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下)分类模拟12
单项选择题
1. 欲制得低热高强度水泥,应限制硅酸盐水泥熟料中______矿物含量。
A.C
3
S
B.C
2
S
C.C
3
A
D.C
4
AF
A
B
C
D
C
[解析] C
3
A的水化速率极快,水化热最高,早期强度增长速率快,但强度不高,而且以后几乎不再增长甚至降低。C
3
S是决定水泥强度等级高低的最主要矿物;C
2
S水化热最小且是保证水泥后期强度增长的主要矿物;C
4
AF水化热中等,强度较低,但有助于水泥抗拉强度的提高。
2. 水泥的各种水化产物中,对强度贡献最大的是______。
A.AFt晶体
B.CH晶体
C.CSH凝胶
D.AFm晶体
A
B
C
D
C
[解析] C-S-H凝胶一般占水泥石结构50%以上,是水泥石强度最重要的贡献者。
3. 紧急抢修工程宜选用______。
A.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硅酸盐膨胀水泥
D.快硬硅酸盐水泥
A
B
C
D
D
[解析] 快硬硅酸盐水泥的熟料矿物组成中,C
3
S和C
3
A含量较多,且粉磨细度较细,故该水泥具有硬化较快、早期强度高等特点,可用于紧急抢修工程。
4. 配置高强混凝土时,不宜采用______。
A.火山灰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硅酸盐水泥
D.矿渣硅酸盐水泥
A
B
C
D
A
[解析] 火山灰水泥水化热小,早期强度低,不宜配置高强混凝土。
5. 干燥环境中配置混凝土时,不宜采用______。
A.普通硅酸盐水泥
B.矿渣硅酸盐水泥
C.硅酸盐水泥
D.火山灰水泥
A
B
C
D
D
[解析] 火山灰水泥在硬化过程中干缩现象显著,需特别注意加强养护使之较长时间保持潮湿状态,以避免产生干缩裂缝。因此处在干燥环境中的混凝土,不宜使用火山灰水泥。
6. 确定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是为了______。
A.确定水泥胶砂的水灰比以准确评定强度等级
B.准确评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
C.准确评定水泥的细度
D.准确评定水泥的矿物组成
A
B
C
D
B
[解析] 在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时,需要采用标准稠度的水泥泥浆。所以确定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是为了准确评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水泥胶砂的水灰比固定为0.5,水泥的细度用比表面积或筛余法表示,水泥的矿物组成是由水泥生产过程和配料组成决定的。
7.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含义?______。
A.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
B.流动性、凝结时间
C.流动性、保水性
D.流动性、黏聚性
A
B
C
D
A
[解析] 考查和易性的概念。
8. 普通混凝土中,其强度的薄弱环节是______。
A.水泥浆基体
B.骨料
C.过渡区
D.水化产物
A
B
C
D
C
[解析] 普通混凝土中集料与水泥石的分界面即界面过渡区是普通混凝土强度的薄弱环节。
9. 砂的细度模数越大,说明______。
A.砂越细
B.砂越粗
C.级配越好
D.级配越差
A
B
C
D
B
[解析] 砂子的细度模数表示砂子粗细程度,指不同粒径的沙粒混在一起后的平均粗细程度。
10. 在原材料一定的情况下,混凝土强度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
A.水泥标号
B.水灰比
C.水泥用量
D.粗骨料最大粒径
A
B
C
D
B
[解析] 在普通混凝土中,骨料首先破坏的可能性小,因为骨料的强度常大大超过水泥石和黏结面的强度,所以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决定于水泥石的强度及其与骨料间的黏结力,而它们又取决于水泥强度和水灰比的大小,其中水泥强度主要由水灰比决定,所以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11. 4个学生的实验报告列出了他们测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f
c
、抗拉强度f
t
,抗折强度f
b
,下面哪一个数据比较合理______。
A.f
c
=45MPa,f
t
=30MPa,f
b
=50MPa
B.f
c
=45MPa,f
t
=24MPa,f
b
=30MPa
C.f
c
=45MPa,f
t
=4.5MPa,f
b
=6.2MPa
D.f
c
=45MPa,f
t
=15MPa,f
b
=10MPa
A
B
C
D
C
[解析] 考查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之间的换算关系。混凝土抗拉强度一般为抗压强度的1/20~1/10,应用排除法,选C。
12. 混凝土最常见的破坏形式是______。
A.骨料破坏
B.水泥石的破坏
C.骨料与水泥石的黏结界面破坏
D.整体破坏
A
B
C
D
C
[解析] 普通混凝土受力破坏一般首先出现在骨料和水泥石的分界面上,即所谓的黏结面破坏形式。
13. 同等条件下,下面哪种材料的收缩系数最大______。
A.混凝土
B.骨料
C.砂浆
D.硬化水泥浆体
A
B
C
D
D
[解析] 混凝土的收缩是由于水泥石凝胶体水分蒸发,干燥收缩引起,混凝土中骨料、砂石的收缩相对水泥石要小得多。因此硬化水泥浆体的收缩系数最大。
14. 不是碱一骨料反应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
A.混凝土中含超量的碱
B.充分的水
C.骨料中含有碱活性成分
D.合适的温度
A
B
C
D
D
[解析] 考查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的三个必要条件。
15. 夏季泵送混凝土宜选用的外加剂为______。
A.高效减水剂
B.缓凝减水剂
C.早强剂
D.引气剂
A
B
C
D
B
[解析] 夏季温度较高,为了防止在气温较高或运距较长的情况下,混凝土发生过早凝结失去可塑性,而影响浇筑质量,常需掺入缓凝剂。
16. 试拌混凝土时,当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偏大时,应采取______的办法来调整。
A.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的数量
B.保持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
C.保持水泥用量不变,减少单位用水量
D.保持砂用量不变,减小砂率
A
B
C
D
B
[解析] 熟悉混凝土配合比的调试方法。
17. 普通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主要依据______确定。
A.坍落度
B.粗集料粒径
C.坍落度和粗集料粒径
D.骨料级配
A
B
C
D
C
[解析] 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用水量的取值是依据混凝土坍落度和石子最大粒径确定的。
18. 普通碳素钢按屈服强度、质量等级及脱氧方法划分为若干个牌号,随着牌号提高,钢材的______。
A.强度提高,伸长率提高
B.强度提高,伸长率降低
C.强度降低,伸长率降低
D.强度降低,伸长率提高
A
B
C
D
B
[解析] 碳素结构钢牌号由Q195提高到Q275时,钢的含碳量逐渐增多,强度提高,塑性降低,冷弯及可焊性下降。塑性降低导致伸长率降低。
19. 在碳素钢中掺入少量合金元素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A.改善塑性、韧性
B.提高强度、硬度
C.改善性能、提高强度
D.延长使用寿命
A
B
C
D
A
[解析] 在碳素钢中掺入少量合金元素不仅可以提高强度和硬度,还可以增加塑性和韧性,其中后者是主要目的。
20. 以下哪种钢筋材料不宜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中______。
A.热处理钢筋
B.冷拉Ⅱ级钢筋
C.乙级冷拔低碳钢丝
D.高强钢绞线
A
B
C
D
C
[解析] 冷拔钢丝分为甲、乙两级,甲级冷拔钢丝主要用作预应力钢筋,乙级冷拔钢筋可用作普通钢筋(非预应力钢筋),也可用作焊接网、焊接骨架、箍筋和构造钢筋等。
21. 钢材中,可明显增加其热脆性的化学元素为______。
A.碳
B.磷
C.硫
D.锰
A
B
C
D
C
[解析] 考查化学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22. 钢筋冷拉后______指标提高。
A.σ
s
B.σ
b
C.σ
s
和σ
b
D.屈强比
A
B
C
D
C
[解析] 钢筋冷拉后极限屈服强度σ
s
和极限抗拉强度σ
b
均提高。
23. 钢材中强度、塑性和韧性都很高的组织是______。
A.渗碳体
B.珠光体
C.铁素体
D.奥氏体
A
B
C
D
D
[解析] 考查铁碳合金的晶体组织,奥氏体是强度、塑性、韧性都很高的组织。
24. 钢材中的含碳量提高,可提高钢材的______。
A.强度
B.塑性
C.可焊性
D.韧性
A
B
C
D
A
[解析] 通常钢材的含碳量不大于0.8%。含碳量提高,钢材的强度随之提高,但塑性、韧性和可焊性则随之下降。
25. 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包括______。
A.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
B.流动性、塑性和强度
C.黏滞性、塑性和强度
D.黏滞性、塑性和温度稳定性
A
B
C
D
D
[解析]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包括黏滞性、耐热性、温度稳定性、塑性、耐久性等。
26. 下列选项中,除______以外均为改性沥青。
A.氯丁橡胶沥青
B.聚乙烯树脂沥青
C.沥青胶
D.煤沥青
A
B
C
D
D
[解析] 改性(石油)沥青为加入改性材料如橡胶、树脂和矿物填充料之后的沥青;而煤沥青又称焦油沥青,是在烟煤炼焦或制造煤气时,从干馏所发挥出来的物质中冷凝出煤焦油,再将煤焦油继续蒸馏得轻油、中油、重油和蒽油后所剩的残渣。
27. 石油沥青软化点反映了沥青的______。
A.耐热性
B.温度敏感性
C.黏滞性
D.强度
A
B
C
D
B
[解析] 石油沥青“软化点”反映了沥青的温度敏感性。沥青软化点是指沥青受热由固态转变为具有一定流动态时的温度,用来表示石油沥青的温度稳定性。软化点越高,表明沥青的耐热性越好,即温度稳定性越好。
28. ______含量为零,吸附水饱和时,木材的含水率为纤维饱和点。
A.游离水
B.化合水
C.自由水
D.吸附水
A
B
C
D
C
29. 土工合成材料主要类型是______。
A.土工织物与土工膜
B.土工织物与土工网
C.土工织物与土工格栅
D.土工网与土工格栅
A
B
C
D
A
[解析] 土工合成材料种类有土工织物、土工膜、特种土工合成材料、复合型土工合成材料等,因此此题也可用排除法。
30. 土工合成材料的水力学特性主要表现在______。
A.顶破强度
B.渗透性
C.抗拉性
D.蠕度特性
A
B
C
D
B
[解析] 土工合成材料的水力学特性包括孔隙率、孔径大小与分布、渗透性能等。
31. 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______。
A.径流
B.水文循环
C.蒸发
D.降水
A
B
C
D
B
[解析] 水文循环是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
32. 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使水资源具有______。
A.再生性
B.非再生性
C.随机性
D.地区性
A
B
C
D
A
33. 对于比较干燥的土壤,充分水分条件下,下渗的物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依次为______。
A.渗透阶段—渗润阶段—渗漏阶段
B.渗漏阶段—渗润阶段—渗透阶段
C.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
D.渗润阶段—渗透阶段—渗漏阶段
A
B
C
D
C
[解析] 考查理解下渗的物理过程。
34. 下渗容量(能力)曲线,是指______。
A.降雨期间的土壤下渗过程线
B.干燥的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过程线
C.充分湿润后的土壤在降雨期间的下渗过程线
D.土壤的下渗累积过程线
A
B
C
D
B
[解析] 考查下渗能力曲线的概念即定义。
35. 当一日内水位变化不大时,计算日平均水位应采用______。
A.加权平均
B.几何平均法
C.算术平均法
D.面积包围法
A
B
C
D
C
[解析] 根据水位计算的方法可知,一日内水位变化不大,应采用算术平均法。
36. 用流速仪施测某点的流速,实际上是测出流速仪在该点的______。
A.转速
B.水力螺距
C.摩阻常数
D.测速历时
A
B
C
D
A
[解析] 流速仪是根据每秒转数和流速的关系,计算处测点流速。
37. 水文测验中断面流量的确定,关键是______。
A.施测过水断面
B.测流期间水位的观测
C.计算垂线平均流速
D.测点流速的施测
A
B
C
D
D
[解析] 见断面流量的计算公司可知,关键是流速施测。
38. 对于测验河段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原则是______。
A.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测站的水位与流量之间呈单一关系
B.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在距离城市近的地方
C.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应更能提高测量精度
D.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任何河段都行
A
B
C
D
A
[解析] 一个测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是指测站基本水尺断面处的水位与通过该断面的流量之间的关系,以水位为纵坐标,流量为横坐标点绘平滑曲线,因此考虑水位与流量之间呈单一关系较好。
39. 一次暴雨的降雨强度过程线下的面积表示该次暴雨的______。
A.平均降雨强度
B.降雨总量
C.净雨总量
D.径流总量
A
B
C
D
B
40. 在湿润地区,当流域蓄满后,若雨强i大于稳渗率f
c
,则此时下渗率f为______。
A.f>i
B.f=i
C.f=f
c
D.f<f
c
A
B
C
D
C
[解析] 根据公式可知,此时为稳定下渗率。
41. 某流域由某一次暴雨洪水分析出不同时段的10mm净雨单位线,它们的洪峰将随所取时段的增长而______。
A.增高
B.不变
C.降低
D.增高或不变
A
B
C
D
C
[解析] 单位时段越小,其峰值越大,峰现时间越提前,历时越短,而时段长时则相反。
42. 对于超渗产流,一次降雨所产生的径流量取决于______。
A.降雨强度
B.降雨量和前期土壤含水量
C.降雨量
D.降雨量、降雨强度和前期土壤含水量
A
B
C
D
D
[解析] 根据超渗产流原理,径流量的大小取决于降雨量、降雨强度和前期土壤含水量。
43.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坡度甲的大于乙的外,其他的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都一样,则甲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______。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A
B
C
D
C
44. 大坝的设计洪水标准化比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______。
A.高
B.低
C.一样
D.不能肯定
A
B
C
D
A
[解析] 按规范选定的,一般大坝的设计洪水标准高于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因为没有枢纽工程的安全,就谈不上被保护对象的安全。
45. 某一历史洪水从发生年份以来为最大,则该特大洪水的重现期为______。
A.N=设计年份-发生年份
B.N=发生年份-设计年份+1
C.N=设计年份-发生年份+1
D.N=设计年份-发生年份-1
A
B
C
D
C
[解析] 从发生年代至今为最大:N=工程设计年份-发生年份+1。
46. 在同一气候区,河流从上游向下游,其洪峰流量的C
v
值一般是______。
A.C
v上
>C
v下
B.C
v上
<C
v下
C.C
v上
=C
v下
D.C
v上
≤C
v下
A
B
C
D
A
[解析] 在同一气候区,河流从上游向下游,其洪峰流量的C
v
值一般是逐步减小。
47. 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原因是______。
A.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精度高
B.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方法简单
C.流量资料不足或要求多种方法比较
D.大暴雨资料容易收集
A
B
C
D
C
[解析] 实际工作中,中小流域常因流量资料不足无法直接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而暴雨资料一般较多,因此可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48. 径流是由降水形成的,故年径流与年降水量的关系______。
A.一定密切
B.一定不密切
C.在湿润地区密切
D.在干旱地区密切
A
B
C
D
C
[解析] 在干旱地区,降水量少,且极大部分耗于蒸发,年降水量于年径流量的关系不很密切,湿润地区,年降雨量与年径流量之间具有较密切的关系。
49. 甲乙两河,通过实测年径流量资料的分析计算,获得各自的年径流均值
=100m
3
/s、
=500m
3
/s和离势系数C
v甲
=0.42,C
v乙
=0.25,二者比较可知______。
A.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B.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C.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D.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A
B
C
D
D
[解析] 年径流均值的大小反映水资源丰富量,离势(变差)系数代表的离散程度。
50. 在进行频率计算时,说到某一重现期的枯水流量时,常以______。
A.大于该径流的概率来表示
B.大于和等于该径流的概率来表示
C.小于该径流的概率来表示
D.小于和等于该径流的概率来表示
A
B
C
D
D
[解析] 以10年一遇的枯水年作为设计来水的标准为例,也就数说,平均10年中有一年来水可能小于或等于此枯水年的水量。
51. 在年径流系列的代表性审查中,一般将______的同名统计参数相比较,当两者大致接近时,则认为设计变量系列具有代表性。
A.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
B.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
C.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
D.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非同期的产正变量系列
A
B
C
D
C
[解析] 能作为参证变量应为长系列,为了进行比较。应使用同期系列。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