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分类模拟题31
单项选择题
根据题目要求,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 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后出现误咽、呛咳是由于______。
A.喉返神经损伤
B.喉上神经外支损伤
C.喉上神经内支损伤
D.副神经损伤
E.舌咽神经损伤
A
B
C
D
E
C
2. 甲亢代谢增高症候群不包括______。
A.食欲亢进
B.体重增加
C.低热
D.多汗
E.腹泻
A
B
C
D
E
B
[解析] 高代谢综合征包括怕热多汗、低热、多食、消瘦、疲乏无力等,因胃肠蠕动增快,消化吸收不良而排便次数增加,可表现为腹泻。
3.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精神刺激
B.外部创伤
C.过度劳累
D.自身免疫
E.局部感染
A
B
C
D
E
D
[解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又称Graves病或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4. 甲状腺危象原因为______。
A.甲状腺肿大震颤有杂音
B.突然大量甲状腺素人血
C.呼吸带烂苹果气味
D.胰岛素绝对不足
E.饥饿感、心慌手颤
A
B
C
D
E
B
[解析] 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的一个综合征,发生原因可能与循环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有关。
5. 甲亢病人术后服用碘剂的作用是______。
A.促进甲状腺素合成
B.抑制甲状腺素合成
C.抑制甲状腺素释放
D.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E.促进甲状腺素释放
A
B
C
D
E
C
[解析] 碘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甲状腺素释放,甲亢病人术后应该继续服用碘剂,由每日每次15滴开始,逐日每次减少1滴,至每次3滴时止。
6. 甲状腺大部切除手术后第3天,出现手足疼痛,指尖针刺感并有轻微抽搐,护士应准备好______。
A.氯化钾
B.鲁米那
C.碘剂
D.碳酸氢钠
E.葡萄糖酸钙
A
B
C
D
E
E
[解析] 病人临床表现符合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手足抽搐并发症,可由手术时误伤甲状旁腺引起。抽搐发作时应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ml。
7. 患者,男性,55岁,因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住院,今日在全麻下行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术后24小时,患者出现烦躁不安,体温39℃,脉搏142次/分,此时患者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______。
A.切口出血
B.喉头水肿
C.甲状腺危象
D.甲状旁腺损伤
E.切口感染
A
B
C
D
E
C
[解析] 甲状腺危象发生于术后12~36小时,表现为高热,体温>39℃,脉搏细数>140次/分,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
8. 女,35岁,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4小时,突感呼吸困难、颈部肿胀、口唇发绀,紧急处理第一步应为______。
A.吸氧
B.立即拆开缝线,清除血块
C.气管切开
D.注射呼吸兴奋剂
E.气管插管
A
B
C
D
E
B
[解析] 甲状腺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有:呼吸困难和窒息、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手足抽搐、甲状腺危象。其中呼吸困难和窒息是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常见原因有: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喉头水肿、气管塌陷。根据题意,考虑为切口内出血形成血肿,压迫气管,因而应立即拆开颈部缝线,去除血块,若仍无好转,则立即施行气管切开。
9. 女性,35岁,甲状腺肿大、突眼、心慌、失眠,心率100次/分,血压140/90mmHg,诊断为甲亢。该患者考虑手术治疗,术前服用碘剂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A.减少甲状腺血流,使其变小变硬
B.抑制甲状腺素分泌
C.抑制甲状腺素合成
D.增加甲状腺球蛋白分解
E.防止缺碘
A
B
C
D
E
A
[解析] 碘剂的作用在于抑制蛋白水解酶,减少甲状球蛋白的分解,从而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还能减少甲状腺的血流量,减少腺体充血,使腺体缩小变硬。但由于碘剂不能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因此一旦停服后,贮存于甲状腺滤泡内的甲状球蛋白大量分解,将使甲亢症状重新出现、甚至加重,因此凡不准备施行手术治疗的甲亢病人均不能服用碘剂。由于硫脲类药物能使甲状腺肿大充血,手术时极易发生出血,增加手术困难和危险,因此服用硫脲类药物后必须加用碘剂。
10. 小于20岁的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如无其他症状,应指导病人______。
A.口服碘剂
B.口服小剂量甲状腺素
C.口服硫氧嘧啶类抗甲状腺药物
D.口服普萘洛尔(心得安)
E.手术治疗
A
B
C
D
E
B
11. 下列哪种癌占成人甲状腺癌的60%和儿童全部甲状腺癌?______
A.乳头状腺癌
B.滤泡状腺癌
C.未分化癌
D.髓样癌
E.实体瘤
A
B
C
D
E
A
[解析] 乳头状腺癌约占成人甲状腺癌的60%和儿童全部甲状腺癌,多发于30~45岁的女性,恶性程度低,生长缓慢。
12. 甲状舌管囊肿______。
A.可形成寒性脓肿
B.可随伸舌上下移动
C.原发性淋巴结的恶性肿瘤
D.可分泌5-羟色胺和降钙素
E.常继发于面部的炎症病变
A
B
C
D
E
B
[解析] 甲状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若退化不全或未退化则可形成甲状舌管囊肿,为颈前区中线、舌骨下方出现圆形囊性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随伸舌上下移动。
13. 甲状腺髓样癌______。
A.可形成寒性脓肿
B.可随伸舌上下移动
C.原发性淋巴结的恶性肿瘤
D.可分泌5-羟色胺和降钙素
E.常继发于面部的炎症病变
A
B
C
D
E
D
[解析] 甲状腺髓样癌可分泌5-羟色胺和降钙素,导致腹泻、心悸和血钙降低等表现。
14. 慢性淋巴结炎______。
A.可形成寒性脓肿
B.可随伸舌上下移动
C.原发性淋巴结的恶性肿瘤
D.可分泌5-羟色胺和降钙素
E.常继发于面部的炎症病变
A
B
C
D
E
E
[解析] 慢性淋巴结炎常继发于头、面、颈、口腔的炎症病变,经治疗原发病后该病自能好转,但难以完全消失。
15. 乳房淋巴液输出的最主要途径是______。
A.经肋间淋巴管→胸骨旁淋巴结
B.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腋窝淋巴结
C.经胸大、小肌间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
D.经皮下交通淋巴管→对侧
E.经深部淋巴网→肝脏
A
B
C
D
E
B
[解析] 乳房淋巴液输出的最主要途径是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腋窝淋巴结。
16. 乳房检查的最佳时期是______。
A.月经前7~10天
B.月经前3~5天
C.月经期
D.月经后3~5天
E.月经后7~10天
A
B
C
D
E
E
17. 急性乳腺炎脓肿形成后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______。
A.局部湿热敷
B.病灶周围封闭
C.及早切开引流
D.全身应用抗生素
E.吸尽乳汁,托起患乳
A
B
C
D
E
C
[解析] 脓肿形成后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切开引流。
18. 急性乳腺炎感染的原因不包括______。
A.乳管不通畅
B.乳头破裂
C.乳头发育不良
D.婴儿吸乳过少
E.淋巴系统
A
B
C
D
E
E
[解析] 急性乳腺炎感染的原因主要是乳汁的淤积和细菌的入侵。
19. 乳头黄色溢液多见于______。
A.乳房囊性增生病
B.乳管内乳头状瘤
C.乳癌
D.急性乳腺炎
E.乳房纤维腺瘤
A
B
C
D
E
A
[解析] 乳头溢液大多为病理性的。观察溢液的性质有助于推断病灶的性质。鲜红色血性溢液多见于导管内乳头状瘤,少数见于乳管内癌:棕褐色溢液提示血液曾经被阻于乳管内未及时排出,多见于有乳管阻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或因上皮增生而有乳头状体形成的乳房囊性增生病。黄色或草绿色溢液常是乳房囊性增生的表现,偶尔也见于乳癌。乳白色溢液可见于正常月经期、早期妊娠或囊性增生病。
20. 中年女性,经常出现乳头血性溢液,查体未触及肿块,首先考虑______。
A.乳癌
B.乳房纤维腺瘤
C.乳房囊性增生病
D.乳管内乳头状瘤
E.乳房脂肪瘤
A
B
C
D
E
D
[解析] 该病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乳头血性溢液,查体未触及肿块,结合病人年龄考虑可能是乳管内乳头状瘤。
21. 乳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______。
A.患侧腋窝淋巴结
B.胸骨旁淋巴结
C.对侧腋窝淋巴结
D.肝脏
E.锁骨下淋巴结
A
B
C
D
E
A
[解析] 乳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患侧腋窝淋巴结。
22. 下列哪种检查是确诊乳腺癌最可靠的证据?______
A.乳房X线检查
B.乳房B超
C.乳头溢液检查
D.乳房CT检查
E.活组织病理切片
A
B
C
D
E
E
23. 患者,女,40岁,乳腺癌根治术后,为减少和避免术后积液,尽快恢复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开始的时间正确的是______。
A.12小时内,可做伸指、握拳、曲腕等锻炼
B.24小时内,可做手指爬墙、梳头等锻炼
C.术后3~5日,可做上举运动
D.术后1周,可做外展肩关节的运动
E.术后2周,可活动肘部
A
B
C
D
E
D
[解析] 本题考查乳腺癌的护理。术后24小时内开始活动手部及腕部,术后3~5日活动肘部,术后1周,待皮瓣基本愈合后可进行肩部运动、手指爬墙运动,直至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
24. 患者,女,38岁,未婚,右侧乳房出现无痛性包块,经诊断,确诊为乳腺癌,与乳腺癌发生有直接关系的激素是______。
A.己烯雌酚
B.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D.雌酮
E.肾上腺皮质激素
A
B
C
D
E
D
[解析] 乳腺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其中雌酮和雌二醇与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关系。
25. 腹外疝的发病基础是______。
A.腹壁薄弱
B.营养不良
C.腹腔压力增加
D.腹部穿透伤
E.继发于腹腔内脏器的损伤
A
B
C
D
E
A
[解析] 腹外疝是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壁腹膜,经腹壁薄弱点或空隙,向体表所形成的,故腹外疝的发病基础为腹壁薄弱。
26. 引起腹外疝的两个主要原因是______。
A.妊娠和体力劳动
B.腹水和便秘
C.腹壁强度低和腹内压增高
D.外伤和感染造成的腹壁缺损
E.腹股沟管和股管宽大
A
B
C
D
E
C
[解析] 腹壁强度低和腹内压增高是引起腹外疝的两个主要原因,其中腹壁强度低是内因,腹内压增高是引起腹外疝主要的诱发因素。
27. 疝内容物被嵌顿时间较久,发生血循环障碍而坏死称为______。
A.难复性疝
B.嵌顿性疝
C.绞窄性疝
D.易复性疝
E.滑动性疝
A
B
C
D
E
C
[解析] 疝的临床类型有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性疝、绞窄性疝等。易复性疝的疝内容物很容易回纳腹腔。难复性疝是指疝内容物不能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者,其中包括滑动疝。当疝门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囊颈的弹性收缩,又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这种疝称为嵌顿性疝。疝内容物被嵌顿时间较久,发生血循环障碍而坏死者称为绞窄性疝。
28. 男,27岁,右下腹持续性疼痛伴呕吐5小时,检查右腹股沟区包块,有明显压痛,腹肌紧张,肠鸣音亢进。此时最适宜的处理是______。
A.佩戴疝带
B.紧急手术
C.试行手法还纳
D.择期手术治疗
E.应用抗生素并观察
A
B
C
D
E
B
[解析] 该患者持续性疼痛,明显压痛,腹肌紧张,怀疑绞窄性疝,并有绞窄性肠梗阻,须紧急手术,以防肠道坏死。
29. 男,18岁,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行手法复位后,应密切观察______。
A.体温、脉搏
B.血压
C.神志
D.尿量
E.腹部体征
A
B
C
D
E
E
[解析] 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后有的可行手法复位,之后必须严密观察腹部体征,一旦出现腹膜炎或肠梗阻的表现应尽早手术探查。
30. 女,45岁,突发下腹部疼痛并呕吐2小时入院,查体左腹股沟区有一半球形突起,肠鸣音亢进,最佳治疗方法是______。
A.手法复位
B.解痉镇痛
C.应用抗生素
D.补充血容量
E.急诊手术治疗
A
B
C
D
E
E
[解析] 该患者最可能为股疝,最易发生绞窄缺血坏死,因此需急诊手术。
31. 最容易发生嵌顿的腹外疝是______。
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股疝
D.脐疝
E.切口
A
B
C
D
E
C
[解析] 由于股管几乎是垂直的,疝块在卵圆窝处向前转折时形成一锐角,且股环本身较小,周围又多坚韧的韧带,因此股疝最易嵌顿。
32. 最常见的腹外疝是______。
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股疝
D.脐疝
E.切口
A
B
C
D
E
A
[解析] 腹股沟疝可分为斜疝和直疝,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占全部腹外疝的70%~90%,或占腹股沟疝的85%~95%。腹股沟直疝多发生于老年人。疝囊通过脐环突出的疝称脐疝,多见于小儿,发病原因是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韧,在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发生。切口疝是发生于腹壁手术切口上的疝,临床上比较常见,占腹外疝的第三位。
33. 切口疝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______。
A.营养不良
B.切口感染
C.放置引流物时间过长
D.术后咳嗽、腹胀
E.切口血肿
A
B
C
D
E
B
[解析] 腹部切口疝多见于腹部纵行切口,原因是:除腹直肌外,腹壁各层肌及筋膜、鞘膜等组织的纤维大体上都是横向走行的,纵行切口势必切断这些纤维;在缝合这些组织时,缝线容易在纤维间滑脱;己缝合的组织又经常受到肌肉的横向牵引力而容易发生切口破裂。此外,纵行切口虽不至切断强有力的腹直肌,但因肋间神经可被切断。其强度可能因此而降低。除上述解剖因素外。手术操作不当是导致切口疝的重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切口感染所致腹壁组织破坏(由此引起的腹部切口疝占全部病例的50%左右)。其他如留置引流物过久,切口过长以至切断肋间神经过多,腹壁切口缝合不严密,手术中因麻醉效果不佳、缝合时强行拉拢创缘而致组织撕裂等情况均可导致切口疝的发病。手术后腹部明显胀气或肺部并发症导致剧烈咳嗽而致腹内压骤增,也可使切口内层破裂而发生切口疝。此外。创口愈合不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很多,如切口内血肿形成、肥胖、老龄、营养不良或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
34. 嵌顿性疝手法复位后,护士应特别注意观察______。
A.生命体征
B.腹部情况
C.局部有无疼痛
D.局部有无肿块
E.局部是否溃破
A
B
C
D
E
B
[解析] 嵌顿疝手法复位时,可能损伤疝囊内的肠管或复位不完全,故复位后应着重观察腹部情况,及时发现有无肠梗阻或肠穿孔的迹象。
35. 患者,男性,65岁,腹股沟斜疝术后1周,恢复顺利。出院指导中最重要的是______。
A.注意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
B.3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C.注意保暖,防止感冒而引起咳嗽
D.保持大便通畅
E.多食高蛋白、高纤维食物
A
B
C
D
E
B
36. 引起原发性腹膜炎的细菌多见______。
A.肺炎双球菌
B.金葡菌
C.铜绿假单胞杆菌
D.厌氧拟杆菌
E.产气荚膜杆菌
A
B
C
D
E
A
[解析] 原发性腹膜炎又称自发性腹膜炎,腹腔内无原发病灶,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或大肠杆菌。
37. 急性腹膜炎发生休克的主要原因______。
A.剧烈疼痛
B.腹膜吸收大量毒素,血容量减少
C.肠内积液刺激
D.大量呕吐失液
E.腹胀引起呼吸困难
A
B
C
D
E
B
[解析] 腹膜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在严重的腹膜炎时可因腹膜吸收大量的毒性物质而引起感染性休克、血容量减少。
38. 下列哪项是急性腹膜炎腹痛性质?______
A.绞痛
B.阵发性疼痛
C.持续性剧烈疼痛
D.钻顶样疼痛
E.钝痛
A
B
C
D
E
C
[解析] 腹痛时急性腹膜炎最主要的临床特征,一般都很剧烈,为持续性,难以忍受,腹压增加及变换体位时疼痛加剧。
39. 板状腹常见于______。
A.一般腹膜炎
B.炎症累及腹膜
C.结核性腹膜炎
D.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E.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A
B
C
D
E
D
[解析]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病人常呈板状腹。
40. 原发性腹膜炎的腹痛特点是______。
A.阵发性全腹绞痛
B.逐渐加重的阵发性腹痛
C.剧烈持续性全腹痛
D.高热后全腹痛
E.腹膜刺激征
A
B
C
D
E
C
41. 急性腹膜炎的主要体征______。
A.阵发性全腹绞痛
B.逐渐加重的阵发性腹痛
C.剧烈持续性全腹痛
D.高热后全腹痛
E.腹膜刺激征
A
B
C
D
E
E
42. 盆腔脓肿的临床表现是______。
A.伴有里急后重
B.可有胸腔积液
C.可出现膈下游离气体
D.可伴有失血性休克症状
E.早期症状轻,常只有局限性腹膜炎
A
B
C
D
E
A
43. 急性腹膜炎的术前护理,错误的是______。
A.禁食、禁饮
B.持续胃肠减压
C.半卧位
D.灌肠通便
E.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A
B
C
D
E
D
[解析] 腹膜炎患者的术前准备:
①取半卧位,以利腹腔渗液流至盆腔,减少毒素吸收。休克应取平卧位。
②禁食,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③持续胃肠减压,并保持通畅,观察记录引流量及性质。
④做好手术区域皮肤准备,给麻醉前用药,输血准备等。
44. 关于腹部损伤的急救,错误的是______。
A.现场回纳脱出的肠管
B.首先处理窒息
C.防止感染
D.防治休克
E.妥善处理伤口
A
B
C
D
E
A
[解析] 患者一旦发生了腹部损伤,应首先处理威胁生命的因素,如窒息、开放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大量外出血等,同时防止感染和休克,并妥善处理伤口。若腹部内脏脱出,强行还纳可加重腹腔污染,应用消毒或清洁碗覆盖脱出物,初步包扎伤口后迅速转送手术室,麻醉后进行还纳。
45. 诊断腹腔内实质性脏器破裂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A.腹肌紧张
B.腹式呼吸消失
C.X线片示结肠充气影
D.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
E.腹腔B超示腹腔积液
A
B
C
D
E
D
[解析] 腹腔内实质性脏器破裂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内出血。出血后,因腹腔的去纤维作用而使血液不凝,因此若抽到不凝血液则提示实质性脏器破裂。
46. 肝破裂的腹腔穿刺液的性质为______。
A.黄绿色浑浊液体
B.有粪臭味的血性渗液
C.棕褐色脓液
D.稀薄白色脓性液
E.不凝固血液
A
B
C
D
E
E
[解析] 肝脏等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后,血液在腹腔内由于腹膜的去纤维化作用,不易凝固。因此,腹腔穿刺液为不凝固血液。
47. 男,20岁。闭合性腹部损伤2小时,腹痛,血压80/60mmHg,脉搏125次/分,腹腔抽出不凝固血液,目前主要的处理原则是______。
A.密观病情变化
B.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C.输血输液抗休克
D.应用有效的抗生素
E.抗休克同时剖腹探查
A
B
C
D
E
E
[解析] 该患者腹部损伤后出现腹痛、休克表现,腹腔抽出不凝固血液,应考虑腹内实质性脏器损伤、内出血。其处理是抗休克同时剖腹探查止血。
48. 患者,女性,40岁高处坠落,怀疑脾破裂,叩诊出现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抽出凝固的血液,初步估计出血量为______
A.50ml
B.100ml
C.200ml
D.300ml
E.500ml以上
A
B
C
D
E
E
[解析] 腹腔积血在500ml以上时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49. 女性,17岁,因车祸致腹部开放性损伤,伴少量肠管脱出,正确的紧急处理措施是______。
A.敞开伤口,急诊手术
B.用消毒棉垫加压包扎
C.迅速将肠管还纳入腹腔
D.用凡士林纱布覆盖,腹带加压包扎
E.等渗盐水无菌纱布覆盖并妥善包扎
A
B
C
D
E
E
[解析] 若有少量肠管脱出应用等渗盐水无菌纱布覆盖保护后再包扎,严禁现场还纳,以免污染腹腔,但若有大量肠管脱出,先将肠管还纳入腹腔,暂行包扎,以免加重休克。
50. 患者,25岁,腹部被人扎伤后有少量肠管脱出,现场处理原则是______。
A.立即送回腹腔
B.用清洁碗覆盖后再包扎
C.用无菌溶液冲洗后送回腹腔
D.用等渗盐水冲洗后敷料包扎
E.用清洁敷料覆盖
A
B
C
D
E
E
[解析] 现场急救包扎伤口可减少出血和细菌污染。如有内脏脱出,一般禁止现场还纳,可用盆、碗等器皿覆盖,妥善包扎。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