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3. 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泊秦淮》)
5.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______。(《雨霖铃》)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桥的运动》开头写了尾生的故事,后面用人坐板凳时力的传递来说明车在桥上过时的重量传递。这两处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开头采用引用说明,后面采用比喻说明。引用说明使文章增加了情趣,而比喻说明使文章贴切周全,通俗易懂。
2. 《故乡的野菜》描写了浙东哪三种野菜?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荠菜、黄花麦果、紫云英。作者通过对这三种野菜的描写,平易亲切地叙述了浙东故乡的风情民俗,在平淡自然的叙述中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追怀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前赤壁赋》中“客”和“主”分别代表了作者哪两种不同的内心情感?
主代表了作者潇洒超逸、旷达乐观的一面;客代表了消极、悲观、苦闷的情感。
4. 简述《张中丞传后叙》人物性格刻画的三大特点。
人物性格刻画有三大特点:
①作者注重细节描写(如南霁云拔刀断指、抽矢射塔);
②作者注意从人物的相互关系入手(如许远授权张巡自居其下,毫无疑忌。人物形象之间相互辉映,更加光彩照人);
③作者多处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如南霁云拔刀断指,满座大惊为他哭泣,表明南霁云英勇坚贞的形象深入人心,人所共仰)。
六、阅读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阅读《春望》一诗,回答问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概括此诗的中心思想。
该诗描写了诗人身陷长安时所见的一片荒凉景象,抒发了忧时伤乱的感慨,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思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2. 尾联在刻画主人公形象上有什么作用?
尾联以诗人自我形象的描写,突出了满头白发日渐稀少,却还因满腹忧愁频频搔首的细节,更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忧思深广、郁结。
阅读《“今”》的部分文字,回答问题。
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可以宝贵。
为什么“今”最可宝贵呢?最好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答这个疑问:“尔若爱千古,尔当爱现在。昨日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尔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日。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
为什么“今”最易丧失呢?因为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时间这个东西,也不因为吾人贵他爱他稍稍在人间留恋。试问吾人说“今”,说“现在”,茫茫百千万劫,究竟哪一刹那是吾人的“今”,是吾人的“现在”呢?刚刚说他是“今”是“现在”,他早已风驰电掣一般,已成“过去”了。吾人若要糊糊涂涂把他丢掉,岂不可惜!5. 这部分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告诉我们应该把握现在,珍惜时间。
7. 哲人耶曼孙的话,中心意思是什么?
你如果爱过去与未来,就应该把握现在,珍惜时间。现在的时光是未来的两倍,所以把握现在才最重要。从而也表达了“今”最可宝贵。
阅读《共通的门径》的部分文字,回答问题。
读书,做学问,进行研究工作,到底有什么窍门没有?这是朋友们在谈论中提到的一个问题。
其实,无论读书,做学问,进行研究工作,首先需要的本钱,还不是什么专门问题的知识,而是最一般的最基础的用来表情达意和思考问题的工具。这就是要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和一般逻辑的知识。
如果一个人不会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就很难谈到做学问、进行研究工作等等问题,这是非常明显的。不能设想,一个文字不通的人,怎么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又怎么能够通晓各科知识呢?
如果一个人连一般的逻辑都不懂得,当然就很难进行正确的思维,很难对自己接触的客观事物进行科学的概括,更不可能进行科学的判断和推理了。事实证明,有的人正是因为缺乏逻辑的基本训练,常常说了许多不合逻辑的十分荒谬的话,自己还不觉得它的荒谬,甚至于还自鸣得意。也有的人因为不懂得逻辑,对于别人不合逻辑的荒谬言论,竟然也不能觉察它的荒谬,甚至于随声附和,人云亦云。9. 文中说“无论读书,做学问,进行研究工作”,最根本的前提是什么?
10. 不会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会带来什么后果?请简要分析。
不会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的人,就做不好学问和研究工作,也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也不能通晓各科的知识。
11. 为什么要进行逻辑的基本训练?请简要分析。
①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②使我们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的判断和推理。③避免表达荒谬的言论且使语言更有逻辑。④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思想。
七、作文题(本大题50分。)1.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飞鸟因为有两只翅膀才能高飞,火车因为有两条铁轨才能奔驰。做人也一样,既要有知识,也要有技能。而读书正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要求: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