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答题1. 魏晋南北朝的山水画处于何种状态?宗炳《画山水序》对山水画提出了哪些重要意见?
魏晋南北朝的山水画朝尚处于萌始的初级阶段,虽然有宗炳、王微等专门的山水画家,山水仍多为人物衬景出现,带有稚拙的痕迹。
《画山水序》东晋宗炳所撰的山水画论著,虽篇幅不长,但在我国绘画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我国山水画论的开端,《画山水序》对后来的画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具有普遍的美学意义。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对山水画的意见有:
(1)从绘画的角度而言,此文道出了画家应该注重观察,“应目会心”,使山水画创作形成丘壑内营的规律,并科学地阐明了透视学原理。
(2)从佛学眼光提出“山水质有而趣灵”、“山水以形媚道”的观点。
(3)“卧而游之”,提出“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的创作构思方法。
(4)宗炳将山水创作归结于“神思”,十分强调想象活动。
2. 简述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和绘画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色。
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作品以人物的“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得肌肉健壮。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代表作是《大卫》,绘画代表作则是《创世纪》。
(1)《大卫》
雕像《大卫》是美术史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不朽杰作,也是最鲜明展示盛期文艺复兴意大利美术特点的作品,被视为西方美术史上最优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作品表现的是建功立业以前的大卫,他雄伟健美,神态勇敢坚强,身体、脸部和肌肉紧张而饱满,是一个充满力量的年轻人,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大卫身上的这种力量也是人文主义者向往的自由的人所具有的巨大潜力。也正因为这一点,这件作品成为文艺复时代英雄的象征。
(2)《创世纪》
西斯庭礼拜堂的天顶画《创世纪》,表现出米开朗基罗在绘画上的独创性,即通过神的题材表现人的伟力。在表现画中人物时,米开朗基罗并不拘泥于宗教故事的情节,而是着重表现人物本质力量和内心世界。因他认为只有雕塑才是最好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即便在他的画中,人物也俨然是一尊尊大理石雕像,富有光泽和立体感。
3. 简述佛兰德斯艺术和巴洛克艺术的关系。
佛兰德斯画派是17世纪佛兰德斯的错综复杂的艺术因素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艺术形式。巴洛克艺术产生于意大利,而巴洛克绘画却使佛兰德斯获得充分发展,并达到辉煌的顶峰。巴洛克艺术与佛兰德斯艺术的关系是:
(1)佛兰德斯画派以巴洛克风格为主。佛兰德斯画派的主将们就是巴洛克绘画最杰出的代表鲁本斯。巴洛克艺术是意大利传入的。
(2)佛兰德斯艺术家们并不是对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因袭模仿。佛兰德斯艺术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使宏伟华丽的巴洛克风格与尼德兰传统绘画的诸多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独特画风,笔法自然流畅、色彩鲜亮华美、构图富于变化。形象自然生动。
(3)巴洛克风格在佛兰德斯影响很大,但却不是唯一的风格。与之同存还有古典主义艺术、写实主义艺术等等,因此佛兰德斯画派中也存在着不用的艺术风格。
4. 试概述意大利学院派美术遵循的艺术法则和艺术特点。
欧洲的美术学院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当时最著名的学院之一是博洛尼亚学院。它大约创建于1590年,创始人是著名的画家卡拉奇兄弟,其目的是继承前辈大师的艺术传统,培养新的艺术人才,并不受当时兴起的样式主义美术和卡拉瓦乔主义美术的干扰,将年轻艺术家引向所谓正路。
(1)艺术法则
学院派强调绘画的最高标准是米开朗琪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格勒乔的典雅与风韵、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
(2)艺术特色:
①具有折中主义色彩,主张订出一些法则,使人们遵循;
②画家比较保守,缺乏创新精神;
③作品的题材狭窄,一般趋向于宗教或者是神话,而对世俗生活题材不感兴趣;
④技法上比较偏重于素描而轻视色彩。
三、论述题1. 试述中国画与中国书法的基本语言体系及其关系。
“书画同源”,画中有书,这是中国画的一大特色,中国书法与中国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书法注重气势之美、意态之美、韵律之美。中国画,除了在笔墨运用上,与书法有共同的规律性外,本身还有强烈的书法趣味。中国书法和中国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有相通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
中国画以实际不存在的“线”为造型手段,但不像书法那样把它作为唯一的表现手段,在用线造型之外,还采用色彩、装饰、夸张、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画论中有“绘事后素”的说法,指的是设色最后要归于轮廓线的统一之下,强调线的重要性,但他是立于色彩之上的,可以说绘画是在平面的纸上作点、线、面的交响曲,是造型、线和色彩的高度结合。上至文化精神,下从具体技法如山石皴法、树木夹叶法、花卉交凤尾、人物衣纹的勾勒法等,这些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绘画的基本语言和基本规范,形成了中国画的特色,也形成了它具有特殊规定性的传统。
书法是纯以线条为表现手法的艺术。由于要在书法创作中充分施展线条的功能,必须通过形象思维活动,撇开客观事物所带有的种种限制,摄取其具有美学含义的特征,发现自然美,创造艺术美,如屋漏痕、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等等的线条美;线条组合形成的疏密、虚实、强弱、动静等等对比关系的律动美;从中产生出线条的音乐感、节奏感、舞蹈干等等千变万化的美感。由于笔画和线条的概括性,书法很能诱人发挥想象和联想,为观众留下了想象的余地。书法是由具有生命意味的笔画、线条构成其基本语言单位的线条造型艺术,通过横竖撇捺让人体会到“图画的灿烂”。
中国画与书法的融合,使中国画吸取了书法作为抽象艺术的表现性,使中国画的绘画语言在与书法融合的基础上获得了依次生化,彰显了潜在的审美特质,确立了“笔墨”在中国绘画中的独特地位。
2. 结合作品论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
14~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臻于成熟,其代表画家有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1)达·芬奇
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
①艺术特色
a.达·芬奇通过研究光影学,发明了明暗渐进法,用光影技巧来描绘人物,并通过“晕染法”将边缘弱化,使之呈现出更为真实的圆锥感。《蒙娜丽莎》是这种画法的典范之作,代表着他的最高艺术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城市有产阶级妇女的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细腻的笔法。达芬奇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画家运用该种画法使得人物的脸、胸、手构成三点联系,形成了异常柔和的调子。
b.构图巧妙,布局独具匠心。《岩间圣母》一画中,达·芬奇使用了明确的几何结构来安排人物,圣母居图中央,右手扶婴孩圣约翰,左手下坐婴孩耶稣,一天使在耶稣身后,构成三角形构图。虽是传统题材,然表达手法和构图布局皆表明达芬奇的艺术水平之高深。人物背景的微妙刻画、烟雾状笔法的运用、科学的写实以及透视、缩形等技术法的采用,表明了他在处理逼真写实和艺术加工的辩证关系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最后的晚餐》中,达·芬奇挑选了一个关键时刻进行描绘。以耶稣为中心,左右各为两组人物,所有人的性格都生动地从他们的行动与手势中表达出来。耶稣处于正中央,在使每个人物具有充分表现力的同时,不使画面零乱、分散。在这幅画中,达·芬奇通过象征真理的耶稣和象征邪恶的犹大之间的戏剧性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c.达·芬奇的素描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其特点是:观察入微,线条刚柔相济,尤善于利用疏密程度不同的大的现实主义画家,他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都是人类文化史上最珍贵的遗产。他把艺术和科学、理智和情感、形体和精神熔于一炉,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斜线,表现光影的微妙变化。
②艺术成就
a.代表作品: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一生的三大杰作,是他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b.达·芬奇是一个伟表现手法,把艺术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当之无愧的“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c.艺术思想:追求以人为中心、以自然为基础的艺术创作理想,并以经验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沟通。绘画表现的是画家的内心,画家的内心必然要遵从于一切自然的形象,最后才能借助艺术手段将其再现;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他要求画家不仅要依靠感官去认识世界,而且要运用理性去揭示自然界的规律。
(2)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作品以人物的“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得肌肉健壮。
①艺术特色
a.米开朗琪罗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如雕像作品《大卫》,它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
b.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建筑物,层次丰富,立体感很强,光影变化剧烈,风格刚劲有力,洋溢著英雄主义精神,同他的雕刻和绘画风格一致。他也善于把雕刻同建筑结合起来。常常不顾建筑的结构逻辑,有意破坏承重构件的理性形式。罗马圣彼得教堂的建筑既体现了这一点。
c.米开朗琪罗在绘画上也表现出独创性,即通过神的题材表现人的伟力。如西斯庭礼拜堂的天顶画《创世纪》,他在表现画中人物时,并不拘泥于宗教故事的情节,而是着重表现人物本质力量和内心世界。
②艺术成就
在米开朗琪罗的艺术里,流露出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理想得到了全面鲜明的表达。他的作品对欧洲绘画和雕塑艺术随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几乎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3)拉斐尔
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
①艺术特色
a.拉斐尔的作品,画面洋溢着明净的色彩,柔和的光线和宁静优雅的节奏感。如《圣玛利亚的婚礼》这一作品,画面取对称式布局,背景是顶天立地的多边形洗礼堂充满天堂。画家大量使用水平线、垂直线和半圆形曲线,造成刚中有柔、简洁明快、整体变化和谐的美感
b.拉斐尔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和谐、协调、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作品确实可被称为“人文主义及文艺复兴世界的顶峰”。如《雅典学院》,表现了一个人文主义者对于真理和幸福的追求,人物形体具有强烈的纪念碑倾向,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在文艺复兴美术中的最终胜利。
c.他所绘画的圣母画像都以母性的温柔以及青春健美,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如在《西斯廷圣母》中,拉斐尔一反传统手法采取了一系列新的表现手法,让人们从运动的观点和运动的感觉来观赏圣母下凡,从构图来看显著的特点是稳定的安详感和旋律般的运动感。
②艺术成就
拉斐尔潜心研究各画派大师的艺术特点,并认真领悟,博采众长,尤其是达·芬奇的构图技法和米开朗琪罗的人体表现及雄强风格,最后形成了其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成为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鼎足而立的文艺复兴艺坛三杰之一。他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古典主义的标准之一。
3. 请论述魏晋南北朝代表画家及其艺术特征。
(1)曹不兴
曹不兴,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画家。其艺术特征是:
①他的画被列为吴国“八绝”之一,具备一定的表现技巧和能力。
②主要画人物,是记载中最早的佛像画家。笔法精细,肖形技巧高超,他善于创造各种生动逼真的形象。
③主要作品有《龙头样》四卷、《青豀侧坐赤龙盘龙图》二卷、《南海监牧进十种马图》一卷、《夷子蛮兽样》等。
(2)卫协
卫协,西晋画家,师于曹不兴,与张墨并称“画圣”。其艺术特征是:
①他的创作多是人物、故实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作道释人物,冠绝当代。其白描细如蛛网,而有笔力,其画人物,不敢点睛。
②善于表达对象的内在气质,对六朝重气韵的画风形成最有影响。
③主要作品有《上林苑图》、《七佛图》、《列女图》等。
(3)顾恺之
顾恺之,东晋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早期绘画理论家。其艺术特征是:
①工诗词文赋,尤精绘画。擅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山水等题材。
②其人物画强调传神,注重点睛,风格精细。也擅于以绘画的语言,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风貌。
③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即以形写神。
④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列女传·仁智图》《洛神赋图》等。
(4)陆探微
陆探微,南朝刘宋时最杰出的画家,擅长人物画,画帝王及当代功臣、名士肖像。其艺术特征是:
①运用草书体势,形成气脉连绵不断的“一笔画”的笔法。
②创造了一种以容貌瘦削为特征的人物形象,被称为“秀骨清像”。他所创造的这种人物画式样在当时蔚然成风,并影响到雕塑的造型。
③代表作品有《萧史》《木雁》等。
(4)张僧繇
张僧繇,萧梁时期的画家,以绘饰佛寺壁画为主。其艺术特征是:
①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张家样”,是古代寺庙中影响最大的式样之一。
②吸取天竺画风画凹凸画,具有强烈的立体感,他风格特点属于一种线条疏朗、笔意洒脱的“疏体”。
③代表作品有《维摩诘》、《菩萨》和《定光如来像》等。
(5)萧绎
萧绎,梁元帝,文献记载他多才艺,精通绘事。其艺术特征是:
①他善画佛画、鹿鹤、景物写生,技巧全面,尤其善于画域外人的形貌。
②其代表作《职贡图》描绘了前来朝贡的外国使节的形象,人物写实,笔法简练。画面按各国使节形象分段排列,旁书介绍该国风物人情的文字,是难得的文献史料。
(6)曹仲达
曹仲达,北齐画家,曾任朝散大夫。其艺术特征是:
①擅画人物、肖像、佛教图像,尤精于外国佛像,他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
②后世评述他的风格“曹衣出水”,概括了佛教艺术最初传入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
(7)杨子华
杨子华,北齐宫廷画家,擅画人物、宫苑、车马等。其艺术特征是:
①他的作品多描绘当代题材和贵族的生活,其画风对唐代人物画影响较大。
②代表作《北齐校书图》,人物形象特点鲜明,面形较长,发际较高,额圆颐方,略呈鹅卵形,可以看出北齐高水准的人物画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