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经历了几十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2. 初中设置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
这个观点错误。初中设置思想品德课主要是为了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过有意义的生活,并为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思想基础。
四、辨析题1. 辨析: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政府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政府的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的监督,这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权力属于人民。
(3)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政府及工作人员要接受人民的监督,依法行政,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4)综上所述,题中说法是不确切的。
2. 通货膨胀表现为纸币贬值,因此,要控制通货膨胀就只需控制纸币的供应量。
(1)通货膨胀是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量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控制通货膨胀当然需要控制纸币的供应量。
(2)但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多,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固定资产投资过快过猛,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都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因此控制通货膨胀必须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减少财政支出,调高利率等。
(3)因而,上述观点是不科学的。
五、材料分析题1. 一位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问学生:“把一块铁块和一块木块放在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铁块下去,木块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呢?”“因为铁重。”“而钢铁的巨轮也很重,为什么却浮在水面上呢?”这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开始积极地思考,之后,教师再引出“阿基米德原理”。
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你有什么感想?
(1)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2)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