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知识)模拟10
单项选择题
1. 根据《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长途汽车站、火车站主要出入口______范围内应设置公共交通首末站。
A.100m
B.150m
C.200m
D.250m
A
B
C
D
A
[解析]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CJJ/T15—2011)第2.1.2条第5款,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客运码头主要出入口100m范围内应设公共交通首末站。
2. 下列表述与《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不符的是______。
A.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乡规划、村庄规划
B.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
C.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D.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A
B
C
D
A
[解析] 《城乡规划法》第二条第二款,本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3. 商业步行区的紧急安全疏散出口间隔不得大于______。
A.80m
B.110m
C.160m
D.200m
A
B
C
D
C
[解析]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第5.3.1条,商业步行区的紧急安全疏散出口间隔距离不得大于160m。
4. 图中三种我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从左到右分别是______。
A.盔顶、平顶、卷棚
B.囤顶、盝顶、歇山
C.盔顶、盝顶、卷棚
D.盔顶、盝顶、歇山
A
B
C
D
C
[解析] 根据《中国建筑史(第七版)》,三幅图从左到右依次为:盔顸、盝顶、卷棚。
5. 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是______。
A.河北定县开元寺塔
B.河南开封祐国寺塔
C.河南洛阳永宁寺塔
D.河南开封开宝寺塔
A
B
C
D
B
[解析] 河南开封祐国寺塔,则是在砖砌塔身外面加砌了一层褐色琉璃面砖作外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
6. 我国古代建筑室内用于分隔空间的固定木隔断称为______。
A.幕
B.屏
C.罩
D.帷
A
B
C
D
C
[解析] 根据《中国建筑史(第七版)》,罩大多用于室内,是用硬木浮雕或透雕制成几何图案或缠交的动植物、神话故事等,在室内起着隔断空间和装饰作用。
7. 在道路交叉口处种植草木时须留出非植树区以保证行车视距,在该视野范围内,植物的高度应小于______。
A.2.0m
B.1.8m
C.1.5m
D.1.0m
A
B
C
D
D
[解析]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第4.6条,道路交叉口植物布置规定:道路交叉口处种植树木时,必须留出非植树区,以保证行车安全视距,即在该视野范围内不应栽植高于1m的植物,而且不得妨碍交叉口路灯的照明,为交通安全创造良好条件。
8. 拜占庭式建筑创造性地解决了在方形平面上使用穹顶的结构和建筑形式之间的承接过渡问题,这一重大的技术成就是______。
A.十字拱
B.鼓座
C.发券
D.帆拱
A
B
C
D
D
[解析] 根据《外国建筑史(第四版)》,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帆拱解决了圆形穹顶与方形平面间过渡性的问题。帆拱、鼓座、穹顶,这一套拜占庭的结构方式和艺术,以后在欧洲广泛流行。
9. 我国古代有工官制度,历史上著名的工官有______。
A.隋代的宇文恺、宋代的李诫、明代的计成
B.隋代的宇文恺、宋代的李诫、明代的蒯祥
C.宋代的李诫、明代的蒯祥、清代的雷发达
D.隋代的宇文恺、明代的计成、清代的雷发达
A
B
C
D
B
[解析] 根据《中国建筑史(第七版)》,隋代宇文恺——曾任营宗庙副监、营新都副监、仁寿宫监、营东都副监、将作少匠、将作大匠、工部尚书等职。宋代李诫——以父荫进入仕途后,长期在将作监任职,由主簿做起,提升至丞,再升至少监及监,毕生16次提升,多是由于工程实绩,所以富有实践经验。明代蒯祥、徐杲等——明初迁都北京,嘉靖大兴土木,都曾造就了一批工匠出身的工官,蒯祥和徐杲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二位。
10. 由伯鲁乃列斯基设计建造的中世纪以来的第一座大型穹隆顶建筑,被称为“文艺复兴建筑的报春花”的是______。
A.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B.佛罗伦萨主教堂
C.维晋寨别墅
D.伦敦圣保罗教堂
A
B
C
D
B
[解析] 根据《外国建筑史(第四版)》,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被公正地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第一个作品,新时代的第一朵报春花。
11. 为避免地震灾害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抗震设防烈度______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对于抗震设防烈度大于______地区的建筑及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其抗震设计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A.6度、8度
B.6度、9度
C.7度、8度
D.7度、9度
A
B
C
D
B
[解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1.0.2条,抗震设防烈度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第1.0.3条,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度地区的建筑及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其抗震设计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
12. 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两种,它们是______。
A.干阑式和梁柱式
B.梁架式和斗栱式
C.穿斗式和抬梁式
D.干阑式和斗栱式
A
B
C
D
C
[解析] 根据《中国建筑史(第七版)》,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
13. 城市型居住区和独立的工矿企业居住区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A.公建项目和定额指标
B.居住对象
C.建筑标准
D.与城市中心的联系
A
B
C
D
A
[解析] 根据《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按城乡区域范围不同的划分:①城市住区;②独立工矿企业和科研基地的住区,这类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往往要兼为附近农村服务,因此,这类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和定额指标应比市内住区适当增加;③乡村住区。
14. 住宅群体空间组合中,在比例尺度上容易失调的是______。
A.简单重复的单体排列
B.建筑高度与院落进深的比例为1:5
C.高层住宅紧邻住宅院落
D.道路的宽度为两侧建筑物高度的3倍
A
B
C
D
B
[解析] 根据《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在组织居住院落空间时,就要考虑住宅高度与院落大小的比例关系和院落本身的长宽比例。一般认为建筑高度与院落进深的比例在1:3左右为宜。
15. 中国城市建设中,延绵了千年的里坊制度逐渐被废除并开始出现了开放的街巷制,这种变化出现于______。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A
B
C
D
B
[解析] 根据《中国建筑史(第七版)》,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在唐末一些城市开始突破里坊制的基础上,北宋都城汴梁也取消了夜禁和里坊制。
16. 在北京的四合院中,“倒座”通常用作______。
A.客房、仆人住所、厕所
B.厨房、杂用间、仆人住所
C.客房、书塾、厨房、仆人住所
D.客房、书塾、杂用间、仆人住所
A
B
C
D
D
[解析] 根据《中国建筑史(第七版)》,北京四合院的前院较浅,以倒座为主,主要用作门房、客房、客厅;大门在倒座以东、宅之巽位(东南隅),靠近大门的一间多用于门房或男仆居室;大门以东的小院为塾;倒座西部小院内设厕所。前院属对外接待区,非请不得入内。
17.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是文艺复兴时代建筑师______设计建造的。
A.米开朗琪罗
B.伯拉孟特
C.伯鲁乃列斯基
D.阿尔伯蒂
A
B
C
D
C
[解析] 根据《外国建筑史(第四版)》,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是由伯鲁乃列斯基设计建造的。
18.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遵循的原则有______。
①方便居民生活
②配备与人口规模相适用的公共设施
③提高容积率及覆盖率,以达到一定的开发效益
④合理组织居住区的各类交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B
C
D
C
[解析] 根据《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根据居民户外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可以得出:居民日常生活必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尽量接近居民;小学生上学不应跨越城市交通干道,以确保安全;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上下班活动,应保证居民自居住地点至公交站的距离不大于500m。
19. 按清代工部《工程作法》规定,大木小式建筑的面阔尺度由______来确定。
A.斗口尺寸
B.斗栱尺度
C.檐柱高度
D.明间面阔及檐柱径
A
B
C
D
D
[解析] 根据《中国建筑史(第七版)》,大木小式建筑用于殿式建筑的次要房屋和一般民居。面阔三间至五间,通进深不多于七檩,大梁以五架为限。只用单檐悬山和硬山及以下屋顶,不用琉璃瓦和斗栱。建筑尺度依明间面阔及檐柱径为标准。
20. 住宅空间的“生理分室”是指______。
A.起居用餐与睡眠分离
B.根据家庭成员的性别、年龄等就寝分离
C.将家庭公共活动从卧室分离
D.将工作、学习空间独立出来
A
B
C
D
B
[解析] 根据《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版)》,生理分室也称就寝分室。它与家庭成员的性别、年龄、人数、辈份、是否夫妻关系等因素有关。
21. 编著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时,______不是必须包括的内容。
A.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B.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C.主要建筑单体的方案设计
D.竖向规划设计
A
B
C
D
C
[解析]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四十三条,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①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②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③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④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⑤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⑥竖向规划设计。⑦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22. 住宅的物质寿命较长而功能寿命较短,正确的解决办法是______。
A.使耐久性适应功能寿命
B.增加住宅类型的多样化
C.加快住宅的更新速度
D.提高住宅的适应性和可变性
A
B
C
D
D
[解析] 根据《住宅设计原理(第二版)》,住宅作为物质实体,其结构寿命较长,以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言,其物质老化期可以长达100~120年。而住宅功能变化较快,其精神老化期较短,一般为10~25年。因此,住宅的物质老化期与功能老化期是不同步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速度加快,而且日趋多样化,这就使得住宅的耐久性与可变性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提高住宅的适应性与可变性更为必要。
23. 作为近代我国最重要的建筑学术研究团体,中国营造学社______。
A.成立于1930年,社长是朱启钤
B.社长是朱启钤,以研究中国近代建筑为宗旨
C.社长是梁思成,作了大量的中国建筑的调查
D.社长是刘敦桢,他与梁思成先生一起,以研究中国古建筑为宗旨
A
B
C
D
A
[解析] 根据《中国建筑史(第七版)》,中国营造学社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建筑学术研究团体。学社成立于1929年,由创办人朱启钤任社长。(关于营造学社的成立时间,在《营造论——暨朱启钤纪念文选》多处注明为1930年。)营造学社存在的17年间,进行大量古建筑实例的调查、测绘、研究工作,拟订了重要古建筑的修缮、复原计划,搜集、整理了重要的古建筑文献资料,校勘重印了宋《营造法式》、明《园治》等古籍,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24. 对《雅典宪章》过分强调功能分区的做法提出批评和否定的重要文献是______。
A.《威尼斯宪章》
B.《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C.《马丘比丘宪章》
D.《北京宪章》
A
B
C
D
C
[解析] 根据《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雅典宪章》中认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综合城市四项基本功能——生活、工作、游憩和交通,其解决办法就是将城市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分区。但是实践证明,追求功能分区却牺牲了城市的有机组织,忽略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城市规划应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这次集会后发表的《马丘比丘宪章》还提出了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25. 工业化住宅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基本矛盾是______。
A.建筑标准与经济性的矛盾
B.多样化与规格化的矛盾
C.工厂生产和现场施工的矛盾
D.模数体系和构件尺寸的矛盾
A
B
C
D
B
[解析] 根据《住宅设计原理(第二版)》,多样化与规格化的问题是工业化住宅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基本矛盾。
26. 山西大同云岗昙曜五窟在我国石窟建筑中属于______功能布局类型。
A.佛像型
B.佛殿型
C.塔院型
D.僧院型
A
B
C
D
C
[解析] 根据《中国建筑史(第七版)》,从建筑功能布局上看,石窟可分为三种:一是塔院型,在印度称支提窟,即以塔为窟的中心(将窟中支撑窟顶的中心柱刻成佛塔形象),和初期佛寺以塔为中心是同一概念,这种窟在大同云冈石窟中较多;二是佛殿型,窟中以佛像为主要内容,相当于一般寺庙中的佛殿,这类石窟较普遍;三是僧院型,在印度称毗诃罗,主要供僧众打坐修行之用,其布置为窟中置佛像,周围凿小窟若干,每小窟供一僧打坐,这种石窟数量较少,敦煌第285窟即属此类。此外还有一种小窟,分布在一、二两类窟的周围,也属打坐用的禅窟。石窟的壁画、雕刻、前廊和窟檐等方面表现的建筑形象,是我们研究南北朝时期建筑的重要资料。
27. 在确定住宅用地界线时,下列原则正确的是______。
A.以居住区内部道路红线为界
B.宅前宅后小路属公共绿地
C.与公共服务设施相邻时,以道路红线为界
D.当公共服务设施在住宅建筑底层时,将其底层及周围用地计入住宅用地
A
B
C
D
A
[解析] 根据《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住宅用地界线范围的确定:以居住区内部道路红线为界,宅前宅后小路属住宅用地;如住宅与公共绿地相邻,没有道路或其他明确界线时,通常在住宅的长边以住宅的1/2高度计算,住宅的两侧一般按3~6m计算;与公共服务设施相邻的,以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边界为界;如公共服务设施无明确的界线,则按住宅的要求进行计算。
28. 唐宋至明清,中国园林在东晋和南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__。
A.规模扩大,普及民间,形式多样,建筑增多
B.理景的普及化,园林功能生活化,造园要素密集化,造园手法精致化
C.从帝王园圃转向私家园林,从田庄气息转向“诗情画意”,从“阡陌纵横”转向“堂馆亭阁”,从儒家思想转向道家思想
D.理园情趣诗意化,园林功能生活化,造园要素自然化,造园手法简约化
A
B
C
D
B
[解析] 根据《中国建筑史(第七版)》,东晋和南朝是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也是由物质认知转向美学认知的关键时期。唐宋至明清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继承与发展,其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理景的普及化、园林功能生活化、造园要素密集化、造园手法精致化。
29. 与唐宋建筑相比,明清官式建筑在建筑艺术方面发生很大变化,不属于上述变化的是______。
A.斗栱缩小,出檐深度减少
B.柱子细长、柱的升起,侧脚和卷杀不再采用
C.装饰走向过分烦琐
D.梁的断面比例由5:4改为3:2
A
B
C
D
D
[解析] 根据《中国建筑史(第七版)》,唐代阑额断面高宽比约2:1,宋、金阑额断面比例约为3:2,明、清额枋(同阑额)断面近于1:1。
30. 圆厅别墅的设计者是______。
A.伯拉孟特
B.维尼奥拉
C.米开朗琪罗
D.帕拉第奥
A
B
C
D
D
[解析] 根据《外国建筑史(第四版)》,帕拉第奥设计的庄园府邸中最著名的是圆厅别墅。
31. 在我国黄土地区建造的各种窑洞式与拱券式住宅中,在地面上用砖、石、土坯等建造一层或二层的拱券式房屋,称为______。
A.靠崖窑
B.坑窑
C.锢窑
D.天井窑
A
B
C
D
C
[解析] 锢窑:实际上是在地面上用土坯或砖石所砌筑的拱顶房屋;上面做平之后,还可以再建木构房屋,在布局上仍以四合院式为主,一如地面住宅。此式豫西、晋中较多。
32. 伊利尔·沙里宁提出城市规划思想中的______。
A.“有机疏散”思想
B.“花园城市”思想
C.“邻里单位”思想
D.“卫星城镇”思想
A
B
C
D
A
[解析] 根据《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针对大城市过分膨胀所带来的各种“弊病”,伊利尔·沙里宁在1934年发表了《城市——它的成长、衰败与未来》一书,书中提出“有机疏散”理论。
33. 城市设计实践始于______。
A.20世纪初
B.19世纪
C.14世纪
D.公元纪元之初
A
B
C
D
D
[解析] 根据《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城市设计虽然在20世纪40年代才被提起,但是城市设计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此推断,城市设计的实践起源于公元纪元之初。
34. 下列城市是以其独特的不规则城市布局而在中国都市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是______。
A.唐长安
B.明南京
C.明清北京
D.宋东京
A
B
C
D
B
[解析] 根据《中国建筑史(第七版)》,南京是明初洪武至永乐53年间全国政治中心所在地,它以独特的不规则城市布局而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5. 美国现代建筑的奠基者——“芝加哥学派”,为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培养出一大批著名建筑师,其创始人是______。
A.詹尼
B.伯那姆
C.赖特
D.沙利文
A
B
C
D
A
[解析] 根据《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是工程师詹尼。
36. 清代帝苑的构成要素有______。
A.宫室建筑和园囿建筑两个部分
B.自然的山水和人工的建筑两个部分
C.山林、湖泊、建筑三个部分
D.居住与朝见的宫室和供游乐的园林两个部分
A
B
C
D
D
[解析] 根据《中国建筑史(第七版)》,清代帝苑的内涵一般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另一部分是供游乐的园林。
37. 下列四座古埃及建筑建造年代最早的是______。
A.
B.
C.
D.
A
B
C
D
C
[解析] 根据《外国建筑史(第四版)》,A为哈特什帕苏墓,建于公元前1525~前1503年;B为鲁克索的阿蒙神庙,建于公元前16~前4世纪;C为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大约建于公元前3000年;D为吉萨金字塔群,建于公元前3000年中叶。
38. “少就是多”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个口号,最先由______提出。
A.勒·柯比西埃
B.格罗皮厄斯
C.尼迈耶
D.密斯·范·德·罗
A
B
C
D
D
[解析] 根据《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1928年,密斯曾提出了著名的“少就是多”的建筑处理原则。
39. 以下描述了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不恰当的是______。
A.由单向封闭型转向复合开放型
B.由静态理想转向动态过程
C.由刚性规划转向弹性规划
D.由指令性转向指导性
A
B
C
D
D
[解析] 根据《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①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开放型的思想方法;②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过程导控的动态思想方法;③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④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40. 建筑探新运动的先驱人物贝伦斯是______设计流派的代表人物。
A.工艺美术运动
B.维也纳学派
C.国际构成主义派
D.德意志制造联盟
A
B
C
D
D
[解析] 根据《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1907年出现了由企业家、艺术家、技术人员等组成的全国性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业制品的质量以求达到国际水平。德意志制造联盟是这一新思潮的支持者,它里面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师,他们认定了建筑必须和工业结合这个方向。其中享有威望的是贝伦斯,他以工业建筑为基地来发展真正符合功能与结构特征的建筑。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