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终身追责利剑高悬 美丽环境永续流传
“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发言掷地有声,亮出终身追责利剑,昭示中央环保决心。终身追责,刃如秋霜。一旦拔剑在手,必然摧枯拉朽,环保难题迎刃而解,美丽环境永续流传。
终身追责,摒除短视弊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与保护。但是部分地区囿于经济发展困局,依然保持着“唯CDP”的干部考核标准,使得一些领导干部引留污染企业,牺牲自然资源。细想可知,这些干部的“小心机”并不难猜:牺牲美丽自然,可以换得发展,取得政绩便可调离、升迁,环境问题与其再无瓜葛。而出现这种思想的一大原因,便在于我国干部选拔、管理制度中缺乏对生态环境的考量。如今,终身追责制横空出世,明确强调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轮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这一政策,正好打破了部分领导干部推卸责任的幻想。近年来,各地陆续爆出领导干部因忽视环境做出短视决策而被追责的新闻,审慎决策的氛围正不断加强,证明终身追责正是一柄将干部短视问题一扫而空的利剑。
终身追责,落实整治责任。生活垃圾,本该清运处置,可是竟在街道就地填埋;企业排污,理应关停转产,孰料政府整治劳而无功。我国生态污染问题严重,整治工作开展多年,可实际效果却未尽如人意。其中虽有整治效果需要一定时间方能显现的原因,可也不乏相关领导干部工作敷衍、推卸责任的情况存在。也许,在一些干部的心中,终身追责针对的是盲目决策的领导干部。可是阅读政策可知,肩负环保职责却放任不管,导致污染问题愈演愈烈的干部,同样不能豁免。A市城东街道办事处,原本应该清运垃圾,可环保工作人员敷衍了事,就地掩埋,不但污染土地,而且会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态环境。随着终身追责的推广,那些不负责任的干部必将难逃制度的惩罚,我国环境整治工作也会由此扭转。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终身追责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终身使命。只有心怀勇气与担当,严遵制度、科学决策、转变观念,才能将天蓝、地绿、水净美好家园的神州画卷,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