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注册消防工程师一级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模拟题66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物质的燃烧属于表面燃烧的是______。
A.木材
B.木炭
C.沥青
D.蜡烛
A
B
C
D
B
[解析] 木材属于分解燃烧,蜡烛和沥青属于蒸发燃烧,木炭属于表面燃烧。
2. 厨房的液化气泄露发生的火灾事故属于______火灾。
A.A类
B.B类
C.C类
D.F类
A
B
C
D
C
[解析] C类火灾属于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
3. 某商场发生火灾,造成10人死亡,50人重伤,直接经济财产损失1000万元,则该事故属于______火灾。
A.特别重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
A
B
C
D
B
[解析] 重大火灾是指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财产损失的火灾。
4. 房间的机械排烟系统宜按______设置。
A.横向
B.竖向
C.防烟分区
D.与通风系统合并
A
B
C
D
C
[解析] 房间的机械排烟系统宜按防烟分区设置;走道的机械排烟系统宜按竖向设置。
5. 用一套灭火系统储存装置同时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气体灭火系统是______。
A.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B.无管网灭火系统
C.组合分配系统
D.单元独立系统
A
B
C
D
C
[解析] 管网灭火系统分为组合分配系统和单元独立系统。组合分配系统是指用一套灭火系统储存装置同时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气体灭火系统。单元独立系统是指用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保护一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建筑主动防火措施的是______。
A.自动灭火系统
B.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C.防排烟系统
D.建筑防火间距
A
B
C
D
D
[解析] 通常,建筑防火措施包括被动防火和主动防火两个方面,其中建筑主动防火措施主要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
7. 若某生产企业的一座镁粉厂房内存放有汽油、煤油和柴油,且汽油、煤油和柴油所占本层面积分别达到6%、7%和10%,则该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依据______来确定。
A.镁粉
B.汽油
C.煤油
D.柴油
A
B
C
D
B
[解析] 由于镁粉厂房中存放有汽油、煤油和柴油且所占本层面积分别为6%、7%和10%,均大于5%,所以火灾危险性要根据其中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在镁粉、汽油、煤油和柴油中,汽油的火灾危险性是最大的。
8. 下列不属于消防给水系统组成的是______。
A.消火栓
B.给水管道
C.消防车
D.供水设施
A
B
C
D
C
[解析] 消防给水系统由市政管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水箱、增压设备等组成。
9. 下列建筑属于多层建筑的是______。
A.20m高的5层机械厂房
B.32m高的12层公寓楼
C.国家博物馆
D.30m高的5层包装厂房
A
B
C
D
A
[解析] 27m以下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24m(或已超过24m,但为单层)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属于单层、多层建筑。国家博物馆属于重要公共建筑,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10. 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是以______的耐火极限为基础,再根据其他构件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和耐火性能可能的目标值调整后确定的。
A.粱
B.承重墙
C.楼板
D.隔墙
A
B
C
D
C
[解析] 因为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是以楼板的耐火极限为基础,再根据其他构件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和耐火性能可能的目标值调整后确定的。
11. 丁类、戊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材料重量超过丁类、戊类物品本身重量的______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______时,这类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
A.1/2,1/4
B.1/3,1/4
C.1/4,1/2
D.2/3,1/2
A
B
C
D
C
[解析] 丁类、戊类物品本身虽然是难燃或不燃的,但其包装材料很多是可燃的,如木箱、纸盒等,因此除考虑物品本身的燃烧性能外,还要考虑可燃包装材料的数量。对于丁类、戊类物品仓库,当可燃包装材料质量超过丁类、戊类物品本身质量的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这类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
12. 关于中庭建筑火灾的防火设计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中庭应与周围相连通的空间进行防火分隔,采用防火隔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
B.高层建筑内的中庭回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C.中庭应设置排烟设施
D.中庭内不应布置可燃物
A
B
C
D
A
[解析] 中庭应与周围相连通的空间进行防火分隔。采用防火隔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13. KTV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______人/m
2
计算。
A.0.5
B.1.0
C.1.5
D.2.0
A
B
C
D
A
[解析] 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m
2
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m
2
计算;
14. 某建筑高度为30m的二类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______。
A.封闭楼梯间
B.防烟楼梯间
C.敞开楼梯间
D.普通楼梯间
A
B
C
D
A
[解析] 高层建筑的裙房、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15. 在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送、回风管道穿越防火分区的隔墙处应设置______,其动作温度宜为______℃。
A.排烟防火阀,120
B.防火阀,100
C.排烟防火阀,93
D.防火阀,70
A
B
C
D
D
[解析] 因为在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送、回风管道穿越防火分区的隔墙处应设置防火阀,又因为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宜为70℃。
16. 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宜低于______级。
A.B
B.B1
C.B2
D.B3
A
B
C
D
C
[解析] 建筑的内、外保温系统宜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不宜采用B2级保温材料,严禁采用B3级保温材料。
17. 消防车道一般按单行线考虑,为便于消防车顺利通过,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______m,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______%。
A.3,3
B.4,4
C.4,8
D.8,10
A
B
C
D
C
[解析] 消防车道一般按单行线考虑,为便于消防车顺利通过,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
18. 厂房、仓库、公共建筑的外墙应每层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分别不应小于______m和______m,灭火救援窗的窗口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______m。
A.1.0,1.0,0.8
B.1.0,0.8,0.9
C.0.8,1.0,1.0
D.1.0,1.0,1.2
A
B
C
D
D
[解析] 厂房、仓库、公共建筑的外墙应每层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
19. 发生火灾时,湿式喷水灭火系统是由______探测火灾。
A.火灾探测器
B.水流指示器
C.闭式喷头
D.压力开关
A
B
C
D
C
[解析] 湿式系统在准工作状态时,由消防水箱或稳压泵、气压给水设备等稳压设施维持管道内充水的压力。发生火灾时,在火灾温度的作用下,闭式喷头的热敏元件动作,喷头开启并开始喷水。
20. ______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准工作状态时配水管道内没有水,喷头动作、系统启动时必须经过一个管道排气、充水的过程,会出现滞后喷水现象,不利于系统及时控火灭火。
A.湿式
B.干式
C.预作用
D.雨淋
A
B
C
D
B
[解析] 干式系统虽然解决了湿式系统不适用于高、低温环境场所的问题,但由于准工作状态时配水管道内没有水,喷头动作、系统启动时必须经过一个管道排气、充水的过程,因此会出现滞后喷水现象,不利于系统及时控火灭火。
21. 当干粉灭火系统的启动方式采用自动控制时,只有当______种不同类型或______组同一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均检测出保护场所存在火灾时,才能发出启动灭火系统的指令。
A.两,一
B.一,两
C.两,两
D.三,三
A
B
C
D
C
[解析] 当干粉灭火系统的启动方式采用自动控制时,只有当两种不同类型或两组同一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均检测出保护场所存在火灾时,才能发出启动灭火系统的指令。
22. 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消防控制室的保护对象,或已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集中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采用______。
A.区域报警系统
B.集中报警系统
C.局部报警系统
D.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A
B
C
D
D
[解析] 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消防控制室的保护对象,或已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集中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23. 排烟窗应设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且室内或走道的任一点至相邻最近的排烟窗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______m。
A.10
B.20
C.30
D.50
A
B
C
D
C
[解析] 室内或走道的任一点至防烟分区内最近的排烟窗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m,当公共建筑室内高度超过6.00m,且具有自然对流条件时,其水平距离可增加25%。
24. 下列关于机械加压送风的设置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机械加压送风机的进风口宜直通室外
B.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场所可以设置百叶窗
C.机械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
D.未设置在管道井内的加压送风管,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00h
A
B
C
D
A
[解析] 机械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场所不应设置百叶窗,不宜设置可开启外窗;未设置在管道井内的加压送风管,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50h。
25. 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应具有主、备电源自动切换功能;备用电源的电池容量应能保证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连续正常工作时间不少于______h。
A.3
B.5
C.8
D.10
A
B
C
D
C
[解析] 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应具有主、备电源自动切换功能;备用电源的电池容量应能保证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连续正常工作时间不少于8h。
26. 石油化工企业内,当装有阻火器的地上卧式储罐的壁厚和地上固定顶钢质储罐的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______时,可不设避雷针。
A.1mm
B.2mm
C.3mm
D.4mm
A
B
C
D
D
[解析] 石油化工企业内,当装有阻火器的地上卧式储罐的壁厚和地上固定顶钢质储罐的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时,可不设避雷针。
27. 车站站台公共区的楼梯、自动扶梯、出入口通道,应满足当火灾发生时,在______min内将远期或客流控制期超高峰小时,一列进站列车所载乘客及站台上的候车人员全部撤离站台到达安全区的要求。
A.1
B.2
C.4
D.6
A
B
C
D
D
[解析] 车站站台公共区的楼梯、自动扶梯、出入口通道,应满足当火灾发生时,在6min内将远期或客流控制期超高峰小时,一列进站列车所载乘客及站台上的候车人员全部撤离站台到达安全区的要求。
28. 隧道采用的排烟模式通常可分为纵向、横向(半横向)及重点模式,以及由基本模式派生的各种组合模式,其中______排烟方式较适用于单向行驶、交通量不高的隧道。
A.纵向
B.横向
C.竖向
D.重点
A
B
C
D
A
[解析] 不同的排烟方式,其适用范围也不同。纵向排烟方式较适用于单向行驶、交通量不高的隧道;横向(半横向)排烟方式适用于单管双向交通或交通量大、阻塞发生率较高的单向交通隧道;重点排烟适用于双向交通的隧道或交通量较大、阻塞发生率较高的隧道。
29. 加油岛、加气岛及汽车加油、加气场地宜设罩棚,罩棚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其有效高度不应小于______m,其边缘与加油机或加气机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______m。
A.3,1
B.4.5,2
C.5,3
D.7,4
A
B
C
D
B
[解析] 加油岛、加气岛及汽车加油、加气场地宜设罩棚,罩棚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其有效高度不应小于4.5m,其边缘与加油机或加气机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2m。
30. 人防工程旅馆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应为______m。
A.24
B.30
C.35
D.40
A
B
C
D
B
[解析] 根据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医院应为24m,旅馆应为30m,其他工程应为40m。
31.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的耐火等级分别不应低于______和______。
A.1.00h,1.00h
B.1.50h,1.50h
C.1.50h,1.00h
D.1.00h,2.00h
A
B
C
D
C
[解析]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0h和1.00h。
32. 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的车间、装置等,宜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常年主导风向的______或侧风向。
A.下风向
B.上风向
C.上风向或下风向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
A
[解析] 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的车间、装置等,宜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
33. 除规范另有规定外,高层乙类厂房与甲类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m。
A.12
B.10
C.13
D.11
A
B
C
D
C
[解析] 在设置防火间距时,应考虑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建筑高度、耐火等级等因素,根据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的防火间距规定,高层乙类厂房与甲类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
34. 锅炉房、变压器室的门均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可设置宽度不小于______m的不燃性防火挑檐。
A.0.5
B.0.6
C.0.8
D.1.0
A
B
C
D
D
[解析] 因为锅炉房、变压器室的门均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不燃性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m的窗槛墙。
35. 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当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______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h的防爆墙隔开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A.一,4.00
B.二,3.00
C.三,2.50
D.四,2.00
A
B
C
D
B
[解析] 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确需贴邻本厂房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隔开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36. 防火墙上______开设门、窗、洞口,如必须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______级防火门、窗。
A.不应,甲级
B.禁止,甲级
C.不应,乙级
D.禁止,乙级
A
B
C
D
A
[解析]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37. 建筑物内的防火墙不应设在转角处,确需设置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______m,采取设置______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
A.10,甲级
B.6,甲级
C.4,乙级
D.2,乙级
A
B
C
D
C
[解析] 建筑内的防火墙不应设在转角处,确需设置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
38. 有一3层地下建筑,地下3层人数最多为400人,根据楼梯宽度指标1.0m/百人,该建筑地下1层楼梯的总宽度至少为______m。
A.1.4
B.2.2
C.3
D.4
A
B
C
D
D
[解析] 当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各楼层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所以,400人/(1.0m/百人)=4m。
39. 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______级防火门。
A.甲
B.乙
C.丙
D.丁
A
B
C
D
A
[解析] 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40. 在避难层应设应急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______h,照度不应低于______lx。
A.1.00,1.00
B.1.00,2.00
C.1.50,3.00
D.2.00,3.00
A
B
C
D
C
[解析]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5h。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3.0lx。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 下列______属于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进行分类的。
A.沸溢
B.爆炸
C.自燃
D.点燃
E.着火
A
B
C
D
E
BE
[解析] 燃烧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可分为着火和爆炸,其中点燃和自燃属于着火,沸溢属于液体燃烧的一种表现形式。
2. 下列关于建筑选址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B.存放甲、乙、丙类液体的仓库,宣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方
C.遇水产生可燃气体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的企业,严禁布置在可能被水淹没的地方
D.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本单位或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选择通风良好的地点独立设置
E.乙炔站严禁布置在可能被水淹没的地方
A
B
C
D
E
ABCE
[解析]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本单位或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选择通风良好的地点独立设置,所以D选项错误。
3. 有爆炸危险的甲类厂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用______。
A.钢筋混凝土结构
B.钢排架结构
C.钢框架结构
D.砖混结构
E.木结构
A
B
C
D
E
ABC
[解析]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钢排架结构。
4. 我国把建筑构件按其燃烧性能进行分类,可分为______。
A.不燃性
B.难燃性
C.可燃性
D.易燃性
E.易爆性
A
B
C
D
E
ABC
[解析]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分为不燃材料(制品)、难燃材料(制品)、可燃材料(制品)和易燃材料(制品)四个等级;而建筑构件主要指建筑内的墙、柱、梁、楼板、门、窗等,其燃烧性能分为不燃性、难燃性和可燃性三类。从材料的本身而言有易燃材料,如果做成建筑构件则需要进行防火或阻火处理,至少达到可燃的等级,因此,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不包含易燃性。
5. 防火阀是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用于管道内阻火的活动式封闭装置,下列关于防火阀的设置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穿越防火分区处应设置防火阀
B.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处应设置防火阀
C.穿越重要的房间楼板处应设置防火阀
D.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应设置防火阀
E.公共建筑内厨房的排油烟管道宜按防火分区设置,且在与竖向排风管处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
A
B
C
D
E
ABCD
[解析] 应设置防火阀的部位有:(1)穿越防火分区处。(2)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3)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4)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5)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但当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均独立设置时,水平风管与竖向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置防火阀。(6)公共建筑的浴室、卫生间和厨房的竖向排风管,应采取防止回流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公共建筑内厨房的排油烟管道宜按防火分区设置,且在与竖向排风管连接的支管处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
6. 下列关于疏散走道设置的疏散指示标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30.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0m
B.“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
C.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可用玻璃制作保护罩
D.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
E.对于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疏散指示标志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5h
A
B
C
D
E
BCDE
[解析] 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志。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他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对于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不应少于1.5h,对于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m
2
的公共建筑以及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
2
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应少于1.0h,对于其他建筑不应少于0.5h。
7. 电气线路的保护措施主要有______。
A.短路保护
B.过载保护
C.剩余电流保护
D.负载控制保护
E.接地故障保护
A
B
C
D
E
ABE
[解析] 电气线路的保护措施主要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接地故障保护。
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低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及给水方式的是______。
A.直接给水方式
B.设有消防水箱的给水方式
C.设有消防水泵和消防水箱的给水方式
D.不分区消防给水方式
E.分区消防给水方式
A
B
C
D
E
DE
[解析] D、E选项属于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及其给水方式。
9. ______是适用于在-10℃的环境中使用的闭式系统。
A.湿式系统
B.干式系统
C.预作用系统
D.雨淋系统
E.水幕系统
A
B
C
D
E
BC
[解析] 湿式系统适合在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环境中使用。干式系统适用于环境温度低于4℃或高于70℃的场所。预作用系统可消除干式系统在喷头开放后延迟喷水的弊病,因此预作用系统可在低温和高温环境中替代干式系统。
10. 二氧化碳灭火作用在于______。
A.窒息
B.冷却
C.浸湿
D.乳化
E.隔离
A
B
C
D
E
AB
[解析] 二氧化碳灭火作用主要在于窒息,其次是冷却。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