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模拟169
一、单项选择题
(各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下列哪项城市信息,不适合采用常规遥感手段调查?______
A.土地利用
B.城市热岛
C.地下管线
D.城市建设
A
B
C
D
C
2. 利用CAD软件生成建筑鸟瞰的效果图,主要利用了其何种功能?______
A.交互设计
B.图形编辑
C.三维渲染
D.空间分析
A
B
C
D
C
3. 利用一个较长时间段的海量出租车轨迹数据,不能获取的信息是______。
A.城市建设密度
B.道路交通状况
C.城市用地功能
D.市民活动热点区域
A
B
C
D
A
4. 遥感影像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下列最不可能利用在城市景观规划分析中的是何种遥感影像?______
A.雷达影像
B.TM影像
C.LiDAR影像
D.气象卫星图像
A
B
C
D
D
5. CAD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带来的主要好处是______。
A.提高设计的精度
B.提高设计结果的表现力
C.实现远程协同设计,提高工作效率
D.提高设计结果透明性
A
B
C
D
C
6. WWW服务器所采用的基本网络协议是______。
A.FTP
B.HTTP
C.TCP
D.SMTP
A
B
C
D
B
7. 城市经济学的应用性主要表现在______。
A.揭示土地市场的运行规律
B.提出医治“城市病”的经济学思想
C.资源的有效保护
D.资源的可持续性
A
B
C
D
B
8.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______。
A.资源的有效利用
B.资源的公平分配
C.资源的有效保护
D.资源的可持续性
A
B
C
D
A
9. 根据城市经济学原理,调控城市规模的最好手段是______。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户籍政策
D.产业政策
A
B
C
D
A
10. 在多中心的城市中,决定某一地点地价的因素是______。
A.距最大中心的距离
B.距最近中心的距离
C.距最大中心和最近中心距离的叠加影响
D.距所有中心距离的叠加影响
A
B
C
D
D
11. 城市中的土地利用规划由下列哪个部门组织编制?______
A.城市人民政府
B.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C.土地管理局
D.城乡规划行政部门
A
B
C
D
C
12. 根据城市经济学原理,下列哪项因素导致城市空间扩展是不合理的?______
A.收入增长
B.人口增加
C.交通改善
D.外部效应
A
B
C
D
D
13. 下列哪项措施可以缓解城市供求的时间不均衡?______
A.对拥堵路段收费
B.征收汽油税
C.建设大运量公共交通
D.实施弹性工作时间
A
B
C
D
D
14. 为了尽可能让每个出行者都实现效用最大化,应采取下列哪种交通政策?______
A.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B.提倡使用私家车
C.提供尽可能多的交通方式
D.对拥堵路段收费
A
B
C
D
C
15. 对于城市发展来说,下列哪项生产要素的供给无弹性?______
A.资本
B.劳动
C.土地
D.技术
A
B
C
D
C
16. 与其他税种相比,土地税的明显优点是______。
A.可以实现经济效率的目标
B.可以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
C.可以同时实现效率和公平两个目标
D.可以实现“单一税”的目标
A
B
C
D
C
17.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特征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______
A.城镇化经历了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阶段
B.沿海城市群成为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平台
C.城镇化过程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D.城镇化过程缩小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A
B
C
D
D
18. 下列关于中国城市边缘区特征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______
A.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混杂
B.城市与乡村人口居住混杂
C.社会问题较为突出
D.空间变化相对缓慢
A
B
C
D
D
19.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的“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其主要是指______。
A.扩大城市范围
B.提升城市职能
C.优化城市结构
D.完善城镇体系
A
B
C
D
D
20. 下列关于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比例关系(B/N)表述,哪项是正确的?______
A.综合性大城市通常B/N大
B.专业化程度低的城市通常B/N大
C.地方性中心城市通常B/N小
D.大城市郊区开发区通常B/N小
A
B
C
D
C
21. 下列哪项规划建设可依据中心地理论?______
A.城市新区建设
B.城市旧城改造
C.村庄环境整治
D.村镇体系规划
A
B
C
D
A
22. 下列省区中,城市首位度最高的是______省。
A.山东
B.浙江
C.湖北
D.江西
A
B
C
D
D
23. 下列哪种方法适合于大城市近郊的小城镇人口规模预测?______
A.增长率法
B.回归模型
C.类比法
D.时间序列模型
A
B
C
D
C
24. 下列哪种方法适合于城市吸引范围的分析?______
A.断裂点公式
B.聚类分析
C.联合国法
D.综合平衡法
A
B
C
D
A
25. “质性研究法”是近年新兴起的非常重要的社会调查方法,下列关于质性研究方法的表述中,哪项是正确的?______
A.质性研究是一种改进后的定量研究方法
B.质性研究注重对人统一行为主体的理解,因而反对理论建构
C.质性研究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
D.质性研究的调查方法与深度访谈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
A
B
C
D
C
26. 下列关于人口性别比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______
A.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时相应男性人口数量来定义
B.一般情况下,人类的性别比会大于100
C.“婚姻挤压”是性别比偏低造成的
D.就出生人口性别比而言,未必经济越落后其数值越高
A
B
C
D
C
27. 按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26%,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为8.87%,中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与西方国家相比,下列哪项不是当前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______
A.长寿老龄化
B.快速老龄化
C.重负老龄化
D.少子老龄化
A
B
C
D
C
28. 下列关于流动人口特长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______
A.“留守儿童”是人口流动所造成的社会问题
B.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总体上以青壮年为主
C.近些年一些地区出现的“回归工程”与流动人口无关
D.流动人口总体上男性多于女性
A
B
C
D
C
29. 下列关于城市社会阶层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______
A.收入和职业分化会导致社会阶层分化
B.二元劳动力是城市社会分层的动力之一
C.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提供了有关城市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模型
D.社会阶层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形成没有关系
A
B
C
D
D
30. 下列关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及经典模型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______
A.人口迁移的过度理论来自同心圆模型
B.城市空间结构呈现扇形格局主要是由于交通导致的
C.在同心圆模型中,“红灯区”位于区位偏远的地区
D.多中心模型是出于理论上的考虑,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A
B
C
D
B
31. 下列关于社区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______
A.邻里和社区是没有差别的两个概念
B.社区的三大要素包括功能、共同纽带和归属感
C.精英论和多元论都可以用来诠释社区权利
D.在互联网时代,社区的归属感越来越淡化
A
B
C
D
C
32. 下列基于群落概念的城市绿地建设,哪项是错误的?______
A.保留一些原生栖息地斑块
B.使用外来物种提高生物多样性
C.以乡土植物材料为主
D.营造多样化微地形环境
A
B
C
D
B
33. 下列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______
A.输入大于输出
B.输入大于实际需要
C.生物循环大于人类生产循环
D.人类影响大于自然影响
A
B
C
D
C
34. 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______
A.重视项目多方案的比较论证
B.建设项目的技术路线和技术工程不属于评价范畴
C.重视建设项目的环境的积累和长远效应
D.重视环保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A
B
C
D
B
35. 下列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______
A.提倡开发活动全过程中的循环经济理论
B.注重分析规划中对环境资源的需求
C.实施排污总量控制的原则
D.只需考虑规划产生的直接环境影响
A
B
C
D
D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
1. 城市财政支出包括______。
A.市政建设支出
B.教科文卫事业支出
C.生产支出
D.生活支出
E.管理支出
A
B
C
D
E
ABCDE
2. 下面______城市地理学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
A.空间学派
B.人文学派
C.行为学派
D.激进学派
A
B
C
D
BCD
3. 下面关于城市基本活动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基本活动部分是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
B.基本活动部分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C.基本活动部分随着非基本活动部分的发展而发展
D.基本活动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
A
B
C
D
BD
4. 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包括______。
A.传染扩散
B.等级扩散
C.梯度扩散
D.点轴扩散
E.重新区位扩散
A
B
C
D
E
ABE
5.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研究方法有______。
A.景观分析方法
B.城市填图方法
C.社会地区研究方法
D.功能分析法
E.因子生态分析方法
A
B
C
D
E
ABCE
6. 下面关于频数和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频率是反映某类事物绝对量大小的统计量
B.如果用频数同总数相比,得到的相对数则是该类事物的频率
C.在描述现象的分布状态的时候,往往只使用频率、不使用频数
D.频数和频率说明的都是总体中不同类别事物的分布状况
A
B
C
D
BD
7. 城市社会整合机制一般包括______。
A.制度性整合
B.创新性整合
C.功能性整合
D.结构性整合
E.认同性整合
A
B
C
D
E
ACE
8. 造成城市中文化异质性的原因主要是______。
A.人口的异质性
B.专业化的活动
C.收入差异
D.年龄差异
E.易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A
B
C
D
E
ABE
9. 下面______是城市社会学收集资料的方法。
A.问卷法
B.景观分析方法
C.城市填图方法
D.观察法
A
B
C
D
AD
10. 环境承载力原理对城市发展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______方面上。
A.稳定
B.规模
C.强度
D.速度
A
B
C
D
BCD
11. 生物的物质环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是______。
A.物质性
B.区间性
C.空间性
D.营养性
A
B
C
D
CD
12. 影响城市环境容量的因素包括以下______方面。
A.城市环境空间的大小
B.城市自然条件
C.城市要素条件
D.经济技术条件
A
B
C
D
BCD
13. 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______。
A.粉尘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氟氯化合物
A
B
C
D
AB
14. 不同软件平台的数据转换主要包括______。
A.不同GIS软件产品之间的数据转换
B.不同数据库软件产品之间的数据转换
C.不同文档之间的数据转换
D.不同算法之间的数据转换
E.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平台、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平台之间的数据转换
A
B
C
D
E
ABE
15. 下面关于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被动遥感指传感器被动地直接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辐射能量进行探测的遥感方式
B.被动遥感不依赖太阳作为辐射源
C.主动遥感不靠目标本身发射电磁波
D.目前多数的遥感探测属于被动式
A
B
C
D
ACD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