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2. 灌模剩余的沥青可以反复使用,反复使用的次数不得超过2次。
对 错
B
[解析] 灌模剩余的沥青应立即清理干净,不得反复使用。
3. 同一沥青试样3次针入度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符合允许偏差范围时,计算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精确至0.1),作为针入度试验结果,以0.1mm为单位。
对 错
B
[解析] 计算三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整数作为针入度试验结果,以0.1mm为单位。
5. 沥青环球软化点试验,从5℃±0.5℃开始,应在5min内调节水温,使杯中升温速度为5℃/min±0.5℃/min。
对 错
B
[解析] 杯中水温应在3min内调节,升温速度维持在5℃/min±0.5℃/min。
8. 刮平沥青延度8字形试样的方法,应用热刮刀自试模的一端刮向另一端,且表面平滑。
对 错
B
[解析] 应用热刮刀自试模的中间刮向两端,且表面平滑。
11.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在规定条件下,测量试件每增加1mm变形需要行车的次数。
对 错
B
[解析]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在规定条件下,测量一定时间内的车辙变形量,然后计算出试件变形1mm所需要的行车行走次数,作为动稳定度。
17. 评价沥青与粗集料的黏附性主要采用水浸法试验。
对 错
B
[解析] 对于最大粒径大于13.2mm的粗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采用水煮法试验。
19. 沥青薄膜烘箱加热试验,若蒸发损失率为正值,则表明试验失败,应重新进行试验。
对 错
B
[解析] 蒸发损失率可正可负,正值表明,由于加热过程中沥青与空气中某些成分发生了反应,反而引起质量增加。
20. 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中规定的60℃动力黏度为条件黏度,采用真空减压毛细管法测定,真空度为40kPa。
对 错
B
[解析] 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中规定的60℃动力黏度指绝对黏度,采用真空减压毛细管法测定,真空度为40kPa。
22. 弹性恢复性试验适合于橡胶类及热塑性橡胶类聚合物改性沥青。
对 错
B
[解析] 弹性恢复性试验适合于热塑性橡胶类聚合物改性沥青。
25. 沥青针入度指数是划分道路石油沥青标号的依据。
对 错
B
[解析] 道路石油沥青的标号是按针入度值划分的。
30. 沥青玛蹄脂碎石是工程中常用的骨架—空隙结构。
对 错
B
[解析] 沥青玛蹄脂碎石是工程中典型的密实—骨架结构。
31. 密实—悬浮结构采用连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获得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小。
对 错
B
[解析] 沥青混合料获得的黏聚力大,内摩擦角小。
33. 沥青混合料夏季产生的车辙主要是指由于高温时抗拉强度不足或塑性变形过大而产生的推挤等现象。
对 错
B
[解析] 由于高温时抗剪强度不足或塑性变形过大而产生的推挤等现象。
35. 影响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的首要因素是施工条件的控制。
对 错
B
[解析] 影响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的首要因素是材料组成。
37. 制备沥青混合料试件时,应先将各种矿料置于拌和机中拌和均匀后再加入沥青。
对 错
B
[解析] 应将预热的粗细集料置于拌和机中适当拌和,然后加入定量的沥青拌和,最后再加入矿粉拌和。
39. 击实马歇尔试件,应先用小铲将混合料铲入已备好的试模中,再用插刀沿周边插捣10次、中间15次。插捣后将沥青混合料表面整平。
对 错
B
[解析] 再用插刀或大螺丝刀沿周边插捣15次、中间捣10次。
40. 当缺乏运动黏度测定条件时,制备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拌和与压实温度可按现行规范提供的参考表选用。针入度小、稠度大的沥青取低限;针入度大、稠度小的沥青取高限,一般取中值。
对 错
B
[解析] 针入度小、稠度大的沥青取高限;针入度大、稠度小的沥青取低限,一般取中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