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模拟23
一、A1
1. 戴阳证患者的表现为
A.面黄隐隐
B.面色红赤
C.面色淡白
D.面色淡青
E.面色苍白,颧颊部嫩红如妆
A
B
C
D
E
E
[解析] 久病重病患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病重。
2. 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针刺者属于
A.心脉痹阻证
B.肝阳上亢证
C.肝火上炎证
D.痰蒙清窍证
E.瘀阻脑络证
A
B
C
D
E
E
[解析] 瘀阻脑络证临床表现:头晕、头痛经久不愈,痛如锥刺、痛处固定,或健忘,失眠,心悸,或头部外伤后昏不知人,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细涩。
3. 慢性肾炎的治疗原则中正确的是
A.限盐,肾功不全者应控制蛋白摄入量
B.加强磷的摄入
C.理想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50/90mmHg以下
D.所有患者均可使用ACEI类药物
E.不可行肾穿刺
A
B
C
D
E
A
[解析] 饮食限盐,肾功不全者应控制蛋白摄入及限磷;理想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Hg以下;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首选ACEI类药物或ARB类药物;如有条件行肾穿刺活检,应根据肾脏病理进行针对性治疗。故选A。
4. 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
A.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B.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C.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
D.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E.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A
B
C
D
E
E
[解析] 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5. 五色主病中黄色主
A.寒证
B.血瘀
C.水饮
D.疼痛
E.湿证
A
B
C
D
E
E
[解析] 黄色主脾虚、湿证。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和惊风。白色主虚证(包括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瘀血、剧痛。
6. 不属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是
A.影响妄想
B.思维贫乏
C.紧张性木僵
D.思维破裂
E.言语性幻听
A
B
C
D
E
B
[解析] 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包括:知觉障碍,最常出现的是幻听;思维联想障碍,主要症状是思维散漫和思维破裂;思维逻辑障碍,主要指概念的形成以及判断、推理方面的障碍,而非思维贫乏;妄想,最常见的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等;内向性思维;情感障碍;行为障碍,可包括退缩、紧张性木僵、蜡样屈曲等。
7. 患者月经过多、红崩使用云南白药时宜
A.酒送服
B.蜂蜜送服
C.姜汤送服
D.开水送服
E.温水送服
A
B
C
D
E
E
[解析] 云南白药【用法用量】散剂:刀、枪伤、跌打诸伤,无论轻重,出血者用温开水送服;瘀血肿痛及未流血者用酒送服;妇科各病证,用酒送服;但月经过多、红崩,用温水送服。毒疮初起,服0.25g,另取药粉,用酒调匀,敷患处,如已化脓只需内服。其他内出血各病证均可内服。
8. 生脉饮的功能是
A.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B.滋肾养阴,益气生津
C.益气养阴,健脾补肾
D.滋阴益气,固本培元
E.滋阴活血,温肾补脾
A
B
C
D
E
A
[解析] 生脉饮【功能】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9. 以下哪项属于感染性发热
A.风湿热
B.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C.烧伤
D.中暑
E.慢性传染病
A
B
C
D
E
E
[解析] 感染性发热包括急、慢性感染;急、慢性全身或局灶性感染;各种病原体包括病毒、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非感染性发热: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无菌性组织坏死,内分泌及代谢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外伤、肿瘤等;物理因素如中暑等;变态反应如药物热、药物引起的溶血和血行不合输血引起的溶血等;其他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产生的功能性发热,包括感染后期和神经功能性低热。
10. 下列关于双黄连合剂的注意事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脾胃虚寒者慎服
B.风寒感冒者不宜用
C.过敏体质者慎用
D.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E.阴虚内热者慎服
A
B
C
D
E
E
[解析] 双黄连合剂注意事项:1.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寒者慎服。2.风寒感冒者不宜用。3.过敏体质者慎用。4.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11.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
A.辖区内18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B.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C.辖区内18岁及以上各类高血压患者
D.辖区内35岁及以上各类高血压患者
E.辖区内60岁及以上各类高血压患者
A
B
C
D
E
B
[解析]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2.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
A.一般治疗,休息,多喝水
B.注意呼吸道隔离
C.预防并发症
D.对症治疗:高热给予退热治疗,高热抽搐,给予镇静、止惊等处理
E.早期积极使用抗生素
A
B
C
D
E
E
[解析]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无论轻重都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更不需要预防使用抗生素,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果是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则应给予抗菌治疗。因此选E。
13. 以下心理健康的标准,哪一项不是
A.充分的适应力
B.信仰坚定
C.有自知之明
D.良好的人际关系
E.不脱离现实环境
A
B
C
D
E
B
[解析] 现在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具有充分的适应力;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不脱离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14. 对流动人口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疑似病人处理的原则是
A.就地控制、就地治疗、就地康复
B.就地隔离、就地治疗、就地康复
C.就地控制、就地观察、就地治疗
D.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
E.就地观察、就地治疗、就地康复
A
B
C
D
E
D
[解析]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 对流动人口中的病人、疑似病人应当按照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原则,及时送当地指定的专门收治病人和疑似病人的医疗机构治疗。
15. 老年人口增加可使
A.出生率迅速下降
B.死亡率增加
C.婴儿死亡率下降
D.生育率下降
E.总和生育率下降
A
B
C
D
E
B
[解析] 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亡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反映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水平。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常用的指标。老年人口增加,死亡率会增加。
二、A2
1. 患者发于夏秋季节。局部皮肤红肿结块,灼热疼痛,根脚很浅,范围局限。伴发热,口干,便秘,溲赤。舌苔薄腻,脉滑数。辨证为
A.热毒蕴结证
B.暑热浸淫证
C.体虚毒恋证
D.脾胃虚弱证
E.以上均不正确
A
B
C
D
E
B
[解析] 疖暑热浸淫证:发于夏秋季节,以小儿及产妇多见。局部皮肤红肿结块,灼热疼痛,根脚很浅,范围局限。可伴发热,口干,便秘,溲赤等。舌苔薄腻,脉滑数。治法:清暑化湿解毒。常用中成药:六神丸。
2. 某高血压高发地区,一年内因高血压死亡的人数为263人,欲统计该地区高血压患者中因高血压死亡的比例,应采用的频数测量指标是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死亡率
E.病死率
A
B
C
D
E
E
[解析] 病死率是指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故该题选E。
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亡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3. 患者夜间起床,不小心跌倒,出现筋骨的折断,且折断处有瘀血,又肿又疼,可以使用方药
A.跌打丸
B.云南白药
C.七厘散
D.京万红软膏
E.归脾丸
A
B
C
D
E
A
[解析] 跌打丸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闪腰岔气。
4. 患儿咳嗽频作,咽痒声重,痰白清稀,鼻流清涕,或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辨证为
A.风寒闭肺
B.风热闭肺证
C.痰热闭肺证
D.阴虚肺热证
E.毒热闭肺证
A
B
C
D
E
A
[解析] 小儿肺炎喘嗽风寒闭肺:咳嗽频作,咽痒声重,痰白清稀,鼻流清涕,或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常用中成药:通宣理肺丸。
5. 一名社区健康教育者在高血压病社区会议讨论中说,“通过加强随访和管理,提高个人和家庭自我保健能力,预防进一步恶化”,这主要是针对于以下哪类人群
A.高危人群
B.青少年
C.高血压患者
D.社区群众
E.社区领导
A
B
C
D
E
C
[解析] 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应根据不同目标人群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对策。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应侧重于加强随访和管理,通过健康教育使其知道坚持从医行为如定期测量血压、按时遵医服药和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个人和家庭自我保健能力,预防病程恶化,预防复发,促进功能、心理与社会康复。
6. 在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袭击了我国,并在一段时间内造成了国民的普遍恐慌。为了有效地应对SARS,我国政府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条例》,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防非典指挥部,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和实验室启动了SARS研究项目,全国各级疾控中心迅速开展了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SARS最终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我国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SARS的最为关键原因是
A.迅速而及时地开展了SARS相关研究
B.实现了对SARS传染源的有效控制
C.建立了高效率的SARS防控组织
D.对人员进行了快速培训
E.制定和实施了全方位的SARS防治综合策略和措施
A
B
C
D
E
E
[解析] 我国“十一五”规划要求: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A、B、C、D都属于局部的片面的疾病控制措施,只有制定和实施了全方位的SARS防治综合策略和措施才是最关键的解决办法。
7. 李某,打算在自己后院挖一口水井,征询村医张某有关卫生防疫意见,村医张某叙述了以下几点,其中错误的是
A.水井30m范围内不得设立厕所
B.井台上可以洗菜、但不能喂饮牲畜
C.可以把井口加高、加盖
D.可以设公用提水桶
E.需要定期掏挖污泥
A
B
C
D
E
B
[解析] 既不可以在井台上洗菜,也不能喂饮牲畜。菜叶中可能有寄生虫卵、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易导致疾病、中毒事件发生。人畜饮用水必须分离开,以免发生人畜共患病。
8. 女,32岁。孕20周,就诊于村卫生室咨询自我监护指导,错误的是
A.每天早晨、肿物、晚上固定一个时间,分别数3次胎动
B.正常胎动次数每小时3~5次以上,12小时应在30~40次
C.孕前妇女是在理想体重范围内,推荐孕期总的增长范围是11~16kg
D.孕中、晚期每周体重增长在0.35~0.50kg
E.12小时胎动数小于15次则提示胎儿宫内明显缺氧,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A
B
C
D
E
E
[解析] 12小时胎动数小于10次则提示胎儿宫内明显缺氧,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9. 男,20岁。腹部被自行车碾过,尚未明确诊断,观察期间错误的处理是
A.禁饮禁食
B.注射吗啡止痛
C.反复检査腹部
D.绝对卧床休息
E.监测血压、脉搏
A
B
C
D
E
B
[解析] 腹部闭合性损伤治疗原则:观察期间不能随意搬动患者,禁食,禁用镇痛剂,以免延误病情。
10. 某患者女,58岁,诊断为2型糖尿病。在3个月内6次前来就诊的血糖检查及处理情况等资料,应记录
A.主观资料
B.客观资料
C.病情流程表
D.评估
E.计划
A
B
C
D
E
C
[解析] 病情流程表是某一健康问题在某一时间内的进展情况摘要,是进行跟踪随访的动态观察记录,多用于慢性病患者的病历记录中。
11. 男性,45岁,肥胖7年,口渴、多饮2个月,伴经常餐后3~5小时心悸、多汗、饥饿感,进餐后缓解,空腹血糖8.3mmol/L,尿糖(+),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胰岛素瘤
B.胰岛素性低血糖
C.糖尿病
D.胰岛细胞增生症
E.2型糖尿病,反应性低血糖
A
B
C
D
E
E
[解析] 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由于餐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餐后不示意的胰岛素过多,可出现反应性低血糖,大多发生在餐后4~5小时,尤以单纯进食碳水化合物时为著。
相关阅读——反应性低血糖:
餐后低血糖反应又叫反应性低血糖。女性患者占多数,年龄偏低。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的心慌、出汗、乏力,有“不由自主”感,因此得名。发作时,不宜服用糖类食物,它虽然能迅速缓解低血糖症状,但也可进一步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从而加重病情。可当即吃些饼干、馒头片之类的食物。如伴有情绪焦虑、易激动、睡眠差等,还需配合一些药物治疗。
12. 患者,女性,44岁。胁肋隐隐作痛,悠悠不休,劳累时加重,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数。中医治法宜采用
A.疏肝理气
B.祛瘀通络
C.清热利湿
D.养阴柔肝
E.和胃止呕
A
B
C
D
E
D
[解析] 胁痛之肝络失养证。
主症: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数。
治法:养阴柔肝。
13. 患儿,9岁。发热,咽痛1日就诊,查体:体温38.9℃,咽部充血,双扁桃腺Ⅱ°肿大,有脓性分泌物,舌红,乳头粗,颈部及躯干见红色鸡皮疹,压之退血,腋窝处明显,心肺正常,该患儿初步考虑诊断为
A.风疹
B.麻疹
C.幼儿急疹
D.猩红热
E.荨麻疹
A
B
C
D
E
D
[解析] 猩红热起病急,发热38~39℃,重者40℃以上。伴有咽痛、头痛和腹痛。咽部与扁桃体充血水肿,可见脓性分泌物,软腭处有细小红斑或出血点。皮疹于发病24小时迅速出现,其顺序先为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处,24小时内遍及全身。皮疹的特点为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其间广泛存在密集而均匀的红色细小丘疹,呈鸡皮样,触之沙纸感。皮肤皱折处如腋窝、肘窝及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其间有出血点,形成明显的横纹线,称为帕氏(Pastia)线。
14. 患者男性,56岁。被发现昏倒在煤气热水器浴室内。查体:浅昏迷,血压160/90mmHg,口唇樱红色,四肢无瘫痪,尿糖(++),尿酮体(-),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脑出血
B.急性心肌梗死
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脑梗死
E.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A
B
C
D
E
E
[解析] 昏倒在煤气热水器浴室内,口唇樱桃红色,提示一氧化碳中毒。
15. 男,56岁,患糖尿病10年,患者因急性阑尾炎入院,行阑尾切除术后,术后对患者使用的医患关系模式是
A.共同参与模式
B.指导-合作模式
C.命令-执行模式
D.生物医学模式
E.主动-被动模式
A
B
C
D
E
B
[解析] 指导-合作模式医患双方是双向作用,适用于手术后、清醒期、急性病患者。
三、A3/A4
患者,男,27岁,2小时前因参加同村朋友聚餐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头晕等症来村卫生室就诊。起病以来患者呕吐两次,为少量胃内容物,无血性物,同时伴有阵发性上腹痛,查体:患者口唇、耳廓、指甲及部分皮肤有不同程度的青紫色,一同聚餐其他人员也有类似表现,初步诊断为食物中毒。
1. 对中毒长多采取的处理首先应该
A.向上级卫生监督机构上报
B.采取病人标本送检
C.封存中毒食品
D.追回其他可能中毒食物
E.对中毒现场进行消毒处理
A
B
C
D
E
C
[解析] 对中毒场所采取消毒处理:立即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工具、用具和设备,并对其进行清洗消毒。对接触了细菌性中毒食品的餐具、容器、用具、设备等用1%~2%碱水煮沸或用0.2%~0.5%漂白粉溶液浸泡、擦拭消毒。对被污染的冰箱、冰柜以及墙壁、地面等可用漂白粉溶液擦拭消毒。如果是接触化学性有害物质的,应将接触的物品彻底清洗以消除污染或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废弃处理。
2. 在处理整个食品中毒事件中,除救治病患,乡镇全科医师的主要职责是
A.协管
B.指导
C.巡防
D.抽检
E.健康教育
A
B
C
D
E
A
[解析] 乡镇全科医师除采取紧急救治患者外,还应协同上级监督管理机构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同时对辖区内局部进行有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所以主要职责是协管。
3. 根据上述患者临床表现,初步考虑中毒物是
A.砷
B.有机磷
C.亚硝酸盐
D.鱼类组胺中毒
E.真菌和霉变食物中毒
A
B
C
D
E
C
[解析] 亚硝酸盐中毒时有其典型表现即:口唇、耳廓、指甲、皮肤或黏膜处呈现不同程度的青紫色,俗称“肠源性青紫症”。
4. 在排查当晚疑似中毒物时应优先查
A.豆类
B.肉类
C.动物内脏
D.牛奶
E.泡菜
A
B
C
D
E
E
[解析] 不新鲜的蔬菜腌制不充分,会导致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多,食用后会导致中毒。
某地区疾控中心为分析该管辖地区流感的流行特点,以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欲研究该地区流感的三间分布。
5. 时间分布不包括
A.短期波动
B.昼夜变化
C.季节性
D.周期性
E.长期变异
A
B
C
D
E
B
[解析] 同一疾病的时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四种类型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不包括昼夜变化,故本题选B。
6. 导致疾病分布呈现地区分布特征一般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地理位置
B.气象条件
C.风俗习惯
D.宗教信仰
E.文化背景
A
B
C
D
E
D
[解析] 导致疾病分布呈现地区分布特征往往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当地的特殊风俗习惯及其遗传特征、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
7. 研究流感在人群的分布,有助于确定危险人群,不包括下列哪项因素
A.年龄
B.身高
C.性别
D.职业
E.阶层
A
B
C
D
E
B
[解析] 疾病的发生随着年龄、性别、职业、种族、民族、婚姻状况、阶层等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特征,有助于确定危险人群、探索病因及流行因素。故选B。
患者,男性,32岁。参加聚会后出现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大便稀溏,气味臭秽。苔厚腻,脉滑实。
8. 中医诊断为
A.胁痛
B.腹痛
C.胃痛
D.呕吐
E.呃逆
A
B
C
D
E
D
[解析] 患者临床以呕吐酸腐为主症,故本病诊断为呕吐。
9. 中医辨证为
A.外邪犯胃
B.食滞胃脘
C.寒凝气滞
D.湿热蕴胃
E.瘀血阻络
A
B
C
D
E
B
[解析] 呕吐之食滞胃脘证
主症: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大便或溏或结,气味臭秽。苔厚腻,脉滑实。
10. 中医治法宜采用
A.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B.祛瘀通络,理气降逆
C.清热利湿,和胃降逆
D.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E.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A
B
C
D
E
A
[解析] 呕吐之食滞胃脘证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11. 药物治疗宜选用
A.藿香正气丸
B.保和丸
C.气滞胃痛颗粒
D.香砂养胃丸
E.理中丸
A
B
C
D
E
B
[解析] 呕吐之食滞胃脘证
常用中成药:保和丸。
12. 针灸治疗除主穴外宜配用
A.中脘、公孙
B.内庭、商阳
C.梁门、天枢
D.肝俞、太冲
E.上脘、公孙
A
B
C
D
E
C
[解析] 呕吐之食滞胃脘证
主穴:中脘、胃俞、内关、足三里。食滞胃脘加梁门、天枢。
女性,16岁,发热,体温38.5~39℃,持续2周,伴头痛,胸片见双肺粟粒状均匀分布的密度增高影,双侧肋膈角钝,诊断为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13. 对于该患者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尚需要检查
A.胸部CT
B.头部CT
C.腰椎穿刺
D.PPD
E.胸腔B超
A
B
C
D
E
C
[解析] 在血性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约有一半合并有结核性脑膜炎,该患者有头痛的症状应该行腰椎穿刺检查,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头部CT可无明显变化。
14. 该患者在剧烈咳嗽后,突然出现胸闷、气短,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双侧胸腔积液增多
B.心衰
C.肺梗死
D.自发性气胸
E.肺内病变急剧进展
A
B
C
D
E
D
[解析] 剧烈咳嗽后出现的胸闷、气短应该考虑肺表面的结核结节脱落造成的自发性气胸。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普查时,居民女,45岁,肥胖并有糖尿病家族病史。
15.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该居民不正确的措施是
A.对该居民进行健康教育
B.对该居民进行干预治疗
C.建议该居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D.建议该居民控制体重及血压
E.建议该居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A
B
C
D
E
B
[解析] 该居民为糖尿病的易感人群。糖尿病的一级预防,应以糖尿病的易感人群为对象展开,以健康教育为主,使易感人群及早改变生活方式,降体重、血压、血脂,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16. 1年后,再次进行健康普查时,发现该居民糖耐量减低,此时正确的措施是
A.提高其生活质量
B.对其进行干预治疗
C.因为没有诊断糖尿病,所以不必控制血糖
D.以健康教育为主
E.督促其加强体育锻炼
A
B
C
D
E
B
[解析] 糖尿病的二级预防应在社区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及早发现无症状的糖尿病及糖耐量降低者,并给予干预治疗,以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7. 如果该居民已经确诊为糖尿病,应该对患者进行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临床前期预防
E.发病前期预防
A
B
C
D
E
C
[解析] 三级预防又称发病后期预防,以保护糖尿病患者的劳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为主。
一、A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A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A3/A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