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二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与设备分类模拟题23
单项选择题
1. 对于一般舒适性空气调节系统,不常用的冷热水参数是______。
A.空气调节冷水供水温度:5℃~9℃,一般为7℃
B.空气调节冷水供回水温差:5℃~10℃,一般为5℃
C.空气调节热水供水温度:40℃~65℃,一般为60℃
D.空气调节热水供回水温差:2℃~4℃,一般为3℃
A
B
C
D
D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此题选项与《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第8.5.1条出入较大,因此仍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第6.4.1条,空气调节冷热水参数,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宜采用以下数值:1.空气调节冷水供水温度:5℃~9℃,一般为70℃;2.空气调节冷水供回水温差:5℃~10℃,一般为5℃;3.空气调节热水供水温度;40℃~65℃,一般为60℃;4.空气调节热水供回水温差:2℃~15℃,一般为10℃。
2. 在空间高度较大的中庭内采用上送风方式时,宜选用______。
A.条缝形散流器
B.方形散流器
C.百叶风口
D.旋流风口
A
B
C
D
D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高大空间空调送风宜选用喷口或旋流风口。
3. 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新风进风口的面积应满足______。
A.最小新风量的需要
B.最大新风量的需要
C.最小排风量的需要
D.最大排风量的需要
A
B
C
D
B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应考虑过渡季全新风,应满足最大新风量的需要。
4. 在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建筑中,关于安装室外机的要求,错误的是______。
A.应确保外机安装处通风良好
B.应避免污浊气流的影响
C.应将室外机设置在密闭隔声罩内
D.应便于清扫室外机的换热器
A
B
C
D
C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室外机的布置应满足下述要求:进风通畅不受干扰,排风顺畅不回流。密闭隔声罩会干扰进风和排风,故选C。
5. 连接空调室内风机盘管的管道,______必须有不小于0.5%的坡度,且不许有积水部位。
A.冷水供水管
B.冷水回水管
C.热水供水管
D.冷凝水管
A
B
C
D
D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冷凝水管是无压和开式管,因此必须有一定的坡度以防止凝结水从盘管水盘中溢出。
6. 空调机表面冷却器表面温度______才能使空气冷却去湿。
A.高于空气露点温度
B.等于空气露点温度
C.低于空气露点温度
D.低于空气干球温度
A
B
C
D
C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参见《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上、下册,2008年)。只有C才能有凝结水,达到冷却去湿的目的。
7. 普通风机盘管,不具备的功能为______。
A.加热
B.冷却
C.加湿
D.去湿
A
B
C
D
C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普通风机盘管没有加湿器,也装不下加湿器。其余功能均有。
8. 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设计中,以下______做法不符合节能要求。
A.建筑内区全年需要送冷风的空气调节系统,宜采用变风量系统
B.过渡季节时,宜对新风与回风的混合比进行控制
C.建筑物内设有独立新风和排风系统时,宜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
D.设计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时,新风应经风机盘管机组后再送出,不宜直接送入室内
A
B
C
D
D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参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第5.3.3条,下列全空气调节系统宜采用变风量空气调节系统:1.同一个空调风系统中,各空调区的冷、热负荷差异和变化大,低负荷运行时间较长,且需要分别控制各空调区温度。2.建筑内区全年需要送冷风。第5.3.12条,设计风机盘管系统加新风系统时,新风宜直接送入各空气调节区,不宜经过风机盘管机组后再送出。第5.3.14条,建筑物内设有集中排风系统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排风热回收装置(全热和显热)的额定热回收效率不应低于60%。1.送风量大于或等于3000m
3
/h的直流式空气调节系统,且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8℃;2.设计新风量大于或等于4000m
3
/h的空气调节系统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8℃;3.设有独立新风和排风的系统。
9. 设有集中空调系统的客房,其房间的新风量______。
A.应大于卫生间的排风量
B.应等于卫生间的排风量
C.应小于卫生间的排风量
D.与卫生间的排风量无关
A
B
C
D
A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一般客房内设有卫生间的排风系统,客房内送入的新风量和卫生间的排风量是平衡的,一般排风量是送风量的80%~90%,这样才能使得每个客房的通风换气能够较好地满足要求。
10. 夏季多间个人办公室合用一个全空气空调系统时,应优先选用以下______空调设备能满足节能的要求。
A.分体式空调器
B.风机盘管
C.末端再热装置
D.变风量末端装置
A
B
C
D
D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变风量末端装置应能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接收系统控制器指令,根据室温高低,自动调节一次风送风量;(2)当室内负荷增大时,能自动维持房间送风量不超过设计最大送风量;当房间空调负荷减少时,能保持最小送风量,以满足最小新风量和气流组织要求;(3)当所服务的房间不使用时,可以完全关闭末端装置的一次风风阀。
11. 我国目前的旅馆客房内最常见的空调系统是______。
A.VAV空调系统
B.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C.诱导器系统
D.低速全空气系统
A
B
C
D
B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旅馆客房通常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便于单独调节和保持房间的空气卫生。
12. 某旅馆的客房总数只有30间,在选择空调系统时,______最适宜。
A.集中式空调系统
B.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C.风机盘管系统
D.分体式空调系统
A
B
C
D
D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房间太少,采用分体式空调系统最适宜。
13. 在同一个办公建筑的标准层,采用定新风比全空气系统与采用新风加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相比,前者需要的以下______更大。
A.空调机房面积
B.新风人口面积
C.附属用房面积
D.排风出口面积
A
B
C
D
A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优点(与全空气空调系统相比):(1)控制灵活,具有个别控制的优越性,可灵活地调节各房间的温度,根据房间的使用状况确定风机盘管的启停;(2)风机盘管机组体形小。占地小,布置和安装方便,甚至适合于旧有建筑的改造;(3)容易实现系统分区控制,冷热负荷能够按房间朝向、使用目的、使用时间等把系统分割为若干区域系统,实施分区控制。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缺点(与全空气空调系统相比):(1)因机组分散设置,台数较多,维修管理工作量大;(2)室内空气品质比较差,很难进行二级过滤且易发生凝结水渗顶事故;(3)风机盘管机组方式本身解决新风量困难,由于机组风机的静压小,气流分布受限制,适用于进深小于6m的房间。
14. 两管制空调水系统应分别设置空调冷水循环泵和空调热水循环泵,其原因是空调冷水循环泵和空调热水循环泵的______。
A.水温不同
B.流量不同
C.工作压力不同
D.工作季节不同
A
B
C
D
B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8.5.11条,除空调热水和空调冷水系统的流量和管网阻力特性及水泵工作特性相吻合的情况外,两管制空调水泵系统应分别设置冷水和热水循环泵。
15.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能够实现建筑内部的能量转移,达到节能的目的,下列______地区肯定不适合采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海口
A
B
C
D
D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是指小型的水/空气热泵机组的一种应用方式,即用水环路将小型的水/空气热泵机组并联在一起,构成一个以回收建筑物内部余热为主要特点的热泵供暖、供冷的空调系统。(1)水环热泵空调系统中的水/空气热泵机组全年绝大部分时间按制冷工况运行,与使用风机盘管系统相比,一般来说不节能,相应也无环保效益。因此,南方一些城市(如广州)不宜选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2)在建筑物有余热的条件下,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按供热工况运行时具有节能和环保意义。(3)建筑物内部负荷不大,在以常规空调热源为新型节能燃煤或用电锅炉情况下,上海、北京是较适合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地区。(4)北方地区在建筑物内区面积大,而内区的内部负荷又大(要求北方建筑物内余热量要比南方同样建筑内的余热量大)的场合,使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十分有利。
16. 舒适性空调系统冬季供冷时,采用以下______方式最节能。
A.水冷冷水机组供冷
B.风冷冷水机组供冷
C.新风供冷
D.冷却塔供冷
A
B
C
D
C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冬季新风温度低,用新风供冷运行设备最节能。
17. 下面对分体式空调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只能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
B.能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又能降低室内空气的含湿量
C.能改善室内的空气品质
D.能吸收空气中的异味
A
B
C
D
B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分体式空调在夏季可冷却降温,又能冷却去湿降低含湿量。
18. 室外新风进口下皮距室外绿化地坪不宜低于______。
A.0.5m
B.1m
C.2m
D.2.5m
A
B
C
D
B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室外新风进口下皮距室外绿化地坪不宜低于1m。
19. 夏热冬冷地区,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中夏季空调时采用冷却塔的作用是______。
A.向室外排除建筑内的热量
B.向各个风机盘管提供冷却水
C.向各个风机盘管提供空调冷水
D.向室内提供冷量
A
B
C
D
A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冷却塔的作用是降低冷却水的温度,排除来源于室内的热量。
20. 在商场的全空气空调系统中,在夏季和冬季运行中,采用下面______能有效地控制必要的新风量。
A.控制新风阀
B.调节新风、回风的比例
C.检测室内CO
2
的浓度,控制新风阀
D.限定新风阀的开度
A
B
C
D
C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按照检测室内CO
2
的浓度,控制新风阀的方法最方便和节能。
21. 空调系统空气处理机组的粗效过滤器应装在______部位。
A.新风段
B.回风段
C.新回风混合段
D.出风段
A
B
C
D
C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参见《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第7.5.9条,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和回风应过滤处理。舒适性空调,当采用粗效空气过滤器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中效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的阻力应按终阻力计算。
22. 决定空调房间达到卫生要求的必要新风量,下面的因素______是不需要的。
A.室内空气的循环风量
B.室内人员的数量
C.室内污染物的浓度
D.室内污染物的发生量
A
B
C
D
A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参见《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第7.3.19条,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小于人员所需新风量,以及补偿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两项中的较大值;2.人员所需新风量应满足本规范第3.0.6条的要求,并根据人员的活动和工作性质以及在室内的停留时间等因素确定。第7.3.20条,舒适性空气调节和条件允许的工艺性空气调节可用新风作冷源时,全空气调节系统应最大限度地使用新风。第7.3.21条,新风进风口的面积应适应最大新风量的需要。进风口处应装设能严密关闭的阀门。进风口位置应符合本规范第5.3.4条的规定。
23. 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与排风口的相对位置,应当是______。
A.进风口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且低于排风口
B.进风口设在排风口的下风侧且高于排风口
C.进风口设在排风口的下风侧且低于排风口
D.进风口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且高于排风口
A
B
C
D
A
[考点] 空调系统
[解析] 进风口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且低于排风口。
24. 下列______不属于可再生能源。
A.生物质能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核能
A
B
C
D
D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核能不属于可再生能源。
25. 下列______不符合绿色建筑评价创新项的要求。
A.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国家现行相关节能标准规定提高10%
B.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C.通过分析计算采取措施使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强度降低10%
D.进行节约能源资源技术创新有明显效益
A
B
C
D
D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第11.2.12条,采取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其他创新,并有明显效益,评价总分值为2分。采取一项,得1分;采取两项及以上,得2分。
26. 寒冷地区公共建筑的供暖热源应优先采用下列______形式。
A.市政热网
B.送风量
C.排风量
D.新风换气次数
A
B
C
D
A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第8.1.1.3条,不具备可再生能源、废热或余热时,宜优先采用城市或区域热网。
27. 设置全空气空调系统的大型档案库。应采用下列______。
A.直流式全空气系统
B.循环风式全空气系统
C.一次回风式全空气系统
D.二次回风式全空气系统
A
B
C
D
D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档案库防潮防湿至至关重要,空调送风除湿是关键。为减少除湿风量(第一次回风),应采用二次回风式全空气系统。
28. 建筑物内区全年供冷,外区冬季供热、夏季供冷,其空调水系统设计应优先采用下列______。
A.三管制水系统
B.四管制水系统
C.分区三管制水系统
D.分区两管制水系统
A
B
C
D
D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内区全年供冷水,外区冬季供热水、夏季供冷水,叫分区两管制水系统。
29. 推广蓄冷空调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A.降低制冷耗电量
B.减少冷源投资
C.节省制冷机房面积
D.平衡电网的用电负荷
A
B
C
D
D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蓄冷空调增加制冷耗电量、增加冷源投资、增加制冷机房面积,是为平衡电网的用电昼夜负荷。
30. 通过建筑物外门、外窗散失的热能约占建筑总能耗的______。
A.1/5
B.2/5
C.3/4
D.2/3
A
B
C
D
D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通过建筑物外门、外窗散失的热能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3。
31. 在建筑面积、层数相同的情况下,采暖建筑较节能的形态是______。
A.“一”字形
B.“L”字母形
C.“口”字形
D.“凹”字形
A
B
C
D
C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因为“口”字形外围护结构所占面积较小,故节能较好。
32. 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的规定,严寒地区建筑物南向的窗墙面积比______。
A.不应大于0.25
B.不应大于0.30
C.不应大于0.35
D.不应大于0.45
A
B
C
D
D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建筑物南向的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0.45,这是《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所规定的。
33. 采用间歇空调的建筑,其围护结构应优先选用下列______做法。
A.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隔墙选用轻质材料
B.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隔墙选用重质材料
C.外围护结构内侧选用轻质材料,内隔墙选用重质材料
D.外围护结构内侧选用重质材料,内隔墙选用轻质材料
A
B
C
D
A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间歇空调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隔墙选用轻质材料,空调间歇时墙体吸收热量少,可使房间尽快满足温度要求。
34. 下列几条节能措施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做外墙
B.提高建筑物窗户的密闭性
C.室内装修用明亮的颜色,以提高照明效果
D.为降低空调负荷,经常放下朝南的窗帘
A
B
C
D
C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A、B、D均为节能措施,C与节能无关。
35. 下列几条节能措施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做外墙
B.用传热系数大的材料做外墙
C.用传热系数小的材料做外墙
D.用传热阻大的材料做外墙
A
B
C
D
B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A传热系数小,C传热系数小,D亦是传热系数小;B传热系数大,不节能。
36. 空调自控系统不控制下列中的______。
A.室内空气温度
B.室内空气湿度
C.室内空气洁净度
D.室内其他设备散热量
A
B
C
D
D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A、B、C均为空调系统所涉及的功能,设备散热是建筑物特性,空调系统不涉及。
37. 有关民用建筑空调系统自动控制的目的,下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节省投资
B.节省运行费
C.方便管理
D.减少运行人员
A
B
C
D
A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民用建筑空调系统采用自动控制方式能够体现B、C、D项的优点,但会增加投资。
38. 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对外窗及朝向有如下要求,其中不妥的是______。
A.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0℃时,外窗应尽量北向
B.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等于±0℃时,不应有东、西向外窗
C.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等于±5℃时,不宜有外窗,如有外窗时,应南向
D.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等于±5℃时,不宜有外窗,如有外窗时,应北向
A
B
C
D
C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第7.1.10-3条,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等于±5℃时,如有外窗,空调精度大,也应北向。
39. 在下列房间中,应设单独排风系统的是______。
A.散发余热、余湿的房间
B.放散剧毒物质的房间及含有两种及两种以上有害物质混合后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房间
C.设有空调系统的地下室房间
D.设有空调的办公楼
A
B
C
D
B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为了节能和消除有害物质,在放散剧毒物质的房间及含有两种及两种以上有害物质混合后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房间,应设单独的排风系统。
40. 空调机房设在办公层内时,应采取相应的隔声措施,且机房的门应为______。
A.防火门
B.隔声门
C.普通门
D.防火隔声门
A
B
C
D
D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空调机房应为甲级防火隔声门。
41. 民用建筑中,______的排风系统可以合用一个排风系统。
A.给水泵房、消防泵房
B.冷冻机房、燃气锅炉房
C.厨房、汽车库
D.库房、浴室
A
B
C
D
A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危险程度、散发气味、噪声要求等相同或相近的房间可以合用一个排风系统,避免串气、串味、串声。
42. 下列______做法会使空调风系统的输配能耗增加。
A.减小风系统送风距离
B.减小风管截面积
C.提高风机效率
D.加大送风温差
A
B
C
D
B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减小风管截面积能有效增加空调系统的输配能耗。
43.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是对比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的下列______内容。
A.设计日空调冷热负荷
B.设计日供暖负荷
C.全年供暖和空调能耗
D.设计日供暖和空调能耗
A
B
C
D
C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参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第3.4.2条,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应首先计算参照建筑在规定条件下的全年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然后计算设计建筑在相同条件下的全年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当设计建筑的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小于或等于参照建筑的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时,应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符合节能要求。当设计建筑的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大于参照建筑的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时,应调整设计参数重新计算,直至设计建筑的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不大于参照建筑的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为止。故应选C。
44. 下列因素中______与节能无关。
A.体形系数
B.开间大小
C.窗墙比
D.朝向
A
B
C
D
B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见《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第4.1.1条、4.1.2条、4.1.3条、4.1.4条,房间开间大小,不是节能考虑的因素。
45. 玻璃窗的层数与面积对以下各项中无影响的是______。
A.热负荷、冷负荷
B.传热量
C.湿负荷
D.冷风渗透量
A
B
C
D
C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湿负荷取决于人员散湿、设备散湿、新风带进湿,与窗无关,其余与窗有关。
46. 采暖建筑的朝向从节能方面考虑,宜______。
A.东西向
B.南北向
C.面向冬季主导风向
D.西南东北向
A
B
C
D
B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见《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第4.1.2条,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47. 在夏热冬暖地区相同面积、相同层数的建筑物,设计成下面不同平面形状,其中夏季空调运行费较低的是______(图示为上北下南)。
A.
B.
C.
D.
A
B
C
D
A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见《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第4.3.3和4.3.4条。A与B比较A的南窗较少,太阳辐射热量小。
48. 相同面积、相同层数的建筑物,设计成下面四种开窗情况,其中围护结构采暖热负荷较小的是______(图示为上北下南,数字为窗面积)。
A.
B.
C.
D.
A
B
C
D
A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A、B、C、D外窗总面积相同,但A南窗大,太阳辐射热量大,北窗小,冷风渗透量小。
49. 图示为平面形状不同,但面积相同、层数相同的建筑物,其中围护结构的采暖热负荷较小的是______(上北下南)。
A.
B.
C.
D.
A
B
C
D
B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参见《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第4.2.3和4.2.4条,B围护结构面积最小,体形系数最小。
50. 下列在太阳能充分的地区,利用太阳能的建筑形式有利于采暖节能的是______(上北下南)。
A.
B.
C.
D.
A
B
C
D
D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D图建筑形式与太阳运行轨迹相一致,因此有利于采暖节能。
51. 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工况,一年中新风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A.冬、夏最小,过渡季节最大
B.冬、夏、过渡季节最小
C.冬、夏最大,过渡季节最小
D.冬、夏、过渡季节最大
A
B
C
D
A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冬、夏冷热负荷过大,不宜采用太多新风,而过渡季节正相反。
52. 下面______不是空调节能措施。
A.南窗设置固定遮阳
B.墙体导热系数小
C.门窗封闭
D.装修明亮
A
B
C
D
D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装修明亮和空调节能没有联系。
53. 分散小空间的空调不应采用______系统。
A.集中式
B.半集中式
C.分散式
D.直接蒸发式
A
B
C
D
A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1)集中式系统(全空气系统)冷热源集中设置,俗称中央空调。夏季空调冷媒为冷冻水,一般供水温度为7℃,回水温度为12℃;冬季空调热媒为热水,一般供水温度为60℃,回水温度为50℃。空气集中于机房内进行处理(冷却、去湿、加热、加湿等),而房间内又有空气分配装置。该系统可实现空气的多种处理过程,便于管理和维修,常用于工业空调和民用建筑的公共场所,如商场、餐厅、影剧院、体育馆等,缺点是风管占用空间大,需要专用的风机房。(2)半集中式系统(空气—水系统或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处理(加热或冷却、去湿)的设备分设在各个被调节和控制的房间内,而又集中部分处理设备,如冷冻水或热水集中制备或新风进行集中处理等。机房面积小,可以满足各个房间各自的温湿度要求,施工安装灵活,但维护管理不方便。对室内空气品质要求高时难以满足,冷冻水系统布置复杂,典型的半集中式系统如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常用于办公室及酒店客房。(3)分散式系统(或称直接蒸发式)对室内进行热湿处理的设备全部分散于各房间内,如家庭中常用的房间空调器、电采暖器都属于此类系统。这种系统在建筑内不需要机房,不需要进行空气分配的风道,但维修管理不便,分散的小机组能量效率一般比较低,其中制冷压缩机、风机会给室内带来噪声。此系统设备成套,安装投产快,对改建、扩建项目适应性强。(4)诱导式系统诱导式空调由一次风系统、诱导器及二次水系统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该系统由于初投资高、管道系统较复杂、噪声较大,目前民用建筑较少采用。
54. 设置于建筑内的锅炉房不应与下列______房间贴邻。
A.地下车库
B.员工餐厅
C.生活水泵房
D.制冷机房
A
B
C
D
B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参见《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2008)第4.1.3条,当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连或设置在其内部时,严禁设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部门的上一层、下一层、贴近位置以及主要通道、疏散口的两旁,并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室一层靠建筑物外墙部位。
55. 严寒地区的公共建筑体形系数应≤0.4,否则应进行______。
A.权衡判断计算
B.空调设计热负荷计算
C.采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D.空调设计冷负荷计算
A
B
C
D
A
[考点] 建筑设计与供暖、空调运行节能
[解析] 参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第4.1.2条,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0。当不能满足本条文规定时,必须按规定进行权衡判断计算。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