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3. 下列有关分区供水的表述,哪几项正确?
- A.串联分区和并联分区可节省的供水能量相同,且不大于未分区时供水总能量的一半(忽略供水区最小服务水头)
- B.地形高差显著的区域或地势较平坦,但相对于供水方向来说非常狭长的区域宜考虑并联分区供水
- C.日用水量变化很不均匀的区域宜采用分区供水
- D.对同一服务区,串联分区泵站的费用要大于并联分区泵站的费用
A B C D
AD
[解析] 《给水工程》 无论串联分区还是并联分区,分区后可以节省的供水能量相同。当等分为n个区且忽略供水区最小服务水头时,分区时供水能量均为
,该式单调递减,当n→∞时,为0.5。故节省的能量不大于一半,A正确。
对于相对于供水方向来说非常狭长的区域,若采用并联分区,则会大大增加输水管的长度,故适宜采用串联分区。B错误。
采用分区给水是为了减少能量消耗及避免给水管网水压超出其所能承受的范围,但管网分区后,将增加管网系统的造价。分区与否与用水量变化无关,C错误。
串联或并联分区所节约的能量相同,但并联分区增加了输水管长度,串联分区增加了泵站,因此两种布置方式的造价和管理费用不同。D正确。
(1)管网分区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能耗以及避免管网压力过大,但分区会增加输水管长度(并联分区)或增设泵站(串联分区)。
(2)管网是否需要分区的判断:先按不分区计算,若管网部分区域的自由水压高出最小自由水压很多,则可以考虑分区,并应经技术经济比较。
(3)采用串联分区还是并联分区的判断:先将管网按照自由水压的大小进行分区,若较远区域的输水管很长,一般采用串联分区,否则采用并联分区。
一般来说,地形高差显著的区域(因地势高差引起地势较低处管网压力过大)或地势较平坦,但相对于供水方向来说非常狭长的区域(因沿程水头损失导致距水厂较近的区域压力过大)宜考虑分区供水。
(4)地势高差显著的区域分区方式选择
对于地形高差显著的区域,应采用串联还是并联分区,应由水厂与管网的位置关系确定。如《给水工程》。图1(a)和(b)均属于地形高差较大的区域,但前者采用并联分区,后者采用串联分区。

图1 水源位置与分区形式的选择
(a)并联分区;(b)串联分区
1—取水构筑物和水处理构筑物;2—水塔或水池;3—高区泵站
《给水工程》 城市地形对分区形式的影响时,当市区沿河岸发展而宽度较小时,采用并联分区较宜,因增加的输水管长度不大,而高、低区的泵站可以集中,如图2(a)所示,本段内容容易误解。根据图2(a),此处所说的分区是指分界线平行于河流,也就是平行于长边,如右图所示,分区的原因是沿短边方向高差较大。

图2 (a)沿河岸发展而宽度较小时的分区形式
1—取水构筑物和水处理构筑物;2—水塔或水池
(5)地势平坦但沿供水方向狭长的区域分区方式选择
对于地形较平坦而狭长时,分界线应垂直于长边,故远区输水管很长,应采用串联分区方式,如下图3所示,兰州市的供水方式便是如此。

图3 地形平坦而狭长时的分区形式
1—取水构筑物和水处理构筑物;2—水塔或水池;3—高区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