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模拟19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其培训教育的内容不包括______。
A.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B.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
C.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
D.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A
B
C
D
C
[解析] (1)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2)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
(3)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
(4)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2. 下列关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总配电箱(配电柜)内配置的漏电保护器的漏电动作参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4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为0.1s
B.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为0.1s
C.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4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为0.2s
D.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为0.2s
A
B
C
D
C
[解析] 总配电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超过安全界限值30mA·s。
3. 下列关于脚手架的构造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集中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结构宜设置在同步同跨内
B.纵向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2个旋转扣件固定
C.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D.脚手架可不设纵向扫地杆,设置横向扫地杆时可固定在紧靠剪刀撑下方的立杆上
A
B
C
D
C
[解析] 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结构不宜设置在同步同跨内;纵向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 凿岩机进行凿岩操作严禁打干眼,要坚持湿式凿岩,操作时应______,停钻时应______。
A.先开风,后开水先关风,后关水
B.先开水,后开风先关风,后关水
C.先开水,后开风先关水,后关风
D.先开风,后开水先关水,后关风
A
B
C
D
B
[解析] 凿岩严禁打干眼,要坚持湿式凿岩,操作时先开水,后开风,停钻时先关风,后关水。
5. 下列关于模板施工的规定中,正确的是______。
A.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5m时,模板应起拱
B.当层间高度大于8m时,宜选用桁架支模或多层支架支模
C.模板安装作业高度超过2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或平台
D.拼装高度为3m以下的竖向模板,可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
A
B
C
D
C
[解析]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宜选用桁架支模或多层支架支模;模板安装作业高度超过2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或平台;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
6. 物料提升机附墙架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间隔不宜大于9m,且在建筑物的顶层宜设置1组,附墙后立柱顶部的自由高度不宜大于______m。
A.4
B.5
C.6
D.7
A
B
C
D
C
[解析] 附墙架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间隔不宜大于9m,且在建筑物的顶层宜设置1组,附墙后立柱顶部的自由高度不宜大于6m。
7. 关于压路机的使用技术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两台以上压路机同时作业,其前后距离不得小于5m
B.可以使用换向离合器作制动用
C.在坡道上行驶时,其间距不得小于20m
D.碾压傍山道路时,必须由外侧向里侧碾压
A
B
C
D
C
[解析] 两台以上压路机同时作业,其前后距离不得小于3m;在坡道上行驶时,其间距不得小于20m。严禁使用换向离合器作制动用。碾压傍山道路时,必须由里侧向外侧碾压。
8. 下列关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结构要求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主节点处立杆和纵向水平杆的连接扣件与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的连接扣件的间距应小于100mm
B.单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应超过24m
C.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50m
D.扣件连接是以扣件与钢管之间的摩擦力传递竖向力或水平力的
A
B
C
D
A
[解析] 主节点处立杆和纵向水平杆的连接扣件与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的连接扣件的间距应小于150mm。
9. 多台自行式铲运机联合作业,在铲土作业时,各机前后应保持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______m。
A.5
B.10
C.15
D.20
A
B
C
D
B
[解析] 多台自行式铲运机联合作业时,前后距离不得小于20m(铲土时不得小于10m),左右距离不得小于2m。
10. 脚手架搭拆作业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对脚手架搭设和拆除进行设计和计算,脚手架的材料与规格也应符合要求。下列关于脚手架材料与规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木质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的小头直径一般不小于80mm
B.竹质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的小头直径一般不小于75mm
C.冲压钢脚手板的钢板厚度不宜小于1.5mm,板面冲孔内切圆直径应小于25mm
D.扣件的螺杆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使用时扭力矩应在40~65N·m之间
A
B
C
D
B
[解析] 使用竹竿搭设脚手架时,其立杆、斜撑、顶撑、抛撑、剪刀撑、扫地杆和纵向水平杆的小头一般不小于75mm,纵、横向水平杆的小头不小于90mm。
11. 在使用振捣器时,下列安全技术要求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操作振捣器作业时,应穿戴好胶鞋和绝缘橡皮手套
B.不得将启振的振捣棒平放在钢板或水泥板等坚硬物上
C.振捣器作业时,软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cm,且软管不得有断裂
D.严禁将振捣棒当大锤使用,使用振捣棒撬拨钢筋和模板时应缓慢加力
A
B
C
D
D
[解析] (1)操作振捣器作业时,应穿戴好胶鞋和绝缘橡皮手套。
(2)振捣器作业时,软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cm;软管不得有断裂。
(3)振捣器启振时,必须由操作人员掌握,不得将启振的振捣棒平放在钢板或水泥板等坚硬物上,以免撞坏发生危险。
(4)严禁用振捣棒撬拨钢筋和模板,或将振捣棒当大锤使用。
12. 临边作业防护栏杆的整体构造,应使栏杆上杆能承受来自任何方向的______N的外力。
A.500
B.1000
C.1200
D.1500
A
B
C
D
B
[解析] 临边作业防护栏杆的整体构造,应使栏杆上杆能承受来自任何方向的1000N的外力。
13. 建筑施工临时用电二级漏电保护系统中,关于总配电箱中的漏电保护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小于30mA
B.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不小于0.1s
C.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超过安全界限值30mA·s
D.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低于安全界限值30mA·s
A
B
C
D
C
[解析] 总配电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超过安全界限值30mA·s。
14. 施工项目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要求。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达到______N/mm
2
即可拆除。
A.1
B.2
C.3
D.4
A
B
C
D
A
[解析] 拆模时,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
2
即可拆除。
15. 多台拖式铲运机联合作业时,各机前后保持的安全距离应不小于______m。
A.15
B.10
C.5
D.2
A
B
C
D
B
[解析] 多台拖式铲运机联合作业时,各机之间前后距离不得小于10m(铲土时不得小于5m),左右距离不得小于2m。
16. 下列关于悬挑式钢平台安全技术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施工单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B.应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
C.遇有五级(含)以上大风或恶劣天气,必须停止悬挑式钢平台安装作业
D.平台上严禁2人(不含)以上同时作业
A
B
C
D
C
[解析] 遇有六级(含)以上大风或恶劣天气时,必须停止悬挑式钢平台安装作业。
17. 下列关于汽车起重机起吊作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自由降落作业只能在下降吊钩时或所吊载荷小于许用载荷的20%时使用
B.在下降货物时,应该锁住卷筒鼓轮
C.在起重作业范围内除司索工外其他人不得进入
D.若两台起重机共同起吊货物时,各自分担的载荷值应小于一台起重机的额定总起重量的80%
A
B
C
D
D
[解析] 汽车起重机起吊作业注意事项:自由降落作业只能在下降吊钩时或所吊载荷小于许用载荷的30%时使用,禁止在自由下落中紧急制动。当起吊载荷要悬挂停留较长时间时,应该锁住卷筒鼓轮;在下降货物时禁止锁住鼓轮。在起重作业时要注意鸣号警告。在起重作业范围内除信号员外其他人不得进入。若两台起重机共同起吊货物时,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两台起重机性能、速度应相同,各自分担的载荷值,应小于一台起重机的额定总起重量的80%;其重物的重量不得超过两机起重量总和的75%。
18. 现浇楼盖及框架结构的拆模包括拆柱侧模、拆粱侧模、拆楼板底模和拆梁底模。其中,应最后拆除的是______。
A.柱侧模
B.梁侧模
C.梁底模
D.楼板底模
A
B
C
D
C
[解析] 一般现浇楼盖及框架结构的拆模顺序如下: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
19. 某项目施工中物料提升机高度为25m,由于没有条件设置附墙架,根据专项方案要求采用缆风绳固定架体。架体固定所需缆风绳数量至少为______根。
A.4
B.6
C.8
D.10
A
B
C
D
C
[解析] 提升机高度在20m(含20m)以下时,缆风绳不少于1组(4~8根);提升机高度在20~30m时不少于2组。
20. 依据近年来事故类型的统计结果,建筑施工行业发生比例较高的前五类安全事故类型包括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起重伤害和______。
A.车辆伤害
B.触电
C.机械伤害
D.火灾
A
B
C
D
C
[解析] 依据近几年建筑施工行业事故类型的统计结果,建筑施工前五类安全事故类型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起重伤害、机械伤害。
二、案例分析题
(案例1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案例2-4为主观题。单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多选题的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
一、事故简介
某日,某市某居民楼工程发生一起塔吊倒塌事故,由于施工地点邻近某幼儿园,造成5名儿童死亡、2名儿童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万元。
该工程建筑面积4441m
2
,合同造价355.21万元。施工单位与某私人劳务队签订承包合同,将该工程进行了整体发包。该工程的监理通过伪造、使用某监理公司的技术专用章(不能作为合同、协议用章)承揽到此项工程的监理任务。
事发当日,塔吊司机(无塔式起重机操作资格证)操作QTZ-401型塔式起重机向作业面吊运混凝土。当装有混凝土的料斗(重约700kg)吊离地面时,发现吊绳绕住了料斗上部的一个边角,于是将料斗下放。在料斗下放过程中塔身前后晃动,随即塔吊倾倒,塔吊起重臂砸到了相邻的幼儿园内,酿成惨剧。
二、事故直接原因
塔式起重机塔身第3标准节的主弦杆有一根由于长期疲劳已断裂;同侧另一根主弦杆存在旧有疲劳裂纹。该塔吊存在重大隐患,安装人员未尽安全责任。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接到此次事故报告后,1h内应将事故信息上报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向市级安监部门报告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______h。
A.1
B.2
C.3
D.4
E.5
A
B
C
D
E
B
[解析]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接到此次事故报告后,1h内应将事故信息上报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h。
2.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______。
A.丧葬及抚恤费用
B.补充新员工培训的费用
C.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D.清理现场费用
E.事故赔偿费用
A
B
C
D
E
B
[解析] (1)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和误工费等。
2)善后处理费用。包括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损失和流动资产损失。
(2)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工作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被害者损失工作日×企业全年人均日净产值)。
3)资源损失价值。
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6)其他损失费用。
3. 塔式起重机吊装作业的相关人员均须经过培训取得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下列人员中,不需持证上岗的是______。
A.塔式起重机司机
B.塔式起重机司索工
C.塔式起重机作业指挥人员
D.塔式起重机信号员
E.塔式起重机作业现场监护人员
A
B
C
D
E
E
[解析] 起重机司机、信号员、司索工、作业指挥人员、安装拆卸工必须持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4. 下列关于塔式起重机的安全防护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起升高度限位器可防止吊钩行程超越极限,防止扭断和损坏电缆
B.回转限位器的限制范围是1080°,且具备限制起重臂的回转角度的能力
C.幅度限位器用以使小车到达臂架头部或臂架根端之前停车,防止小车越位事故的发生
D.行走限位器用以限制大车行走范围,防止由于大车越位行走而造成的出轨倒塔事故
E.回转限位器用以限制塔机的回转角度,以免碰坏起重机臂架和出现钢丝绳乱绳现象
A
B
C
D
E
CD
[解析] (1)起升高度限位器用以防止吊钩行程超越极限,以免碰坏起重机臂架和出现钢丝绳乱绳现象。
(2)回转限位器用以限制塔机的回转角度,防止扭断和损坏电缆。塔式起重机的回转限位的限制范围是1080°,并不具备限制起重臂的回转角度的能力。
(3)幅度限位器用以使小车到达臂架头部或臂架根端之前停车,防止小车越位事故的发生。
(4)行走限位器用以限制大车行走范围,防止由于大车越位行走而造成的出轨倒塔事故。
5. 下列关于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操作要求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塔式起重机的安全保护装置不得随意调整和拆除,可以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
B.当吊物与地面或其他物件之间存在吸附力或摩擦力而未采取处理措施时,不得起吊
C.在吊物荷载达到额定载荷的80%时,应先将吊物吊离地面200~500mm后,检查机械状况、制动性能、物件绑扎情况等,确认无误后方可起吊
D.钢丝绳与物件的夹角宜为45°~60°,且不得小于30°
E.塔式起重机使用高度超过50m时应配置障碍灯
A
B
C
D
E
BD
[解析] 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操作要求:
(1)塔式起重机的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变幅限位器、行走限位器、起升高度限位器等安全保护装置不得随意调整和拆除,严禁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安全装置有失灵时,不得进行吊装作业。
(2)当吊物与地面或其他物件之间存在吸附力或摩擦力而未采取处理措施时,不得起吊。
(3)在吊物荷载达到额定载荷的90%时,应先将吊物吊离地面200~500mm后,检查机械状况、制动性能、物件绑扎情况等,确认无误后方可起吊。
(4)钢丝绳与物件的夹角宜为45°~60°,且不得小于30°。吊索与吊物棱角之间应有防护措施;未采取防护措施的,不得起吊。
(5)塔式起重机使用高度超过30m时应配置障碍灯,起重臂根部铰点高度超过50m时应配备风速仪。
一、事故简介
2016年1月4日,A市某勘察设计院经济适用住房工程发生一起基坑土方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81.7万元。
该工程建筑面积30000m
2
,2015年12月31日,该工程在建设单位未获得施工许可证,未确定工程监理单位,未办理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手续等情况下开工。事发当日18时左右,施工单位项目部在组织施工人员挖掘基坑时,靠近周边小区锅炉房一侧的杂填土发生滑落。为保证毗邻建筑物锅炉房和烟囱安全,21时,施工单位开始埋设帷幕桩进行防护。23时,2名施工人员在基坑内进行帷幕桩作业时,突然发生土方坍塌,将其中1人埋入坍塌土方中,坑上人员立即下坑抢救,抢救过程中发生二次土方坍塌,导致人员伤亡。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施工单位未按施工程序埋设帷幕桩,帷幕桩抗弯强度及刚度均未达到《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的要求;在进行帷幕桩作业时,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毗邻建筑物(锅炉房)一侧杂填土密度低于其他部位,在开挖土方和埋设帷幕桩时,对杂填土层产生了扰动,进一步降低了基坑土壁的强度,导致坍塌事故发生;施工单位在抢险救援过程中措施不当,致使事故灾害进一步扩大。
2.间接原因
(1)建设单位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在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未委托工程监理、未向施工单位提供工程毗邻建筑物保护和深基坑支护等安全防护设计方案、未办理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手续等施工手续的情况下,默许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对施工单位超范围违规作业制止不当,导致工程管理和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失控。
(2)施工单位未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职责,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在未取得施工许可证和制定毗邻建筑物保护及深基坑支护等安全防护施工方案,没有办理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手续及未与建设单位签订工程合同的情况下超范围违规作业。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检查和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不到位,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未能认真制定和实施事故后应急救援预案,致使抢险救援过程中发生二次坍塌,导致事故灾害进一步扩大。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指出该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类型。
该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类型包括: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触电、坍塌、其他伤害。
2. 简述该施工单位编制事故应急预案时,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该施工单位编制事故应急预案时,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应包括:
(1)事故类型。
(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3. 简述该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
该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如下:
(1)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7)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 简述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应包括的内容。
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支护结构。
(2)施工工况。
(3)周边环境。
(4)监测设施。
5. 简述深基坑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深基坑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的内容:
(1)工程概况。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3)风险因素分析。
(4)工程危险控制重点与难点。
(5)施工方法和主要施工工艺。
(6)基坑与周边环境安全保护要求。
(7)监测实施要求。
(8)变形控制指标与报警值。
(9)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0)应急方案。
(11)组织管理措施。
一、事故简介
某年7月2日,A市某污水合流排洪应急工程自流排水管道的观察井中发生一起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70万元。
该工程铺设自流管道全长3600m,加压流排水管网全长6322m。该工程由于资金少,没有投标单位,当地政府于当年5月14日委派排污管理站负责该工程管网、泵站工程的实施,由当地水务局负责污水调蓄池的实施。该排污管理站将承接的3600m自流管道工程分成两段,分别发包给两个从事排污管道输送维护的承包人。
7月2日上午,3名施工人员在事故观察井北段800余米处修整渠背和路面,工作即将结束时,1人来到该观察井边,吸入浓烈的毒气导致窒息昏迷,头向下栽入井中,随后跟来的两人为了救援,1人先下井,另一人用手机向承包人报告后也随后下井。接到通知之后,承包人和另外3人赶到现场,又有两人先后下去救援,都陷入昏迷,最终除1人经抢救脱离危险之外,其余人员均中毒死亡。
二、事故主要原因
(1)该工程的管道封闭注水试漏取用了大量的工业废水,污水在管道中封闭滞留的时间较长,事发时正处于高温季节,经过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H
2
S,由于H
2
S比空气密度大,滞留在管道与观察井内。
(2)承包人未对其施工人员进行基本的安全培训教育,对已经发现的隐患也没有及时向施工人员传达,致使其违反操作规程,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查看观察井下情况,瞬间吸入大量高浓度的气体而造成急性中毒后坠入井中死亡。
(3)在事故发生之后,其余4人在不具备安全救援知识的情况下,又先后下井进行救援,导致事故扩大。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6. 针对本次事故施工项目部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演练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
针对本次事故施工项目部拟进行的事故应急演练,演练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演练目的。
(2)演练类型(形式)。
(3)演练时间。
(4)演练地点。
(5)演练的主要内容。
(6)参加演练的单位和经费预算。
7. 简述该起事故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事故调查报告包含的项目: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8. 简述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
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包括:
(1)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2)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
(3)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
(4)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9. 简述有限空间作业的基本安全要求。
有限空间作业的基本安全要求如下:
(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一、事故简介
某年8月13日,某地跨江大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造成64人死亡、4人重伤、1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974.7万元。跨江大桥全长328.45m,桥面宽13m,桥墩高33m,设39/6纵坡,桥型为4孔65m跨径等截面悬链线空腹式无铰拱桥,且为连拱石桥。
8月13日,跨江大桥施工现场7支施工队、15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1~3号孔主拱圈支架拆除和桥面砌石、填平等作业。施工过程中,随着拱上荷载的不断增加,1号孔拱圈受力较大的多个断面逐渐接近和达到极限强度,出现开裂、掉渣现象,接着掉下石块。最先达到完全破坏状态的0号桥台侧2号腹拱下方的主拱断面裂缝不断张大下沉,下沉量最大的断面右侧拱段(1号墩侧)带着2号横墙向0号台侧倾倒,通过2号腹拱挤压1号腹拱,因1号腹拱为三铰拱,承受挤压能力最低而迅速破坏下塌。受连拱效应影响,整个大桥迅速向0号台方向坍塌,坍塌过程持续了大约30s。
二、事故直接原因
跨江大桥主拱圈砌筑材料不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拱桥上部构造施工工序不合理,主拱圈砌筑质量差,降低了拱圈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随着拱上施工荷载的不断增加,造成1号孔主拱圈靠近0号桥台一侧拱脚区段砌体强度达到破坏极限而崩塌,受连拱效应影响最终导致整座桥坍塌。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0.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规定,指出该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坍塌、其他伤害。
11. 建筑施工企业用于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的安全生产投入应包括哪些方面的费用?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洞口、临边、机械设备、高处作业防护、交叉作业防护、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雷、防台风、防地质灾害、地下工程有害气体监测、通风、临时安全防护等设施设备支出。
12. 简述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3)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4)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13. 简述该大桥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1)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
(2)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技术经济指标。
(3)工程所在地区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建设单位对施工的要求。
(4)工程施工合同或招投标文件。
(5)工程设计文件。
(6)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7)与工程有关的资源供应情况。
(8)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技术水平等。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案例分析题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