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选出最佳选项) (一)文学知识。1. 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2. 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3. 起舞弄清影,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4. 苟非吾之所有,______。(苏轼《前赤壁赋》)
5.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______置以为像兮。(屈原《橘颂》)
6. 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______,参天地兮。(屈原《橘颂》)
7. 为人洁白皙,鬃鬃颇有须。______,冉冉府中趋。(《陌上桑》)
8. 既然已,勿动勿虑,______。(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9. 然后我死了,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10. 《鲁滨孙漂流记》是______(作者)创作的。
(二)语言知识。1. 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中“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
设问
[解析] 题干语句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2. 柳宗元《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一句中,“出”字的用法是______。
3. 《史记·屈原列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中,“短”的词性是______词。
动
[解析] “短”属于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诋毁”。
4. 袁宏道《满井游记》中“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比喻
[解析] 将层层浪纹比作鱼鳞,将波光粼粼的春水比作冷光乍出的新开明镜,写出了春水的清澈明亮。
5.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顶真
[解析] 句中的“到”“醉”“卧”既是上一句结尾的词,也是下一句开头的词,头尾蝉联,上递下接,形成顶真。
(三)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入适合实用文语体风格的词语。1. 新春将至,某机械模具公司的车间里仍是一派忙碌的景象:机器高速运转,机床设备轰鸣,各项生产工作正______地有序开展。[成语:锣鼓点敲得很密,形容准备工作进行得紧张、急促]
2.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知识与技能______的手段。[坚固;不易动摇]
3. 从全年看,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符合______,财政赤字率和宏观杠杆率下降,经济增速继续位居世界前列。[预先期待]
4. 我们要巩固东盟在地区架构中的中心地位,维护______各方诉求、包容各方利益的区域秩序。[同时照顾几个方面]
5.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要充分吸收党的群众路线教育______活动经验,找准突破口。[人们有意识地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问题。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①
美人自刎刎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②,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注释】①张可久:散曲家,庆元(今浙江宁波)人。这组曲子共两首,这里是第二首。②秦汉:泛指历朝历代。1. 小令前半部分运用的主要手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小令前半部分运用了用典的手法,化用了三个典故:①“美人自刎乌江岸”化用“霸王别姬”的典故;②“战火曾烧赤壁山”化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采用火攻大败曹军的典故;③“将军空老玉门关”化用班超的典故。
作者连续化用三个与英雄人物失败、不得志有关的典故,意在说明历史上这些英雄人物不过是过眼云烟。作者对历史上这些英雄人物的成败际遇无所感叹,而是着眼于“生民涂炭”,体现了作者悯民生、体民苦的思想。
2. 小令后半部分表达的情感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抒发情感的?
小令后半部分揭示了无休止的战争给平民百姓带来的只有深重灾难这一事实,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绪。
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抒发情感,以项羽、曹操、班超这三个英雄人物的失败、不得志与“生民涂炭”作对比,揭示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虽有悲壮的故事,但是最值得同情的,仍是苦难中的平民百姓的主旨,反映了作者的忧国忧民思想。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1.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的过程。
②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提取并整合上述材料的主要信息,给“遗传”下个定义。
遗传是一种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自身繁殖过程。
(五)阅读下面这些语句,完成下面问题。1. (1)垂念师恩,难忘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祝恩师节日快乐。
(2)接到母校的邀请函,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参加母校成立80周年庆典。
(3)本届徐霞客文化研讨会在徐霞客故里召开,现推举您忝列“徐霞客文化研究会”理事。
(4)人到老年,经常被人问及自己的贵庚,我觉得这是一件尴尬的事情。
找出每个语句的字词错误或表达不当之处,并加以改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垂念”,敬辞,称对方(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不能用于表示学生对老师恩情的挂念。“垂念”可改为“感念”。
(2)“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不能用在自己身上。“光临”可改为“来到”。
(3)“忝”,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忝列”指有愧于排列其中。“忝列”可改为“担任”。
(4)“贵庚”,敬辞,用于询问他人的年龄。“贵庚”可改为“年龄”。
(一)实用文写作(20分)1. 请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欢迎词。
××学校历史学院拟邀请友邻学校的一批老师到本校考察,请以院学生代表李明的身份写一篇欢迎词,对友邻学校的老师表示欢迎。
要求:①主题明确,信息全面;②格式规范,表达得体;③信息全面,所缺细节内容可自行补充。
[范文] 欢迎词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春风送暖,百花盛开,笑迎宾客,喜满校园。在这个愉快的日子里,我谨代表××学校历史学院对友邻学校诸位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多年来,我院与贵校之间交流密切、荣辱与共,在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领域相互扶持,双方积累了深厚的友谊。希望各位老师在我院考察期间,对我院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使我院今后的各项工作得以更为顺利地进行,取得更好的成效。
最后,祝愿各位老师考察期间工作一切顺利!
李明
20××年××月××日
(二)文学写作(50分)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牵挂是一种忧伤的幸福,当你牵挂一个人时,你就会想他是不是也在牵挂你。因为喜欢才牵挂,因为牵挂而忧伤,用心去感受对方的牵挂。牵挂是一份烂漫,一份深沉,一份优美,一份质朴。
读了上述一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请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②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范文]
牵挂是幸福的
有人认为无牵无挂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但我认为,有所牵挂才是幸福的,因为天大地大,我们有人可以去想念;人来人往,还有人想念着我们。彼此的牵挂,让我们不觉孤单,倍感幸福。
牵挂是朋友临行前的一杯酒,是远方邮寄来的一首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王维对朋友留恋式的牵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对朋友鼓舞式的牵挂。古人如此,令人亦然。真正的朋友必然会时刻牵挂着你,看到你朋友圈的一点“风吹草动”便会急匆匆地打来电话。朋友的牵挂,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让我们懂得友谊的珍贵。牵挂是幸福的。
牵挂是离别时亲人的一声声叹息,是跨越千山万水时的一句句嘱托。“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孟郊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儿行千里母担忧”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无声牵挂。亲人是我们在外披荆斩棘时坚实的后盾,每次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亲人关切的话语,一句句叮嘱是一份份沉甸甸的牵挂,让我又重新拾起面对困难的勇气。亲人的牵挂,是我们遇事始终不放弃、不退缩的精神支柱。牵挂是幸福的。
牵挂是分别时爱人的一个吻,是夜晚辗转反侧的一行泪。“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是柳永与恋人分别时的牵挂;“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是秦观对恋人的牵挂。从前,山高水长,车马很慢,只能以鸿雁寄情思,一封封书信便是爱人情深意绵的情感寄托。所谓牵挂,不正是那些将彼此放在心上的岁月所化成的心有灵犀吗?一句句问候是爱人的牵挂,这些牵挂让我们有了欢笑,有了对未来的期许。牵挂是幸福的。
牵挂给我们带来了温暖,给予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了幸福。珍惜能让你牵挂和牵挂着你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