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1. 为缓解城市中居民停车难、运动难问题,市政府出台一项政策,号召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将内部停车场及运动场所免费开放给公众使用。对此,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你怎么看?
市政府号召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将内部停车场和运动场所免费开放给公众使用,这一做法是政府进一步建设开放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有力举措,对于这一设想我们要给予肯定,但同时在政策实施时也要注意合理安排,既要保证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又要最大限度地方便市民。
一方面,政府出台该政策是因为当前城市居民停车难、运动难问题已经十分严峻,稀缺的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让人不得不考虑在有限的空间内整合资源、纵向拓展。另一方面,在民众一个停车位或是一块运动场地难求的同时,政府机关或一些较大的企事业单位却有比较合适的资源空闲,而这些资源往往足够缓解公众压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考虑到资源的综合利用,如果能够错时、错峰地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停车场和运动场所让民众使用,将很大限度地缓解闹市停车难、居民缺乏合适运动场所的困境,这一思路值得点赞。但在支持这一做法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部分单位反对的理由在于担心私家车不及时挪走,上班时间会占用本已饱和的单位停车位,影响本单位工作人员的正常上下班。因此,在实际开放时,要多方面综合考量,比如划分好使用时间和停车场位置、分区域停放大车、小车,合理配置空间,保证单位工作人员和普通民众的错峰使用,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出现的城市资源拥堵问题,根源还是在于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目光短浅。因此,一方面我们认可现有情况下的资源多效利用,缓解“城市病”;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更加注重城市化建设中的规划合理性,在日益拥堵的城市中开拓建设的新思路,比如建立立体式停车场,号召各单位实行交通高峰期错峰出行等方式,让城市能够良性发展,城市生活更加融洽。
2. 为了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某市出台一项政策,为优秀志愿者提供报酬和慰问品,有人认为这有违志愿者服务的理念。你怎么看?
近年来,随着志愿精神的普及与深入人心,各类志愿者组织不断涌现,志愿活动的参与者也逐渐扩展到各行业、各年龄层。为了促进志愿者组织的健康发展,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予以引导和监管。在我看来,对志愿者,尤其是表现优秀的志愿者提供一定奖励无可厚非,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要注意奖励方式和奖品额度。
对优秀志愿者给予一定奖励确实具有积极意义,比如培育志愿者,尤其是经济不宽裕人员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志愿活动常态化,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利等,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为了保证此项奖励公平公正,避免拍脑袋,甚至暗箱操作,市政府必须通过客观的调研、吸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制订相关的法规政策,从而保证奖励有法可依。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针对志愿服务的专门法律,但全国已有19个省市相继出台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其中很多都明确可给予志愿者补贴。比如,对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中由本人所支出的交通、用餐等费用,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可给予适当的补贴。
其次,要注意奖励的金额及目的,对志愿者的奖励是为了弥补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中的直接开支,并不是按工作时间、工作量给予报酬。事实上,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志愿服务中,也存在对志愿者的类似基本保障,有助于激励志愿者有序、持续地开展志愿服务。
最后,不应以单一的物质奖励为主,而是要辅之以多样化的、侧重于精神层面的奖励。发放补贴属于对志愿者直接激励的范畴,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志愿服务功利化的误解,政府应该考虑适当引入间接激励机制,让更多的人奉献出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志愿服务。比如,有的学生因为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出色,在申请国外某些大学时可能被优先录取。有的公司会设立“公益假”,允许员工在这期间不上班,但必须从事一些志愿服务活动。
3. 某市要强制执行带薪休假制度,此举在企业和百姓间引发热议。对此,你怎么看?
目前,带薪休假制度在各企事业单位的落实率不高,尤其是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这导致了不少员工对带薪休假权进行维护,出现了节后劳动监察部门咨询或投诉的高潮现象。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也表明了政府对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的高度重视。针对这种带薪休假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某市采取强制执行带薪休假制度的措施。对此,我认为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是必要的,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切实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但同时也不能一概而论,应分类进行,多措并举。
强制执行带薪休假制度能够以最便捷的方式解决带薪休假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企业由于执行力度偏软而缺乏法律敬畏;企业员工因为现实的工资需求、公司的考核评比对自己发展前途的影响,同时出于对“请了假,丢工作”的担忧而被迫放弃休假。带薪休假的强制执行,使企业主动执行休假制度,解除了员工各方面的担忧,使制度最快得到贯彻落实。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合理分配利用时间及其他资源,推动我国休假制度与国际接轨,还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权益,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拉动国家经济增长。
但是,追求一步到位的强制性举措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会面临许多社会问题。强制执行带薪休假对于企业来说无疑会增加成本,尤其是对于小微企业和一些经营不良的企业来说就会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有可能会造成资金周转困难、企业入不敷出甚至难以继续经营的严重后果。
因此,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不能“一刀切”的强制执行,应该多措并举,多举措相互配合,有效解决“实施难,执行差”的局面。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帮扶,充实小微企业的转贷资金,对已经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暂时困难的企业可以适度地缓缴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费。
第二,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税减费,降低企业成本。
第三,转变企业的经营观念,使企业认识到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促使企业将带薪年假的落实作为自己吸引人才的重要措施。
第四,通过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及舆论环境鼓励,促使劳动者增强维权意识,自觉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休假权利。
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请谈谈审计机关如何推进“创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我国“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引领和推进审计工作的灵魂、精髓和主线。审计机关要做好“五大理念”的践行者。作为审计机关,我认为在未来的工作中,应该这样推进“创新”的发展理念:
首先,深刻理解创新发展的内涵。创新发展的理念,着眼于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是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五大理念”突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其次,创新审计工作理念,完善审计机制。新时期,不能用旧制度去衡量当前的创新事项,要把创新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增强独立性,创新审计管理体制。要健全与审计全覆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建立具有审计职业特点的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监督机制,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再次,创新工作机制,提升管理水平。要创新审计人员管理制度,进行审计职业化改革,提升审计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审计监管,及时挖掘信息线索,发挥审计职能作用,扩大审计影响力。
最后,创新审计文化,打造坚实基础。创新审计文化内涵,弘扬公正廉洁的审计文化,加强对新审计文化的宣传,打造一批道德素质高、政治素养强、业务精、作风优、纪律严的审计铁军,为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审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5. 某市准备将宠物扰邻问题纳入公共征信系统。有人认为,将“宠物扰邻”纳入征信很有必要,但也有人认为“量刑过重”。对此,你怎么看?
将“宠物扰邻”纳入公共征信系统,无疑能对市民养狗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倒逼市民在养狗过程中更加注意文明。但实施中要把握好度,避免“量刑过重”。
近些年,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精神娱乐的要求的提高,宠物作为人类的“伴侣”,被许多家庭所接受和喜爱,特别是在城市,居民养宠物之风日益盛行。随之而来的宠物扰民,由此引发的邻里冲突、社区矛盾也日趋增多,成为城市管理的难点,社会舆论及市民较为关注的不文明行为焦点之一。虽然《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规定,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罚款处理。但由于监管不到位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致使“宠物扰邻”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将“宠物扰邻”纳入公共征信系统,与道德诚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进行一定的风险提示,对实现“宠物不扰邻,生活共安宁”确有益处。
但是,源于西方国家的“公共征信”系统,其本身与银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核心是还款人的还款历史和记录,后来,随着数据库建设的逐步完善,“公共征信”系统开始把公民信用记录的采集扩大,但也是紧紧围绕着“信用”这个核心内容来开展工作的。
而宠物扰邻,从道德上讲可以说是宠物主人缺乏社会责任感,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从法律上来看,涉嫌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所以,将“宠物扰邻”纳入公共征信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度。
一方面,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对于违法违规的养宠行为,职能部门只要接到了市民的举报,就必须依法严惩,该罚款的要罚款,该没收宠物的要没收,对屡教不改者,纳入公共征信系统,从而真正提高不文明饲养宠物的成本。
另一方面,要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普及以及文明饲养宠物生活理念的宣传教育。让文明饲养宠物的生活理念深入到每个家庭,以及每个人的心中,从而形成文明养宠邻里和睦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