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个错项。)
某桥梁工程在施工前,项目经理部为保证安全,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在基坑开挖时采取了防坍塌措施,而且还准备采用网喷混凝土加固基坑壁。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箱涵总跨度25m,高6m,总长度35m,需要穿越5条铁路站场线。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施工前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顶进施工进入雨期,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mm,并且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正在顶进施工时,遇一场大雨,开挖面坍塌,造成安全事故。 三、案例分析题1. 某城市给水工程项目,通过招标投标确定了本市一家具有承担该工程项目资质的施工企业施工任务。
施工企业在给水厂站工程施工时制定了以下施工技术要求;
(1)水池底板混凝土应分层分次浇筑完成。
(2)水池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掺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时,其坍落度不宜小于150mm。
(3)水池池壁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完成,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不应超过40mm,沿池壁高度均匀摊铺。
施工企业在开槽埋管施工时提出的部分技术要求如下:
(1)人工开挖基坑时的堆土高度不宜超过2m。
(2)管道基础槽深超过2m,基础浇筑时,必须采用串筒或滑槽来倾倒混凝土,以防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
(3)同一沟槽内有双排管道但基础底面的高程不同时,应先回填基础较高的沟槽。
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注重给水结构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制定了水下顶管施工方案等施工质量计划。
问题1.逐条判断施工企业在给水厂站工程施工时制定施工技术要求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2.逐条判断施工企业在开槽埋管施工时提出的部分技术要求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3.城市给水管道土方开挖前应该进行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4.城市给水结构通常包括哪些?
5.水下顶管适用哪些管道的顶管?
6.水下顶管施工方案应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1.施工企业在给水厂站工程施工时制定的施工技术要求的正确与否判定:
(1)不正确。
正确做法:水池底板混凝土应连续一次浇筑完成。
(2)不正确。
正确做法:采用掺用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浇筑水池底板时,其坍落度不宜大于150mm。
(3)正确。
2.施工企业在开槽埋管施工时提出的部分技术要求正确与否的制定:
(1)不正确。
正确做法:人工开挖基坑时的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
(2)正确。
(3)不正确。
正确做法:同一沟槽内有双排或多排管道但基础底面的高程不同时,应先回填基础较低的沟槽,当回填至较高基础地面高程后,再按规定回填。
3.城市给水管道土方开挖前,应首先查明地下水位、土质及地下现有管道、构筑物等情况,然后制定土方开挖、调运方案及沟槽降水、支撑等安全措施。
4.城市给水结构通常包括取水构筑物、净水构筑物、泵房和水塔等。
5.水下顶管适用于取水泵房与取水头部连接的直径大于1000mm钢制进水管道的顶管。
6.水下顶管施工方案应包括的内容:
(1)顶力计算和水下顶管工具管的选用。
(2)工作井内设备安装要求。
(3)管壁注浆方案。
(4)顶进测量及纠偏方案。
(5)管节焊接方案。
(6)质量标准。
2. 某市政工程,项目的合同工期为38周。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 (时间单位:周),各工作可以缩短的时间及其增加的赶工费见下表,其中H、L分别为道路的路基、路面工程。
各工作可以缩短的时间及其增加的赶工费表 分部工程名称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可缩短的时间/周 | 0 | 1 | 1 | 1 | 2 | 1 | 1 | 0 | 2 | 1 | 1 | 0 | 1 | 3 |
增加的赶工费/(万元/周) | — | 0.7 | 1.2 | 1.1 | 1.8 | 0.5 | 0.4 | — | 3.0 | 2.0 | 1.0 | — | 0.8 | 1.5 |
问题1.开工1周后,建设单位要求将总工期缩短2周,故请监理单位帮助拟定一个合理赶工方案以便与施工单位洽商,请问如何调整计划才能既实现建设单位的要求又能使支付施工单位的赶工费用最少?说明步骤和理由。
2.建设单位依据调整后的方案与施工单位协商,并按此方案签订了补充协议,施工单位修改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在H、L工作施工前,建设单位通过设计单位将此400m的道路延长至 600m。请问该道路延长后H、L工作的持续时间为多少周(设工程量按单位时间均值增加)?对修改后的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工期是否有影响?为什么?
3.H工程施工的第一周,监理人员检查发现路基工程分层填土厚度超过规范规定,为保证工程质量,总监理工程师签发了工程暂停令,停止了该部位工程施工。总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总监理工程师在什么情况下可签发工程暂停令?
4.施工中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条件发生变化,导致I、J、K、N四项工作分别拖延1周,为确保工程按期完成,须支出赶工费。如果该项目投入使用后,每周净收益5.6万元,从建设单位角度出发,是让施工单位赶工合理还是延期完工合理?为什么?
1.如下图所示,关键工作为A、C、G,J、M,应选择关键工作作为压缩对象;又因为压缩G、M增加的赶工费用最低、次低,并且均可压缩一周,压缩之后仍为关键工作,因此应分别将分部工程G和M各压缩1周。
工期优化的步骤;
(1)确定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和关键线路。
(2)按要求工期计算应缩短的时间。

(3)选择应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从需增加的费用最少的关键工作开始)。
(4)将所选定的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压缩至最短,并重新确定计算工期和关键线路。
2.H工作从8周延长到12周(8×600/400),L工作从2周延长到3周(2×600/400)。工作的延长没有超过总时差,对修改后的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工期不会产生影响。
3.总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即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总监理工程师可以进行停工处理。
总监理工程师在下列情况下可以签发工程暂停令;
(1)建设单位要求暂停施工、现工程需要暂停施工。
(2)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而需要进行停工处理。
(3)施工出现了安全隐患,总监理工程师认为有必要停工以消除隐患。
(4)发生了必须暂时停止施工的紧急事件。
(5)承包单位未经许可擅自施工,或拒绝项目监理单位管理。
4.让施工单位赶工合理。因为此时只需压缩工作/的持续时间,即可压缩工期。而压缩工作/的费率为2万元/周,小于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净收益5.6万元/周。
3. 某桥梁工地的简支板梁架设,由专业架梁分包队伍架设。该分包队伍用2台50t履带式起重机,以双机同时吊装方式架设板梁。在架设某跨板梁时,突然一台履带式起重机倾斜,板梁砸向另一台履带式起重机驾驶室,将一名起重机驾驶员当场砸死,另有一人受重伤。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扩大,做好标识,保护了现场,并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报告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内容有: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和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分析。在报告上级以后,项目经理指定技术、安全部门的人员组成调查组,对事故开展调查,企业安全部门和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也赶到现场参加调查,调查中发现下述现象:
(1)项目部审查了分包方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作出了合格评价。在分包合同申明确了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安全要求,但查不到监督,检查记录。
(2)项目部编制了板梁架设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方案中明确规定履带式起重机下要满铺路基箱板,路基箱板的长边要与履带式起重机行进方向垂直,但两台履带式起重机下铺设的路基箱板,其长边都几乎与履带式起重机行进方向平行,而这正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3)查到了项目部向分包队伍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签字齐全,但查不到分包队伍负责人向全体作业人员的交底记录。
(4)仔细查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没有发现路基箱板铺设方向不正确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威胁和避难措施的详细内容。
(5)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万元。
通过调查,查清了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者,对事故责任者和员工进行了教育,事故责任者受到了处理。
问题1.事故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签报程序规定是什么?
2.该事故属几级事故?
3.上述背景资料中(1)~(4)中现象违反了哪些安全控制要求?
4.按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还应有哪些人参与调查?
5.对事故处理是否全面?请说明理由。
1.事故报告应包括的内容有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性质、损失、责任、处理意见、纠正和预防措施。
签报程序为安全事故发生后,受伤者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立即用最快的传递手段,将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等情况,上报至企业安全主管部门。企业安全主管部门视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情况,按规定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2.该事故属三级。
3.(1)违反的安全控制要求为实行总分包的项目,安全控制由承包方负责,分包方服从承包方的管理。承包方对分包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审查分包方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不应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分包方;在分包合同中应明确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对分包方提出安全要求,并认真监督、检查。
(2)违反的安全控制要求为承包方对违反安全规定冒险蛮干的分包方,应令其停工整改。分包方对本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认真履行分包合同规定的安全生产责任;遵守承包方的有关安全生产制度,服从承包方的安全生产管理。
(3)违反的安全控制要求为项目经理部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
(4)违反的安全控制要求为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隐含危险因素和存在问题。
4.按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还应有质量部门的人员和企业工会代表。
5.对事故处理不全面,因为安全事故处理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过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在此例中没有制定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