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如何让“指尖消费”更加安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在如火如荼的“指尖消费”时代,围绕这种消费模式提出的问题,应当不止一个:商品的质量、商家的服务、消费渠道的拓展,甚至实体店是否还有存在下去的必要,等等。但说到底,还是要归结到如何才能让“指尖消费”更安心的问题。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位身在中国,熟知中国网购流程的美国朋友。他在这篇文章中大致对比了中美网购的不同之处,其中比较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他发现中国的网购,消费者会花大量时间和店家沟通,事无巨细,而他则不会。其实消费者花时间是要确认商品信息,目的还是在于想要更安心地进行消费。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够让“指尖消费”更安心?要靠政府管理、社会监督和商家自己的改善。
虽然从创业者的角度说,从事电子商务是较为方便的一个选择,但是一旦在经营中出现问题,就必须按照规定承担责任,甚至是法律责任。因此加强立法,细化法律条令,设立严格的电商准入制度和惩罚措施就变得很有必要。再有就是要加大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督检查,一则是要高标准严要求,二则是要提高监察机构的规格和权威性,以确保监察力度和活动本身的震慑性,必要时可以直接由国家级相关部门出面或授权。而且,不管是对电商本身的管理,还是对支付平台的监管,规则落实是关键,这样才能令行禁止,真正起到效果。
消费者消费时,难免出现“冲动是魔鬼”的情况,而旁观者清,这个时候,媒体、专家、社会组织就应当适时给予建议,通过宣传片、义务咨询、交流经验等方式,给消费者的购买冲动“降降温”,呼吁大家理性消费,学会正确的网购流程,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商家方面,一是要从内部作好自身的管理,可以分层设级确立监督负责制,比如平台监督商家,商家为自己的商品负责等。二是调整经营模式,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增强消费者对自己的信任。比如电商可以适量开设实体体验店,让消费者真实看到他们在网上看到的货品,打消顾虑(比如唯品会的模式)。实体店可以开辟自己的电商,消费者在实体店看中货品,可以在该店的网店里购物,这样消费者安心、获得实惠。店家获得收益、开拓了销售渠道,重新定位了实体店的地位(有了存在的必要性),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相较于以上三种较为传统的让消费者“指尖消费”更安心的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更加前沿,就是借助“信息消费”的力量。
简而言之,“信息消费”的关键是要消除信息获取的不对称,要达到这一效果,数字科普水平的提升就尤为必要。而当数字科普水平提升之后,又会反过来作用于“信息消费”,以及与“信息消费”密切相关的“指尖消费”中的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因数字科普的作用会更多表现在营造干净、安全的信息消费环境、促使消费者接受网络信任服务、提高消费者网络消费的安全意识等方面,也就进而起到了保障“指尖消费”安全安心的效果。
因而,从自身做起,借助政府、社会和前沿消费模式的力量,方便快捷的“指尖消费”会更加安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