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9. 设Q为销售量,P为价格,当∑Q
0P
0=120万元,∑Q
1P
1=165万元,∑Q
1P
0=135万元,∑Q
0P
1=140万元时,拉氏价格指数是
。
- A.112.5%
- B.116.7%
- C.117.9%
- D.122.2%
A B C D
B
[解析] 拉氏价格指数是指用基期销售量作同度量因素计算的价格指数,计算公式:

。题中拉氏价格指数

。
17. 某种商品的价格为5元时,其需求量为1500;当价格为10元时,其需求量为1000。则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
- A.Qd=100P
- B.Qd=1000-100P
- C.Qd=2000-100P
- D.Qd=1000+100P
A B C D
C
[解析] 设需求函数为Q
d=α-βP(α、β>0),令Q
1=1500,P
1=5;Q
2=1000,P
2=10,得:

,解得:α=2000,β=100。故需求函数为Q
d=2000-100P。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个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2. 调查标准时间是指调查开始到调查结束的时间。
对 错
B
[解析] 调查标准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时间。如果调查的是时期现象,就要明确规定登记从何时起到何时止的资料;如果所调查的是时点现象,就要明确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点。
4. 在时间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会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影响。
对 错
B
[解析] 在时间数列中,绝对数时间数列中的时期数列指标值的大小与其所属的时期长短有关,通常是时期愈长,指标数值愈大,时期愈短,指标数值愈小;而绝对数时间数列中的时点数列指标值大小与其间隔的时期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5. 季节波动仅仅是指现象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一种有规律的变动。
对 错
B
[解析] 季节波动是指时间数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其中季节波动中的“季节”一词不仅仅是指一年中的四季,而是指广义上的任何一种周期性的变化,例如气候条件、生产条件、节假日或风俗习惯的变化等。
7. 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对 错
B
[解析] 抽样极限误差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关系:△=t·μ,故抽样极限误差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关系取决于概率度2。
8. 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于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
对 错
B
[解析] 当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接近于1时,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
9. 如果一国GDP大于GN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利息、工资、利润、租金等收入多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要素收入;反之,如果GNP超过GDP,则表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要素收入少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要素收入。
对 错
B
[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区别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GNP =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外国从本国获得的要素收入:GDP+常住居民在国外获得的要素收入-非常住居民从本国获得的要素收入。从上式可以看出,如果一国的 GNP超过C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利息、工资、利润、租金等收入多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要素收入;反之,如果GDP超过GNP,则表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要素收入少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要素收入。
10. 如果经济中存在着产出正缺口,说明经济增长过快,资源已被过度利用,在此情况下,通常会出现资源短缺和通货膨胀。
对 错
A
[解析]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经常会出现不一致,这种不一致被称作产出缺口或GDP缺口。实际GDP高于潜在GDP,则为产出正缺口或GDP正缺口。如果经济中存在着产出正缺口,说明经济增长过快,资源已经被过度利用,在此情况下,通常会出现资源短缺和通货膨胀,即出现经济“过热”或“热”的现象。
11.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均为大于零而小于1的参数,且两者之和为1。
对 错
A
[解析] 根据消费函数C=C0+cY(c>0)和储蓄函数S=-C0+(1-c)Y,可以得出:边际消费倾向c和边际储蓄倾向(1-c)均为大于零而小于1的参数,且两者之和为1。
12.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即保持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目标,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稳定价格水平目标和实现贸易盈余目标。
对 错
B
[解析]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四个,即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目标,充分就业目标,稳定价格水平目标和平衡国际收支目标。实现贸易盈余是重商学派的观点和追求目标。
13.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中长期内,要降低失业率,通常就要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反之,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就要以较高的失业率或牺牲经济增长率为代价。
对 错
B
[解析]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要降低失业率,通常就要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反之,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就要以较高的失业率或牺牲经济增长率为代价;在中长期内,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14. 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显著,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较小;在经济过热时,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显著。
对 错
A
[解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其作用的效果有所不同。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尽管能够降低利率水平,但是只要厂商对未来的预期比较悲观,即使较低的利率也难以刺激私人部门投资的大量增加,其效果可能很小;与货币政策相反,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能直接增加总需求,进而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增加产生直接的影响,通常具有显著的效果。
17. 资产类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额,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资产的实有额。
对 错
B
[解析] 资产类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额,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资产的实有额。
18. 记账凭证是根据已经发生的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由本单位或外单位的业务经办人员填制的,是具有法律证明效力的、为会计核算提供的原始资料。
对 错
B
[解析] 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其中,原始凭证是根据已经发生的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由本单位或外单位的业务经办人员填制的,是具有法律证明效力的、为会计核算提供的原始资料;记账凭证是指由本单位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会计凭证。
19. 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其基本结构是贷方登记各项财产物资的盘亏或毁损数额和报经批准后转销的各项财产物资的盘盈数额,借方登记各项财产物资的盘盈数额和报经批准后转销的各项财产物资的盘亏或毁损数额。
对 错
B
[解析] 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借方登记各项财产物资的盘亏或毁损数额和报经批准后转销的各项财产物资的盘盈数额,贷方登记各项财产物资的盘盈数额和报经批准后转销的各项财产物资的盘亏或毁损数额。
四.综合应用题(以下每道综合应用题包括5道小题,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
某居民区共有50000户,2008年初用简单随机抽样抽选了900户进行调查。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得2007年平均每户年用水量:100立方米,s2=22500。2. 样本中有40%为三代人户,以95.45%(t=2)的置信度估计这个居民区中三代人户的比例区间为
。
- A.[36.73%,43.27%]
- B.[36.80%,43.68%]
- C.[38.40%,41.60%]
- D.[38.43%,41.57%]
A B C D
A
[解析] 已知n=900,t=2,

=0.4,则
置信下限为:

;
置信上限为:

,
即比例区间为:[36.73%,43.27%]。
3. 如果置信度不变,要求估计的误差范围不超过5立方米,则至少应抽取样本单位数为
。
- A.3358户
- B.3600户
- C.900户
- D.865户
A B C D
B
[解析] 在重复抽样条件下,对于抽样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因为

,所以

。已知,t
α/2=2,s
2=2500,

=5,则

=3600(户)。
4. 若已知该小区2006年平均每户年用水量μ=92立方米,σ
2=19600,请对该小区居民 2007年与2006年的平均用水量进行检验,检验计算出的统计量Z值是
。
- A.1.64
- B.-1.71
- C.1.71
- D.-1.64
A B C D
C
[解析] Z检验适用于总体方差σ
2已知,关于总体均值μ的检验,其统计量为:

已知

=100,μ=92,σ
2=19600,n=900,故统计量

。
对某地区失业人员进行调查,得到有关失业周数、失业者年龄和受教育年限等资料,对此资料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后所得的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失业周数与失业者的年龄和受教育年线之间的相关分析 | 年龄 | 受教育年限 |
失业周数 | 相关系数 | 0.58 | 0.01 |
相关系数检验概率 | 0.000 | 0.96 |
表2 失业周数与失业者的年龄和受教育年线之间的回归分析
| F值 | F临界值 | F检验概率 |
失业周数与年龄 | 24.01 | 4.08 | 0.00 |
又已知n=50,
=43.36,
=34.6,∑Y=2168,∑X=1730,∑XY=80183,∑X2=63880,试计算与回答:10. 在求解上述回归系数过程中,利用了最小二乘估计准则,这种估计的实质是使
。
A.∑(Y-

)
2=最小值 B.∑(Y-

)
2=最小值
C.∑(Y-

)=0 D.∑(Y-

)=0
A B C D
A
[解析] 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方程中参数的实质是每一个指标实测值与指标理论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即Q(β0,β1)=∑(Yi-Y)2=∑[Yi-(β0+β1Xi)]2最小。
某企业上年末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余额如下:
该企业本年度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入甲材料一批,买价为40000元,增值税额为6800元;购入乙材料一批,买价为2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元;购入甲、乙两种材料共发生运杂费1800元,按材料的买价比例分配;材料的货款和运杂费共计720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2)对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200元。
(3)销售产品一批,售价为6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货款尚未收到;该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44000元,销售产品应交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为1000元。
根据以下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