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模拟165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现代机械的安全设计必须全面、系统地对导致危险的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整体寻求降低风险的最优设计方案。这体现机械安全的______。
A.系统性
B.防护性
C.友善性
D.整体性
A
B
C
D
D
[解析] 整体性现代机械的安全设计必须全面、系统地对导致危险的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整体寻求降低风险的最优设计方案。
2. 人的心理因素中,______是由需要产生的,合理的需要能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方面去进行积极的活动,达到有益的效果。
A.能力
B.动机
C.意志
D.情绪与情感
A
B
C
D
B
[解析] 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合理的需要能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方面去进行积极的活动,达到有益的效果。
3. 满水的主要危害是______。
A.降低蒸汽品质,损害以致破坏过热器
B.导致汽水共腾
C.引起锅炉爆管
D.损坏省煤器
A
B
C
D
A
[解析] 锅炉满水的主要危害是降低蒸汽品质,损害以致破坏过热器。
4. 被加工的金属材料处于红热状态(锻造温度范围内),通过锻造设备对金属施加的冲击力或静压力,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预想的外形尺寸和组织结构的锻件。此种工艺称为______。
A.热锻
B.温锻
C.冷锻
D.灼锻
A
B
C
D
A
[解析] 锻造可分为热锻、温锻和冷锻。热锻指被加工的金属材料处于红热状态(锻造温度范围内),通过锻造设备对金属施加的冲击力或静压力,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预想的外形尺寸和组织结构。
5. 防静电措施之一是增湿,为了防止大量带电,相对湿度应在______。
A.40%以下
B.40%~50%
C.50%
D.50%以上
A
B
C
D
D
[解析] 在增湿的实施中,局部环境的相对湿度宜增加至50%以上。增湿的作用主要是增强静电沿绝缘体表面的泄漏。
6. 制造、使用和储存爆炸危险物质,但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是______。
A.一类防雷建筑物
B.二类防雷建筑物
C.三类防雷建筑物
D.四类防雷建筑物
A
B
C
D
B
[解析] 建筑物防雷可分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制造、使用和储存爆炸危险物质,但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7. 下列金属切削机床的危险因素中,不包括的是______。
A.静止部件
B.往复运动或滑动
C.飞出物
D.外旋转咬合
A
B
C
D
D
[解析] 金属切削机床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静止部件、旋转部件、内旋转咬合、往复运动或滑动、飞出物。
8. 爆炸类型中,乙炔铜的爆炸属于______。
A.气相爆炸
B.液相爆炸
C.固相爆炸
D.混合型爆炸
A
B
C
D
C
[解析] 固相爆炸包括爆炸性化合物及其他爆炸性物质的爆炸,如乙炔铜的爆炸。
9. 关于起重机械事故的应急措施,描述有误的是______。
A.由于台风、超载等非正常载荷造成起重机械倾翻事故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起重机械制造、维修单位维保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施救
B.当有人员被压埋在倾倒的起重机下面时,应先切断电源,在实施处置时,必须指定2名有经验的人员进行现场指挥
C.发生火灾时,应采取措施施救被困在高处无法逃生的人员,并应立即切断起重机械的电源
D.发生从起重机械高处坠落事故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次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A
B
C
D
B
[解析] 当有人员被压埋在倾倒的起重机下面时,应先切断电源,采取千斤顶、起吊设备、切割等措施,将被压人员救出,在实施处置时,必须指定1名有经验的人员进行现场指挥。
10. 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原则中,不仅要考虑可靠性和安全性,还必须考虑系统的质量因素和输出功能指标的原则是______。
A.人机工程学原则
B.审查原则
C.技术经济性原则
D.事先进行试验和进行评价原则
A
B
C
D
C
[解析] 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技术经济原则要求,不仅要考虑可靠性和安全性,还必须考虑系统的质量因素和输出功能指标,其中还包括技术功能和经济成本。
11. 从防止触电的角度来说,绝缘、屏护和间距是防止______的基本防护措施。
A.电磁场伤害
B.直接接触电击
C.静电电击
D.间接接触电击
A
B
C
D
B
[解析] 绝缘、屏护和间距是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防护措施。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以及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电气事故。
12. 下列有关直观检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用于直观检查的检查工具有手电筒、反光镜、样板等
B.直观检查是承压类特种设备最基本的检查方法,通常在采用其他检验方法之前进行,是进一步检验的基础
C.通常采用肉眼检查
D.对具有手孔或较大接管而人又无法进入到内部用肉眼检查的小型设备,可将手从手孔或接管口伸入,触摸内表面,检查内部是否光滑,有无凹坑、鼓包
A
B
C
D
A
[解析] 用于直观检查的检查工具有手电筒、5~10倍放大镜、反光镜、内窥镜等。
13. 油液分析方法中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来分析润滑油中金属的成分和含量,进而判断零件磨损程度的方法是______。
A.铁谱分析
B.金属谱分析
C.红外分析
D.光谱分析
A
B
C
D
D
[解析] 光谱油液分析方法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来分析润滑油中金属的成分和含量,进而判断零件磨损程度。
14. 危险品生产厂房和库房在平面上宜布置成______。
A.矩形
B.凹形
C.L形
D.T形
A
B
C
D
A
[解析] 危险品生产厂房和库房在平面上宜布置成简单的矩形,不宜设计成形复杂的凹形、L形等。
15. 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则中,为减少故障环节,应尽可能简化结构,尽可能采用______。
A.高可靠性方式
B.标准化结构和方式
C.技术经济型结构
D.高维修度方式
A
B
C
D
B
[解析] 为了减少故障环节,应尽可能简化结构,尽可能采用标准化结构和方式。
16. 炉膛爆炸要同时具备的条件不包括______。
A.燃烧必须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炉膛中
B.达到不同可燃物的爆炸极限和爆炸范围
C.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燃的浓度
D.有足够的点火能源
A
B
C
D
B
[解析] 炉膛爆炸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①燃料必须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炉膛中;②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燃的浓度;③有足够的点火能源。
17. 下列不属于造成木工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是______。
A.操作人员不熟悉木工机械性能和安全操作技术
B.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纵机械
C.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装置失灵
D.在危险区域内没有限制台数间的间距
A
B
C
D
D
[解析] 由于具有刀轴转速高、多刀多刃、手工进料、自动化水平低,加之木工机械切削过程中噪声大、振动大、粉尘大、作业环境差,工人的劳动强度大、易疲劳,操作人员不熟悉木工机械性能和安全操作技术或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纵机械,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装置失灵等种种原因,导致木工机械伤害事故多发。
18. 下列关于粉尘爆炸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的任何物质,当其分裂成细粉末状时,都可能发生爆炸
B.在空气中悬浮的任何粉尘,都可能发生粉尘爆炸
C.当空气中处于爆炸浓度范围内的粉尘云和一个点火源同时存在时,就可能发生粉尘爆炸
D.发生粉尘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充足的氧气、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和在爆炸浓度范围内的粉尘云
A
B
C
D
B
[解析] 当可燃性固体呈粉体状态,粒度足够细,飞扬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遇到足够的点火能量,就能发生粉尘爆炸。因此,B项表述错误。
19. 灭火器由______等部件组成,借助驱动压力可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达到灭火目的。
A.筒体、器头、喷嘴
B.筒体、筒盖、喷射
C.筒盖、器头、喷射
D.筒盖、器头、喷嘴
A
B
C
D
A
[解析] 灭火器由筒体、器头、喷嘴等部件组成,借助驱动压力可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达到灭火目的。灭火器由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轻便灵活,使用面广,是扑救初起火灾的重要消防器材。
20.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中,将压力容器划分为A、B、C、D共4个许可级别,其中铁路罐车、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罐式集装箱属于______。
A.制造许可A级
B.制造许可B级
C.制造许可C级
D.制造许可D级
A
B
C
D
C
[解析]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中,以制造难度、结构特点、设备能力、工艺水平、人员条件等为基础,将压力容器划分为A、B、C、D共4个许可级别。其中,制造许可C级:铁路罐车(C1),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C2),罐式集装箱(C3)。
21. 医疗卫生上主要用于消毒、灭菌与理疗的射频辐射的波段为______。
A.高频电磁波
B.超高频电磁波
C.微波
D.中高频电磁波
A
B
C
D
C
[解析] 微波作业,如微波加热广泛用于食品、木材、皮革及茶叶等加工,医药与纺织印染等行业。烘干粮食、处理种子及消灭害虫是微波在农业方面的重要应用。医疗卫生上主要用于消毒、灭菌与理疗等。
22. 机械工厂最常用的机械设备之一,且各个工种都可能用到的是______。
A.砂轮机
B.曲柄压力机
C.剪板机
D.液压机
A
B
C
D
A
[解析] 砂轮机是机械工厂最常用的机械设备之一,各个工种都可能用到它。
23. 根据《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规定,危险货物的标志由______组成。
A.标记、图案标志和标牌
B.标记、图案标志和结构标志
C.标记、结构标志和运输标志
D.标记、运输标志和标牌
A
B
C
D
A
[解析] 危险货物的标志由标记、图案标志和标牌组成。
24. ______是通过机械的设计者,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隐患的一种实现机械安全的方法。
A.布置安全
B.本质安全
C.失效安全
D.定位安全
A
B
C
D
B
[解析] 本质安全是通过机械的设计者,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隐患的一种实现机械安全的方法。
25. 具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电气设备属于Ⅱ类设备,Ⅱ类设备的铭牌上应有______,Ⅱ类设备的电源连接线应符合加强绝缘要求。
A.“回”形标志
B.“U”形标志
C.“方”形标志
D.“V”形标志
A
B
C
D
A
[解析] “回”作为Ⅱ类设备技术信息一部分标在设备明显位置上。
26. 安全电压确定值的选用要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方式等因素确定。对于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的安全电压是______V。
A.12
B.24
C.36
D.42
A
B
C
D
A
[解析] 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V特低电压;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促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特低电压;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12V特低电压;水下作业等场所应采用6V特低电压。
27. 爆炸发生时,特别是较猛烈的爆炸往往会引起短暂的地震波,该作用为______。
A.冲击波
B.碎片冲击
C.震荡作用
D.震冲效应
A
B
C
D
C
[解析] 爆炸的破坏作用包括冲击波、碎片冲击、震荡作用、次生事故。震荡作用是指爆炸发生时,特别是较猛烈的爆炸往往会引起短暂的地震波。
28. 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贴筒标和封口时,操作间主通道宽度不得少于______m,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______m
2
。
A.1.2;4.5
B.2.0;4.5
C.1.2;3.5
D.2.0;3.5
A
B
C
D
C
[解析] 烟花爆竹在生产过程中,贴筒标和封口时,操作间主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2m,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3.5m
2
,半成品停滞量的总药量,人均不得超过装、筑药工序限量的2倍。
29. 民用爆破器材按有关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配备占本企业从业人员总数______以上且至少有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1%
B.2%
C.5%
D.8%
A
B
C
D
A
[解析]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符合下列要求:①确定安全生产主管人员;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配备占本企业从业人员总数1%以上且至少有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③配备相当数量的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0. 在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的粉尘是______。
A.无机性粉尘
B.有机性粉尘
C.动物性粉尘
D.混合性粉尘
A
B
C
D
D
[解析] 生产性粉尘可分为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的就是混合性粉尘。
31. 在电气化铁路上,道口通路两面应设______,其通过高度不得超过4.5m。
A.限界架
B.锚柱
C.接触网
D.分界线
A
B
C
D
A
[解析] 在电气化铁路上,道口通路两面应设限界架,其通过高度不得超过4.5m。道口两侧不应设置接触网锚柱。
32. 由抽样的统计值来推测总体的统计值,而一般情况下,抽样与总体的统计值不可能完全相同,这种差别就是由抽样引起的,被称为______。
A.标准差
B.标准误差
C.百分位数
D.方差
A
B
C
D
B
[解析] 标准误差又称抽样误差。由抽样的统计值来推测总体的统计值,而一般情况下,抽样与总体的统计值不可能完全相同,这种差别就是由抽样引起的,被称为标准误差或抽样误差。
33. 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时,因电能转换成的热能引起的伤害被称为______。
A.机械损伤
B.电流灼伤
C.电弧
D.电烙印
A
B
C
D
B
[解析] 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等多种伤害。电流灼伤是指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时,因电能转换成的热能引起的伤害。
34. 为便于设计工作者进行分析、设计和评价,应充分收集和整理设计者所需要的数据和各种资料,以有效地利用已有的实际经验,说明人机系统具有______原则。
A.整理准备资料和交流信息
B.信息反馈
C.审查
D.预测和预防
A
B
C
D
A
[解析] 为便于设计工作者进行分析、设计和评价,应充分收集和整理设计者所需要的数据和各种资料,以有效地利用已有的实际经验。这体现了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整理准备资料和交流信息原则。
35.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或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等伤害,不包括______引起的伤害。
A.切断
B.车辆
C.甩出
D.刺扎
A
B
C
D
B
[解析]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或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绞绕、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者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 机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______。
A.固定安全防护装置
B.联锁安全装置
C.控制安全装置
D.单手控制安全装置
E.自动安全装置
A
B
C
D
E
ABCE
[解析] 机器安全防护装置有:①固定安全防护装置;②联锁安全装置;③控制安全装置;④自动安全装置;⑤隔离安全装置;⑥可调安全装置;⑦自动调节安全装置;⑧跳闸安全装置;⑨双手控制安全装置。
2. 起重机械重物失落事故是指起重作业中,吊载、吊具等重物从空中坠落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毁坏的事故,简称失落事故。下列事故中,属于起重机械重物失落事故的有______。
A.脱绳事故
B.吊钩断裂事故
C.脱钩事故
D.断绳事故
E.坠落事故
A
B
C
D
E
ABCD
[解析] 起重机械重物失落事故主要有:脱绳事故;脱钩事故;断绳事故;吊钩断裂事故。
3. 建筑施工中所说的“四口”是指______。
A.预留洞口
B.通道口
C.电梯井口
D.楼梯口
E.阳台口
A
B
C
D
E
ABCD
[解析] “四口”是指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口、通道口。
4. 圆锯机安全装置包括______。
A.防护罩
B.导板
C.分离刀
D.制动器
E.防木料反弹挡架
A
B
C
D
E
ABCE
[解析] 圆锯机安全装置通常由防护罩、导板、分离刀和防木料反弹挡架组成。
5. 设计安全装置时,应把安全人机学的因素考虑在内。疲劳是导致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设计者要考虑______因素,使人的疲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A.正确地布置各种控制操作装置
B.正确地选择工作平台的位置及高度
C.提供座椅
D.出入作业地点要方便
E.正确地设置楼梯间的位置
A
B
C
D
E
ABCD
[解析] 设计安全装置时,应把安全人机学的因素考虑在内。疲劳是导致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设计者应考虑下面几个因素,使人的疲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使操作人员健康舒适地进行劳动。(1)合理布置各种控制操作装置。(2)正确选择工作平台的位置及高度。(3)提供座椅。(4)出入作业地点应方便。
6. 生产性粉尘可分为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三类。下列粉尘中,属于有机性粉尘的有______。
A.水泥粉尘
B.合成树脂粉尘
C.皮毛粉尘
D.面粉粉尘
E.石棉粉尘
A
B
C
D
E
BCD
[解析] 生产性粉尘包括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包括植物性粉尘、动物性粉尘和人工合成有机粉尘。
7. 机床由于振动而产生故障的原因为机床设计不良、机床制造缺陷、______、机床中进入异物等。
A.机床带病运转
B.零部件磨损
C.安装缺陷
D.零部件动作不平衡
E.缺乏润滑
A
B
C
D
E
BCDE
[解析] 机床由于振动而产生的故障率占故障总数的60%~70%。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机床设计不良、机床制造缺陷、安装缺陷、零部件运转不平衡、零部件磨损、缺乏润滑、机床中进入异物。
8. 承压类特种设备是指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或管状设备,包括______。
A.电梯
B.压力容器
C.锅炉
D.起重机
E.压力管道
A
B
C
D
E
BCE
[解析] 特种设备依据其主要工作特点,分为承压类特种设备和机电类特种设备。承压类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