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1.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对 错
A
[解析] 题干的意思是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它的含义是正确的。
2. 辩证法既可以和唯物主义结合,也可以与唯心主义同流。
对 错
A
[解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派别,分别有自己不同的哲学观点。而辩证法是一种论证方法,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手法。唯物主义可以使用辩证法,唯心主义也可以使用辩证法。黑格尔的哲学就是唯心主义辩证法。
3.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对 错
A
[解析]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4. 企业精神是领导者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
对 错
B
[解析]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是企业经营宗旨、价值准则、管理信条的集中体现,它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石。
5.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对 错
A
[解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6. 按信息流动方向,沟通可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对 错
B
[解析] 按信息流动方向,沟通可分为上行沟通、平行沟通和下行沟通。
7. 社会责任是法律和经济要求企业承担的义务。
对 错
B
[解析] 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通常指组织承担的高于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不仅包括法律和经济上的责任,还包括持续发展责任、道德责任。
8. 激励的出发点是需要。
对 错
A
[解析] 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即通过系统地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满足企业员工的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
9. 软科学是由研究电脑软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
对 错
B
[解析] 软科学是借用计算机的“软件”名称而来,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但并非是由研究电脑软件发展而来的。一般地说,软科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科学方法,常被人们称为改革社会所必需的一种社会软件。
10.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政治原则。
对 错
B
[解析] 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党的组织原则、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五、论述题1. 试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间的关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思想内涵丰富、理论形态完备的有机统一体。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同时,解放思想也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坚持与时俱进,必须破除前进道路上错误思想和陈腐观念的障碍,最好的武器就是解放思想。反过来,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站在时代的前列,才会有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阔的世界视野,才会有思想的真正解放。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互相依存、互为条件。
(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据和目的,也是与时俱进的根据和目的。与时俱进从外在表现上看是顺乎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其实质则是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探求和揭示客观事物的新属性、新联系、新规律,以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离开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反过来,与时俱进又是实事求是的实践目的。
2.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师生之间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并举实例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理论教学和思想教育于一身的学科,它从总体上要求学生在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都有所提高。这三方面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过去一段时期,由于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一部分教师不太注意教与学的关系,造成教与学脱节,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均难以充分发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首先,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教育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客体。学生通过掌握教师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在教师的影响下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其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尊重各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者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开展与学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育活动。教师要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智力,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关键。因此,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认识的主体或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在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下才能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列举实例:
在一个实验班中,老师发现学生零花钱越来越多,每月少则10多元,多则50元。老师虽然想到了这些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里有一定经济条件,但是这种习惯是不好的。于是就结合“节约”一课,引导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克服乱花钱的坏习惯,和同学一起办起了班级“小小储蓄所”。仅3个月,全班同学就存入700多元钱。通过这项活动,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好品质。真可谓“以爱换爱爱河浸种根粗苗壮花吐艳,将心比心心海育苗叶茂花红果喷芳”。
在这个实例中,这位老师就是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当老师发现学生零花钱越来越多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办班级“小小储蓄所”的活动来调动学生主动克服乱花钱的习惯,使全班同学踊跃参与,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