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正误1. 音位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对 错
[解析] 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2. 西南方言是北方方言的次方言。
对 错
[解析]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1)华北、东北方言;(2)西北方言;(3)西南方言;(4)江淮方言。
3. 语序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之一。
对 错
[解析]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所以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
5. c与s的发音方法相同。
对 错
[解析] c与s的发音方法不同,前者是舌尖前、送气、清、 擦音;后者是舌尖前、清、擦音。
6. 音节cháng由3个音素组成。
对 错
[解析] 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7. 音质是由音高、音长、音强决定的。
对 错
[解析] 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音质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9. 韵头都是由元音充当的。
对 错
[解析] 韵头只有i、u、ü三个,都是高元音,出现在韵腹前面。
10. 韵尾都是由辅音充当的。
对 错
[解析] 复元音韵母中的韵尾只限于韵腹后头的i、u两个,只表示复元音韵母滑动的最后方向。
11. 普通话中有6个擦音。
对 错
[解析] 普通话中的擦音有f、h、x、sh、r、s六个。
12. 汉语音节可以没有辅音。
对 错
[解析] 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当音节由单元音构成时,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
13. 舌面声母不能跟合口呼韵母拼合。
对 错
[解析] 舌面前音不能跟合口呼韵母相拼,但舌面后音可以跟合口呼韵母相拼。
14. “天啊”中的“啊”的读音是“na”。
对 错
[解析] /a/位于末尾音素/n/之后读作/na/。
15. “iong”不是齐齿呼韵母。
对 错
[解析] iong/yŋ/是撮口呼韵母;合口呼韵母是u或以u开头的韵母。
16. “损”和“舜”的声母一样。
对 错
[解析]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损”的声母是/s/,“舜”的声母是/sh/。
17. “看看、石头、先生”每个词的后一个音节都是轻声。
对 错
[解析] 轻声属于变调,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
19. “臧”的笔画是14笔。
对 错
[解析] “臧”的笔顺是横撇折横撇横竖折横竖折折撇捺,所以笔画共有14画。
20. “么”的笔画是3笔。
对 错
[解析] “么”的笔顺是撇折捺,所以笔画共有3画。
三、简答题(共21分)1. zi、zhi、ji三个音节中的i发音完全一样吗?为什么?
三者的发音是不一样。
zi音节中的i是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ɿ/;zhi音节中的i是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ʅ/;ji音节中的i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前两者是后者的音位变体,在语音系统中处于互补的关系。
2. 举例说明补语的类型和意义。
补语的类型及各类型的意义如下:
(1)结果补语
结果补语是表示因动作、行为导致的结果,例如“他放跑了罪犯”,是因“放”而“跑”了。结果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和动词短语。结果补语前头不用助词“得”。
(2)程度补语
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多”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中心语主要是性质形容词,也可能用某些能前加“很”的动词。
(3)情态补语
情态补语是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情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常用助词“得”。
(4)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是表示事物随动作而移动的方向,都用趋向动词充当。
(5)数量补语
数量补语是指表示动量意义的补语。有一种是动量补语,用表动量的量词短语充当,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例如“看了几遍|走了一趟|看上几眼|打了我一下|跟他们会一会|好好聊一聊”。另外一种是时量补语,用表时间的量词和加数词组成的数量短语充当,或用“数量名”短语充当,用来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也就是时量、时段,例如“住了三天|等了一个钟头”;或者表示动作实现以后所经历的整段时间(时段),例如“成立了五年了|挂了一天”
(6)时地补语
时地补语(介词补语)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
(7)可能补语
可能补语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可能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有无可能进行。
3. 举例说明条件复句关联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条件复句关联词语的意义
①用于表示充足条件的关联词语,即表示偏句是正句的充足条件,正句表示在具备这种条件下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语气和缓。表示这类关联意义的词,合用的有一旦…,总…、只要…,就…等,例如,只要你好好努力,就一定能考上大学;单用的有:便、就等,例如,跌倒了就重新站起来。
②用于表示必要条件的关联词语,即表示偏句是必要条件,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正句提出的结果,语气坚定。无条件关联词语要成对使用,偏句表示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表示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用于这类意义的关联词,有单用的:才,要不然等,例如,人要学会自食其力,要不然就会失去很多自由;合用的有:只有…,才…、除非…,否则…等,例如 ,他只有投降,才能避免这场恶战。
③用于表示无条件的关联词语,即表示不管偏句的条件存在与否,都要产生同样的结果,常使用的关联词有,无论…,都…、不管…,总…、任凭…,还…等。如战士们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去值班。任凭别人怎么打击摧残,他还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
(2)条件复句关联词语的用法
条件复句一般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只有”、’‘除非”等,它们常和副词“就”、“便”、“才”等配合使用。
五、先标点后翻译(标点10分,翻译为白话文15分,共25分)。1.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天道与性不可得而闻也已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蔑由也己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牢曰子云不试故艺
(请将上文抄在答题纸上,再标点后翻译)
(1)标点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天道与性,不可得而闻也已。”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蔑由也已。”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牢曰:“子云:‘不试,故艺’。”
(2)译文
子贡说:“老师的学识文作广为人知,老师讲到有关天道与人的命运的深微见解我们就不知道了。”颜渊感慨地长叹一声说:“我越是仰慕老师的学问,越觉得无比崇高,越是钻研探讨,越是觉得其坚实深厚。前后左右,无不是道,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他人,用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仪来规范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已经竭尽了我的才力,我现在也好像有所建树,但老师的学问依然高立在我的面前。虽然我也想追赶上他,但是这是不可能的。”达巷这个地方的人说:“伟大的孔子啊,他博学多才却没有专长。”孔子听这话后说:“我要专于什么呢?是专于驾车?还是专于射箭?我看还是专于驾车吧。”子牢说:“老师曾说:‘我没有被世所用,所用才学会了这般众多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