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六、材料分析题(本题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国有14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目前国内外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形势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带来了较大冲击。面对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应对疫情的“稳就业”政策。在各方努力下,2020年我国最终实现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好于预期——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额完成900万目标任务。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0%以上。
2021年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就业将延续总体平稳态势,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就业形势依然比较复杂。首先,就业总量压力不减。2021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202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90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一方面,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技能要求在逐渐提升;另一方面,不少求职者对工作环境、职业发展、企业文化等也更“挑剔”。供求错位导致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超过2,即一个技术技能人才至少有两个岗位等待挑选。此外,疫情的影响复杂多变,“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也比较大,给今年的就业增加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
就业是一个宏观话题,但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说,就业是迈向社会的第一道坎,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稳定心态,才能为获得理想的就业机会奠定基础。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3月20日05版,文字有改动)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 作为大学生,你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随着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就业保就业政策精准发力,我国就业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就业形势依然比较复杂。以2021年为例,高校毕业生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受疫情、洪涝灾害等影响,部分中小企业出现减招慎招现象,招聘形势相对紧张;青年群体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供需脱节、人岗不适、“慢就业”现象时有发生。就业是迈向社会的第一道坎,也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大学生要稳定心态,为获得理想的就业机会奠定基础。
2. 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应做到:
①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大学生择业和创业时要学习和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
②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基层、面向国家建设第一线去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③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大学生应认识到,任何一名劳动者,无论从事的劳动技术含量如何,只要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就一定能够造就闪光的人生。
④培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大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还应当树立正确的创业观,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积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关政策,为今后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