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根据“给定资料2”,请你分析部分乡村学校教师流失严重的原因。
要求:全面准确,语言简明,分条罗列。篇幅不超过300字。
部分乡村学校教师流失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学生管理难度大。学生过于调皮,且留守儿童占比高、多由祖辈照看,祖辈溺爱孩子,致使老师“管不了,不敢管”。
二是家长不理解、不配合老师工作。部分家长思想观念落后或对老师存在误解,给老师工作增添阻力。
三是工作强度与待遇不成正比。乡村教师人少课多,任务繁重,且额外生活补助太少。
四是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乡村教师居住条件差,购物不方便,饮食不健康。
五是缺少尊严感。由于“读书无用论”盛行等因素,不少乡村教师被“看不起”,缺少威信,影响自尊。
4. 省里召开扶贫工作会议,邀请Y县扶贫工作队小曹介绍在兰村开展产业扶贫的经验做法。根据“给定资料4”,请为小曹写一份发言提纲。
要求:内容翔实,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可操作性强。篇幅1000字左右。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Y县扶贫工作队的小曹,入驻兰村后,我们在发展二三产业上做文章,鼓励引导有手艺、懂经营的大户稳定创业、就业增收,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从而走出了脱贫致富的路子,具体经验如下:
一是成立乐家家具厂,鼓励就近就业。经过走访调研,工作队发现兰村人均耕地面积有限,难以从农业耕作方面提升收入,于是就从引导村民就近就业着手,利用兰村临近镇上集市,交通便利的优势条件,跟村“两委”班子商议决定扶持会制作家具的村民成立家具厂,原料采用白杨木,进货渠道从农民手中收购,成本低、效益高。另外,我队还办了示范培训班,鼓励引导有志青年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家具厂运营良好,生产的家具物美价廉深受附近乡镇百姓的喜爱,每月收入都可以突破2万元,6户贫困户通过打工,既学到了技术又根据计量有提成,每月工资达到1500~4000元。
二是成立打馕合作社,促进抱团致富。兰村拥有一定的地缘优势,在与村“两委”反复研究后,我们决定成立一个规模化打馕合作社,培养致富带头人。通过反复考察,甄选出有技术、善经营、有诚信的村民,并通过上门宣传、算致富账等方式,说服并帮助他成立了以制售馕制品为主的合作社。之后,我们又主动与周边学校、食堂对接联系找销路,增加了合作社收入,并带动了6户贫困户脱贫。
三是成立手工制毡坊,带动转型发展。早在驻村之初,我们便通过入户走访摸底村民特长和培训就业意愿,发现古法制毡的传承人因缺场地、少资金、没销路等问题,难以扩大规模。羊毛毡作为非遗项目,是少数民族家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工作队力求使技艺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的同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对此,我们与村“两委”共同解决上述问题,搭建作坊在传承技艺的同时,培训贫困村民学习制毡技术,带动贫困村民成功转型。
除以上具体措施之外,工作队还教育贫困户“经济上穷,思想上不能穷”,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实现扶贫与扶志共赢。目前,在工作队的引导支持下,兰村的打馕店、制毡坊、家具厂运行良好,形成了兰村自己的特色产业,就近就地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和脱贫难题。
以上是我们工作队开展产业扶贫的经验做法,望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