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1. ______是将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基本途径。
2. 在读一首短诗时,某学生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又增加学习几分钟。这种增加的附加学习叫做______。它是促进知识保持,克服遗忘的记忆规律之一。
3.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价值取向,涉及的最基本的问题是______和______的价值取向问题。
4. 课堂教学设计一般是指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活动,所以也称为______,也就是______,一般由任课教师完成。
5. 目标评价模式是以______为中心而展开的。
6. 学习评价也称为学力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及______所进行的评价。
8. 创造能力是指超脱具体的知觉情景、思维定势、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在习以为常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新的联系和关系,提出新的______和产生新的产品的能力。
9. 中国教育正在形成______教育观,以改变传统的“一次教育,享用终身”的教育观。
10. 从迁移的种类来看,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主要产生了______迁移。
11. 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_,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12.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由______所决定;而教育的性质主要由______所决定。
13. 在中等教育中,职业教育是以______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14.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______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在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扼制。
1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______;“夫子施教,各因其材”则反映的教学原则是______。
16. 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17. 德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______的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18. 早期心理学对问题解决的研究多以______为对象,提出了各种理论。
19. ______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20. 知识的获得是通过______和______两个环节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