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363
A1型选择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越鞠丸中以行气为主的药物是
A.木香
B.沉香
C.香附
D.枳壳
E.厚朴
A
B
C
D
E
C
2. 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
A.孙络
B.经筋
C.皮部
D.别络
E.浮络
A
B
C
D
E
C
3. 各脏腑阴阳的根本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A
B
C
D
E
E
4. 异常血红蛋白的含义是
A.球蛋白合成异常
B.原卟啉结构异常
C.红细胞内酶异常
D.红细胞膜支架蛋白成分异常
E.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
A
B
C
D
E
E
5. “阴胜则阳病”所体现的阴阳失调关系是
A.对立制约
B.相互依存
C.相互促进
D.相互转化
E.相互为用
A
B
C
D
E
A
[解析] “阴胜则阳病”的本意为阴寒之气过盛即可损伤阳气,其反映的阴阳关系是阴阳的对立和制约。
6. 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的病证是
A.寒凝肝脉之寒疝腹痛
B.胸阳痹阻之胸痹痛
C.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
D.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
E.寒湿阻络之肢体冷痛
A
B
C
D
E
A
7. 肝主疏泄的主要作用是
A.疏通水道
B.运行血液
C.气机调畅
D.情志活动
E.津液代谢
A
B
C
D
E
C
8. 味辛甘而性大寒,既可治里热炽盛的有汗证,也可治里热炽盛之无汗证的药物是
A.栀子
B.石膏
C.芦根
D.天花粉
E.知母
A
B
C
D
E
B
9. 温脾汤中体现“制性取用”意义的药对是
A.大黄、甘草
B.附子、干姜
C.人参、甘草
D.大黄、附子
E.人参、大黄
A
B
C
D
E
D
10.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两方相同的药物是
A.半夏、黄连、黄苓、甘草、大枣
B.柴胡、人参、黄苓、甘草、生姜
C.半夏、黄苓、人参、甘草、大枣
D.人参、生姜、半夏、甘草、大枣
E.人参、黄苓、半夏、干姜、甘草
A
B
C
D
E
E
11. 安胎之法应首选
A.清热利湿
B.滋阴清热
C.补肾培脾
D.调气和血
E.疏肝理气
A
B
C
D
E
C
12. 下列各项,不属系统性红蝴蝶疮临床表现的是
A.80%患者出现对称性皮损
B.患部对日光不敏感,春夏减轻
C.发生在指甲周围皮肤及甲下者,可有出血性紫红色斑片
D.严重者,可有全身泛发性多形性红斑
E.手部遇冷可出现雷诺现象
A
B
C
D
E
B
13. 硬肿症的病机为
A.邪毒入脏,肝木乘脾
B.阳气失于温煦,气血运行不畅
C.邪毒入侵经脉,随气血流行,发于肌表
D.寒湿阻滞,脾失健运
E.表虚不固,营卫不和
A
B
C
D
E
B
14. 顾步汤主治哪种证型的脱疽
A.寒湿阻络
B.气阴两虚
C.血脉瘀阻
D.热毒伤阴
E.湿热毒盛
A
B
C
D
E
D
15.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急腹症
A.消化性溃疡
B.急性胰腺炎伴黄疸
C.胃肠穿孔
D.肠梗阻
E.实质脏器破裂
A
B
C
D
E
A
16. 引起虚热证的阴阳失调是
A.阴偏盛
B.阴偏衰
C.阳偏盛
D.阳偏衰
E.阴盛则阳病
A
B
C
D
E
B
17. 下列除哪项外,均与瘀血的形成有关
A.气滞
B.血寒
C.饮食偏嗜
D.气虚
E.血热
A
B
C
D
E
C
18. 小儿生理特点错误的是
A.脏腑娇嫩
B.生机蓬勃
C.行气未充
D.脾常有余
E.发育迅速
A
B
C
D
E
D
19. 治疗内脏绞痛的常用药是
A.新斯的明
B.东莨菪碱
C.山莨菪碱
D.后马托品
E.托吡卡胺
A
B
C
D
E
C
[解析] 本题考核抗胆碱作用。东莨菪碱及山莨菪碱均为M-R阻断剂,但选择性作用不同。东莨菪碱中枢抑制和腺体分泌抑制作用强,对内脏平滑肌的松弛作用较弱;山莨菪碱松弛内脏平滑肌的作用较强,常用于治疗内脏绞痛,故正确答案是C。后马托品及托吡卡胺为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产生扩瞳作用,仅用于眼科;新斯的明为拟胆碱药,兴奋内脏平滑肌,故A、B、D、E均非正确答案。
20. 能助肺呼吸,助心行气的气是
A.胃气
B.元气
C.营气
D.卫气
E.宗气
A
B
C
D
E
E
21. 不属于阴阳的特定性质的是
A.相关性
B.绝对性
C.普遍性
D.相对性
E.规定性
A
B
C
D
E
B
22. 腰痛患者,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遇阴雨天疼痛加重,舌苔白腻,脉沉缓。其证候是
A.寒湿
B.风寒
C.瘀血
D.湿热
E.肾虚
A
B
C
D
E
A
23.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经期延长血瘀证的主症
A.经行8~10天始净
B.月经量少、色黯、有血块
C.小腹疼痛拒按
D.腰酸腿软
E.舌紫暗,脉弦细
A
B
C
D
E
D
24. 下列哪味药是天台乌药散的组成成分
A.白豆蔻
B.川楝子
C.青皮
D.肉桂
E.枳壳
A
B
C
D
E
B
25. 下列月经病的治疗,错误的是
A.重在治本调经
B.分清先病和后病
C.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D.顺应不同年龄阶段论治
E.多用辛温暖宫之品
A
B
C
D
E
E
26. 瘿病之肝火痰瘀证,治宜
A.六味地黄汤合黄连阿胶汤
B.丹栀逍遥散合消瘰丸天王补心丹
C.龙胆泻肝丸
D.一贯煎合消瘰丸
E.天王补心丹
A
B
C
D
E
B
27. 具有安蛔止痛作用的药物是
A.五味子
B.乌梅
C.诃子
D.肉豆蔻
E.山茱萸
A
B
C
D
E
B
28. 脾阳虚所致的腹痛特点是
A.隐隐作痛
B.疼痛游走不定
C.绞痛
D.掣痛
E.重痛
A
B
C
D
E
A
29.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B.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
A
B
C
D
E
D
A2型选择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患者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其治疗用方是
A.天麻钩藤饮
B.补中益气汤
C.归脾汤
D.清震汤
E.四逆汤
A
B
C
D
E
A
2. 患者,女,50岁,未婚。右乳内上方可及2cm×2cm×2cm肿物,无疼痛,质地韧,不光滑,界限不清,基底不粘连,推之可移动。应首先考虑的是
A.乳癖
B.乳疬
C.乳痨
D.乳岩
E.乳腺增生病
A
B
C
D
E
D
[解析] 本题表述的年龄、婚孕史及局部触诊情况均应首先考虑乳岩,故选D。而A发病年龄多在20~25岁的青年女性;B多发生在男女儿童及老年男性患者;C多发生于20~40岁已婚育女性;E多发生于30~40岁妇女,且肿块在月经前后有变化。
3. 金某,女性,46岁。胸胁胀痛,咳唾引痛,呼吸困难,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病侧肋间饱满,可见左侧胸廓隆起。舌苔薄白腻,脉沉弦,治疗应选用
A.小青龙汤
B.五苓散
C.越婢加术汤
D.十枣汤
E.柴枳半夏汤
A
B
C
D
E
D
4. 余某,32岁,素性多郁,复为情志所伤,致月经紊乱,经量或多或少,乳房胀痛不适,暖气食少,苔薄,脉弦,辨证属肝郁。宜采用
A.滋肾养肝法
B.疏肝解郁法
C.疏肝清热法
D.养血柔肝法
E.疏肝和胃法
A
B
C
D
E
B
5. 患者,32岁,妊娠期间,小便频数淋漓,灼热刺痛,量少色深黄,形体消瘦,颧红,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心烦,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滑数。方剂首选
A.知拍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金匮肾气丸
D.导赤清心汤
E.加味五淋散
A
B
C
D
E
A
B1型选择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一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透疹,利咽消肿
B.透疹,利咽,清利头目
C.透疹,明目退翳
D.透疹,解肌清热
E.透疹,清热解毒
1. 蝉蜕具有的功效是
A
B
C
D
E
C
2. 薄荷具有的功效是
A
B
C
D
E
B
A.丹皮、黄柏、熟地黄、白芍、茯苓、青蒿、地骨皮
B.丹皮、黄柏、熟地黄、白芍、茯苓、阿胶、麦冬
C.丹皮、黄柏、熟地黄、白芍、山药、太子参、麦冬
D.当归、白芍、熟地黄、黑荆芥、柴胡、山药、茯苓、菟丝子
E.当归、赤芍、熟地黄、黑荆芥、柴胡、茯苓、续断、女贞子
3. 治疗月经先期阳盛血热证,应首选
A
B
C
D
E
A
4. 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肾虚证,应首选
A
B
C
D
E
D
A.肝肾不足
B.心脾不足
C.心肾不足
D.肝脾肾不足
E.心脾肾不足
5. 立迟、行迟、齿迟、头项软、手足软的主要病机
A
B
C
D
E
D
6. 语迟、发迟、肌肉软、口软的主要病机
A
B
C
D
E
E
A.有利、公正
B.权利、义务
C.廉洁奉公
D.医乃仁术
E.等价交换
7. 属于医学伦理学基本范畴的是
A
B
C
D
E
B
8. 属于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的是
A
B
C
D
E
A
9. 属于医学伦理学基本规范的是
A
B
C
D
E
C
A.威灵仙
B.白花蛇
C.桑寄生
D.蚕砂
E.秦艽
10. 既能祛风湿,又治骨鲠的药物是
A
B
C
D
E
A
11. 既能祛风湿,又熄风定惊的药物是
A
B
C
D
E
B
A.气能生血
B.气能摄血
C.气能行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
12. 治疗血虚,常配伍补气药,其根据是
A
B
C
D
E
A
13. 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
A
B
C
D
E
D
A.泻肝火
B.退虚热
C.安胎
D.养阴清热
E.清心火
14. 黄芩的功效是
A
B
C
D
E
C
15. 黄柏的功效是
A
B
C
D
E
B
A.雷火灸
B.隔姜灸
C.隔蒜灸
D.隔盐灸
E.隔泥灸
16. 治疗阳气暴脱,可于神阙穴施
A
B
C
D
E
D
17. 治疗风寒痹痛常用
A
B
C
D
E
B
A1型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A2型选择题
1
2
3
4
5
B1型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