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下午试题分类模拟20
单项选择题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嵌岩灌注桩桩底进入微风化岩体的最小深度为:______
A.300mm
B.400mm
C.500mm
D.600mm
A
B
C
D
C
[解析]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3条规定:嵌岩灌注桩周边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硬质岩体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0.5m。
2.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可以作为桩基持力层的最小黏性土层厚度为桩直径的多少倍?______
A.4
B.5
C.6
D.3
A
B
C
D
D
[解析] 桩端进入坚实黏性土层的深度不宜小于2倍桩径,桩端以下坚实土层的厚度,一般不宜小于3倍桩径。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桩顶嵌入承台的长度不宜小于:______
A.30mm
B.40mm
C.50mm
D.60mm
A
B
C
D
C
[解析]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3条规定: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不应小于50mm。
4. 布置桩位时,宜符合下列哪条要求?______
A.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B.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可变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C.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所有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D.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准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A
B
C
D
A
[解析]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3条规定:布置桩位时宜使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5.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单桩竖向承载力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A.Q
k
≤R
a
B.Q
ikmax
≤1.2R
a
C.Q
k
≤R
a
且Q
ikmax
≤1.2R
a
D.Q
ikmax
≥0
A
B
C
D
A
[解析]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单桩竖向承载力应满足的条件是Q
k
≤R
a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单桩竖向承载力应满足的条件是Q
k
≤R
a
且Q
ikmax
≤1.2R
a
。
6. 桩数为4根的桩基础,若作用于承台底面的水平力H
k
=200kN,承台及上覆土自重G
k
=200kN,则作用于任一单桩的水平力H
ik
为:______
A.200kN
B.50kN
C.150kN
D.100kN
A
B
C
D
B
[解析] 单桩的水平力H
ik
=H
k
/n,其中n为桩数。
7. 桩数为4根的桩基础,若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轴心竖向力F
k
=200kN,承台及上覆土自重G
k
=200kN,则作用于任一单桩的竖向力Q
ik
为:______
A.200kN
B.50kN
C.150kN
D.100kN
A
B
C
D
D
[解析] 单桩的竖向力Q
ik
=(F
k
+G
k
)/n,其中n为桩数。
8. 可不进行沉降验算的桩基础是:______
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桩基
B.摩擦型桩基
C.嵌岩桩
D.体型复杂、荷载不均匀或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桩基
A
B
C
D
C
[解析]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13条规定:
对以下建筑物的桩基应进行沉降验算;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桩基;
(2)体形复杂、荷载不均匀或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桩基;
(3)摩擦型桩基。
9. 柱下桩基承台的弯矩计算公式M=∑N
i
y
i
中,当考虑承台效应时,N
i
不包括下列哪一部分荷载引起的竖向力?______
A.上覆土自重
B.承台自重
C.上部结构传来荷载
D.上覆土及承台自重
A
B
C
D
D
[解析] N
i
为扣除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第i根桩竖向力设计值。
10. 对于三桩承台,受力钢筋应如何布置?______
A.横向均匀布置
B.纵向均匀布置
C.纵、横向均匀布置
D.三向板带均匀布置
A
B
C
D
D
[解析]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17条规定:对于三桩承台,钢筋应按三向板带均匀布置,且最里面的三根钢筋围成的三角形应在柱截面范围内。
11. 单桩桩顶作用轴向力时,桩身上轴力分布规律为:______
A.由上而下直线增大
B.由上而下曲线增大
C.由上而下直线减小
D.由上而下曲线减小
A
B
C
D
D
[解析] 桩顶荷载沿桩身向下通过桩侧摩阻力逐步传给桩周土,因此轴力随深度增大而曲线减小。
12. 预制桩、灌注桩、预应力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不应低于:______
A.C20、C30、C40
B.C20、C40、C30
C.C40、C30、C20
D.C30、C25、C40
A
B
C
D
D
[解析]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3条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不少于50年时,非腐蚀环境中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预应力桩不应低于C40,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13. 软弱土不具有的特性是:______
A.孔隙比大
B.透水性大
C.含水率高
D.压缩性大
A
B
C
D
B
[解析] 软弱土具有含水率高、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渗透性小且结构性、流变性明显等特性。
14. 淤泥质土是指符合下列哪种指标的土?______
A.ω>ω
p
,e≤1.5
B.ω>ω
L
,1.0≤e<1.5
C.ω>ω
L
,e≥1.5
D.ω>ω
p
,1.0≤e<1.5
A
B
C
D
B
[解析] 淤泥是指天然含水率ω大于液限叫ω
L
,孔隙比e大于1.5的土;淤泥质土是指天然含水率叫大于液限ω
L
,孔隙比e在1.0~1.5之间的土。
15. 以风力搬运堆积不具层理构造的黄土,称之为:______
A.原生黄土
B.黄土状土
C.次生黄土
D.亚黄土
A
B
C
D
A
[解析] 以风力搬运堆积又未经次生扰动,不具层理的黄土称为原生黄土。而由风成以外的其他成因堆积而成、常具有层理或砾石夹层的,则称为次生黄土或黄土状土。
16. 湿陷性黄土具有下列哪种性质?______
A.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浸湿湿陷
B.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浸湿不湿陷
C.在土自重应力下浸湿不湿陷
D.在土自重应力下不浸湿陷落
A
B
C
D
A
[解析] 湿陷性黄土是指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产生附加沉陷的黄土。湿陷性黄土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两种。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在土自重应力下受水浸湿后不发生沉陷;自重湿陷性黄土在土自重应力下受水浸湿后则发生沉陷。
17. 黄土湿陷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存在什么结构?______
A.絮状结构
B.单粒结构
C.蜂窝结构
D.多孔结构
A
B
C
D
D
[解析] 湿陷性黄土发生湿陷的外界条件是受水浸湿,湿陷性黄土的多孔隙结构及物质成分是产生湿陷的内在原因。
18. 下列哪一因素不是影响膨胀土胀缩变形的内在因素?______
A.矿物成分
B.微观结构
C.粘粒含量
D.地形地貌
A
B
C
D
D
[解析] 影响土胀缩变形的主要因素有矿物成分、微观结构、粘粒含量、土的密度和含水量、土的结构强度。
19.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次生红黏土的液限ω
L
一般为:______
A.ω
L
>50%
B.ω
L
>60%
C.45%<ω
L
<50%
D.40%<ω
L
<45%
A
B
C
D
C
[解析]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4.1.13条规定:红黏土为碳酸盐岩系的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高塑性黏土,其液限一般大于50%。红黏土经再搬运后仍保留其基本特征,其液限大于45%的土为次生红黏土。
20. 地震时可能发生液化的土的类别是:______
A.细砂和粉土
B.黏土和砂土
C.黏土和粉土
D.只有砂土
A
B
C
D
A
[解析] 液化是指地下水位以下的细砂和粉土,在振动作用下,土体有加密的趋势,当孔隙水来不及排出时,孔隙水压力增大,使土体丧失抗剪强度,处于悬浮状态。
21. 多年冻土是指在自然界维持冻结状态大于等于下列哪一年限的土?______
A.5年
B.2年
C.3年
D.4年
A
B
C
D
C
[解析] 季节性冻土是冬季冻结,天暖解冻的土层;多年冻土是指土的温度≤0℃,含有固态水且这种状态在自然界连续保持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土。
22. 下列哪一个不是盐渍土所具有的特征?______
A.融陷
B.承载力极小
C.盐胀
D.具有腐蚀性
A
B
C
D
B
[解析] 盐渍土是指易溶盐含量>0.5%,且具有吸湿、松胀等特性的土。
2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根据含盐量,将盐渍土分为几种类型?______
A.3种
B.4种
C.2种
D.5种
A
B
C
D
B
[解析] 根据含盐量由低至高,盐渍土成分为弱盐渍土、中盐渍土、强盐渍土和超盐渍土四种类型。
24. 由碎石、砂土、黏土三种材料组成的填土为:______
A.杂填土
B.素填土
C.冲填土
D.充填土
A
B
C
D
B
[解析] 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25. 下列哪一种土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强度迅速降低?______
A.膨胀土
B.冻土
C.红黏土
D.湿陷性黄土
A
B
C
D
D
[解析] 在土层自重应力或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使土体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的附加沉降且强度迅速降低的黄土为湿陷性黄土。
26. 按地基处理作用机理,强夯法属于:______
A.土质改良
B.土的置换
C.土的补强
D.土的化学加固
A
B
C
D
A
[解析] 强夯法使土密实,属于改良土壤。
27. 某湿陷性黄土地基厚10m,拟采用强夯处理,假设影响系数为0.5,现有锤重100kN,则要满足设计要求,落距h应:______
A.40m
B.10m
C.15m
D.20m
A
B
C
D
A
[解析] 由强夯法影响深度
28. 地基处理的目的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_____
A.提高土的抗剪强度
B.改善土的工程性质
C.降低土的压缩性
D.降低土的透水性能
A
B
C
D
D
[解析] 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它包括改善地基土的变形和渗透性,提高土的抗剪强度和抗液化能力。
29. 确定砂垫层底部宽度应满足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A.持力层强度
B.基础底面应力扩散要求
C.软弱下卧层强度
D.地基变形要求
A
B
C
D
B
[解析] 砂垫层的厚度应使作用在垫层底面的压力不超过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砂垫层底部宽度一方面要满足应力扩散的要求,另一方面要防止砂垫层向两侧挤出。
30. 为缩短排水固结处理地基的工期,最有效的措施是下列哪一项?______
A.用高能量机械压实
B.加大地面预压荷重
C.设置水平向排水砂层
D.减小地面预压荷重
A
B
C
D
C
[解析] 在地基中设置水平向排水砂层,增加了水平向排水通道,缩短了渗径,可以加速地基固结。
31. 砂井堆载预压加固饱和软黏土地基时,砂井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A.置换
B.加速排水固结
C.挤密
D.改变地基土级配
A
B
C
D
B
[解析] 地基中设置砂井,增加了竖向排水通道,缩短了渗径,可以加速地基固结及其强度增长。
32. 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地基、膨胀土地基、季节性冻土地基的一种简易而被广泛应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是:______
A.换土垫层
B.碾压夯实
C.胶结加固
D.挤密振冲
A
B
C
D
A
[解析] 换土垫层法适于处理浅层软弱地基、不均匀地基等,施工简便,应用广泛。
33.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不宜在城市中采用的是:______
A.换土垫层
B.碾压夯实
C.强夯法
D.挤密振冲
A
B
C
D
C
[解析] 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时因其噪声太大,所以不宜在城市中采用。
34.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能形成复合地基的处理方法的是哪一种?______
A.换土垫层
B.碾压夯实
C.强夯法
D.高压注浆
A
B
C
D
D
[解析] 复合地基是指由两种刚度不同的材料组成,共同承受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的人工地基。
35. 根据《地基规范》,框架结构的地基在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压实系数至少为:______
A.0.96
B.0.97
C.0.95
D.0.94
A
B
C
D
B
[解析] 砌体承重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地基在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压实系数λ
c
≥0.97;在主要受力层范围以下,压实系数λ
c
≥0.95。排架结构的地基在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压实系数λ
c
≥0.96;在主要受力层范围以下,压实系数λ
c
≥0.94。
36. 为满足填方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填土的控制含水率应为:______
A.ω
op
±2%
B.ω
P
±2%
C.ω
L
±2%
D.ω
s
±2%
A
B
C
D
A
[解析] 为满足填方工程施工质量要求,填土的控制含水率为ω
op
±2%,ω
op
为最优含水率。
37. 压实系数λ
c
为:______
A.最大密度与控制密度之比
B.最大干密度与控制干密度之比
C.控制密度与最大密度之比
D.控制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
A
B
C
D
D
[解析]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6.3.7条规定:压实系数为填土的实际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
38. 为满足填方工程施工质量要求,填土的有机质含量应控制为:______
A.≤5%
B.≥5%
C.≤10%
D.≥10%
A
B
C
D
A
[解析] 压实填土的填料不得使用淤泥、耕土、冻土、膨胀土以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
39. 预压法处理地基必须在地表铺设与排水竖井相连的砂垫层,其最小厚度为:______
A.200mm
B.300mm
C.400mm
D.500mm
A
B
C
D
D
[解析] 见《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40. 以砾石作填料,分层压实时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______
A.200mm
B.300mm
C.100mm
D.400mm
A
B
C
D
A
[解析] 当以砾石、卵石或块石作填料时,分层夯实时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0mm;分层压实时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0mm。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