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下图为经纬网图。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据题设条件回答下面问题。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完成下面问题。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21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人类的美好愿望将变为现实。完成下面问题。 下图为“某地全年逐日逐时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这种气候图与其他气候图相比较,更能反映与农林生产相关的气温分布实况。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明计划考察我国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二、非选择题共80分。1. 简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
背景: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逐渐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拥有私田的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实力越来越大,他们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在此社会背景下,战国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内容:(1)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2)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按爵赐给田宅。奴隶主贵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3)建立县制,在全国设置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由国家统一控制。
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旧制度废除了,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一个,为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核心是什么?围绕这一问题,当时国内三种政治势力的主张有何区别?原因何在?导致了哪些斗争?为什么当时没有爆发全面内战?
(1)核心: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2)主张及原因:①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②中共主张废除同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反对独裁和内战。这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③民主党派主张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走中间路线。它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3)斗争:①政治斗争:如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等。
②军事斗争:如同民党军队对解放区不断发动进攻,解放区军民进行自卫还击。
③这一时期,国内斗争以政治斗争为主。
(4)原因:①与当时国际形势有关,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美国在华扩张尚需一定时间;和平民主成为世界发展潮流;蒋介石迫于国内外舆论压力。
②由当时的国内形势决定,国民党尚未作好内战准备;战后人民武装力量壮大;人民政治觉悟空前提高。
3. 读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图,分析当时开凿运河选址时可利用的自然条件。
古冲积扇的东部边缘与侵蚀低山的西部边缘之间为低洼地带,形成一系列湖泊,运河即利用这一地带的自然条件进行开凿的。
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下图是云冈石窟所在区域示意图,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 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和______石窟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石窟,其表现的佛教文化由古印度扩散而来,该文化扩散方式属于______扩散。图中标出的旅游资源中属于自然景观的是______。
5. 图中作为我国重要地形区分界线的山脉名称是______,云冈石窟所在地属于______气候区,气温年较差______。该石窟开凿于北魏,建在岩层近于水平、较坚硬的砂岩石壁上,历经多次地震,至今仍保存完好。试从岩性、构造、降水量分析石窟保存完好的原因。
太行山;温带季风;大;原因:①岩石较坚硬,抗风化、侵蚀能力较强;②岩层稳定,抗地质灾害能力较强;③降水量较少,流水侵蚀作用弱。
6. 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是______线(限填图中的一个铁路编号)。该地大量使用煤炭产生的SO
2形成酸性物质可能会对石窟造成损害,试从减少SO
2排放以保护石窟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
③;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调整工业布局,搬迁污染企业,减少该地污染物排放;③发展清沽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④发展新技术(清洁生产、清洁燃烧等技术);⑤回收利用废弃物,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率。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个朋友为一件事纠结。每天陪着孩子学习,小孩越来越有依赖感。没人陪的时候,孩子只会坐在书桌前发呆而无所适从。孩子与母亲脐带相连、血脉相通,“放手”成为剪不断的难题。
“放手”背后是一种尊重,一种自信,也是一种勇气。父母对孩子的放手,与政府对市场的放手,情况不同,道理相通。毛泽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醒我们:“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充分放手,市场这个独立个体才能像杠杆一样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不能让政府“看得见的手”成为“闲不住的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做市场的“包办管家”,体现了对市场规律的尊重,体现了对自身发展的自信,也体现了对深化改革的勇气。
但“放手”并不意味着“放任”,让孩子独立成长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对一般自然规律的尊重并不意味着对极端自然现象的妥协。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澎湃,有时会表现出自发性、盲目性和波动性。市场的逐利性也会导致盲目投资,盲目生产。我们只有用宏观调控的优势去抑制“市场弱点”,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
请结合材料,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谈谈你对“放手”的理解。
父母对孩子的“放手”指的是父母剪断子女的依赖,培养其独立性;政府对市场的“放手”,同样是让市场这一独立主体发挥其独特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一是对市场规律的尊重和顺应,二是体现了对自身发展的自信,同时也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深化改革的勇气。
放手不是放任,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政府需要通过适当的宏观调控去抑制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波动性等弱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
——摘自《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6页
材料二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摘自《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149页
材料三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资本主义就没有控制,就那么自由?最惠国待遇也是控制嘛!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
——摘自《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4页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
——摘自《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8. 邓小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邓小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
①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③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9. 怎样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这一论断?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的思想主要有下列含义:
①相对于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来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和方法,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要搞经济建设,而市场经济能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正是在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问题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体制,找到了结合点。
②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因而不能将实行哪种经济体制作为区分两种制度的标志。区分两种制度的根本标志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与资本主义社会相似,但却有根本的不同。这就是说,市场经济既有共性和普遍性,也有因社会制度不同、国情各异而造成的个性与特殊性。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