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口腔执业医师模拟题456
一、A1型题
1. 当一种疗法可以延长患者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这样在人群中
A.该病的发病率会上升
B.该病的患病率会升高
C.该病的病死率会升高
D.该病的患病率会降低
E.该病的发病率会降低
A
B
C
D
E
B
[考点] 本题考查考生是否能正确理解流行病学描述疾病分布常用测量指标中患病率的含义、患病率高与低所表达的意义,以及与发病率的区别。
2. 以下关于舌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鳞癌多见
B.多发生于舌缘,恶性度高
C.常发生早期颈部淋巴结转移
D.如有继发感染,可发生剧烈头痛
E.远处转移多转移至肝脏
A
B
C
D
E
E
[考点] 本题是基础知识题,考查考生对舌癌特点的理解。
[解析] 舌癌为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以鳞癌多见。发生于舌缘者,恶性度高。由于舌部血运丰富,运动活跃,舌癌常发生早期颈部淋巴结转移,亦可发生远处转移,多转移至肺,如有继发感染,可发生剧烈头痛。
3. 老年人自我口腔保健方法不包括
A.使用牙签
B.叩齿
C.洁治
D.刷牙
E.漱口
A
B
C
D
E
C
[解析] 题干中已说明是自我口腔保健方法,而不是专业人员对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所以,洁治不是老年人自我口腔保健方法。
4. 窝沟封闭时乳牙酸蚀的时间最好为
A.20秒
B.30秒
C.40秒
D.50秒
E.60秒
A
B
C
D
E
E
[考点]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窝沟封闭时乳牙、恒牙酸蚀的不同时间。
[解析] 由于乳牙含有机质较恒牙多,窝沟封闭时酸蚀的时间要比恒牙时间长一些,最好为60秒,这样的酸蚀效果比较好。
5. 局麻药物中加入肾上腺素的临床目的不包括
A.延缓麻药的吸收
B.延长局麻时间
C.减少术区出血
D.降低毒性反应
E.升高血压
A
B
C
D
E
E
[考点] 本题是基础知识题,考查考生对局麻药特点的理解。
[解析] 局麻药物中加入肾上腺素可以延缓麻药的吸收,延长局麻时间,减少注射部位出血,使术野清晰,降低毒性反应。
6. 多根牙的牙周膜附着面积最大的部位是
A.牙颈部
B.根颈1/3
C.根分叉处
D.根中1/3
E.根尖1/3
A
B
C
D
E
B
[解析] 牙周膜附着在牙根表面,而不是在牙颈部。牙根颈1/3段的周径大,又包括根分叉部位,此段牙周膜面积最大,而根中和根尖部位周径逐渐减小,牙周膜面积相应减小。此题正确答案是B。
7. 幼儿氟防龋措施不适宜采用
A.口服氟片
B.局部涂氟
C.氟水漱口
D.牛奶加氟
E.氟滴剂
A
B
C
D
E
C
[解析] 由于幼儿吞咽反射尚不完善,容易将漱口的氟水不自觉地咽下造成摄氟过量。因此氟水漱口防龋措施不适宜用于幼儿。
8. 干槽症的特征性表现是
A.开口受限
B.冷热痛
C.术后1~3天放射性疼痛
D.术后3~5天肿痛未开始消退
E.拔牙创内无血凝块
A
B
C
D
E
E
[考点] 本题是临床知识题,考查考生对干槽症临床特点的理解。
[解析] 干槽症的特点是拔牙后2~3天才出现持续性疼痛,拔牙窝内空虚、骨面暴露、牙槽窝壁触痛、对冷热敏感,有时拔牙窝内有腐败变性血块,但非正常血凝块。选项C(术后1~3天放射性疼痛)是和拔牙后疼痛相混淆,拔牙后即出现放射性疼痛与拔牙创伤较大或同侧牙存在牙髓炎有关。开口受限原因很多,而非干槽症的特征性表现。
9. 金属烤瓷全冠唇侧肩台的宽度为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E.2.5mm
A
B
C
D
E
B
[考点] 本题考核金属烤瓷全冠的牙体预备要求。
[解析] 正确答案为B,烤瓷冠唇侧肩台的宽度为1mm。肩台宽度过窄,修复空间不足,影响修复体的强度和美观效果;肩台过宽,牙体预备量过大,则影响预备体的抗力或导致牙髓损害。
10. 减少可摘局部义齿游离端
力的方法不包括
A.减少人工牙的咬合接触
B.减小人工牙的颊舌径
C.减少人工牙数目
D.降低牙尖斜度
E.选用塑料牙
A
B
C
D
E
A
[解析] 对于游离端义齿,为了保护支持组织的健康,应适当减小义齿游离端的
力,以减小牙槽嵴和基牙的负担。可采取的方法有人工牙减数和减径、降低牙尖斜度、使用塑料人工牙等。减少人工牙的咬合接触虽然可减轻
力,但同时会降低咀嚼效率,失去义齿修复的意义,因此不能选用此方法来减少
力。正确答案应选A。
11. 关于黏液表皮样癌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约2/3的黏液表皮样癌发生在腮腺
B.有的无包膜而向周围组织浸润
C.低分化型常见颈淋巴结转移
D.血行转移多见,且多转移至肝脏
E.高分化型生长慢、转移率低、预后较佳
A
B
C
D
E
D
[考点] 此题是专业知识与理论题,考查考生对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临床特征的掌握。
[解析] 此题正确答案应是D。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在大唾液腺多见于腮腺,小唾液腺多见于腭腺。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临床上与多形性腺瘤相似,生长缓慢,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佳。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生长迅速,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活动度差,不少病例见颈淋巴结转移。无论高分化或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均很少发生血行转移。
12. 可以增加牙体缺损修复体抗力的是
A.减少修复体的体积
B.修复体的外形锐利平整
C.选择自固化的修复材料
D.减少修复体厚度
E.控制
面形态及
力方向
A
B
C
D
E
E
[解析] 牙体缺损修复体的抗力是指修复体在行使功能时不发生破损。要加强修复体的抗力,必须保证其有足够的强度,同时减小受力。因此,修复体必须选用适当的材料,有足够的体积和厚度,避免出现薄弱部位,保证制作质量,并控制验力。过于强调保留牙体组织,导致修复间隙不足,修复体薄弱,不利于修复体的抗力。正确答案为E。
1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耳蜗听神经损伤
C.肝毒性
D.心脏毒性
E.消化道反应
A
B
C
D
E
B
[考点] 此题是记忆题,考查学生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了解。
[解析]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多方面,其中耳毒性是重要的不良反应之一,对于这一反应临床医生都会予以重视。
14. 吲哚洛尔的药理作用为
A.心率加快
B.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C.促进脂肪分解
D.增加肾素分泌
E.内在拟交感活性
A
B
C
D
E
E
[考点] 此题是记忆题,考查学生对不同的β受体阻断药作用的记忆。
[解析] β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是考生必须要记忆的内容。如果能了解β受体激动后的效应,则基本上可以排除A~D的各选项,而只有E选项是正确的。
15. 细菌内毒素的特征是
A.只有革兰阴性细菌产生
B.少数革兰阳性细菌产生
C.细菌在生活状态下释放
D.抗原性强
E.不耐热
A
B
C
D
E
A
[考点] 本题属于基本知识题,难度适中。要求考生掌握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基本知识。
[解析]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外膜成分脂多糖(LPS),在细菌裂解时释放,故只有革兰阴性菌能产生内毒素。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活菌状态能分泌的外毒素,其特征为抗原性强且不耐热。
16.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典型X线表现是
A.骨膜成骨呈日光放射状排列
B.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透影区
C.不规则骨质破坏
D.单囊透影区
E.毛玻璃样改变
A
B
C
D
E
E
[考点] 此题为临床知识题,考查考生对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影像学表现的认识与理解。
[解析]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较具有特征的骨病变,其X线表现也有一定的特点,多为边界不甚清的毛玻璃状,有时与骨化纤维瘤难以鉴别,但与其他骨病变在X线表现上较易区分。
17. 取下颌前伸颌位记录的目的是
A.确定切道斜度
B.确定前牙覆盖
C.确定前伸髁道斜度
D.确定侧方髁道斜度
E.确定定位平面斜度
A
B
C
D
E
C
[解析] 髁道是指下颌运动过程中髁突在关节凹内运动的道路。下颌在做前伸运动时,髁突在关节凹内向前下方运动的道路称前伸髁道。髁道与眶耳平面的夹角称髁道斜度。利用取前伸验关系记录,可以将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转移到可调节
架上,故该题答案应选C。
18.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A.潜伏期长
B.主要产生IGM抗体
C.需用大量抗原诱导
D.产生低水平抗体
E.主要产生IgG抗体
A
B
C
D
E
E
[考点] 本题为综合理解题,考核B细胞再次应答产生抗体的特点,同时需掌握与初次应答产生抗体的区别。
[解析] B细胞再次应答抗体产生的特征是:①潜伏期短,大约为初次应答潜伏期(10~15天)的一半,因此A、B均错误;②抗体水平高(有时可比初次应答高10倍以上),因此D错误;③抗体维持时间长;④诱发再次应答所需抗原剂量小,因此C错误;⑤再次应答主要产生高亲和力的IgG抗体,而初次应答中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抗体。因此只有E正确。
19. 以下对临床预防服务的阐述最准确的是
A.一种临床治疗、促进康复的综合卫生服务
B.一种基层卫生服务为基础的三级预防服务
C.在临床场所下实施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结合的服务
D.在临床场所下实施第三级预防服务
E.在社区预防中实施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结合的服务
A
B
C
D
E
C
[考点] 本题考查考生对临床预防服务的正确理解。
[解析] 临床预防服务是临床医生最为直接的预防服务。临床预防服务强调的是“在临床场所”以及“只包括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的服务”,所以答案应选C。
20. 对口腔颌面部有张力创口处理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应用辅助减张法
B.充分潜行分离
C.尽力拉拢缝合
D.减张缝合
E.附加切口
A
B
C
D
E
C
[考点] 本题是基本知识题,考查学生对颌面部有张创口处理要点的理解。
[解析] 组织缺损在缝合时即产生张力,若不处理而勉强缝合时,势必发生创口裂开、继发感染和愈合不良等问题。因此,对有张力创口应在缝合前后采取减张措施,具体包括辅助减张法、潜行分离法和附加切口法。
21. 乳牙患龋的好发牙位是
A.上颌乳磨牙
B.下颌乳磨牙
C.上颌乳切牙
D.上颌乳尖牙
E.下颌乳切牙
A
B
C
D
E
B
[考点] 此题考点是乳牙易患龋齿的牙位。
[解析] 乳牙以下颌乳磨牙患龋最多见,其次是上颌乳切牙、上颌乳磨牙、上颌乳尖牙,下颌乳尖牙较少见,下颌乳切牙最少见。
22. 皮肤创口缝合后过度外翻是因为
A.进针点距创缘过远
B.两侧进针深度不一致
C.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大于皮下间距
D.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小于皮下间距
E.打结过紧
A
B
C
D
E
D
[考点] 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考生对临床缝合基本要求的理解。
[解析] 正确缝合应是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等于或略小于皮下间距,如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过分大于或小于皮下间距会出现皮肤创缘的内卷或外翻,这样会影响创口愈合。
二、A2型题
1. 男,52岁。
缺失,余留牙健康,排列位置及咬合关系正常。设计以
为基牙,复合固定桥修复。固定桥在
远中采用活动连接体的目的不包括
A.避免过多切割牙体组织
B.便于固定桥就位
C.减小中间基牙扭力
D.更有利于美观
E.避免铸件变形
A
B
C
D
E
D
[解析] 该病例设计
复合固定桥修复,基牙多,前后牙长轴方向不一致,如果全部采用固定连接体,难以取得共同就位道,需要磨除大量牙体组织,由于固定桥长,跨度大,制作蜡型、包埋和铸造时容易发生变形,而且复合长桥的中间基牙受到的扭力较大。因此,在
的远中采用栓道式活动连接体,使长桥分段制作,分段就位。解决了共同就位道和变形的问题,采用活动连接也可减小
受到的扭力。这样的设计与美观效果无关。
2. 男,75岁。全口无牙,戴全口义齿近10年,因黏膜不适就诊。检查可见黏膜呈红亮色、水肿、有黄白色假膜,直接镜检见菌丝和芽胞。该患者治疗中应选用的药物为
A.制霉菌素
B.氯苯那敏
C.羟氯喹
D.青霉素
E.阿莫西林
A
B
C
D
E
A
[考点] 本题知识点为义齿性口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解析] 本题模拟临床场景,要求考生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先作出诊断,然后选择治疗药物。戴全口义齿患者的黏膜充血发红,并有黄白色假膜,涂片镜检见菌丝阳性,很容易作出义齿性口炎的诊断。义齿性口炎为口腔念珠菌病的一型,治疗应采取抗真菌的治疗措施。选项A是抗真菌药物,其他选项都不是抗真菌药物。
3. 女,13岁。左面部肿大、畸形,随年龄而增长。查:左鼻及唇颊增大、下坠、质软,面部及躯干皮肤有多处棕色斑。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B.囊性淋巴管瘤
C.神经纤维瘤病
D.放线菌病
E.海绵状血管瘤
A
B
C
D
E
C
[考点] 本题是个案的综合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神经纤维瘤病诊断的了解程度以及对面部肿大、畸形鉴别诊断能力。
[解析]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神经纤维瘤病,E和A选项需要鉴别。此题对非颌面外科临床医师有一定难度。面部肿大、畸形最常见于海绵状血管瘤、囊性淋巴管瘤、神经纤维瘤病。其次是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放线菌病,前三者为面部肿大、弥漫无边界、质软。后两者肿胀较硬,特别是放线菌病呈板状硬,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肿胀因皮肤瘙痒搔抓增厚,因此这两种病可排除。据患者表现面部广泛肿胀甚至下垂、软,加之面部及躯干部皮肤有多处棕色斑(咖啡斑),这些都是神经纤维瘤病的主要特征性表现。
4. 男,64岁。
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戴牙咬下唇。其原因是
A.义齿松动
B.前牙覆盖过小
C.前牙开
D.垂直距离过低
E.垂直距离过高
A
B
C
D
E
B
[解析] 咬唇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人工上前牙与下前牙的覆盖过小,而其他几个选项的情况均不会导致咬下唇。
5. 男,3个月。口内出现白膜1周,伴低热。检查上下唇内侧,双颊黏膜广泛充血,可见凝乳状的白色斑片,用力可擦去。确诊应该进行的检查是
A.血常规检查
B.尿常规检查
C.涂片检查
D.病理检查
E.血清学检查
A
B
C
D
E
C
[考点]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口腔念珠菌病(假膜型)典型临床表现和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及有关疾病鉴别诊断方面的知识,考生须先根据临床表现作出正确诊断,然后选择真菌感染的辅助检查方法。只要诊断正确,很容易选择正确答案C。血常规、尿常规、病理和血清学检查并非真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故很容易排除A、B、D和E。
6. 女,54岁。
缺失,
设计RPI卡环时,导平面应预备在
的
A.近中边缘嵴
B.远中边缘嵴
C.远中颊轴角
D.远中舌轴角
E.远中邻面
A
B
C
D
E
E
[解析] RPI卡环由近中
支托、邻面板和Ⅰ型杆卡环臂三部分组成。邻面板位于游离缺失末端基牙的远中邻面,基牙与邻面板接触的部位需要预备导平面,与邻面板密合,与就位道方向一致。正确答案是E。
7. 女,38岁。发现左耳垂后下肿物3年余,生长缓慢,近来生长加快。检查触诊可及直径约3cm类圆形质硬肿物,活动,与皮肤及腮腺基底均无粘连,表面有结节感。关于该患者的治疗错误的是
A.单纯肿瘤摘除术
B.将肿瘤连同周围腮腺组织一并切除术
C.肿瘤在浅叶时,将肿瘤和腮腺浅叶一并切除术
D.肿瘤在深叶时,将肿瘤连同全腮腺切除术
E.各种术式均要保留面神经
A
B
C
D
E
A
[考点] 此题属专业知识与理论题,考查考生对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治疗原则的掌握情况。
[解析] 该题首先考查考生对腮腺区肿物良、恶性的判断,然后是考查考生是否可判断出该肿物为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可能性大。诊断正确后则应该知道腮腺多形性腺瘤单纯肿瘤摘除术是错误的,因腮腺多形性腺瘤为临界性肿瘤,包膜不完整,如行单纯摘除术易造成术后复发。
8. 女,50岁。左上中切牙1/4冠折,未露髓,金属烤瓷冠修复。修复体粘固后1个月余,自诉近两日遇冷热刺激后疼痛明显,持续时间长。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创伤性咬合
B.根尖周炎
C.牙髓炎
D.牙周炎
E.牙本质敏感症
A
B
C
D
E
C
[解析] 患者上中切牙因冠折1/4(未露髓),金属烤瓷冠修复。在修复过程中,由于牙体预备时的损伤、粘固时消毒药物的刺激、戴冠时的机械刺激,以及粘固剂中的游离酸刺激,会引起患牙牙本质敏感症,出现短时疼痛,但此种疼痛数日内可自行消失。若粘固已1个多月,自诉遇冷热刺激的疼痛明显,且持续时间长,说明牙髓受激惹严重,或已发展为牙髓炎,答案应选C。
9. 女,57岁。戴用全口义齿2年,一直未吃硬性食物,小心谨慎使用,但上颌总义齿仍裂开。查:无牙颌,牙槽嵴中度丰满,腭中缝较平。义齿固位好,无翘动。上颌总义齿前部正中折裂,腭侧基托厚2mm。造成义齿折裂最可能的原因是
A.基托前部厚薄不均
B.腭侧基托较薄
C.人工牙排列偏唇颊侧
D.腭中缝成为义齿折裂支点
E.基托材料老化、变脆
A
B
C
D
E
C
[解析] 该患者腭中缝较平,所以腭中缝不是造成义齿折裂的支点,可排除选项D。而腭侧基托未描述有厚薄不均,基托厚2mm也属正常,基托使用2年出现材料老化、变脆可能性较小,可排除选项A、B、E。该义齿折裂最可能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工牙排列位于牙槽嵴顶唇侧,此时的牙槽嵴形成了义齿受力的支点,基托前部中央处的横向拉应力过大,造成义齿折裂,所以答案应选C。
三、B1型题
A.IgG
B.IgM
C.IgD
D.IgE
E.IgA
1. 在胃肠道局部大量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是
A
B
C
D
E
E
[考点] 综合理解判断题,考核5类免疫球蛋白特别是IgA的来源和功能。
[解析] 分泌型IgA(secretory IgA,SIgA)合成和分泌的部位在肠道、呼吸道、乳腺、唾液腺和泪腺,因此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中。SIgA是外分泌液中的主要抗体类别,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因此答案为E。
2. 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是
A
B
C
D
E
C
[考点] 综合理解判断题,考核免疫球蛋白IgD的性质和功能。
[解析] 正常人血清IgD浓度很低,仅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0.2%。IgD的铰链区较长,易被蛋白酶水解,故其半衰期很短(仅3天)。IgD分为两型:血清IgD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膜结合型IgD(mIgD)构成BCR,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成熟B细胞可同时表达mIgM和mIgD,活化的B细胞或记忆B细胞其表面的mIgD逐渐消失。
3. 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抗体是
A
B
C
D
E
D
[考点] 综合理解判断题,考核免疫球蛋白IgE的性质。
[解析] IgE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Ig,血清浓度极低,约为5×10
-5
mg/ml。变应原诱导产生的IgE导致Ⅰ型超敏反应发生,因此过敏体质患者体内IgE水平升高。答案为D。干扰选项C的IgD的血清含量也很低(0.03mg/ml),但是相对IgE要高2个数量级。
4. 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是
A
B
C
D
E
A
[考点] 理解记忆题,考核免疫球蛋白IgG的性质和功能,同时也考核再次抗体应答的主要特点。
[解析] IgG于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是血清和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Ig。IgG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其亲和力高,在体内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抗感染免疫效应,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因此答案选A。干扰选项B的IgM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
A.从前向后
B.从后向前
C.左侧先就位
D.右侧先就位
E.垂直就位
5. 前、后牙均有缺失,可摘局部义齿就位方向是
A
B
C
D
E
A
[解析] 根据义齿的就位方向与模型倾斜的关系,若前后牙均有缺失,为减少牙槽嵴的唇侧倒凹,应将模型向后倾斜,使余留牙与人工前牙间的缝隙减小,这样义齿的就位方向便为从前向后。左侧后牙倒凹大时,在模型观测、确定义齿就位道时,应将模型向相反方向,即向右侧倾斜,使就位道偏左侧,来减小左侧颊侧过大的倒凹,同时增大右侧颊侧倒凹,以利于左右两侧卡环设计和义齿就位。义齿就位应从左侧先就位。
6. 倒凹集中在左侧,可摘局部义齿就位方向是
A
B
C
D
E
C
四、A3/A4型题
女,73岁。上下颌牙列缺失15年。曾进行过3次全口义齿修复。牙槽嵴极度低平,黏膜松软,旧义齿固位差,黏膜压痛。
1. 重新义齿修复时,为了增强下颌义齿的支持,应充分利用的部位是
A.下颌隆突
B.下颌舌骨嵴
C.远中颊角区
D.磨牙后垫
E.颊棚区
A
B
C
D
E
E
[解析] 该病例牙槽嵴过度低平,支持能力差。全口义齿修复后容易有黏膜压痛问题。对于此类患者应充分利用无牙颌组织,尽量增强支持能力。同时还要尽量减轻牙槽嵴的负担。牙槽嵴低平患者的颊棚区平坦,较宽阔,骨皮质厚且致密,与咬合力方向垂直,可抵抗较大咬合力,可作为下颌总义齿的主承托区。第一小题的正确答案是E。下颌隆突和下颌舌骨嵴需要缓冲以避免黏膜压痛,远中颊角区和磨牙后垫为边缘封闭区,均不能提供支持。
2. 为了减轻牙槽嵴负担,正确的措施是
A.塑料基托内加金属网
B.人工后牙采用瓷牙
C.采用金属基托
D.基托组织面软衬
E.基托组织面缓冲
A
B
C
D
E
D
[解析] 义齿基托组织面增加软衬材料可以缓冲咬合压力,避免牙槽嵴黏膜压痛。基托局部组织面缓冲可减轻缓冲局部压力,但不会减轻整个牙槽嵴的负担。与树脂人工牙相比,硬度大的瓷牙会增加牙槽嵴的负担。
3. 如果该患者初诊时牙槽嵴黏膜弥散性红肿,应停戴旧义齿,重新开始修复的时问是
A.1~2天后
B.1~2周后
C.3~4周后
D.1~2个月后
E.2~3个月后
A
B
C
D
E
B
[解析] 戴义齿造成的黏膜创伤,其愈合周期为1~2周。时间过短,黏膜创伤病变未恢复正常;时间过长,会造成患者生活的不便。
女,45岁。
缺失,
临床冠过短、低
,余留牙正常。
间隙卡环、
单臂卡环胶连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2周,义齿压痛,缺隙区黏膜弥漫性红肿,余留牙正常。
4. 义齿压痛的直接原因是
A.义齿下沉
B.基托边缘伸展不足
C.基托边缘伸展过长
D.咬合力大
E.基托材料过敏
A
B
C
D
E
A
[考点] 该题考核的是非游离缺失的义齿设计。
[解析] 对于非游离缺失,一般均应采用牙支持式义齿设计。要利用与缺隙相邻基牙上的
支托,获得明确的基牙支持。该病例的义齿没有利用
获得支持,由于
的限制,基托不能充分伸展,牙槽嵴负担重,义齿鞍基后部下沉,导致黏膜压痛。正确答案是A。
5. 旧义齿的设计缺陷是
A.人工牙未减数
B.基牙支持不够
C.卡环固位力不足
D.采用胶连式义齿
E.卡环无固位作用
A
B
C
D
E
B
[解析] 第二小题和第三小题:基托材料过敏者基托与黏膜接触的所有部位均应有红肿,而不是只在缺隙处。旧义齿设计的缺陷应是基牙支持不够,未获得
的支持。非游离缺失应充分利用缺陷两端基牙支持,应该在
上放置
支托,提供支持,同时恢复咬合关系。第二小题、三小题题的正确答案分别是B和E。
6. 如果重新修复,以下措施中错误的是
A.
增加骀支托
B.
采用三臂卡环
C.设计铸造支架式义齿
D.舌杆或舌板做大连接体
E.取压力印模
A
B
C
D
E
E
7. 如果
为残根,根面位于龈上1~2mm,不松动,叩痛(-)。重新义齿修复前首先应进行的是
A.拔除
B.
桩核冠修复
C.
拍X线片
D.
根管治疗
E.
牙冠延长术
A
B
C
D
E
C
[解析]
残根应尽量保留,避免形成游离缺失。但能否保留要看其健康状况,为了确定
的去留,必须先拍X线牙片,检查其牙周健康和牙髓治疗情况。正确答案是C。
女,55岁。右耳垂下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6年。触诊肿块界限清楚,活动,约4cm×5cm大小,表面呈结节状,中等硬度,与皮肤无粘连。
8. 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皮脂腺囊肿
B.耳下淋巴结转移癌
C.腮腺多形性腺瘤
D.腮腺沃辛瘤
E.慢性淋巴结炎
A
B
C
D
E
C
[解析] 第一小题~第三小题:根据本病例的病史及临床检查特点,均符合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多形性腺瘤一般无任何不适症状,若发生第三小题给出的表现,表明多形性腺瘤已经发生恶变。腮腺平片对腮腺肿瘤、炎症均无任何诊断价值。
9. 如果肿块近期生长加速,并出现疼痛、瘤体固定等征象,则应考虑诊断为
A.皮脂腺囊肿恶变
B.恶性多形性腺瘤
C.多形性腺瘤恶变
D.转移癌
E.沃辛瘤恶变
A
B
C
D
E
C
10. 对诊断帮助最小的影像学检查是
A.CT检查
B.MRI检查
C.B超检查
D.腮腺造影检查
E.腮腺平片
A
B
C
D
E
E
11. 最不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保留面神经顺包膜将肿瘤剜除
B.如果肿瘤位于腮腺浅叶,则保留面神经将浅叶及肿瘤一并切除
C.如果肿瘤位于腮腺深叶,则保留面神经将肿瘤及全腺叶一并切除
D.保留面神经在正常腺组织内将肿瘤一并切除
E.无论肿瘤位于浅叶或深叶均切除全腺叶及肿瘤,保留面神经
A
B
C
D
E
A
[解析] 腮腺肿瘤无论良性恶性,局部剜除术都不是正规的治疗方法,因为有可能造成肿瘤的局部种植和(或)转移。
男,8岁。右上前牙肿包3天就诊。患儿近半年来右侧经常冷热刺激痛,吃饭痛,偶有自发痛,不用右侧吃饭。1周前右上前牙疼痛加重,3天前牙床肿痛。检查:
舌隆突处有内陷窝,腐质较软,探窄深。叩诊(+),松动Ⅰ度。牙龈充血,根尖区牙龈有一小脓包,刺破有脓液溢出。X线显示
根周膜不连续,根尖区边缘弥散低密度影,根尖孔大喇叭口。
龋洞深,探诊无反应,不松动,叩痛(-)。
大面积龋坏,髓腔暴露,叩诊(+),松动Ⅰ度。牙颈部有瘘管,牙龈充血。X线显示
根分歧及近中根处有低密度影,根周骨硬板消失。
牙根形成1/3,牙囊不连续,上方骨板破坏。
12.
感染来源是
A.龋病致牙髓感染
B.牙周感染
C.咬合创伤
D.隐裂
E.畸形舌窝感染
A
B
C
D
E
E
[考点] 本题考核年轻恒牙牙髓、根尖周病的原因。
[解析] 除龋齿外,发育异常如畸形舌窝产生龋齿导致牙髓感染、根尖周感染多见。A不确切,B不正确,C病例中无此信息,D成人多见。
13.
的治疗方法是
A.瘘管搔刮术
B.冠髓切断术
C.根尖诱导成形术
D.根管治疗
E.塑化治疗
A
B
C
D
E
C
[考点] 本题考核年轻恒牙根尖周病的治疗。
[解析] 由于牙根未发育完全应该尽量保护牙乳头和上皮根鞘活性,因此只能采取C选项中的方法消除炎症封闭根尖孔。本题牙髓已经坏死,因此不是B的适应证。牙根发育完全后的成人恒牙才选择D和E。A只是辅助治疗。
14.
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是
A.疼痛史
B.髓腔暴露
C.牙龈瘘管
D.X线表现
E.叩诊松动度
A
B
C
D
E
D
[考点] 本题考核乳牙牙髓、根尖周病的诊断方法。
[解析] 乳牙根尖周病主要依据X线表现。C和E有辅助作用。
15.
的治疗措施是
A.口服消炎药,观察至替换
B.氢氧化钙根管治疗
C.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管充填
D.拔除,观察恒牙萌出
E.拔除,间隙保持
A
B
C
D
E
E
[考点] 本题考核乳牙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疗方法,乳牙拔除的指征和间隙保持。
[解析] X线表现继承恒牙牙囊已经破坏,因此应该拔除,不应再做根管治疗。由于距离恒牙萌出还有一段时间,因此应进行间隙保持。
女,70岁。无牙颌。戴用全口义齿1周,自诉义齿固位差,易脱落。
16. 复诊时首先应做的是
A.询问患者义齿何时易松动
B.先让患者咀嚼试用
C.检查固位力大小
D.检查大张口时是否脱落
E.检查基托边缘伸展
A
B
C
D
E
A
[解析] 全口义齿松动的原因包括初戴不适应(偶尔松动);固位力过小,张口即脱落;边缘过长等妨碍周围组织活动或边缘封闭差,大张口、说话、打哈欠时脱落;咬合不平衡导致咀嚼时松动等。因此在复诊之初,应首先询问患者义齿松动、脱落的时间和方式。以便大致判断可能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原因。正确答案是A。
17. 如果患者说明仅在大张口时易掉,应该检查
A.基托边缘伸展
B.义齿磨光面形态
C.前牙覆
、覆盖
D.侧方
平衡
E.正中
平衡
A
B
C
D
E
A
[解析] 义齿在大张口时易脱落,说明基托边缘可能妨碍周围组织的功能活动,应检查基托的边缘伸展情况。人工牙咬合关系不平衡不会导致大张口时义齿脱落。正确答案是A。
一、A1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二、A2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三、B1型题
1
2
3
4
5
6
四、A3/A4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