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错误。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而不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为谁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以及谁有接受什么样的学校教育的权利,都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一定的政治制度不仅决定什么人、哪个阶级掌握领导权,而且也决定由哪些人分享各种权力和权利,教育权利的享受同样由在一定政治制度之下掌握领导权的统治阶级来决定。
2. 分科课程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
正确。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是指从科学知识的整体中,选取关系紧密、性质相同的部分内容,根据科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组成一门学科,在每门学科内部都有严密的结构体系。它的主要优点是:第一,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第二,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第三,有助于组织教学和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3. 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知识是有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
正确。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三个:(1)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四、分析论述题1.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很多群体对教育并不满意。来自农村的人发现传统教育很少关注农村文化,推崇的是城市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发现传统教育对自身的文化关注很少;很多女性也发现传统教育对女性关注很少,教材中出现的女性形象社会地位较低。这些问题在教育改革中得到改变。新教育的教育内容增加了对三农的关注,开始较多地吸收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作品,对教材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也注意社会地位平等问题。 因此,有学者说现代教育的多元文化特征明显了。
请用相关教育理论分析上述现象的必然性。
这种现象说明了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集团群体、社会共同体、区域联合体等系统中存在的、且有一定联系的诸种文化。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多元文化促成了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有助于确立平等、接纳和宽容的态度和价值观;(2)多元文化促进了教育民主的发展,使人们关注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3)多元文化促进了教育模式的多元化,表现为教育目标的多元、课程内容的多元、教育方法的多元以及办学形式的多样化;(4)多元文化推进了教育的不断变革。现在,多元文化教育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多民族国家必须直面的挑战。
2. 试评析1922年新学制的指导思想、体系与特点。
1922年学制最引人注目之处是以七项标准为指导思想,即: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学制以儿童身心发展为依据,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标准,将整个学程分为三段,故又称“六三三学制”。从纵向看,小学6年,初小和高小4/2分段;中学6年,初中和高中各3年;大学4~6年。小学之下有幼稚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从横向看,与中学校平行的有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
1922年学制与前两部学制相比,无论是指导思想、整体结构还是具体条款,都有其独特的长处和显著的进步:指导思想注重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强调发展儿童个性,体现了较浓厚的民主气息和较强的科学精神;小学年限的缩短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中学年限延长并分段,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的水平;职业教育渗透到普通教育中,有利于在各个层次上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注意使自身具有相对的弹性和多样化,以适应国情的需要。因此,1922年学制后来除了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动外,其总体框架一直延续下来,它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本题为必选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3. Ⅰ.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思想。
Ⅰ.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杰出代表,他的人格与治疗观、学习与教学观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思想。
(1)罗杰斯的人格与治疗观
罗杰斯认为,人格形成的原动力来自于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格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
个体的行为受自我概念的影响。心理变态者的主要病因是他们的歪曲的、消极的自我概念。所以,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创建积极的自我概念。由于罗杰斯相信患者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因此,他提出了“患者中心治疗法”。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对患者的报告进行评价,只是适当地重复患者的语言,帮助他澄清自己的思路,使患者获得协调的自我概念,达到自我治疗的目的。
(2)罗杰斯的学习与教学观
罗杰斯把学习分成两种类型: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学习方式也有两类: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他认为,认知学习和无意义学习是一致的,经验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是一致的。罗杰斯还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四个特征:全神贯注、自动自发、全面发展和自我评估。
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作用应该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提供促进学习的气氛。如何学习应该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因此,教师的角色应该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蜕变为“学习的促进者”。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对教育实践的多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体现在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指导上。罗杰斯主张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汇一体”的人,因此,教学目标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应该只局限在认知方面的训练。
罗杰斯认为,如何学习应该由学生自己来决定,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强调学生的自由发展。
罗杰斯非常强调学习气氛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对如何创造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气氛提出了三点建议: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真诚、信任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
罗杰斯认为,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潜能。教师不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只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催化剂。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强调非指导性的原则。
4. Ⅱ.论述教育观察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Ⅱ.教育研究中观察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获得的资料可靠性较;有时,还可以获得一些意料之外的资料。具体归纳有如下三点:
(1)非言语行为。
(2)天然环境。
(3)纵贯分析。
关于教育研究观察法的不足,对此作以下四点分析。
(1)缺乏控制。
(2)样本数小。
(3)须获准进入。
(4)研究敏感性问题缺乏匿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