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树立法治信仰 建成法治社会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阐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方向。多年的努力,让我们距离法治社会越来越近,但在部分地区,政府以权代法、企业忽视法律、民众违反法律的情况仍不鲜见,法治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我们需要树立法治信仰,方能建成法治社会。
建设法治社会,政府需要树立法治信仰。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政府的作风对群众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当下,我国部分地区政府在工作中以权代法,甚至违法行政,虽然完成工作目标,但却带头破坏法治,如此一来社会大众自然无法信赖法治。树立法治信仰,政府不可“缺席”。只有社会治理部门以身作则,带头遵守法律,才能在社会中形成尊法崇法的良好氛围,真正建成法治社会。
建设法治社会,企业需要树立法治信仰。企业是社会的经济主体,法治社会的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但在一些企业经营者眼中,严苛的法律规范是他们事业发展的阻碍。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法治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山东寿光龙源食品公司忽视安全生产建设规定,一场大火夺去十八条人命;天津滨海瑞海公司忽视危险品经营规定,引发爆炸,造成数百人伤亡,这些都是企业法制意识缺失酿成的苦果。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法治信仰的形成是法治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
建设法治社会,大众需要树立法治信仰。西方哲学家康德认为,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一件是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灿烂星空象征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而道德法则却规范着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行。无独有偶,孟子也认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他们都认识到规则对社会的重要影响。如今我国建设法治社会,正是希望利用法律规范社会生活,社会大众若是缺乏法治信仰,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规则,则会造成规矩的破坏,长此以往,社会运转的轨道也将损毁。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是全体人民意志的体现,更应该成为全体人民的信仰。只有当遵纪守法成为一种自觉,依法办事成为一种习惯时,法治社会才能真正建成,法律法规才能充分发挥它的规范作用,确保我国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