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一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问题2、问题3和问题4,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
[说明]
现在,家居装修布线是一个大且细致的工程项目,除了要布设普通电源线、有线电视电缆和电话线、音响线、视频线等,越来越多的电脑爱好者家中的网络布线则是少不了的。如果不是专业技术人员,这么多的线缆要理顺一个头序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况且在以后的居室使用过程中还要考虑使用的方便、安全和美观。
家庭综合布线系统是指将电视、电话、电脑网络、多媒体影音中心、自动报警装置等设计进行集中控制的电子系统,即家庭中由这些线缆连接的设备都可由一个设备集中控制,一般的综合布线系统主要由信息接入箱、信号线和信号端口组成,信息接入箱的作用是控制输入和输出的电子信号。信号线传输电子信号。信号端口接终端设备,女口电视机、电话、电脑等。一般比较初级的信息接入箱至少能控制有线电视信号、电话语音信号和网络数字信号这3种电子信号,而较高级的信息接入箱则能控制视频、音频(或AV)信号。
一个典型的家用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如图7—1所示。

1. 【问题1】
从图7-1中可以看出采用什么拓扑结构与设计方法?
采用的是分层星型拓朴结构和模块化设计。
目前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以下4种:
1.总线型结构
采用一条称为公共总线的传输介质相连,具有组网费用低、网络用户扩展较灵活、维护较简单等特点。但是,各节点是共用总线带宽的,在传输速度上会随着接入网络的用户的增多而下降,且当有一个站点发送数据时其余站点必须等待,所以介质利用率低。
2.星型结构
网络中的各工作站节点设备通过一个网络集中设备(如集线器或者交换机)连接在一起,各节点呈星状分布。这类网络目前用的最多的传输介质是双绞线,如常见的五类线、超五类双绞线等,具有容易实现、扩展容易,而且单个节点故障不影响整个网络等特点。
3.环型结构
网络结构中各设备是直接通过电缆来串接的,形成一个闭环,整个网络发送的信息就是在这个环中传递,通常这类网络也称为“令牌环网”。“令牌”是在环型连接中依次传递,所用的传输介质一般是同轴电缆,各节点共用同一传输介质,因此具有投资最小、实现简单、传输速度快等特点,但维护困难,因为网络中各节点间是直接串联的,这样任何一个节点出了故障都会造成整个网络的中断、瘫痪,也不容易定位故障点,如果要新添加或移动节点,就必须中断整个网络,在环的两端作好连接器才能连接,因此扩展性能差。
4.星型和总线型结合的复合型结构
这种结构兼顾了星型网与总线型网络的优点,克服了这两种结构一些缺点,但由于受到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的制约,仍然很难维护。
2. 【问题2】
上述拓扑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型拓朴结构的特点是:各个功能模块和线路相对独立,单个家电设备或线路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他家电的使用。
3. 【问题3】
在“电视模块”中一般采用75欧的CATV电缆传输模拟信号,如果在“电脑模块”中也要采用75欧的CATV电缆传输信号,该怎么实现?
要使计算机产生的比特流变成模拟信号在CATV电缆上传输,在发送端与接收端分别加入调制器与解调器即可。为了不增加成本,而又要实现双向传输,因此采用FDM技术把整个带宽划分为多个独立的信道,在不同的信道上发送和接收数据。
4. 【问题4】
为了进一步简化系统,有人建议把“电脑模块”与“电话模块”合成一个模块,其传输介质共用,这可以实现吗?
可以实现,用5类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从5类双绞线中的8根铜线中分出两根作为传输电话模拟信号,其余6根传输计算机信号。其实双绞线里的8根线只用4根(一般是1,2,3,6)就可以了,不管是100M还是10M的网络,如果拿着RJ45连接头对着自己,锁扣朝上,那么从左到右各插脚的编号依次是1~8。根据TLA/EIA568规范各插脚的用途如下:
插脚编号 作用
1 输出数据(+)
2 输出数据(-)
3 输入数据(+)
4 保留为电话使用
5 保留为电话使用
6 输入数据(-)
7 保留为电话使用
8 保留为电话使用
试题二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Linux系统有其独特的文件系统ext2,文件系统包括了文件的组织结构、处理文件的数据结构及操作文件的方法。可通过命令获取系统及磁盘分区状态信息,并能对其进行管理。
以下命令中,改变文件或所属群组的命令是 1 ,编辑文件的命令是 2 ,查找文件的命令是 3 。在Linux中,分区分为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使用fdisk-1命令获得分区信息如下所示:
Disk/dev/hda: 240 heads, 63 sectors, 1940 cylinders
Units=cyliriders of 15120 * 512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a 1 286 2162128+ c Win95 FAT32 (LBA)
/dev/hda2 *288 1940 12496680 5 Extended
/dev/hda5 288 289 15088+ 83 Linux
/dev/hda6 290 844 4195768+ 83 Linux
/dev/hda7 845 983 1050808+ 82 Linux swap
/dev/hda8 984 1816 6297448+ 83 Linux
/dev/hda9 1817 1940 937408+ 83 Linux
其中,属于扩展分区的是 5 。
使用df-T命令获得信息部分如下所示:
Filesystem Type 1K 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hda6 reiserfs 4195632 2015020 2180612 49% /
/dev/hda5 ext2 14607 3778 10075 8% /boot
/dev/hda9 reiserfs 937372 202368 735004 22% /home
/dev/hda8 reiserfs 6297248 3882504 2414744 62% /opt
Shmfs shm 256220 0 256220 0% /dev/shm
/dev/hda1 vfat 2159992 1854192 305800 86% /windows/C
其中,不属于Linux系统分区的是 6 。6.
/dev/hda1
本问题主要考查Linux系统分区的基础知识。
在Linux系统中,对于 7 文件中列出的Linux分区,系统启动时会自动挂载。此外,超级用户可通过 8 命令将分区加载到指定目录,从而该分区才在Linux系统中可用。8.
mount
本问题考查对Linux系统中/etc/fstab配置文件及分区加载命令的熟悉程度。
试题三下面是某路由器的部分配置信息,解释标有下划线部分的含义,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
1. [配置路由器信息]
Current configuration:
!
hostname router1
isdn switch-type basic-net3 第(1)处
!
interface Ethernet0
ip address 10.0.0.1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第(2)处
!
interface bri0
ip address negotiated 第(3)处
ip nat outside
encapsulation ppp
pppauthentication pap callin 第(4)处
ppp multlink 第(5)处
dialer-group 1
dialer string 2633
ppp pap sent-username 263 password 263 第(6)处
ip route 0.0.0.0 0.0.0.0 bri 0
access-list 2 permit any 第(7)处
dialer-list 1 protocol ip permit 第(8)处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2 interface bri 0 overload 第(9)处
…
End
(1)设置ISDN交换类型为baisie-net3。
(2)指定为内部端口。
(3)ip地址磋商。
(4)使用pap作认证。
(5)启动PPP多连接。
(6)登录用户名为263口令为263。
(7)定义访问表2,允许所有协议。
(8)定义拨号列表1允许ip协议。
(9)设定符合访问列表2的所有源地址被翻译为bn0所拥有的地址。
试题四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3,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
Windows组网是指把Windows终端和服务器连接起来。如图3所示给出了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典型LAN配置。

1. 在OSI参考模型有哪几层?
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从底向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2. NetBIOS包括哪些服务功能?
从其功能上来讲,NetBIOS可以看作是一组进程间通信服务(IPC),这些服务可以分为4类:名字服务、会话服务、数据报服务和其他服务。
名字服务获取和发布源名字。
会话服务通过命令为一对NetBIOS应用来建立双工、连续、可靠的连接。
数据报服务通过对组名的广播或者通过点到点的方式直接投送到独立的名字,在两个参与者之间传送消息。
其他服务提供复位网卡、获取网卡状态等功能。
3. Windows组网中采用什么工具来实现域的创建和管理?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主域”?
通过PDC(主域控制器)工具来实现域的创建和管理,该进程运行在Windows NTServer上,主域被其他域信任,但主域不信任其他域。当有些部门要单独控制它们拥有的资源但又要求保持集中身份验证时,需要设置主域。
试题五 阅读以下关于交换机VTP协议配置的技术说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至问题4。
【说明】
利用VLAN技术可以把物理上连接的网络从逻辑上划分为多个不同的虚拟子网,可以对各个子网实施不同的管理策略。利用show vtp status命令在某台交换机的特权模式下查看其VTP配置,系统输出的配置信息如图6-18所示。

1. 【问题1】
如果在网络设计过程中划分了很多VLAN,则可采用VTP来简化其管理。交换机管理IP地址只能创建在
中,而VTP信息只能在
端口上传播。共享相同VLAN数据库的交换机构成一个
。不同交换机平台、不同的IOS版本支持的VLAN数量不同,从图6-18所示的输出信息可知,交换机SwitchA允许用户创建的VLAN数最多可达
个。
(1) VLAN 1 (2) Trunk
(3) VTP管理域 (4) 63
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注意配置VLAN时一些常见问题的分析理解题。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有:
1)进行VLAN配置时,VLAN1不能创建、删除或重命名,并且交换机本身的管理IP地址只能创建在VLAN1中。
2)VLAN干道协议(VTP,VLAN Trunk Protocol)的功能是用来使VLAN配置信息在交换网内其他交换机上进行动态注册的一种链路层协议,它可简化局域网中交换机的配置、维护管理工作。在一台VTP Server上配置一个新的VLAN信息,则该信息将自动传播到本域内的所有交换机,从而减少在多台设备上配置同一信息的工作量,且方便了管理。VTP信息只能在Trunk端口上传播,即VTP信息和CDP信息只在VLAN1传播。
3)任何一台运行VTP协议的交换机可以工作在3种模式:VTP Server、VTP Client及VTP Transparent。其中,工作在VTP Server模式的交换机将维护该VTP域中所有VLAN信息列表,可以增加、删除或修改 VLAN。工作在VTP Client模式的交换机也维护该VTP域中所有VLAN信息列表,但不能增加、删除或修改VLAN,任何变化的信息必须从VTP Server发布的通告报文中接收。工作在VTP Transparent模式的交换机不参与VTP工作,它虽然忽略所有接收到的VTP信息,但能够将接收到的VTP报文转发出去。它只拥有本设备上的VLAN信息。
4)对于VTP Server和VTP Client必须处于同一个VTP域,且一台交换机只能归属于一个VTP域。共享相同VLAN定义数据库的交换机构成一个VTP管理域。每一个VTP管理域都有一个共同的VTP管理域域名。不同VTP管理域的交换机之间不交换VTP通告信息。
5)从图6-18所示的“Maximum VLANs supported locally:64”输出信息可知,该SwitchA交换机支持的VLAN数量最多为64个。由于VLAN 1不能创建、删除或重命名,因此允许用户创建的VLAN数最多只有63(64-1=63)个。
2. 【问题2】
结合图6-18所示的输出信息,将以下
~
空缺处的内容填写完整,以完成交换机SwitchA的相关配置任务。
Switch>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config terminal (进入配置子模式)
Switch (config#)
SwitchA (config#) exit (退出配置子模式)
SwitchA# vlan database
SwitchA(vlan)#
(配置VTP协议版本)
SwitchA(vlan)#
(配置本交换机的VTP模式)
SwitchA(vlan)#
(配置VTP管理域名)
SwitchA(vlan)#
(启动修剪功能)
SwitchA(vlan)#end
SwitchA#
(5) hostname SwitchA (6) vtp version 2
(7) vtp server (8) vtp domain test
(9) vtp pruning
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VTP协议配置的实践分析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1)首先读懂试题所给出的图6-18的每一行具体的功能含义,图6-18的第2行至第13行的功能解释如图6-20所示。

2)注意到“SWitch(config#)”和“SwitchA(confg#)”的区别,可知(5)空缺处所填写的内容用于完成将该交换机的主机名修改为SwitchA的功能,其对应的配置语句是“hostname SwitchA”。
3)由(6)空缺处后面的提示信息“配置VTP协议版本”,并结合图6-18所示第2行的输出信息“vtp version:2”可知,(6)空缺处所填写的配置语句是“vtp version 2”。
4)由(7)空缺处后面的提示信息“配置本交换机的VTP模式”,并结合图6-18所示第6行的输出信息中的“server”可知,(7)空缺处的相关配置语句是“vtp server”。
5)同理,注意到(8)空缺处后面的提示信息“配置VTP管理域名”,并结合图6-18所示第7行的输出信息中的“test”可知,(8)空缺处所填写的配置语句是“vtp domain test”。
6)由(9)空缺处后面的提示信息“启动修剪功能”,并结合图6-18所示第8行的输出信息可知,(9)空缺处的相关配置语句是“vtp pruning”。
7)以下给出本试题中交换机SwitchA完整的VTP配置语句及其命令解释,带下划线的部分为本试题相关空缺处的答案。
Switch>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config terminal (进入配置子模式)
Switch(config#)
hostname SwitchA (将主机名修改为SwitchA)
SwitchA(config#) exit (退出配置子模式)
SwitchA#
vlan database (进入VLAN配置子模式)
SwitchA(vlan) #vtp version 2 (配置VTP协议版本)
Switch A (vlan) #
vtp server (设置本交换机为Server模式)
SwitchA (vlan) #
vtp domain test (设置VTP管理域名为test)
SwitchA (vlan) #
vtp pruning (启动修剪功能)
SwitchA (vlan) #end (返回到特权模式)
SwitchA#
3. 【问题3】
使交换机SwitchA的千兆位端口允许除VLAN 6之外的所有VLAN数据通过的相关配置语句如下,请给出
空缺处的命令解释及
、
空缺处的配置内容。
SwitchA#config terminal (进入配置子模式)
SwitchA(config)#interface gigabit0/1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SwitchA(config-if)#end
(10) 进入到干兆位端口的配置子模式 (11) mode trunk
(12) trunk allowed vlan remove vlan 6
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VLAN Trunk端口配置的实践操作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1)跨交换机的同一VLAN内的数据经过trunk线路进行交换,在默认情况下trunk允许所有的VLAN通过。
2)试题中给出的关键信息“交换机SwitchA的千兆位端口允许除VLAN 6之外的所有VLAN数据通过”,间接提示了需将交换机SwitchA的千兆位端口设置成VLAN Trunk端口,因此“interface gigabit0/1”配置语句使交换机从配置子模式进入到干兆位端口的配置子模式。而(11)空缺处的相关配置语句是“switchport mode trunk”,用于将当前千兆位端口设置为trunk模式。
3)由于trunk端口默认允许所有的VLAN通过,因此试题中“除VLAN 6之外”的配置要求由(12)空缺处的配置语句完成,其相关语句是“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remove vlan 6”。
4. 【问题4】
在默认情况下,交换机刚加电启动时,每个端口都要经历生成树的4个阶段。为了加速交换机端口状态转化时间,可以将某交换机端口设置成为快速端口。设置为快速端口的端口当交换机启动或端口有工作站接入时,将会直接进入
状态。如果需要将交换机SwitchA的端口1~10设置为快速端口,请完成以下
、
空缺处的相关配置。
SwitchA#config terminal (进入配置子模式)
SwitchA(config)#
fastethemet0/1-10
SwitchA(config-if- range)#
portfast (设置端口1~10为快速端口)
(13) 转发 (14) interface range
(15) spanning-tree portfast
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交换机快速端口配置的实践分析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1)在默认情况下,交换机在刚加电启动时,每个端口都要经历生成树的4个阶段:阻塞、侦听、学习、转发,如图6-21所示。在能够转发用户的数据包之前,某个端口可能最多要等待50s的时间(包含 20s的阻塞时间、15s的侦听延迟时间、15s的学习延迟时间)。

2)为了加速交换机端口状态转化时间,可以将某交换机端口设置成为快速端口(Portfast)。设置为快速端口的端口当交换机启动或端口有工作站接入时,将直接进入转发状态,而不会经历阻塞、侦听、学习状态(假设桥接表已经建立)。
3)试题中要求“将交换机SwitchA的端口1~10设置为快速端口”,则需要将该交换机的配置子模式切换到端口组配置子模式,然后设置组端口工作在快速端口模式。这一配置过程可通过以下相关命令来完成。
SwitchA (config) # 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0/1-10 (进入组配置状态)
SwitchA (config-if-range) #spanning-tree poafast (设置端口1~10为快速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