发展顺序可以判断,先看到大片古河流留下的无数干涸河谷和沟渠痕迹,然后推断出曾经有大量河流,③应该在④之前,排除B、D。然后分析可知,①开头的“汹涌的水流”承接④末尾的“大量河流”,④①应前后相连,排除C。故本题选A。
第二部分 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13. 某研究团队开展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活动,需要从某市三所小学中抽取部分小学生组成研究样本。其中实验小学抽取的人数占其他两所小学抽取人的五分之一,解放路小学抽取的人数占其他两所小学抽取人数的二分之一,精英小学抽取的人数为180人,那么三所小学合计抽取多少人?______
A B C D
C
[解析] 方法一,根据题意可知,实验小学抽取的人数占总抽取人数的

,解放路小学抽取的人数占总抽取人数的

,则精英小学抽取的人数占总抽取人数的

,所以三所小学合计抽取了

人。故本题选C。
方法二,设实验小学抽取x人,解放路小学抽取y人。由题意可得,

解得x=60,y=120。三所小学合计抽取60+120+180=360人。故本题选C。
二、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4. 在项目成本控制中,成本控制的偏差分为实际偏差、计划偏差和目标偏差三种,它们的计算公式如下:
实际偏差=实际成本-预算成本
计划偏差=预算成本-计划成本
目标偏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尽量减少目标偏差。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 A.实际成本越大则目标偏差越大
- B.目标偏差等于实际偏差与计划偏差之和
- C.当目标偏差为负数时,对项目是有利的
- D.目标偏差与预算成本无关
A B C D
A
[解析] 由题干可知:①实际偏差=实际成本-预算成本。②计划偏差=预算成本-计划成本。③目标偏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A项,由③可知,目标偏差与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有关,而并非实际成本越大,目标偏差越大,不符合要点③。
B项,实际偏差+计划偏差=实际成本-预算成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目标偏差,符合定义。
C项,目标偏差为负数时,说明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符合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对项目有利,符合定义。
D项,根据③可知,目标偏差只与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有关,与预算成本无关,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三、类比推理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四、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为实现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地区看,东部地区已率先基本脱贫,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全面下降。2017年年末,东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300万人,比2012年年末减少1067万人,五年累计下降78.1%;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年末的3.9%下降到0.8%,下降3.1个百分点,已率先基本实现脱贫。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年末的3446万人减少到2017年年末的1112万人,累计减少2334万人,下降幅度为67.7%;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0.5%下降到3.4%,下降7.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年末的5086万人减少到2017年年末的1634万人,累计减少3452万人,下降幅度为67.9%;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年末的17.6%下降到2017年年末的5.6%,下降12.0个百分点。
从贫困区域看,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民族八省区减贫成效更加突出,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贫困地区2017年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900万人,比2012年年末减少4139万人,减贫规模占全国农村减贫总规模的六成;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年末的23.2%下降至2017年年末的7.2%,五年累计下降16.0个百分点,年均下降3.2个百分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7年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540万人,比2012年年末减少3527万人,下降幅度为69.6%;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年末的24.4%下降至2017年年末的7.4%,累计下降17.0个百分点,年均下降3.4个百分点。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民族八省区2017年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032万人,比2012年年末减少2089万人,下降幅度为66.9%,减贫规模占全国农村减贫规模的三成;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年末的21.1%下降至2017年年末的6.9%,累计下降14.2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8个百分点。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94.0万张,其中:医院612.0万张(占77.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2.9万张(占19.3%)。医院中,公立医院床位占75.7%,民营医院床位占24.3%。与上年比较,床位增加53.0万张,其中:医院床位增加43.1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增加8.7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6年5.37张增加到2017年5.72张。
2013—2017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及增长情况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1—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同比增长速度 2018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6.8%、3.2%、6.2%和1.8%。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数据 |
指标 | 12月 | 1—12月 |
绝对量 (亿元) | 同比增长 (%) | 绝对量 (亿元) | 同比增长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35893 | 8.2 | 380987 | 9.0 |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 15084 | 2.4 | 145311 | 5.7 |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 - | - | 70198 | 25.4 |
按经营地分 | | | | |
城镇 | 30329 | 8.0 | 325637 | 8.8 |
乡村 | 5565 | 9.3 | 55350 | 10.1 |
按消费类型分 | | | | |
餐饮收入 | 4422 | 9.0 | 42716 | 9.5 |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 909 | 5.5 | 9236 | 6.4 |
商品零售 | 31472 | 8.0 | 338271 | 8.9 |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 | 14175 | 2.2 | 136075 | 5.7 |
粮油、食品类 | 1403 | 11.3 | 13776 | 10.2 |
饮料类 | 187 | 9.2 | 2040 | 9.0 |
烟酒类 | 394 | 8.4 | 3873 | 7.4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1541 | 7.4 | 13707 | 8.0 |
化妆品类 | 247 | 1.9 | 2619 | 9.6 |
金银珠宝类 | 276 | 2.3 | 2758 | 7.4 |
日用品类 | 545 | 16.8 | 5392 | 13.7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936 | 13.9 | 8863 | 8.9 |
中西药品类 | 574 | 10.6 | 5593 | 9.4 |
文化办公用品类 | 386 | -4.0 | 3264 | 3.0 |
家具类 | 251 | 12.7 | 2250 | 10.1 |
通信器材类 | 406 | -0.9 | 4371 | 7.1 |
石油及制品类 | 1736 | 5.8 | 19541 | 13.3 |
汽车类 | 4268 | -8.5 | 38948 | -2.4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 280 | 8.6 | 2498 | 8.1 |
注:1.此表速度均为未扣除价格因素的名义增速;
2.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2015年我国人口统计数据 |
指标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年末总人口(万人) | 134735 | 135404 | 136072 | 136782 | 137462 |
人口出生率(‰) | 11.93 | 12.10 | 12.08 | 12.37 | 12.07 |
人口死亡率(‰) | 7.14 | 7.15 | 7.16 | 7.16 | 7.11 |
0~14岁人口 | 绝对量(万人) | 22231 | 22342 | 22316 | 22569 | 22715 |
增长率(%) | -0.13 | 0.50 | -0.12 | 1.13 | 0.65 |
15~64岁人口 | 绝对量(万人) | 100243 | 100334 | 100557 | 100398 | 100361 |
增长率(%) | 0.35 | 0.09 | 0.22 | -0.16 | -0.04 |
65岁及以上人口 | 绝对量(万人) | 12261 | 12728 | 13199 | 13815 | 14386 |
增长率(%) | 2.74 | 3.81 | 3.70 | 4.67 | 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