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填空题1. 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为______。
2. 性格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3.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流派有桑代克的______和斯金纳的______。
4. 依据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有______与______。
5. 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力量和人们内心信念支持的______和______的总和。
6. 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______、______和______。
7. 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______和______。
8. 态度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和行为成分。
9. 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有:______、变通性、______。
10. 教师适宜的教育行为主要包括______、合理运用规则与惩罚、______能充分发挥。
三、简答题1.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1994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1)主动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做出控制。(2)反思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3)合作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力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4)社会文化研究,即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和结果。
此外,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探讨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以及如何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其获得知识并培养其学习能力等。这些研究为学习和教学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2. 良好态度与品德常用的培养方法主要有哪些?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1)有效的说服。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教师应经常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同时教师还要发挥情感的作用,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应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2)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3)利用群体约定。由于群体约定的约束力和群体压力的存在,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4)价值辨析。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3. 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是什么?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而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气氛失控,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课堂气氛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接发生连锁性的感染。积极的课堂气氛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学习,而且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所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4. 简述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有:
(1)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气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创造性。
(2)智力。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3)个性。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二者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个性特征:①具有幽默感;②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③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具有较高的挫折忍受力;④喜欢幻想;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⑥有独立性。
5. 合理进行复习的要求是什么?
合理进行复习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及时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新学习的材料一定要及时复习,至少要在当天加以复习.以减缓遗忘的进程。(2)分散复习。复习有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两种。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一次性重复学习许多7欠,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研究表明,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原因主要在于前者可以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获得很多反馈信息,从而在重复学习时,便于集中精力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薄弱点的学习。
四、述论题1. 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智技能的培养。
对小学生进行心智技能的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确立合理的心智技能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④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