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陕西省社区专职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社区工作知识分类模拟题12
单项选择题
1. 第一次给“社区”定义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______。
A.帕克
B.滕尼斯
C.帕森斯
D.杜尔凯姆
A
B
C
D
A
[解析] 第一次给“社区”定义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罗伯特·E·帕克。故本题答案选A。
2. 帕克给社区的定义主要有两个角度,分别是______。
A.功能主义、地域性
B.功能主义、建构主义
C.地域性、血缘
D.地域性、建构主义
A
B
C
D
A
[解析] 帕克对社区的定义主要从两个角度讲:一是从功能主义观点出发,认为社区是有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二是从地域性观点出发,认为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群体。故本题答案选A。
3. 某社区通过举办“扶贫帮困一对一”活动,号召社区成员之间相互关心帮助,增强社区成员的归属感。这体现了该社区工作注重______。
A.物质要素
B.文化要素
C.心理要素
D.地域要素
A
B
C
D
C
[解析] 社区的心理要素是指社区居民在情感和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社区产生的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题干中的措施体现了该社区工作注重心理要素。故本题答案选C。
4. 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中,______是救助重点。
A.教育
B.预防
C.管理
D.保护
A
B
C
D
A
[解析] 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中,预防是前提,救助是基础,管理是手段,教育是重点,保护是根本。故本题答案选A。
5. 小组工作在准备阶段需要做哪些工作?______
①明确工作目标
②制定工作方案
③招募组员
④试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B
C
D
A
[解析] 小组准备期是在小组工作正式开始之前,社会工作者对组成小组进行的全面而充分的工作准备阶段。具体包括:(1)组员的状况。组员通常有两种,即已经明确希望进入小组的人和潜在的组员。(2)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和角色。①明确工作目标。②制订工作方案。③选择(招募)组员。④申报并协调资源。⑤物质准备。包括选择小组场地,相关设施的准备以及发出活动通知;落实资金的支持;对小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有所估计,并做出充分的应急准备。而题干中“④试探”是小组初期做准备工作前的工作,故本题答案选A。
6. 2008年“民生八大工程”明确了城镇社区服务站要设置“一部三室三站一场”,其中,“三室”不包括以下哪项?______
A.社区党支部办公室
B.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室
C.警务室
D.图书室
A
B
C
D
A
[解析] 2008年“民生八大工程”明确了城镇社区服务站要设置“一部三室三站一场”,即:社区党支部办公室,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室、警务室、图书室,最低生活保障和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站、计生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指导站,户外健身活动场所。故本题答案选A。
7. 社区应急管理内容不包括______。
A.编制社区应急管理工作预案
B.建立社区治安综合网络
C.组织社区应急管理队伍
D.加强社区应急基础设施建立
A
B
C
D
B
[解析] 建立社区治安综合网络属于社区安全工作的内容,不属于社区应急管理。故本题答案选B。
8. 下列不属于社区公共服务的是______。
A.社区就业服务
B.社区社会保障服务
C.社区救助服务和社会福利服务
D.社区心理服务
A
B
C
D
D
[解析] 社区公共服务不包括心理服务。故本题答案选D。
9. 社会保障是一种______,是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A.社会行为
B.企业行为
C.政府行为
D.个人行为
A
B
C
D
C
10. 下列属于组织社区体育活动的方法的是______。
A.采取统一的、标准化的方法,使体育活动围绕在共同的主题下
B.保持高度的随机性,根据体育活动的展开形式临场发挥,使活动更生动
C.培养骨干,发挥优势,要注意发现培养不同类型的体育人才,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D.尽量减少体育设施的运用,防止产生不生动的活动形式
A
B
C
D
C
[解析] 组织社区体育活动的方法包括: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培养骨干,发挥优势,社区要注意发现培养不同类型的体育人才,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11. 在社区工作者所需要具备的职业道德中,______是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归宿,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A.服务群众
B.办事公道
C.爱岗敬业
D.奉献社会
A
B
C
D
D
[解析] “奉献社会”是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归宿,就是指社区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加强道德建设,把善良的动机、美好的愿望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切切实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产生社会效益。故本题答案选D。
12. ______是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相区别的根本之处。
A.地域要素
B.人口要素
C.文化要素
D.物质要素
A
B
C
D
A
[解析] 地域要素是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相区别的根本之处。社区要求有一定面积的区域,有明确的地域界限。故本题答案选A。
13. 就主体而言,社区建设的组织者与参与者不包括______成员。
A.群体组织
B.单位组织
C.社会群众
D.社区居民
A
B
C
D
C
[解析] 就主体而言,社区建设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主要是本社区的居民、单位和群体组织,这就使社区建设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本社区之内,并在一定程度上受本社区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由此决定了不同社区的建设工作各具特色。故本题答案选C。
14. 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对社会上贫者、弱者施以援助,协调和化解各阶层的矛盾特别是贫富矛盾这是社会工作______的体现。
A.复原
B.配置资源
C.稳定社会
D.发展
A
B
C
D
C
[解析] 社会工作常常扮演社会关系的协调及疏导者的角色,其在社会矛盾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也是它稳定社会功能的体现,故本题答案选C。
15. 当社区工作者专业小组和社区居委会能够用客观方法总结以往的工作,并有系统地计划未来时,社区工作______阶段的目标就实现了。
A.准备
B.启动
C.巩固
D.评估
A
B
C
D
D
[解析] 社区工作评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社区的变迁,重新评估社区需要和现存问题;社会工作者对专业工作过程进行总结,决定未来专业工作方向;社区居委会对工作进行经验总结,重新界定组织的方向,对未来发展安排。当社区工作者专业小组和社区居委会能够用客观方法总结以往的工作,并有系统地计划未来时,这一阶段的目标就实现了。故本题答案选D。
16. 社会工作者在设计小组活动方案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______。
A.小组目标
B.小组程序
C.小组类型
D.工作模式
A
B
C
D
A
[解析] 小组活动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它是为实现小组目标、完成小组工作任务服务的。因此,小组目标是社会工作者应考虑的,在开展活动时要注意分寸,适度控制。只有能够实现小组目标的活动才会对小组工作有帮助。故本题答案选A。
17. 社区矫正工作的目标是______。
A.加强对犯罪人的教育
B.矫正犯罪人行为恶习
C.使犯罪人重新做人
D.促使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
A
B
C
D
D
[解析] 社区矫正工作的定位应该是一个目标、两个方面:一个目标就是促使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两个方面就是在非监禁状态下,一方面加强对犯罪人的教育和改造,矫正犯罪人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另一方面加强对犯罪人的帮助和服务,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故本题答案选D。
18. 要从根本上改善残疾人的工作生活,最终取决于______。
A.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
B.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
C.残疾人文化素质的提高
D.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
A
B
C
D
C
[解析] 要从根本上改善残疾人的工作生活,最终取决于他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故本题答案选C。
19. 社区要大力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使每个成员都能在居住的社区找到自己的课桌,积极促进学习型家庭的形成,实现社区教育的共享、共建、共管。下列有关办好社区学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社区学校结合社区成员实际需要,制订年度教学管理计划,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培训课程和学习内容
B.社区学校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C.教育对象为本辖区部分成员
D.社区学校充分利用本区域内丰富的社区教育人力资源,逐步建立起一支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为主体,专兼结合,适应社区需求的队伍
A
B
C
D
C
[解析] 社区学校的教育对象为本辖区全体成员。故本题答案选C。
20. 社会工作是以______价值观为指导,以______为基础的一种______的服务活动。
A.利己主义 科学知识 业余性
B.利他主义 职业道德 职业性
C.利他主义 科学知识 职业性
D.利己主义 个人道德 业余性
A
B
C
D
C
[解析]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故本题答案选C。
21. 规定社会工作者“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是______。
A.社会工作理想
B.社会工作信念
C.社会工作价值观
D.社会工作伦理守则
A
B
C
D
D
22. 下列不属于个案工作技巧的是______。
A.沟通技巧
B.关系技巧
C.过程技巧
D.说服技巧
A
B
C
D
D
[解析] 个案工作的技巧包括:(1)沟通技巧。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无时不与案主沟通,这需要熟练掌握沟通技巧,运用好语言符号、身体符号和环境符号。(2)关系技巧。这是社会个案工作助人的核心要义。这一技巧包括真诚和有同理心地回应技巧,表现温暖和关怀的技巧,表明尊重案主的技巧。(3)过程技巧。包括接案和约定技巧、评估技巧、签订契约技巧、介入技巧和检讨及终结技巧等。不包括说服技巧,故答案选D项。
23. ______是社区与社区之间相互区别的关键。
A.社区人口规模
B.社区空间大小
C.社区生活设施完备程度
D.社区文化
A
B
C
D
D
[解析] 社区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社区居民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文化现象,它受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社区文化是社区与社区之间相互区别的关键。故本题答案选D。
24. “接案”是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______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
A.协商
B.熟悉
C.参与
D.接受
A
B
C
D
D
[解析] “接案”是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故本题答案选D。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城市居民自治一般在一定______内。
A.居民户籍所在范围
B.居民居住范围
C.居民流动范围
D.建制社区范围
A
B
C
D
B
[解析] 根据《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城市居民自治一般在一定的居民居住范围内。故本题答案选B。
26. 发动社区内不同人士和团体广泛参与,通过参与过程使他们达到自助和互助的目标,改善社区关系,增加社区归属感,被称为______模式。
A.社会行动
B.社区照顾
C.地区发展
D.社会计划
A
B
C
D
C
[解析] 地区发展就是发动社区内不同人士和团体广泛参与,通过参与过程使他们达到自助和互助的目标,改善社区关系,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故本题答案选C。
27. 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为此,忠州镇社区建立健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网络系统,聘请政策宣传员,宣传富有针对性,打造“民心工程”,实现社区稳定性。这些做法突出体现了社区工作的哪个特点?______
A.分析问题的视角注重结构取向。
B.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社区工作较多涉及社会层面,牵涉社会政策分析以及政策的改变,注重资源和权利的分配。
C.具有一定政治性。
D.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A
B
C
D
C
[解析] 此案例中体现的是社区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故本题答案选C。
28. ______在业主集体自治管理组织分工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A.业主委员会
B.居民委员会
C.业主大会
D.物业服务企业
A
B
C
D
C
29. 下列对于社区社会组织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由社区居民组成
B.由居民自主成立或参加
C.介于社会组织和个体组织之间
D.以社区地域为活动范围
A
B
C
D
C
[解析] 社区社会组织,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成员、以社区地域为活动范围、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为目的、由居民自主成立或参加、介于社区主体组织(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居民个体之间的组织。因此本题选择C项。
30. 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组织者和实施者是______。
A.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小组
B.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
C.居民小组和居民委员会
D.社区党组织和业主委员会
A
B
C
D
B
[解析] 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是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组织者和实施者。故本题答案选B。
31. 社区工作启动阶段的行动方针是______。
A.进行社区需求分析
B.发动资源、成立社区小组、训练社区居民带头人、巩同社区居民的参与
C.巩同社区居民组织,让社区工作系统化
D.策划未来专业工作方向
A
B
C
D
B
[解析] 社区工作启动阶段的行动方针是发动资源、成立社区小组、训练社区居民带头人、巩固社区居民的参与。故本题答案选B。
32. 社区要素中第一要素是______。
A.地域要素
B.人口要素
C.组织要素
D.物质要素
A
B
C
D
B
[解析]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口要素是社区的第一要素。
33. 人们对生活的社区会产生自豪或羞耻的情感,这就是社区的______。
A.归属感
B.认同感
C.存在感
D.参与感
A
B
C
D
A
[解析] 社区的心理要素是指社区居民在情感和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社区产生的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一种社会意识,它直接影响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是维系社区良好秩序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不同社区的不同结构会对社区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人们对生活的社区会产生自豪或羞耻的情感,这就是社区的归属感;一个人与他人互动,把自己看成是社区的成员并承担一定的义务,这就是社区的认同感。故本题答案选A。
34.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______。
A.物质需求
B.精神财富
C.精神需求
D.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A
B
C
D
D
[解析]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35. 在自然性社区的基础上,出于社会管理的需要而建立的、具有明确的社区边界和法定社区组织管理机构的共同体是______。
A.专能社区
B.虚拟社区
C.城市社区
D.法定社区
A
B
C
D
D
[解析] 由于行政区划的划分要充分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因此,行政区划单位在一定范围内与社区出现了交叉,出现了基层法定社区,即:在自然性社区的基础上,出于社会管理的需要而建立的共同体,具有明确的社区边界和法定社区组织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党组织、居委会等。故本题答案选D。
36. 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灾害救助是一项______的社会救助措施。
A.长期性
B.临时性
C.固定性
D.日常性
A
B
C
D
B
[解析] 灾害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遭受自然灾害而造成生活贫困的社会成员提供一定物质帮助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恢复和提高灾民的生存能力,属于临时救助。故选B。
37. 下列不属于社区管理的特征的是______。
A.社区管理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B.社区管理机构具有多元化
C.社区管理的模式具有单一性
D.社区管理的性质是群众性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
A
B
C
D
C
[解析] 社区管理的模式包括政府导向型、市场导向型、社会导向型三种类型,C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38. 社区服务的本质特征是______。
A.非营利性
B.群众性
C.互助性
D.专业性
A
B
C
D
A
[解析] 非营利性是社区服务的本质特征。故本题答案选A。
39. 社区服务具有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其体现不包括______。
A.培养了居民的文明意识
B.培养了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
C.培养了居民的民主意识
D.培养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A
B
C
D
D
[解析] 社区服务具有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体现在:社区服务培养了居民的文明意识、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居民的民主意识。故本题答案选D。
40. 居民会议由______主持召开。
A.居民代表
B.主席团
C.提议召开居民会议的居民
D.居民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
A
B
C
D
D
[解析] 居民会议由居民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集体主持。所谓集体主持,就是对会议的议程、会议举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应当集体讨论决定。故本题答案选D。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