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二、填空题1. 艾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早期、______、学龄期、青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同时指出了每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2. 体现青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包括:无歧视原则、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和______原则。
3. ______既是教师誉体专业化的条件与保障,也是个体专业化的发展和社会承认形式,并最终代表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4. 钻研教材包括钻研学科课程标准、______ 和阅读有关参考书。
5. 美国学者______在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7. 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二字合为一体的人是______。
8. 在线教师学习共同体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教师自主参加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式,是基于______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9. 某科任教师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一些与校长的想法不同的建议,校长不仅不考虑该教师的建议,反而对他进行打击报复。校长的行为侵犯了该教师的______。
四、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作简要分析。本大题7分)1.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彼此处于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之中,处于一种社会互动之中。不仅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着影响,而且受教育者也对教育者产生影响。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因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不属于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 简述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的基本原则。
(1)处理好爱国、爱中华民族与“爱人类”的关系。(2)注重爱国情感与爱国行动教育。(3)注重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基地作用的发挥。
2. 简述学生评价的发展趋势。
(1)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2)注重质性评价甚于量性评价。(3)重视过程评价甚于结果评价。(4)强调评价真实性和情境性。(5)强调多元评价。(6)鼓励评价中的合作行为。
3. 简述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1)终身教育思想强调把教育贯穿人的一生。
(2)终身教育思想提倡教育一体化,注重教育的整体性。终身教育应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综合,即人在其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和培养的综合。
(3)终身教育采取有利于学习的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人置身于广泛的学习领域之中,并且拥有广阔的选择余地。
(4)终身教育思想注重教育的民主化,即教育机会均等。
4. 简述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
(1)要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2)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3)引导学生课外阅读。(4)要加强辅导,避免流于形式。
5.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的权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教学权。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2)科学研究权。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3)管理学生权。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
(4)获取报酬待遇权。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5)民主管理权。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师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
(6)进修培训权。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3分)1. 1994年1月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请你谈一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指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既肯定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相应要求。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做到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和天职,具体包括: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作为一名教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践行职业道德,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3)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作为学校中教育的主体,应以国家教育目的为导向,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为使命。
(4)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我国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是教师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教师在全部教育活动中,应时刻坚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做到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