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分类模拟8
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关于总结报告的撰写要求,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B.以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
C.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D.经过调查思考具有翔实准确的材料
A
B
C
D
B
[解析] 不论何种格式的总结报告,其写作都应遵循以下要求:
(1)掌握客观事实,广泛占有材料。这是写总结的基础。总结的材料要准确、典型、丰富。D选项表述正确。
(2)对占有的材料作认真的分析研究。这是写好总结的关键。认真分析与研究,首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其次,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克服夸大成绩,回避错误的缺点。再次,要坚持运用辩证法,全面地看待过去的工作。最后,要突出重点。A选项表述正确。
(3)反映特点,找出规律。这是撰写总结报告的重点。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特点,好的总结应当总结出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反映自身特点的以及带规律性的经验教训。C选项表述正确。
(4)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只有走群众路线,才能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丰富总结的思想内容。
总结报告主要采取叙议结合、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故本题答案为B。
2. 关于公文的分类,根据公文来源,在一个机关内可将公文分为______。
A.收文、发文
B.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C.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D.本机关制发的和内部使用的公文
A
B
C
D
A
[解析] 根据公文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A正确。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B排除。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C排除。D不属于理论意义上的公文的分类。故本题答案为A。
3. 下列公文不属于转发对象的是______。
A.不相隶属机关文件
B.上级文件
C.平级文件
D.下级文件
A
B
C
D
D
[解析] 转发公文用于转发上级机关或者同级机关的公文,即下行文或者平行文。下级机关文件属于上行文。故本题答案选D。
4. 下列关于文书和档案两者之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今天的档案有可能是昨天的文件
B.文件是档案的主要来源
C.文件是档案的唯一来源
D.公文处理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档案质量
A
B
C
D
C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公文归档。
[解析] 需要归档的是公文及有关材料。文件是档案的主要来源而非唯一来源。故本题答案选C。
5. 下列结束语不应该出现在报告中的是______。
A.请审阅
B.特此报告
C.妥否,请批示
D.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
A
B
C
D
D
[解析] “请求批转执行”适用于请示公文。故本题答案选D。
6. “为维护学校秩序,保持校园整洁,特作如下规定”,文件的这种开头称为______。
A.根据式
B.目的式
C.概括式
D.提问式
A
B
C
D
B
7. 述职报告的写作要求是______
A.标题要清楚、内容要全面、语言要庄重、个性要鲜明、详略要得当
B.标准要清楚、内容要客观、重点要突出、个性要鲜明、语言要庄重
C.标准要清楚、内容要客观、重点要突出、个性要鲜明、语言要朴实
D.标题要清楚、内容要客观、个性要鲜明、详略要得当、语言要庄重
A
B
C
D
B
[解析] 述职报告的写作要求是:标准要清楚、内容要客观、重点要突出、个性要鲜明、语言要庄重。故本题答案选B。
8. 下列行政公文中,规定性程度最高的是______。
A.决定
B.公告
C.通告
D.批复
A
B
C
D
A
9. 某局办公室收到外单位来文后,其后续正确的处理步骤是______。
A.初审—登记—承办—传阅—催办—答复
B.答复—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
C.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
D.初审—登记—答复—承办—传阅—催办
A
B
C
D
C
[解析] 收文办理的程序依次为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故本题答案选C。
10. 为______国土资源部与省级国土资源部主管部门间矿业权申请审批相关文件报送方式,______管理效率,现将有关事项______如下:……
依次填入上述公文括号处最合适的词语是______。
A.调整 提高 告知
B.改革 加快 函告
C.革新 增加 通告
D.规范 提高 通知
A
B
C
D
D
[解析]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该公文适用文种为通知。故本题答案选D。
11. 如果一份公文结尾处留下的空白位置不足以放下印章的时候,必须______。
A.标注“见续页”
B.标注“下一页”
C.标注“此页没有正文”
D.对行距与字距进行一定的调整
A
B
C
D
D
[解析]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规定,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或签发人签名章、成文日期时,可以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解决。故本题答案选D。
12. 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______。
A.版记
B.附件
C.抄送机关
D.发文机关
A
B
C
D
A
[解析] 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故本题答案选A。
13. 通过公开张贴或者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公开向社会发布公文的行文方式叫______。
A.联合行文
B.直接行文
C.对口行文
D.公开行文
A
B
C
D
D
[解析] 公开行文是指通过公开张贴或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各种媒体公开向社会发布公文的方式。故本题答案选D。
14. 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用______。
A.指示
B.决定
C.意见
D.通知
A
B
C
D
C
[解析]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故本题答案选C。
15. 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供领导机关制定政策或指导工作参考,不要求批复,可用______。
A.报告
B.请求
C.通知
D.通告
A
B
C
D
A
[解析]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请求不属于公文类型。故本题答案为A。
16. 党中央国务院通过媒体发布文件,让重大决策直接与广大群体见面,这种行文方式属于______。
A.逐级行文
B.越级行文
C.直达行文
D.多级行文
A
B
C
D
C
17. 公文标题一般由______组成。
A.版头、发文字号
B.份号、抄送机关、版头
C.份号、密级、紧急程度
D.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A
B
C
D
D
[解析] 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故本题答案选D。
18. 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______。
A.决议
B.会议记录
C.纪要
D.议案
A
B
C
D
C
[解析] 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故本题答案选C。
19. 公文最基本的作用和功能是______。
A.领导和指导
B.联系和关照
C.依据和凭证
D.宣传和教育
A
B
C
D
C
[解析] 公文是办理公务的凭证和依据。当其目的实现,现实效用消灭以后,它所记载的内容仍然具有历史的凭证和依据作用。离开了这一作用,公文的其他作用都无从发挥。正因为如此,人们认为凭证和依据作用是公文最基本的作用。故本题答案选C。
20. 联合行文用______的发文字号。
A.所有联署机关
B.主办机关
C.联署机关中的任意机关
D.共同的上级
A
B
C
D
B
[解析] 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故本题答案选B。
21. 上行文的行文方式中没有的是______。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达行文
A
B
C
D
D
[解析] 上行文属于领导与被领导、指导与被指导机关之间行文方式之一,一般选用逐级行文;有时为了加快公文的传递速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多级行文,甚至越级行文。答案D“直达行文”是领导机关发至基层,或直接传达给人民群众。故本题答案选D。
22. 公文用纸的幅面尺寸一般是______。
A.B4型
B.A4型
C.8开型
D.32开型
A
B
C
D
B
23. 当作者与主要受文者存在不相隶属关系时,只能选取______。
A.上行文
B.平行文
C.下行文
D.公布性文件
A
B
C
D
B
24. 党和国家重要秘密内容,一旦泄露会使党和国家的安全利益遭受到严重损害的,属于______公文。
A.绝密
B.机密
C.秘密
D.泄密
A
B
C
D
B
[解析] 按涉及机密的程度,保密公文分为绝密件、机密件、秘密件三种。凡涉及党和国家核心机密,一旦泄漏会使党和国家的安全利益遭受特别严重损害的,属于绝密公文;凡涉及党和国家重要秘密内容,一旦泄漏会使党和国家的安全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属于机密公文;凡涉及党和国家一般秘密内容,一旦泄漏会使党和国家的安全利益遭受一定损害的,属于秘密公文。故本题答案选B。
25. 请示尾语“以上请示”与“请批复”之间应选用的正确词语是______。
A.如有不妥
B.如无不妥
C.可否妥当
D.妥当否
A
B
C
D
B
[解析] 请示结语的常规写法有:“当(妥、可)否,请批复(批示)”“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批准、审批)”;“特此请示,请批复(批示)”;“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转报……审批”等。故本题答案选B。
26. 公文的特点有______。
A.公文具有严格的时效性
B.公文具有典型的执行性
C.公文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D.公文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A
B
C
D
A
[解析] 法定公文具有法定性、政策性、实用性、时效性和规范性等五个主要特点。故本题答案选A。
27. ______是按公文内容的处理要求分类的。
A.指挥性公文
B.法规性公文
C.承办性公文
D.知照性公文
A
B
C
D
C
[解析] 从公文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划分: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从公文内容处理要求分类:一是参阅性公文,二是承办性公文。故本题答案选C。
28. 决定必须由______。
A.党政机关联合发文
B.会议讨论之后才能发文
C.政府部门制发
D.党委,政府领导机关制发
A
B
C
D
D
[解析] 决定是领导机关使用的指挥性公文,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故本题答案选D。
29. 公文内容代表的是机关意志,它必须以______。
A.拟定者的名义制发
B.机关的名义制发
C.法定代表人的名义制发
D.机关的名义或法定代表人的名义制发
A
B
C
D
D
[解析] 公文大多是以机关的名义制发,但有时也以领导人的名义制发,如命令、议案等文种,都是在文件上签署个人的姓名。这里“领导人”即为公文的法定代表人。故本题答案选D。
30. 制发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是由______确定的。
A.撰写者本人或团体
B.机关党政负责人
C.行文对象及行文内容
D.作者的上级机关
A
B
C
D
C
31. 公文语言的第一要求是______。
A.简洁
B.准确
C.庄重
D.平实
A
B
C
D
B
[解析] 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准确、庄重、朴实、精炼、严谨、规范。公文最重视的是准确。表述准确,是一条十分严格的要求。故选B。
32. 党政机关在大众传媒上发布公文属于______。
A.多级行文
B.直达行文
C.越级行文
D.逐级行文
A
B
C
D
B
[解析] 行文方式可分为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直达行文等多种。机关对外发文,应考虑需要和可能的条件,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直达行文是领导机关发至基层,或直接传达给人民群众。党政机关在大众传媒上发布公文属于直达行文。故选B。
33. 下列文种中,行文方向固定的是______。
A.批复
B.意见
C.函
D.纪要
A
B
C
D
A
[解析]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行文方向最为固定;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可以是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作为平行文的函,偶尔也用于上下级之间询答或联系一般事宜;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除了下行外,也可以上行请求批转或平行送达不相隶属机关起知照作用。故选A。
34. 公文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______。
A.记叙
B.说明
C.议论
D.描写
A
B
C
D
B
[解析] 在公文写作中的表达方式,兼用叙述(报告、请示、通报等)、说明(法规性的文件、通告、公告等)和议论(讲话稿、调查报告、纪要以及综合性的工作总结——夹叙夹议)三种表达方式,这是公文文体的主要特点。叙述是将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所作的叙说与交代。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客观、真实地解说清楚,其基本要求是客观、准确,力求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作恰如其分的介绍,准确地反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说明,在公文的表达方式中占有很大比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公文写作中最常见、最主要的表达方式。议论就是议事说理,是公文作者对客观事物或问题进行分析评述,提出看法或措施,表明观点和态度,证明或反驳某一观点的表达方法。所以选B。
35. 下列公文格式中,______属于公文的指定性格式项目。
A.签发人
B.标题
C.秘密等级
D.附件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指定性格式项目,即公文的必备要素,标题是公文必备的要素,ACD是选择性要素。故选B。
36. ______是应用文主旨经常使用的表现方法。
A.文中点题
B.开篇点题
C.标题点题
D.篇末点题
A
B
C
D
C
[解析] 主旨指写作主体通过文章内容表达出的统帅全文、贯穿始终的基本思想。应用文的标题和主旨的关系极为密切,大多数应用文的标题都能直接揭示主旨,这是应用文标题的一大特点。故选C。
37. 据以印制正式文件的标准稿称为______。
A.草稿
B.送审稿
C.定稿
D.正本
A
B
C
D
C
[解析] 定稿又称原稿、标准稿,指经过审核签发或会议正式讨论通过的最后完成稿。故选C。
38. 不得抄送给自己的下级机关的公文是______。
A.公告
B.报告
C.请示
D.纪要
A
B
C
D
C
[解析]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故选C。
39. 公文附件的顺序和名称应标注在______。
A.正文之后,成文日期之前
B.成文日期之后,附注之前
C.附注之后,版记之前
D.版记部分
A
B
C
D
A
[解析] 附件是随公文(主件)一并发出的其他文件或材料。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标注“附件:××××”,故选A。
40. 公文生效的时间是______。
A.公文撰写时间
B.公文讨论时间
C.公文打印时间
D.公文签发时间
A
B
C
D
D
[解析] 公文的生效时间以公文的签发为准。故本题答案选D。
41. 不相隶属的两个或多个机关之间因为工作需要联系相互开具的公文应使用______。
A.函
B.通知
C.通报
D.意见
A
B
C
D
A
[解析]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故本题答案选A。
42. 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发文的文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可以标注所有机关的发文字号
B.只能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C.应该标注至少两个机关的发文字号
D.可以根据情况临时规定发文字号
A
B
C
D
B
[解析]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发文字号。故本题答案选B。
43. 对于一些急于处理的公文,为加快文件的传递和处理速度可采取______;
A.同级行文
B.越级行文
C.多级行文
D.直接行文
A
B
C
D
C
[解析] 多级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同时向自己的直接上级机关和更高一级的上级领导机关行文,或领导机关同时向所属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下级机关行文。为加快公文传递,在必要时可采取同时向若干层级的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关制发公文。故本题答案选C。
44. 下列不属于通报种类的是______。
A.表彰通报
B.批评通报
C.新闻通报
D.情况通报
A
B
C
D
C
[解析]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故本题答案选C。
45. 党政机关的行文关系有______。
A.逐级行文、多级行文、直贯到底的行文
B.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C.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
D.直达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
A
B
C
D
B
46. ______是法定文种之一,它是在会议后期,甚至会议结束后,通过选择、归纳、加工提炼而成的。
A.函
B.提案
C.纪要
D.议案
A
B
C
D
C
[解析] 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一般在会议后期,甚至会议结束后通过选择、归纳、加工提炼而形成的,故本题答案选C。
47. ××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各部委制发的公文属于______。
A.上行文件
B.下行文件
C.平行文件
D.呈请性文件
A
B
C
D
C
[解析] 省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互不隶属,它们之间行文应用平行文。故本题答案选C。
48. 公文具有法定权威性,其制发必须是______。
A.法律部门
B.上级机关
C.部门领导
D.法定作者
A
B
C
D
D
[解析] 公文的制发必须是其法定作者。故本题答案选D。
49. 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______。
A.阿拉伯数字
B.汉字
C.汉字大写
D.汉字或阿拉伯数字
A
B
C
D
A
[解析] 公文的成文日期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故本题答案选A。
50. 公文的结尾通常采用的形式是______。
A.交代制发公文的根据与目的
B.直接表明结论,以阐述制发此文的原因
C.发出号召、提出希望或要求
D.表示敬意、感谢
A
B
C
D
C
[解析] 公文的结尾一般作出结论或发出号召、提出希望或要求。故本题答案选C。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