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一1. 某城市小区,北临城市主干道,南临城市次干道,东、西两侧为城市支路,总用地面积约33hm
2。现状市政管线已经埋入地下,已建成配电房可以满足小区改建后要求。该用地北侧已建成金融、商业服务中心和住宅;小区东北角为歌剧团;小区南侧已建成菜市场、商服中心;小区西侧为钢丝厂和2栋办公楼;另有4栋住宅、1所中学、2所小学、1所托儿所及7片危旧平房区和1处食品厂。现已决定将此小区列为危改小区进行统一规划。
试根据现状条件(如下图所示)及一般危改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要求,提出需要调整和增加的内容。
危改小区现状示意图
需要调整和增加的规划设计:
(1)小区内现有的两所小学宜合并成一所。
(2)托儿所位置不好,周边为公共建筑干扰较大,且位于居住用地边缘不便于使用,应予以调整。
(3)钢丝厂和食品厂对小区有干扰,宜迁出。
(4)应增加小区公共绿地。
(5)用地内现状道路系统比较凌乱,应重新进行道路系统的布局。
(6)应按有关规定增加小区配套的其他公共设施。
试题二1. 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市内的一处规划用地,规划为行政办公区及其机关宿舍区,共有12块地尚未安排用途(图纸中各地块的编号下为地块面积,单位:m
2)。请根据图纸中所示面积及位置,安排如下几处用地并说明理由。
①机关幼儿园(8班);②小学(24班);③机关门诊所;④社会停车场(300辆车);⑤广播电视台(10000m
2以上);⑥政府招待所(10000m
2以上)。
某市规划用地示意图
1.机关幼儿园(8班):选择A03地块。
8班幼儿园属中型幼儿园,用地面积在3000~4000m2,而且用地位置以邻近主要居住区为宜。A03、A07、A08三地块的面积比较合适,但是A07、A08主要临近行政办公用地,因此仅有A03比较合适。
2.小学(24班):选择A05地块。
24班小学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用地面积在10000~15000m2为宜,A04、A05、A06三地块的面积都可以,但作为小学用地,A05的位置适中,服务半径更加合理。
3.机关门诊所:选择A08地块。
机关门诊所的位置,有A07、A08两块邻近行政办公用地的地块可以选择,但是A07位于路口处,环境嘈杂,过往车辆多,与门诊本身的人流、车流容易形成混杂。因此A08比较合适。
4.社会停车场(300辆车):选择A10地块。
社会停车场:一般用小型机动车停车面积来计算,每车面积为25m2左右,题目要求停车量为300辆车,需要8000m2左右,A10比较合适;A12的面积也接近这个数字,但是A12的位置处在城市主干道与城市次干道的交叉口处,进出停车场车辆与干道上行驶的大量车辆互相干扰,因此A12不合适。
5.广播电视台(10000m2以上):选择A04地块。
广播电视台:用地要求10000m2以上,A04、A06两地块都符合要求,但是A06紧邻居住用地,广播电视台中需要设置电子发射装置,要求与居住建筑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只有A04比较合适。
6.政府招待所(10000m2):选择A06地块。
10000m2以上地块只有A04、A05和A06。A04和A05分别用于广播电视台和小学,且A06靠近行政办公用地和江水边,非常符合作为政府招待所的条件。
试题三1. 某市中心有一座市级医院,地处两条交通繁忙的城市干道交叉口的西北角,占地面积为4800m
2。医院为改善门诊条件,决定将位于转角处的2层门诊楼改建为6层门诊楼,并提出了医院改建总平面图(如下图所示)。改建后全院总建筑面积约14000m
2。
试分析:这个规划在总平面布置、交通组织、安全防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示:①该市医院建筑的规定停车位可按0.5辆/100m
2计算;②不涉及建筑高度、体形、容积率、后退红线等其他问题。)
某市市级医院申请规划方案示意图
该规划存在下列问题:
(1)住院楼与停车场靠近且临街,对病人有干扰且交通组织不便。
(2)经计算,停车位不足。
(3)车辆出入口距离交叉口20m、60m,不满足规范要求,影响干道交通。
(4)门诊楼出人口正对交叉口,影响交通安全。
(5)门诊楼与办公楼的距离5.5m,不符合消防规定。
试题四1. 下图所示拟建项目位于某市风貌建筑保护街区内的城市次干路与城市支路的交叉口处,总用地面积为2016m
2,用地性质为办公建筑。除按有关规范规定要求外,还提出以下规划条件,即:建筑限高12m,容积率不大于1.4,建筑密度不大于35%;建筑间距应满足南北向大于新建建筑高度的1.5倍,东西向大于新建建筑高度的1.2倍;建筑风格要求与周边现有建筑相协调,屋顶须采用坡屋顶形式。
请对图示方案进行审核,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某项目方案规划示意图
方案存在问题如下:
(1)用地性质不符:批准用地性质为办公,申请的方案为餐饮,与用地性质不符。
(2)建筑高度超高,规划条件中的建筑高度为12m,而方案的建筑高度为13m,超出要求。
(3)出人口设置不符合国家规范,机动车出入口不应设在两条道路交口处。
(4)建筑间距按技术规定要求,南北向间距如按图所示,h=13m,其间距应为19.5m,现仅为15m。
(5)由于该地段位于历史风貌保护区内,应当采取坡屋顶形式,设计屋顶为平屋顶,不符合条件要求。
(6)容积率为1.55,大于1.4,不符合条件要求。
(7)建筑密度为46.6%,大于35%,不符合条件要求。
试题五1. 某小城市依山临河而建。城北为风景区(含北山水库),该风景区按规划保护较好。水库库容属中型,用作灌溉和城市水源,南河水源丰富,西河为水库泄洪道。沿河的人工堤岸能满足城区防洪要求。
为发展旅游和完善市政设施等,该市初步拟定建设如下项目(见下图):
1.在西河的河滩地开发建设游乐中心及度假村。
2.水厂在原址扩建。
3.在北山风景区东入口南侧建旅游宾馆。
4.在东溪村西南侧建田园式度假村。
5.在城东北山脚下建2000m
3汽油库。
6.在城区东南建污水处理厂。
请指出上述项目在环境、安全和风景区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示意图
项目规划存在以下问题:
(1)西河滩地旅游开发项目选址不当,影响排洪和自身的安全。
(2)北山风景区保护区内不应建设宾馆。
(3)汽油库选址位置不当,临近风景区对景观影响较大,与居住区、仓库之间没有防护带(隔离带),存在安全隐患。
试题六1. 某大城市,市域北部为丘陵地区,南部为平原地区。市域范围内有两个主要城市A和B,两城市相距80km,另外有若干中小城市。城市A为市域的中心城市,规划人口规模120万人。城市B为滨海港口城市,规划人口规模45万人。其他中、小城市的规划人口规模10万~20万人。市域内有一条现状国家级高速公路自由向北穿过。该市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在近期重点选址新建石化工业园区、电子工业园区、区域性物流园区、新机场和环行高速公路等项目(详见下图)。
项目规划布局示意图 请指出上述建设项目在规划布局和道路交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划布局方面存在的问题
(1)石化工业园区布局不合理,其选址应具备良好的对外交通并减少环境污染,而图中选址未靠近港口和铁路,却靠近水源地布置,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2)区域物流区布局不合理,物流区离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太远,对外交通条件差。
(3)机场选址不合理,机场选址应综合考虑服务范围和运营的经济效益。机场选址位于A城市西侧,不利于A、B两个城市共享,进而造成运营经济效益不佳,其选址应位于A、B两个城市之间,以利于两个城市共享。
2.道路交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1)高速公路环的规划不合理。无必要形成环路,规划新增的高速公路环应结合现状国家级高速公路,形成空间骨架,重点加强主要城市A、B之间的交通联系,同时兼顾中小城市的交通需求。
(2)规划高速公路环未考虑与现状国家级高速公路的关系,规划后A、B两个城市之间没有高速公路联系,而中小城市之间却用高速公路相连,不合理。
试题七1. 某城,面临3个发展机遇,一是在城区北部建设一条专用铁路运输线,与城区南侧现有的车站连接。现有2个选线方案A和B,A线是从城区外围绕着工业用地与现有铁路连接;B线直接穿越城区中间,与南侧现有车站相连,城区中间两侧为住宅。二是城区北侧临靠码头、公路、铁路,拟实行公铁水联运,发展商贸物流园。三是新农村建设加速,准备建设一个农产品交易中心,城区的东部为3个乡镇,为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见下图)。
请分析选线方案A和B,并推荐一条线路。在城区布置的1~8号地块中,合理安排1个物流园、1个农产品交易中心。
铁路选线方案示意图
1.线路选择
线路A沿城西侧布置
(1)临近工业用地,铁路线路对城区用地布局和景观影响较小。
(2)距离居住用地较远,有利于河两岸居住用地的布置和居住环境的营造。
(3)不穿越城市道路,建设成本低。
线路B沿河布置
(1)影响沿河居住用地的景观。
(2)铁路将给相邻居住用地带来噪声影响。
(3)沿河岸建设,用地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建设成本较高。
(4)下穿城市干道,建设成本较高。
(5)不利于河道东西两侧用地的交通联系,跨越铁路线建设道路,建设成本较高。
综上原因,选择线路A。
2.物流园选址
物流园区选址的基本原则为交通便利,宜靠近工业仓储用地,应远离住宅或有一定的防护绿地,故地块1、4邻近码头、车站和公路,且靠近工业用地,距离住宅有一定距离,适宜作为物流园用地,结合线路A合理布设原则,4号地块比1号地块更加合适,因此推荐为4号地块。
3.农产品交易中心选址
农产品交易中心选址的基本原则为交通便利、靠近货物供应地区,方便与产地的交通联系,城区东部三镇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因此,结合车站,既要方便农产品的发销,又要考虑农产品货源的到达和避免对居住生活区的干扰,地块7比地块6更加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